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天台綠化,節能降溫 林雅蘭 6B (10)
新聞一 : 十一月高溫暫破120年紀錄 上月本港平均溫度達二十六點四度,平了歷來最熱十月的紀錄。本港在十一月仍然持續「溫暖」,截止本月廿三日,天文台(相關新聞 - 網站)錄得平均二十三點六度,這二十三天,已打破過去一百二十年來,十一月的最高溫度紀錄。天文台預計,即使明日天氣將開始轉涼,今年十一月仍會打入最熱十一月的十大位置。 天文台助理台長李本瀅昨出席環保活動時表示,今年的十一月,有機會成為本港歷來最熱的十一月。他指出,截止本月廿三日,天文台已錄得平均二十三點六度,較歷年十一月平均二十一點四度為高,更打破有紀錄以來,最熱十一月的紀錄﹔歷來最熱是九八年的十一月,平均達二十三點二度。
何謂熱度效應? 「熱島效應」的產生,是由於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交通擁塞,大氣污染嚴重,且城市中的建築大多為石頭和混凝土建成,它的熱傳導率和熱容量都很高,加上建築物本身對風的阻擋或減弱作用,可使城市的年平均溫度比郊區、農村高,從而形成城市熱島效應。產生熱島效應之後,城市上空像被扣上了一個大玻璃罩,新鮮空氣進不來,有害氣體出不去,整個城市空氣流通不暢,使污染物積累濃度加重。 在深夜,城市的溫度一般比郊區高,這是熱島現象。城市溫度上升會多耗電能,影響大眾健康及污染空氣。
香港的熱島效應 香港是名副其實的「石屎森林」 ,地少人多,地面綠化空間有限,高樓大廈林立。植物被道路﹑樓宇和其他建築物所取代。這些建築物的外牆大多由混凝土造成的,這些建築物的表面比植物更能吸收日射,貯存了大量的熱能。這些熱能會逐步釋放出來, 使香港的市區溫度上升,在夜間尤其明顯。
香港的熱島效應 另外,香港人多車多,車輛、工業生產造成大量溫室氣體。溫度上升,人們需要更多電力作空氣調節,也排放出大量溫室氣體。而且香港的綠地和河流溪澗減少,令緩解熱島效應的能力大大削弱。
全球暖化對香港的潛在影響 溫度 : 到2050年,溫度會上升1.5-4.5度。例子:主要市區會變得十分炎熱,如中環和旺角 。 海平面:海平面會上升20厘米至1米。 例子:新界的低窪地區容易氾濫,如元朗。 能源消耗: 空氣調節系統使用量上升,令電力消耗增加。 例子:香港電力供應負苛過重。 : 健康: 與炎熱天氣有關的問題,如中暑、呼吸系統疾病和皮膚曬傷都有所增加,亦有助蚊和細菌的滋生。影響人們的健康。
健康: 與炎熱天氣有關的問題,如中暑、呼吸系統疾病和皮膚曬傷都有所增加,亦有助蚊和細菌的滋生。影響人們的健康。 全球暖化對香港的潛在影響 經濟活動: 遊客不選擇香港旅遊,旅遊業受挫,經濟下滑。 生態: 水溫超過27度,新界東北水域的珊瑚會死亡。
新聞一 成報 31- 10- 2006 天文台資料亦顯示,香港已出現城市熱島效應。莫慶炎續說,香港城市熱島效應其實不是百年後的事,根據天文台總部於1989年至今錄得的溫度顯示,城市地區每10年的溫度,平均上升攝氏0.6度,而新界地區則上升攝氏0.2度,兩者溫度的落差明顯受熱島效應影響,日光射入高密度高聳的建築群,至晚上仍未能散熱,以致城市持續高溫。 天文台估計,2090至2100年,攝氏33度或以上的酷熱天氣日子,由現時每年平均11日,倍增至日後的24日,而攝氏12度或以下的寒冷天氣日子,將由現時的21日,減至不足一日,未來寒冷天氣警告將成歷史。
天台綠化,紓緩熱度效應 例子: 日本 東 京和香港一樣也 是 名 副 其 實 的 「 石 屎 森 林 」 , 高 樓 大 廈 把 空 調 系 統 及 汽 車 排 出 的 熱 力 及 廢 氣 困 鎖 , 形 成 「 熱 島 效 應 」 。有見及此,日 本 東 京 市 政 府早在2001年大 力 推 行 一 個 「 綠 化 天 台 」 計 畫 , 把 市 內 高 樓 大 廈 的 天 台 , 變 成 一 個 個 美 麗 的 花 園 , 從 而 產 生 一 個 良好天 然 降 溫 的 效 果 。 以六本木新城為例,該處的屋頂全部被綠化物覆蓋,佔總發展面積逾四成。除了東京,福崗和北九州的建築物外牆和頂部均種有草管植物。
六本木所有天台均種有植物,綠化面積佔發展面積四成多六本木所有天台均種有植物,綠化面積佔發展面積四成多
香港政府的對策 明報 2006年11月 15日 新聞二: 廖秀冬:擬於私樓推綠化工程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表示,房屋署計劃在一些新工程項目天台,試行採用綠化設計,並種植較易生長的原生草本植物,提高園林生態價值。廖秀冬今天在立法會回答議員涂謹申的提問時表示,首批試行的東隧第3、4期住宅樓宇,預計2008、2009年落成。屆時,房署根據綠化天台在管理、保育及滅蚊等的評估情況,考慮應否及如何推展天台綠化工程至其他公共屋。她表示,由於綠化屋頂有助改善景觀,減低市區熱島效應,提升隔熱功能,及有助節約能源,故建築署在可行情況下,盡量在新建政府建築物屋頂上,開展綠化工程。由2001年至今,建築署已完成約50項有關的綠化工程,建築物包括學校、辦公室大樓、醫院、社區設施及政府宿舍。 除了積極在新建政府建築物屋頂上推行綠化工程,當局正研究可否在私人發展建築物推行綠化工程。
香港政府的對策 • 建築署由二○○一年起,已在可行的情況下,把美化屋頂 • 或平台的園景設計納入新的政府建築物工程計劃內 • - 除了積極在新政府建築物屋頂(如中環添馬艦的新政府總部)推行綠化工程外,屋宇署 • 亦正研究可否在私人發展建築物推行綠化工程 • -座 落 東 區 海 底 隧 道 旁 、 於 09 年 落 成 的 海 景 公 屋 天 台 大 規 模 種 花 種 草 • -房屋署現正計劃在一些新工程項目的天台試行採用綠化設 計,並種植較易生長的原生草本植物,以提高園林的生態價值
例子一: 中電 位於將軍澳環保大道的中電變電站旁邊將進行夢幻之城的住宅發展,中電特別在天台放了32盆散尾葵美化變電站
大肆綠化在香港的可行性 -香港的樓宇品質高,基建好,一般大廈天台可承受200至300公斤重量 -大多擁有良好的排水設備,具 備 天台綠 化 的 潛 力 -香港樓宇比較高,風大,植物難以生長,但也 要看實際情況 -大廈的業主和商廈的建築商未必願意花錢興建 -香港天台的溫度可高達五十多度須種植耐旱、耐熱、耐脊薄(土層薄,負重少)的植物
天台綠化的利與弊 利處: -淨化空氣,改善空氣質素和收集雨水(雨水會把落在葉片上的塵埃帶到 土壤) -降低溫度,減低熱島效應 (植物需水分進行蒸騰作用,過程中吸收空氣 中大量熱能,令夏天氣溫高達 50度的天台降溫,日本經驗指出,一般的天台花園可把天台氣溫降低最少 10度。) 土壤亦有助吸熱和阻擋陽光) -節省能源(當抽進冷氣系統的空氣變得涼快,冷氣系統的耗電量和維修成本就會減少) -美化天台 -提高生活質素,提升城市形象
天台綠化的利與弊 弊處: • 容易滋生細菌蚊子,令居住環境衛生變差 • 費用昂貴(如裝上排水系統) ,增加政府財政負擔 • 由於天台綠化需大量栽植基質,增加樓宇負重 ,樓宇構成威脅 • 若沒有好的排水系統,會出現漏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