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社會網絡

社會網絡. 本週閱讀範圍. < 人際網絡與經濟活動的辯證 > , p.8-34 Job Search and Economic Theory, p.25-30 “ Social Networks in Silicon Valley ” , Emilio J. Castilla et al., 2004 < 矽谷:競爭與社區 > ,區域性優勢, AnnaLee Saxenian 著, 1999 。 < 族群資源與社會資本 > , p. 269-272. 鑲嵌性 (embeddedness). 這個概念是所謂新經濟社會學的開端(請參考曾嬿芬, p.269-270)

yosh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社會網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會網絡

  2. 本週閱讀範圍 • <人際網絡與經濟活動的辯證>,p.8-34 • Job Search and Economic Theory, p.25-30 • “Social Networks in Silicon Valley”, Emilio J. Castilla et al., 2004 • <矽谷:競爭與社區>,區域性優勢,AnnaLee Saxenian著,1999。 • <族群資源與社會資本>,p. 269-272

  3. 鑲嵌性(embeddedness) • 這個概念是所謂新經濟社會學的開端(請參考曾嬿芬,p.269-270) • 由Mark Granovetter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的經濟交易和在前市場社會中的活動一樣,皆鑲嵌於其所在的社會結構中。

  4. 社會結構形塑了經濟交易的過程,並影響交易的結果。社會結構形塑了經濟交易的過程,並影響交易的結果。

  5. 幾項重要的社會結構 • 社會網絡 • 經濟文化 • 性別安排

  6. Mark Granovetter自己的研究特別重視經濟行動者如何在社會關係中依照符合社會關係的期望而行動

  7. 社會網絡 • 定義:基於社會關係所結成的人際網

  8. 社會網絡類型和透過網絡傳播的內容是研究的重點社會網絡類型和透過網絡傳播的內容是研究的重點

  9. 社會網絡與經濟 • 經濟活動中有許多依靠社會網絡來串連,社會網絡成為可以在經濟活動中為個人取得某些資源、增加經濟利益的媒介,因此社會網絡可以被視為一種「資本」形式。

  10. 社會資本 • 指的是一個人因為他隸屬於某一群體或擁有某一特定關係的身分所帶來的資源 • 透過社會資本取得資源的管道比較方便,取得的資源比較好,而且預期以後會繼續互惠。

  11. 信任 • 社會網絡的運作基於信任,信任對方會給你好一點的對待、「有料的」資訊、互惠的來往。

  12. 信任的定義 • 一個行動者在有被背叛風險並且不能監督的情況下,仍然願意將有重要後果的事情交付給對方,這是因為他相信對方會對他有比較多的關心。

  13. 信任的類型 • 「關係性」信任:因為我認識你,所以信任你 • 「結構性」信任:因為我們同屬個小圈子,所以我信任你。如果有任何背信,這個圈子的人會「懲罰」你。(enforceable trust)

  14. 封閉性的社會關係 • 社會群體如果有封閉性,比較可能使得預期的回報可以兌現、背叛可以得到懲罰

  15. 社會網絡的作用

  16. 增加資訊與機會 • 尋找工作是一個典型需要資訊與機會管道的經濟活動

  17. 資訊網絡的類型 • 強聯繫:家人、好友等保持密切關係的人際關係 • 弱聯繫:不熟但可以連得上的人際關係

  18. 弱聯繫的「強度」 • Mark Granovetter發展出來的概念,他認為當人需要資訊和管道的時候,往往會在弱聯繫的人際關係中尋找,因為強聯繫的人與自己的同質性太高,提供的資訊和管道大多重疊。

  19. 增加權力與影響力 • 權力結盟的方式經常以人際關係為基礎 • 公司彼此交叉持股的網絡往往以社會網絡為基礎

  20. 生產體系 • 企業間形成生產的上下游網絡,也經常是在社會關係的基礎上運作。尤其是彈性生產的模式,需要廠商的緊密配合,人際關係往往用來應付突然的調度。

  21. 幾個研究實例 找工作

  22. 資訊的稀少性 • Mark Granovetter的經典研究Finding a Job • 資訊的稀少性在勞動力市場特別明顯 • 社會網絡經常被動用

  23. 勞動力市場在許多方面很難達到完美自律市場的理想,其中資訊不充足的情況最為重要。勞動力市場在許多方面很難達到完美自律市場的理想,其中資訊不充足的情況最為重要。

  24. 勞動力市場中,取得或傳播資訊都是很重要的課題勞動力市場中,取得或傳播資訊都是很重要的課題 • 經濟學偏重討論尋找資訊的時間成本 • 社會學偏重討論勞雇雙方為了確定彼此的內涵(identity),取得資訊的管道。

  25. 公司越有名氣、工作內容越標準化,找工作的人需要越少時間進行向內搜尋,公司越有名氣、工作內容越標準化,找工作的人需要越少時間進行向內搜尋,

  26. 兩種搜尋之間的拉扯 • 向外搜尋(extensive search):找工作的人先確定有哪些工作可以考慮,希望名單越長越好 • 向內搜尋(intensive sesarch):確定候選名單之後,進一步瞭解每一個候選工作的內涵,這個搜尋非常費力,名單越長,越耗費心力。

  27. 研究顯示,基層工作比較多依靠公開的管道(報紙、介紹所)媒合,而技術、管理、專業工作(PTM)則比較多依賴社會網絡研究顯示,基層工作比較多依靠公開的管道(報紙、介紹所)媒合,而技術、管理、專業工作(PTM)則比較多依賴社會網絡

  28. PTM 工作者換工作往往不是因為認真找新工作的結果,而是獵人頭公司(高階)或社會網絡的介紹(中階)。

  29. 更好的資訊 • 找工作動用的社會網絡,指的是本來就因為某些因素就已經存在的人際關係(personal contacts) • PTM工作者相信透過人際網絡得到的工作資訊比較可靠也比較詳細(包括工作的整體環境,比如同事文化,或公司營運近況)

  30. 比較好的工作 • 透過人際網絡找到的工作有以下優點: • 收入較高 • 工作是新創的職位 • 工作滿意度較高 • 比較容易久留(職場上已經有認識的同事,產生義務感並且比較容易融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