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39 Views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内容提要. 适应人生新阶段 肩负历史新使命 学习与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考. 怎样认识和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生怎样确立成才目标 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的荣辱观?. 问题. 适应人生新阶段. 认识大学生活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树立学习新理念. 认识大学生活. 大学的产生 大学的功能 大学的设置. 大学是什么. 认识大学生活. 学习要求的变化 生活环境的变化 社会活动的变化. 大学生活特点. 大学生活特点. 学习要求的变化. 大学生活特点. 生活环境的变化.
E N D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内容提要 • 适应人生新阶段 • 肩负历史新使命 • 学习与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考 • 怎样认识和适应大学生活? • 大学生怎样确立成才目标 • 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 当代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的荣辱观? 问题
适应人生新阶段 • 认识大学生活 •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 树立学习新理念
认识大学生活 • 大学的产生 • 大学的功能 • 大学的设置 • 大学是什么
认识大学生活 • 学习要求的变化 • 生活环境的变化 • 社会活动的变化 大学生活特点
大学生活特点 • 学习要求的变化
大学生活特点 • 生活环境的变化
大学生活特点 • 社会活动的变化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 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 要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的经验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学风 • 发奋努力 不畏艰难 • 锲而不舍 永不懈怠 勤奋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唐·韩愈:《进学解》
培养优良学风 •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难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培养优良学风 • 一丝不苟 认真负责 • 做到严肃、严格、严密 严谨
培养优良学风 脚踏实地 求真务实 不轻信 不弄虚作假 不贪图虚名 求实
培养优良学风 • 不拘陈规 敢为人先 • 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 创新
肩负历史新使命 • 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 确立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 历史使命的内涵与特点 •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的含义 • 所谓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要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人生任务。其中,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人的历史使命。
使命的特点:社会历史性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马克思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 继往开来 迎接挑战 • 面临着世界技术文化发展的挑战 • 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 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 继往开来 迎接挑战 • 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你们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代。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现。你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 • ——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4月30日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 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 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惟分型 怯懦型 情绪型 习惯型 厌倦型 青年成才心理障碍十大类型 • 理想型 • 自卑型 • 闭锁型 • 失意型 • 嫉妒型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威烈王23年》,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56
高佩义1947年出生于山东省交州市刘家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80年代跟随一支建筑队在天津南开大学打工。工作之余常偷偷跑去听课,他总是探头探脑趴在窗外,这引起一位老教授的注意,当老教授了解到这位青年的疾苦和对知识的渴望后,被高佩义的好学精神感动了,竭力推荐,学校破例同意高佩义可以自费旁听该校经济学课程。 由于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高佩义超人的学习天赋很快显露出来,他不但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从一名初中生到大学生的跳跃,并且成绩很快在班里名列前矛,学校又破格将他转为正式学员。1984年,高佩义轻松拿下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考取北京大学经济系博士生,并先后出版了两部经济学专著,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外获奖。他的传奇人生被家乡人民当作楷模教育孩子。1990年高佩义被分配到国家物价局物价研究所任研究员。凭着经济学方面的深厚功底,高佩义兼任新威城市信用社高级顾问,由于他的参与和积极策划,信用社财源滚滚,他也获得了丰厚的报酬。与市场经济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后,使他对金钱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向往。1993年高佩义义无返顾地辞职下海,他坚信凭着自己满腹经纶和“曾经沧海”的成功经验定会在不久之后赚他个钵满盆丰,但没想到却是债台高筑。正当他心急如焚时,胶州市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对外招贤纳士,一眼看中了顶着北大经济学博士耀人光环的高佩义。于是他被聘为胶州市城市信用合作社主任。从此他利用手中的大权开始了迫不及待的疯狂敛财,把信用社变成了私人的金库。除了拼命敛财,他还优游宴乐,声色犬马,给家乡人民带来2、6亿元经济损失。 1997年4月,高佩义因嫖娼被行政拘留,5月被依法逮捕,2000年10月以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40万元。 案例:从北大博士到“青岛第一贪”
1997年元月 23日,洛阳铁路运输法院的审判厅内座无虚席,当被告唐琼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躁动。因为人们很难把眼前的文弱书生与一名犯罪嫌疑人划等号。审判长那声若洪钟、言之凿凿的宣判声,驱散了人们心头的疑云:“被告人唐琼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上受委托签订合同之便利,收受、索要郑州铁路电务器材厂“好处费”4万元,其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已构成受贿罪……”此时的唐琼神情沮丧,仿佛一下苍老了十岁,迈着沉重的步子向法庭外走去。参加宣判的人大都为他扼腕叹息,熟悉他的人更为他感到可惜,一个颇有才华和前途的大学毕业生, 33岁的年纪,却走入了犯罪的泥淖。他何以至此?从他蜕变的“轨迹”中,不难发现,他有着步入歧途的三步曲。这就是:思想滑坡——道德颓废——经济犯罪。 案例:唐琼蜕变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 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 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 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求是》2006年第9期
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要树立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弘扬爱国精神,践行报国之志,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刮宫,抵制和反对损害社会主义祖国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心系人民、关爱他人、扶贫帮困、热心公益,通过各种形式为人民多做好事、为社会多做贡献,抵制和反对违背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思想和行为。
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按科学规律办事,抵制和反对各种违反科学的思想和行为。
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勉敬业的精神和品德,抵制和反对一切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思想和行为。
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学会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抵制和反对一切损耗他人、危害社会的思想和行为
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要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立人之本、成事之基,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中自觉做到恪守诚信,抵制和反对唯利是图、弄虚作假、背信弃义、不讲信誉等思想和行为。
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要自觉增强法纪意识和纪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自觉遵守纪律,抵制和反对无视法律权威、轻视纪律规章、干扰公共秩序、违法犯法、破坏纪律的思想和行为
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就要深刻认识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弘扬求实务真、自强不息的精神,抵制和反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等思想和行为。
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 • 要坚持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 • 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 要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重 点,全面加强自身的修养
中国人民大学近20名应届毕业生一同前往北京一家杂志社应聘,刚一见面接待人员就告诉他们,如想解决户口或签订协议书,每人均需缴纳1万元押金,否则没有任何商谈余地。不少学生感到困惑:“我们又没有违约,为何未拿一分钱工资就要先上缴一笔巨款?”对尚无经济收入的毕业生收取上岗抵押金,招聘单位解释:实属迫不得已。中关村的那家研究所的有关负责人称:“我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招聘和岗前培训,可当我们要真正使用人才时,他们却这山望着那山高,全当我们这儿是实习培训基地了!” 中关村另一家小型企业的负责人介绍:“有些员工非正常离职后,不仅带走了企业内部的管理经验,更有甚者,还携走商业秘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说走就走,没有一点信用观念。我们只不过是提前防范,进行自我保护罢了。” 供需双方的互相猜忌、提防,最终造成了一种“双输”的结局,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们都只好退而求其次。造成这种“双输”格局的真正原因,是招聘、应聘双方信用的缺失。他说,现在确有为数不少的毕业生信誉度极低,他们仅仅为了户口和分房,一旦两者到手,随即离职而去。而有的用人单位则不履行承诺,不退还抵押金。你我都不恪守诺言,于是双方就处在一种“你对付我,我对付你”的敌对状态。——摘自2001/04/17 中国青年报 案例:大学生求职遭遇信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