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5

第四章 电子分色与桌面出版系统的加网技术

第四章 电子分色与桌面出版系统的加网技术. 信息工程系. 主要内容: 1 .加网的作用 2 .加网技术,掌握加网技术分类,加网方法,及各种加网方法的技术特点。 3 .网纹的产生机理与控制 4 .网点增大及补偿性校正 要求: 掌握桌面出版系统的加网原理及加网过程。. 第四章 电子分色与桌面出版系统的加网技术. 加网技术 : 也称半色调技术 , 是利用像素图案来模拟连续色调的过程 . 网点在印刷中的作用 :P90 ( 1 )、( 2 ) 实现原稿的阶调再现。. 第一节 加网的重要作用. 连续调:色调值呈连续渐变的画面阶调。.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yor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电子分色与桌面出版系统的加网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电子分色与桌面出版系统的加网技术 信息工程系

  2. 主要内容: 1.加网的作用 2.加网技术,掌握加网技术分类,加网方法,及各种加网方法的技术特点。 3.网纹的产生机理与控制 4.网点增大及补偿性校正 要求:掌握桌面出版系统的加网原理及加网过程。 第四章 电子分色与桌面出版系统的加网技术

  3. 加网技术:也称半色调技术,是利用像素图案来模拟连续色调的过程.加网技术:也称半色调技术,是利用像素图案来模拟连续色调的过程. 网点在印刷中的作用:P90(1)、(2) 实现原稿的阶调再现。 第一节 加网的重要作用

  4. 连续调:色调值呈连续渐变的画面阶调。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5. 网目调(半色调):用网点大小表现的画面阶调。网目调(半色调):用网点大小表现的画面阶调。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6. 网点对图像阶调的传递: 为了把原稿上图像的明暗层次再现出来,必须制作出加网的阳图或阴图底片,将图像分割成许多不连续的点子,再转晒到印版上,而后用来印刷。印张上单位内,点子的总面积大,则油墨覆盖率高,反射光线少,吸收光线多,使人感到阴暗;印张上单位面积内,点子的总面积小,油墨复盖率低,反射光线多,吸收光线少,给人以明亮的感觉,这样原稿图像的浓淡层次,在印张上便可得到再现。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7. 什么叫网点? 无严格定义。 用于描述印刷品阶调层次再现中的最小单元。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8. 在印刷的色彩组合中,起着组织颜色及层次和图像轮廓的作用的是网点。即网点是组成画面的像素。在印刷的色彩组合中,起着组织颜色及层次和图像轮廓的作用的是网点。即网点是组成画面的像素。 网点:将连续调彩色原稿以一定的方法将画面分割成一个个小单元,每一个小单元又根据画面色彩及阶调的需要变成着墨和非着墨两个部分,这个着墨部分就称为网点。 通常把网点群组成的图像称为半色调图像。如印刷品。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9. 图像印刷复制就是将原稿图像变成网目调的过程。图像印刷复制就是将原稿图像变成网目调的过程。 网点的作用: (1)组成网目调图像的元素。 (2)最小的吸附油墨单位。 (3)起着组织颜色、层次和图像轮廓的作用。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10.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11.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12.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网点

  13. 图像的加网技术:是用半色调图像来再现彩色连续调图像的基本方式。即指将图像分解成像素,每个像素以其着墨面积占该像素总面积的百分比来表达层次的浓淡。图像的加网技术:是用半色调图像来再现彩色连续调图像的基本方式。即指将图像分解成像素,每个像素以其着墨面积占该像素总面积的百分比来表达层次的浓淡。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14.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网点 调幅网点(AM):单位面积内网点数目不变,即网格的相对距离是固定的。网点的大小是变化的,通过网点大小反映图像色调的深浅。它是传统制作中最常用的网点。 调频网点(FM):在单位面积内网点大小不变,通过网点的疏密反映图像的色调层次。也称随机网点10~20μm。

  15. 一、调幅网点 网点大小:用网点面积覆盖率来衡量。专指印刷时单位面积内着墨的面积。习惯上用“成”来表示。(或:指网点面积率,即构成网点栅格点阵中曝光的光点数占总数的百分比。) 网点百分比的多少是表现层次的关键,受图像的灰度级的制约。而不受网点形状、加网线数、加网角度的制约。即灰度级高的像素对应的网点百分比小,反之则大。如:100%→0、50%→128、0%→255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16.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17.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18.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19.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20. 2、网点形状:通常以50%网点所呈现的几何形状来表示。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21. 网点形状:指网点的边缘形态所呈现的平面形状,它由曝光点和网点栅格点阵填充过程共同形成的。网点形状:指网点的边缘形态所呈现的平面形状,它由曝光点和网点栅格点阵填充过程共同形成的。 通常有方形、圆形、菱形、椭圆形等。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22. 不同的网点形状,其网点增大情况也不相同。由网点的周长判定。不同的网点形状,其网点增大情况也不相同。由网点的周长判定。 即:同一大小的网点因形状不同,其周长也不同,对应的网点周长越大,其网点扩大率也大。如圆形网点在同样大小时,周长最小,所以它的网点扩大也小。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23. 网点在由小到大的过程中,总有开始搭接的部位,如上图。在网点搭接的部位上,由于网点的搭接会造成印刷品密度的突然上升,因而破坏了印刷品的连续性,造成中间调的跳跃和层次损失。网点在由小到大的过程中,总有开始搭接的部位,如上图。在网点搭接的部位上,由于网点的搭接会造成印刷品密度的突然上升,因而破坏了印刷品的连续性,造成中间调的跳跃和层次损失。 其中,方形点在50%处搭接,圆形点约在70%处搭接,链形点在40%和60%处搭接。相比之下,链形点质量要好些,因其搭接部位避开了中间调,且分成两次搭接,减弱了密度跳升程度。 由此,对于图像反差小、柔和(如人物)图像,可用链形网点;如图像反差大,可用方形或圆形网点。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24. 3、网点角度:相邻网点中心连线与基准线的夹角叫做网点角度。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25. 加网角度:指有公共邻边的两网格中心点的连线与网角基准线(水平或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加网角度:指有公共邻边的两网格中心点的连线与网角基准线(水平或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通常:各向同性的网点(方形、圆形)取小于90°的角度;各向异性的网点(链形、椭圆形)取与长轴同方向的网格中心点连线方向。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26.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27.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28.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29.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30.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31. 45度 75度 0或90度 15度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32. 在加网时,四色印刷的一套分色片的加网角度是不一样的。即Y、M、C、K各色版有各自固定的加网角度。在加网时,四色印刷的一套分色片的加网角度是不一样的。即Y、M、C、K各色版有各自固定的加网角度。 Y、M、C、K各色版网点叠印时相互干涉,会出现各种的干涉花纹,它随网点角度差的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正常的花纹均匀密致,看起来舒适,具有正常的阶调再现性能;不正常的花纹,网点按特定的规律堆聚、疏散,纹样粗大,色彩深浅不匀,看起来不舒服,破坏了网点再现色彩的性能,是印刷的大忌,此类即为龟纹。 多种加网角度交叠形成的细微结构对视觉造成的干扰性图案:龟纹(难以接受)、环状玫瑰花斑(可以接受,但仍有影响)。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33. 经验数据:Y90°、M15°、C75°、K45°。 数字加网时,加网角度和加网线数构成不可分的统一体,即不可单独选择。要根据加网线数和输出分辨率来作调整。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34.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网点角度对色彩再现的影响 单色版 BK45

  35.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3)网点角度对色彩再现的影响 四色风景稿 45和90度角是关键

  36.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四色人物稿

  37.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3)网点角度对色彩再现的影响 国画原稿

  38. 双色印刷:深色用45°(或135°)、浅色用75°(或15°) 三色印刷:黄色用15°、品红色用45°(或135°)、青色用75°。 四色印刷:黄色用90°(或0°)、品红色用45(或135°)、青色用75°(或15°)、黑色用15°(或75°)。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39.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4、网点线数:单位长度内的网点数,常以lpc(线/厘米)或lpi(线/英寸)来表示。

  40.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41. 制版有关数据(经验数据,实际中已用到) ① 加网线数的选择 加网线数越大,网线越细,形成的网点越小,层次越丰富;加网线数越小,网线粗,网点大,表现的层次越少。 加网线数的选择,应根据视觉距离、原稿类别、制版方法、印刷用纸等条件来定。如下页表中数据。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42.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43. ② 加网线数的换算(l/In与l/cm),如下表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44. ③ 四色制版各色网点角度的设定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45.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龟 纹

  46.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调幅加网设备的演变: 玻璃网屏 接触网屏 激光加网 数字加网 • 网屏是把连续调图像分解成可印刷复制的像素(网 点))的加网工具。

  47.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玻璃网屏加网

  48.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接触网屏加网

  49. 第二节 网点与加网技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