E N D
美國獨立宣言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美國獨立宣言》(英語: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為北美洲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顛王國獨立,並宣明此舉正當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陸會議於費城批准,當日之後成為美國獨立紀念日。宣言之原件由大陸會議出席代表共同簽署,並永久展示於美國華盛頓特區之美國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此宣言為美國最重要的立國文書之一。
背景 • 1760年代與1770年代間,英屬北美十三殖民地與大不列顛王國間之緊張關係持續升高,終在1775年爆發勒星頓與康克特之役(來剋星頓槍聲)(Battle of Lexington and Concord),成為美國獨立戰爭之先聲。徹底獨立一開始只是少數人的想法,直到強力壓制殖民地自治的不可容忍法令(Intolerable Acts)通過後,視不列顛母國為壓迫者的觀點方日益廣佈。麻薩諸塞州1774年之沙福克決議(Suffolk Resolves)與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於1776年出版之小冊常識等文告更加掀起了反不列顛之風潮。
起草與採用 • 1776年6月,麻薩諸塞州的約翰·亞當斯、賓夕法尼亞州的班傑明·富蘭克林、維吉尼亞州的湯瑪斯·傑佛遜、紐約州的羅伯特·李文斯頓(Robert R. Livingston)、康乃迪克州的羅傑·謝爾曼(Roger Sherman)(即後世所稱之五人小組(Committee of Five))聚集起草合宜之文告以宣示獨立之決心。五人小組決議,宣言由湯瑪斯·傑佛遜獨立起草後對富蘭克林與亞當斯展示,富蘭克林一人即至少修訂了其中48處。傑佛遜後據此謄錄了一份修訂版,由五人小組於1776年6月28日上呈大陸議會。 • 1776年6月7日,維吉尼亞的理查·亨利·李(Richard Henry Lee)上呈李氏決議文(Lee Resolution)至大陸議會;7月2日,正式宣告獨立。決議文中寫道: • 茲決議:合眾殖民地(United Colonies)為,亦應是,自由獨立之國家,其免除自身對不列顛王室之擁戴;其與大不列顛國之一切政治聯繫為,亦應是,徹底無效。—──北美獨立宣言 • ("Resolved: That these United Colonies are, and of right ought to be, free and independent States, that they are absolved from all allegiance to the British Crown, and that all polit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 State of Great Britain is, and ought to be, totally dissolved.") • 大陸議會於賓夕法尼亞的獨立廳採納獨立宣言時,曾小幅重寫部分總綱。宣言全文於8月10日送達倫敦。 • 無庸置疑的荷蘭的獨立宣言深深的影響美國獨立宣言,然而關於這一點卻不為主流觀點所認同。
複寫本與副本 • 1776年7月4日,大陸議會決議採用本宣言,其手寫之初稿由議會主席約翰·漢考克與秘書查爾斯·湯森(Charles Thomson)簽署後,即送往數個街口外的的約翰·當列普(John Dunlap)印刷廠印製。當晚即產出150份至200份的印刷本,今稱當列普單面印刷版(Dunlap broadside)。其中一份於七月六日送達喬治·華盛頓將軍手中,他於七月九日對駐紮於紐約的部隊宣讀。尚存的25份當列普單面印刷版為本宣言最古老之現存版本,手寫之原稿今已不存。 • 七月十九日,大陸議會裁示,手抄謄錄一份印刷版的宣言以供與會代表簽署。這份抄本的原稿由提摩西·梅拉克(Timothy Matlack)在議會秘書之協助下,大字正體謄錄而成。大部份與會代表於1776年8月2日簽署本宣言,依據各人所代表的殖民州之地理位置,由北而南排序。數名代表因未出席會議,須於日後補行簽署,其中有兩名代表甚至根本沒有簽署。後來才加入大陸議會的代表們允獲補簽,最終共有56名代表簽署本宣言。這份原稿今展示於國家檔案署。
1777年1月18日,大陸議會裁示,本宣言應更廣為傳佈。經由瑪麗·凱瑟琳·高達德(Mary Katharine Goddard)製作第二份手抄本。第一份手抄本上僅列出漢考克與湯森的姓名,第二份手抄本方列明所有的簽署人。 • 1823年,印刷專家威廉·史東(William J. Stone)銜國務卿約翰·昆西·亞當斯之命,製作與原件毫無二致之雕版印刷本。史東使用濕墨轉印法,即濕潤原件之表面,並將原件上的部份油墨轉印至一片銅質平板上。該銅質轉印板後經蝕刻,用以反覆壓印,製作副本。1776年製作的原稿因十九世紀時的不當保存而歷盡風霜,史東的雕版印刷本反而成為現代重製品的基礎。 • 1776年7月6日至8日,本宣言由賓夕法尼亞的史坦因與西斯特(Steiner & Cist)譯為德文,印刷成單面不折疊的形式。
From----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E7%8D%A8%E7%AB%8B%E5%AE%A3%E8%A8%80From----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E7%8D%A8%E7%AB%8B%E5%AE%A3%E8%A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