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耕地地力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耕地地力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报告内容. 县级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 县级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 县级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 工作报告编写提纲. 一、目的意义 二、工作组织 三、主要工作成果. 四、主要作法与经验 五、资金使用分析 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建议 附:大事记. 一、目的意义. 简述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对科学合理施肥、中低产田改造、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也可从土壤肥料工作局面的开拓创新,从新时期土壤肥料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为新目标服务,从土壤肥料工作发展的基础等小的方面着眼。. 二、工作组织.

yetty
Download Presentation

耕地地力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耕地地力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2. 报告内容 • 县级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 • 县级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 • 县级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

  3. 工作报告编写提纲 一、目的意义 二、工作组织 三、主要工作成果 四、主要作法与经验 五、资金使用分析 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建议 附:大事记

  4. 一、目的意义 简述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对科学合理施肥、中低产田改造、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也可从土壤肥料工作局面的开拓创新,从新时期土壤肥料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为新目标服务,从土壤肥料工作发展的基础等小的方面着眼。

  5. 二、工作组织 主要指成立领导小组;组织野外采样调查队伍,建立化验室;切实加强质量控制;逐级组织技术培训。

  6. 三、主要工作成果 列举成果,有多少,就列多少。 1.技术报告; 2.专题报告; 3.图件; 4.数据库; 5.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7. 四、主要作法与经验 主要作法重点阐述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措施、技术措施和工作的组织。项目成果的应用和工作宣传必须作出说明。经验着重分析职责分工、组织管理、新技术应用、资金落实与使用。

  8. 五、资金使用分析 着重分析资金使用构成(主要包括物质准备及资料收集费、野外调查交通差旅补助费、会议及技术培训费、资料汇总及编印费、专家咨询及活动费、技术指导与组织管理费、图件数字化及制作费、项目验收及专家评审费等)比例。

  9. 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建议 主要指工作组织、技术路线、资金落实等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10. 七、大事记 记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组织情况,特别是发生的重要事件。

  11. 技术报告编写提纲 第三章 耕地土壤属性 第四章 耕地地力 第五章 专题报告1 第七章 专题报告2 前 言 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第二章 耕地地力评价内容 与方法

  12. 前 言 立项背景、目的意义、主要成果及预期目标(简述)。

  13. 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 第一节 自然与农村经济概况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概况 (含立地条件和农田基础设施) • 第三节 耕地利用与保养管理的简要回顾 (尽量同时用表格和图表表示)

  14. 第二章 耕地地力评价内容与方法的 • 第一节 调查方法与内容 • 第二节 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 第三节 质量评价依据及方法 • 第四节 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 • 第五节 资料汇总与图件编制

  15. 第三章 耕地土壤属性 • 第一节 有机质及大量元素 • 第二节 中量元素 • 第三节 微量元素 • 第四节 其他属性,包括土壤质地、剖面构型及障碍层次、容重、pH值等

  16. 第三章 耕地土壤属性 论述土壤理化性状的丰缺情况、分布情况、不同土壤类型的养分含量、不同种植作物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7. 第四章 耕地地力 首先概述耕地地力等级划分的基本情况,然后分等级分别进行详细描述。详细描述要有土壤类型、种植主要作物和种植制度、主要障碍因素和生产性能的描述。地力评价的实地验证情况。

  18. 第四章 耕地地力 必须附上县耕地地力等级与全国等级标准的对照表。必须做到县域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报表中的数据的严格一致性。

  19. 专题报告编写提纲 四、结果分析 五、目标 六、对策与建议 一、概况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结果

  20. 专题报告编写提纲 要依据调查分析的结果,要与当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领导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提出的对策建议要有操作性。

  21. 一、概况 重点写专题提出的背景与必要性。

  22. 二、调查方法 与耕地地力评价基本一致。要依据调查分析的结果。

  23. 三、调查结果 根据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化验结果逐一陈述。 尽量使用图表结合的方式。

  24. 四、结果分析 对照有关评判标准与农业生产要求,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

  25. 五、目标 根据资源潜力、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确定近期、中期与远景发展目标。

  26. 六、对策与建议 主要包括政策措施与技术措施。提出的政策措施要考虑目前国家宏观政策的一致性,技术措施也要考虑可操作性。

  27. 谢谢!

  28. 第一节 自然与农村经济概况 • 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土地资源概况 • 3.自然气候与水文地质条件 • 4.农村经济概况

  29. 第二节 农业生产概况 • 1.农业发展历史 • 2.农业发展现状 包括农作物种植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及在大农业中所占比重、人均占有情况与其对应的农业生产水平和主要生产问题(现状描述以这次野外调查和2008年农业统计资料为准)。

  30. 第三节 耕地利用与保养管理的简要回顾 简要回顾第一、二次土壤普查对耕地质量的评述,着重阐述近年来通过国家重大项目(包括生态环境建设、商品粮棉油糖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实施以及重大自然灾害对耕地质量的影响,以及加强耕地保养管理的政策法规与技术措施。

  31. 第一节 调查方法与内容 • 1、调查方法(包括布点原则、布点 方法、采样方法等) • 2、调查内容 • 3、调查步骤

  32. 第二节 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 1.分析项目与方法确定 • 2.分析测试质量控制

  33. 第三节 地力评价依据及方法 • 1、评价依据 • 2、评价指标 • 3、评价方法

  34. 第四节 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 • (一)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的审核、录入及处理 包括基本统计量及计算方法、频数分布类型检验、异常值的判断与剔除以及所有调查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 (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三)其它资料的输入及处理

  35.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