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299 Views
造船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 包张静.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 2011 年 4 月 · 南京. 正确认识船舶市场与产业的运行模式. 经济金融危机对船市船舶工业影响传导过程. 诸如,纺织、钢铁、汽车、机械、建材、电力、煤炭、石化和有色金属等工业基本上与实体经济同步,如有滞后也远不如船舶工业明显。 基本上可以认定,当其他行业都走出困境的时候,船舶行业反而可能出现真正的困难。. 滞后市场 2-3 年. 滞后实体经济 0.5-1 年. 基本同步. 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造船市场总体表现. 主要指标变动情况一览. 正确认识 2010 年造船市场出现的反弹行情 .
E N D
造船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 包张静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 2011年4月·南京
正确认识船舶市场与产业的运行模式 经济金融危机对船市船舶工业影响传导过程 • 诸如,纺织、钢铁、汽车、机械、建材、电力、煤炭、石化和有色金属等工业基本上与实体经济同步,如有滞后也远不如船舶工业明显。 • 基本上可以认定,当其他行业都走出困境的时候,船舶行业反而可能出现真正的困难。 滞后市场 2-3年 滞后实体经济 0.5-1年 基本同步
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造船市场总体表现 主要指标变动情况一览
正确认识2010年造船市场出现的反弹行情 • 价格是市场最为核心的指标, 2010年新船价格的这种变化充其量是新形势下船东和船厂再度博弈所形成的一套新的价格参照体系,是买卖双方博弈力量对比的结果; • 在新的价格参照体系上, 2010年价格没能配合成交量放大出现实质、有效的上扬,新造船市场尚未达到真正回暖时期。
2011年1季度行情基本情况 • 双高产品逐渐主导全球新造船市场 2011/2010年1季度成交量比较 数据来源:Clarksons. •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1季度全球合计成交新船227艘、1432万载重吨、630万修正总吨,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48.9%、22.1%和上升6.8%。 • 2011年1-2月份成交总金额达16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6%。
2011年1季度行情基本情况 • 双高产品逐渐主导全球新造船市场 数据来源:Clarksons. • 散货船和油船的市场行情已明显回落,集装箱船(特别是大型)、液化气船以及海洋工程装备等产品领域正逐渐主导整个新造船市场。 • 不难想象,船市需求结构的悄然变化,一方面会给有准备或具备相关能力的船厂带来难得机遇,但另一方面势必也对严重依赖常规船型市场的船厂形成巨大冲击。
2011年1季度行情基本情况 • 常规船型新船价格出现全面的松动 • 与2010年底相比,在我们跟踪的23种典型船型中,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的有11种,基本持平的有10种,略有上升的仅有2种。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年头两个月全球成交总金额之所以出现大幅上升,与单船价格较高的大量钻井船、LNG船以及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成交是分不开,并非是新船价格出现上涨。 • 总体上看,年初以来新船价格(特别是常规船型价格)基本上仍处于走弱状态。
2011年1季度行情基本情况 2011年典型船型价格走势
2011年1季度行情基本情况 • 韩企产品结构优势助推综合竞争力 2011年1季度各国接单比较 • 1季度,韩国共承接订单90艘,329.9万修正总吨,占全球比重52.5%,如果把海外独资(合资)船厂都纳入其统计范围之内,韩国造船企业接单总份额将达55.2%。 • 中国累计承接订单88艘/195.1万修正总吨,占全球比重31%(含韩企),较韩国低21.5个百分点。
2011年1季度行情基本情况 2011年1季度韩国船厂双高产品承接情况 • 韩企产品结构优势助推综合竞争力
2011年1季度行情基本情况 • 老牌船东(航运公司)主宰市场走势 • 鉴于运营特点、技术要求、市场模式以及相关风险的不同,投机客感兴趣的船型仅停留于散货船,很少涉及油船,更不必提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和大型海工装备产品领域 • 散货船方面,在业界一致看衰散货船市场的情况下,相关投机客也对订造散货船变得谨慎起来,今年除了部分租赁公司继续订造少量订单以外,其余订单基本上都来自传统航运公司,如,日本NYK、三菱、Santoku航运公司等; • 集装箱船方面,订造的船东基本上集中在排名前20的班轮公司或独立船东,如A.P.Moller、地中海航运、奥芬航运、高世迈航运、东方海外等; • 大型海工装备方面,订造者均是实力非常雄厚的平台运营商、转包商或国家油公司,如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美国钻石离海探钻公司、挪威Aker公司等。
对2011年世界市场形势的全年预期 • 2011年外部发展环境不利于船市持续回暖; • 2011年新船成交量可能再度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 三大船型市场轮动性进一步加强,散货船行情明显回落; • 2011年全球新船完工量有望再创新高; • 手持订单量将进一步加速下滑,船厂订单压力空前提升; • 新船价格上升难度很大,不排除个别船型价格进一步下探。 2011年主要造船指标趋势判断
对“十二五”期间市场形势的判断 • 1、需求总量较前五年可能出现大幅度回调 • 针对“十二五”期间年均订单需求量预测:克拉克松公司估计为8140万载重吨,劳氏船级社估计为6230万载重吨,经济研究中心估计为8100万载重吨。 • 大家知道,“十一五”期间世界年均新船实际成交量大概在16000万载重吨(2010年以1.1亿载重吨测算)左右。按上述预测,“十二五”期间年均新船需求量最多仅为“十一五”期间年均需求一半,市场需求形势实在不容乐观。
对“十二五”期间市场形势的判断 • 2、散货船可能从总体上拖累整个新造船市场 • 十二五期间散货船在成交总量中所占比例将可能降至40%左右; • 散货船市场大幅萎缩必然会对以承接散货船订单为主的造船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会拖累整个新造船市场
对“十二五”期间市场形势的判断 • 3、实际产量下降,能力利用率下滑 具有必然性 • 2011-2015年期间,世界船舶产量必现高峰回落; • 产能利用率随之下降也具有必然性,具体降至何种程度一方面与届时实际产量有关,另一方面还与实际产能有关(具有一定不确定性)。
对“十二五”期间市场形势的判断 对船舶建造能力的再认识 • 随着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持续,世界船舶建造能力不会表现为绝对刚性 • 市场竞争会淘汰掉一部分产能; • 资本逐利性也会主动撤掉一部分产能; • 市场预期不好的情况下部分在建拟建项目也会主动停止; • 船厂也会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主动调整生产节奏。 • 对于世界造船业,“十二五”全球船舶实际建造能力还应该是一个逐渐削减的过程。
对“十二五”期间市场形势的判断 • 4、“十二五”世界新船价格难以有效上升 • 一方面,世界船舶市场的能力严重过剩,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从根本上讲新船价格是缺乏上涨动能的。 • 另一方面,当前主导整个新造船市场,左右新船价格走势的力量基本上掌握在全球少数船厂手里,不到万不得已这些船厂是不会主动调低新船价格,与此同时,在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升,新规则规范不断生效实施的形势下,船厂也会对价格调整(下调)持更加谨慎态度。 • 但一旦有效需求不足影响到这些船厂正产开工的时候,低价抢单将不可避免。
对“十二五”期间市场形势的判断 • 5、大型造产企业(集团)的竞争主体地位将进一步增强 • 整个造船市场某种程度上遵循“二八定律”,换句话说,少数几家造船厂(集团)控制整个新造船市场。 • 未来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竞争无疑会变得异常激烈,而且某种程度上市场竞争将变成少数几家船厂(集团)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大型造船企业市场竞争主体地位也将进一步增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感谢聆听!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