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488 Views
耕地地力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报告内容. 县级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 县级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 县级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 工作报告编写提纲. 一、目的意义 二、工作组织 三、主要工作成果. 四、主要作法与经验 五、资金使用分析 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建议 附:大事记. 一、目的意义. 简述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对科学合理施肥、中低产田改造、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也可从土壤肥料工作局面的开拓创新,从新时期土壤肥料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为新目标服务,从土壤肥料工作发展的基础等小的方面着眼。. 二、工作组织.
E N D
报告内容 • 县级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 • 县级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 • 县级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
工作报告编写提纲 一、目的意义 二、工作组织 三、主要工作成果 四、主要作法与经验 五、资金使用分析 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建议 附:大事记
一、目的意义 简述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对科学合理施肥、中低产田改造、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也可从土壤肥料工作局面的开拓创新,从新时期土壤肥料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为新目标服务,从土壤肥料工作发展的基础等小的方面着眼。
二、工作组织 主要指成立领导小组;组织野外采样调查队伍,建立化验室;切实加强质量控制;逐级组织技术培训。
三、主要工作成果 列举成果,有多少,就列多少。 1.技术报告; 2.专题报告; 3.图件; 4.数据库; 5.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四、主要作法与经验 主要作法重点阐述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措施、技术措施和工作的组织。项目成果的应用和工作宣传必须作出说明。经验着重分析职责分工、组织管理、新技术应用、资金落实与使用。
五、资金使用分析 着重分析资金使用构成(主要包括物质准备及资料收集费、野外调查交通差旅补助费、会议及技术培训费、资料汇总及编印费、专家咨询及活动费、技术指导与组织管理费、图件数字化及制作费、项目验收及专家评审费等)比例。
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建议 主要指工作组织、技术路线、资金落实等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七、大事记 记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组织情况,特别是发生的重要事件。
技术报告编写提纲 第三章 耕地土壤属性 第四章 耕地地力 第五章 专题报告1 第七章 专题报告2 前 言 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第二章 耕地地力评价内容 与方法
前 言 立项背景、目的意义、主要成果及预期目标(简述)。
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 第一节 自然与农村经济概况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概况 (含立地条件和农田基础设施) • 第三节 耕地利用与保养管理的简要回顾 (尽量同时用表格和图表表示)
第二章 耕地地力评价内容与方法的 • 第一节 调查方法与内容 • 第二节 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 第三节 质量评价依据及方法 • 第四节 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 • 第五节 资料汇总与图件编制
第三章 耕地土壤属性 • 第一节 有机质及大量元素 • 第二节 中量元素 • 第三节 微量元素 • 第四节 其他属性,包括土壤质地、剖面构型及障碍层次、容重、pH值等
第三章 耕地土壤属性 论述土壤理化性状的丰缺情况、分布情况、不同土壤类型的养分含量、不同种植作物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第四章 耕地地力 首先概述耕地地力等级划分的基本情况,然后分等级分别进行详细描述。详细描述要有土壤类型、种植主要作物和种植制度、主要障碍因素和生产性能的描述。地力评价的实地验证情况。
第四章 耕地地力 必须附上县耕地地力等级与全国等级标准的对照表。必须做到县域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报表中的数据的严格一致性。
专题报告编写提纲 四、结果分析 五、目标 六、对策与建议 一、概况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结果
专题报告编写提纲 要依据调查分析的结果,要与当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领导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提出的对策建议要有操作性。
一、概况 重点写专题提出的背景与必要性。
二、调查方法 与耕地地力评价基本一致。要依据调查分析的结果。
三、调查结果 根据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化验结果逐一陈述。 尽量使用图表结合的方式。
四、结果分析 对照有关评判标准与农业生产要求,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
五、目标 根据资源潜力、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确定近期、中期与远景发展目标。
六、对策与建议 主要包括政策措施与技术措施。提出的政策措施要考虑目前国家宏观政策的一致性,技术措施也要考虑可操作性。
第一节 自然与农村经济概况 • 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土地资源概况 • 3.自然气候与水文地质条件 • 4.农村经济概况
第二节 农业生产概况 • 1.农业发展历史 • 2.农业发展现状 包括农作物种植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及在大农业中所占比重、人均占有情况与其对应的农业生产水平和主要生产问题(现状描述以这次野外调查和2008年农业统计资料为准)。
第三节 耕地利用与保养管理的简要回顾 简要回顾第一、二次土壤普查对耕地质量的评述,着重阐述近年来通过国家重大项目(包括生态环境建设、商品粮棉油糖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实施以及重大自然灾害对耕地质量的影响,以及加强耕地保养管理的政策法规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 调查方法与内容 • 1、调查方法(包括布点原则、布点 方法、采样方法等) • 2、调查内容 • 3、调查步骤
第二节 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 1.分析项目与方法确定 • 2.分析测试质量控制
第三节 地力评价依据及方法 • 1、评价依据 • 2、评价指标 • 3、评价方法
第四节 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 • (一)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的审核、录入及处理 包括基本统计量及计算方法、频数分布类型检验、异常值的判断与剔除以及所有调查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 (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三)其它资料的输入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