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likes | 230 Views
重要濕地與部落生態智慧系列演講聽講 心得 主題: 量化沿岸生態系碳匯功能的價值. 日期 : 14.3.19 講 者: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教授 林幸助 授課 老師:鄭先 祐. 碳循環. 碳 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地圈、水圈及大氣中交換 。 碳 的主要來源有四個,分別是大氣、陸上的生物圈(包括淡水系統及無生命的有機化合物)、 海洋及 沉積物 。 腐 植質可 使土壤肥沃. 碳匯 ( Carbon sink ). 空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與 機制 濕地碳 吸納 能力. 濕地的貯碳能力. 濕地儲存 了地球 20% 的 碳
E N D
重要濕地與部落生態智慧系列演講聽講心得主題:量化沿岸生態系碳匯功能的價值重要濕地與部落生態智慧系列演講聽講心得主題:量化沿岸生態系碳匯功能的價值 日期:14.3.19 講者: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林幸助 授課老師:鄭先祐
碳循環 • 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地圈、水圈及大氣中交換。 • 碳的主要來源有四個,分別是大氣、陸上的生物圈(包括淡水系統及無生命的有機化合物)、海洋及沉積物。 • 腐植質可使土壤肥沃
碳匯(Carbon sink) • 空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與機制 • 濕地碳吸納能力
濕地的貯碳能力 • 濕地儲存了地球20%的碳 • 全球濕地容納約7710億噸的含碳溫室氣體,佔地球碳總量的五分之一。 • 泥炭地貯碳量高 • 全球濕地中約有半數是泥炭地,佔全球陸地表面積3%,但卻蘊含全球1/3的土壤碳資源。 • 農耕、伐木等開發行為使泥炭地排碳
台灣濕地與碳匯 • 高美濕地 • 亞熱帶、熱帶海岸的濕地碳吸存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