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612 Views
菲利普 · 约翰逊. Philips Johnson. 建筑界·教父. 走近菲利普 · 约翰逊. 菲利普·约翰逊在他34岁那年才正式开始学习建筑,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最终成为引领美国建筑发展方向的重要人物。有着建筑界·教父”之称的菲利普·约翰逊一生都在求变,一生都在引领潮流,他的影响渗透到了建筑界的每一个领域.他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部纳创始人,他是将欧洲现代主义延伸到美国的第一人。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设计了不计其数的地标性建筑.他不知疲倦地推动着每一次建筑运动。约翰逊年轻时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建筑历史学家,那时的他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创造那么多的历史吧。.
E N D
菲利普·约翰逊 Philips Johnson 建筑界·教父
走近菲利普·约翰逊 • 菲利普·约翰逊在他34岁那年才正式开始学习建筑,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最终成为引领美国建筑发展方向的重要人物。有着建筑界·教父”之称的菲利普·约翰逊一生都在求变,一生都在引领潮流,他的影响渗透到了建筑界的每一个领域.他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部纳创始人,他是将欧洲现代主义延伸到美国的第一人。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设计了不计其数的地标性建筑.他不知疲倦地推动着每一次建筑运动。约翰逊年轻时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建筑历史学家,那时的他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创造那么多的历史吧。
走近菲利普·约翰逊 • 他从不会被规则束缚。这就是他的原则.他的建筑作品风格各异.但却始 终遵循着这个原则。既然没有信条,也就没有规则可以束缚他,那么又是什么 使他不断追求呢,约翰逊自己是这样说的:”我经历了很多变化,但创造艺术 的愿望却是始终如一的,这就是我保持前进的唯一因素。”相信未来的建筑师 一定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他这种追求自由,不断探索的精神,并从中得到 启发,对建筑艺术有更新的认识。
菲利普约翰逊生平简历 • 菲利普·约翰逊,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埃森曼称他为美国建筑界的“教父”。 • 1906年7月8日生于克里夫兰,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1927年毕业。后同建筑史家H·R·希契科克游历欧洲,结识了许多现代派建筑师。 • 归国后于1932年任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部主任,同年与希契科克合著《国际式风格》一书,并举办展览,首次向美国介绍欧洲现代主义建筑。 • 1939年进哈佛大学建筑研究生院,从师M·布劳耶学习,但其真正的导师是密斯·范·德·罗。 • 1943年获得建筑学位。
1945年开设设计事务所,1946-1954年重任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部主任。他的专著《密斯·范·德·罗》于1947年出版,颇负盛名。1945年开设设计事务所,1946-1954年重任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部主任。他的专著《密斯·范·德·罗》于1947年出版,颇负盛名。 • 1949年设计了自己的住宅,确立了他作为建筑师的声望。
创作理念与设计风格 • 约翰逊早期的工作深受到密斯的影响,甚至他自己的家也在相当程度上有着密斯的影子。尽管他把密斯看作天才,但是他也在逐渐抱怨传统的风格,他表明:“我的宗旨是明确的、不同于传统”。约翰逊50年代后期的作品,逐步从密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尽管严谨精细,但往往吸取传统多而创新少,有明显的折中主义建筑色彩。 • 有着建筑界“教父”之称的菲利普·约翰逊一生都在求变,一生都在引领潮流,他从玻璃屋子时期的密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时,推出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当现代主义风雨欲来的时候,他设计了名声显赫的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 ;水晶教堂”;
1967年起,约翰逊与约翰 伯奇(John Burgee)一起工作至1991年,他们能够将简单的几何图形浇铸成一种新颖而且不可思议的模型。 这时期建筑潮流在急剧地发生变化,此时约翰逊倾向于拥抱后现代主义,由于约翰逊善于建造高楼和公共场所等大型建筑,因此他的作品遍及各个领域,他的设计经常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审美观。约翰逊总是离奇地将一幢建筑到另一种建筑的风格完全改变,这也是他在工商界大受欢迎的缘故。
潘索尔大厦是菲利浦 约翰逊这一时期所竭力探求的一种有识别性的高层办公楼的新形式,恰如潘索尔大厦的业主所希望的那样,他们没有将该大厦设计成“倒置的雪茄烟盒子”,而是以特殊的几何形体创造了及富动态和雕塑感的休斯敦的新标志。 潘索尔大厦和共和国银行大厦
具有无厘头风格的菲利普·约翰逊从来不把正统观念当一回事,他认为“原创性”根本就是欺世之谈,他曾经破解过 “玻璃房子”的各种设计构思的源头。值得一提的是,菲利普· 约翰逊早年曾经是反犹主义者,他还曾聆听过希特勒的演讲,但他后半生却与犹太人和平相处,1960年他为以色列设计了核反应堆纪念馆,上世纪末他还全力帮助过两位美国顶尖的犹太建筑师发展事业。也许菲利普·约翰逊的一贯的无厘头风格,使得热爱他的成就的人们更容易原谅他的过错。 • 当后现代主义成为时尚时,他和建筑师伯奇一起贡献了纽约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这座拼贴了古典风格、现代高层建筑风格、巴洛克时代的堂皇风格和现代商业化POP风格的建筑,堪称后现代主义建筑中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代表作。
新古典主义作品 • 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内布拉斯加大学的谢尔顿艺术纪念馆 • (1960-1963)、纽约林肯中心的纽约州剧院(1964)等。70年代同J·伯吉合作开设事务所,合作设计了一系列建筑,较重要的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1973)、休斯顿的潘索尔大厦(1976)、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 “水晶教堂”等。这几幢建筑一扫他的折衷风格,颇有清新气息。
水晶教堂 • 坐落于美国加利佛尼亚州佳登格勒佛(Garden Grove)的水晶大教堂即是一个建筑奇迹,也是一个人间奇迹。由二十世纪著名建筑大师菲利普.约翰逊设计的这座教堂在宗教建筑中开天辟地,巨大和明亮的空间使所有教堂望尘莫及。水晶教堂被众人评为“世界最壮美的十大教堂”之一。水晶教堂的壮观、绚丽和通透,不仅在教堂中绝无仅有,就是在世界公共建筑中,也称得上经典。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 在1983年建成的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设计. • 整座建筑高201米,上下分成三段, 花岗石墙面。基座高40米,饰以拱廊。大楼顶部是巨大山花,没有一点功能作用,开一个圆凹口,细部异常简朴。 • 在这座大楼设计中约翰逊把历史上古老的建筑构件,生硬地加到现代化高楼上,有意造成暧昧的隐喻和不协调的尺度。
AT&T大厦,可能是约翰逊最重视的一个设计,约翰逊大胆的把齐本德尔式家具经典符号糅合到自己的设计中,虽然评论界指责该大厦的大厅装璜过于豪华,某些设计线条过于简洁硬朗带有法西斯主义色彩,可约翰逊的设计确实明明白白表达出了AT&T公司务实、有效的企业气质。AT&T大厦,可能是约翰逊最重视的一个设计,约翰逊大胆的把齐本德尔式家具经典符号糅合到自己的设计中,虽然评论界指责该大厦的大厅装璜过于豪华,某些设计线条过于简洁硬朗带有法西斯主义色彩,可约翰逊的设计确实明明白白表达出了AT&T公司务实、有效的企业气质。 这一摩天大楼整体造型类似一高脚柜,楼体由高高的楼脚支撑起来,并采用了古典的建筑语言———拱,借用了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教堂的形式。这样,约翰逊把古典风格搬进了现代高层建筑,把巴洛克时代的堂皇与现代的玻璃盒子融为一体。 AT&T大厦
都市玻璃之屋 • 位于曼哈顿春天街(Spring Street)330号宁静街区的都市玻璃之屋(The Urban Glass House)为美国建筑大师Philip Johnson的最后一件建筑作品。2006年即将完工的都市玻璃之屋,优雅的矩形空间,以大胆的几何线条创造明快的视觉穿透性。
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立国家银行 • 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立国家银行大楼
菲利普·约翰逊的建筑之路 • 让约翰逊得到普遍尊重的不仅是他的设计,还因为他始终是美国建筑设计运动的推动者,长期担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鄄MA)建筑部负责人的他引介了很多欧洲现代建筑大师在美国展览,并参与建筑思想的传播和讨论,促使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一个活跃的建筑思想发源地。这一点也得到欧洲人的尊重,在柏林弗里德里希大街200区的办公楼部分被称作菲利浦·约翰逊大楼,以纪念这位深受柏林人尊敬的美国建筑大师。
菲利普·约翰逊经典建筑作品赏析 • 菲利普·约翰逊住宅 •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扩建) • 潘索尔大厦 • IDS中心 • 加登格罗夫社区教堂(水晶教堂) •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大楼(现为索尼广场) • 平板玻璃公司总部 • 圣·巴兹尔礼拜堂
菲利普·约翰逊经典建筑作品赏析 纽约 Seagrams 建筑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 耶鲁Kline科研中心 波士顿公立图书馆扩建部分
菲利普·约翰逊经典建筑作品赏析 休斯顿建筑学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PPG总部 潘索尔大厦
菲利普·约翰逊的其他主要作品 • 圣·托马斯大学校园规划 • 西格拉姆大厦四季餐厅 • 无顶教堂 • 阿蒙·卡特西方艺术博物馆 • 前哥伦比亚时期美术馆 • 塞尔登纪念美术馆 • 波士顿公共图书馆扩建 • 纽约州立剧院 • 耶鲁大学克莱因生物实验楼 • 沃尔斯堡水景园 • 休斯敦银行(共和银行中心大厦)
约翰逊的早期作品明显受密斯·范·德·罗的影响;50年代中期开始由密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内布拉斯加大学的谢尔顿艺术纪念馆(1960-1963)、纽约林肯中心的纽约州剧院(1964)等。70年代同J·伯吉合作开设事务所,合作设计了一系列建筑,较重要的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1973)、休斯顿的潘索尔大厦(1976)、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等。这几幢建筑一扫他的折衷风格,颇有清新气息。这是约翰逊富有成就的时期。但在1983年建成的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设计中,约翰逊又把历史上古老的建筑构件进行变形,加到现代化的大楼上,有意造成暧昧的隐喻和不协调的尺度。这座建筑已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同样的作品不有: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大厦、耶鲁微生物学楼、休斯顿银行大厦等。约翰逊的早期作品明显受密斯·范·德·罗的影响;50年代中期开始由密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内布拉斯加大学的谢尔顿艺术纪念馆(1960-1963)、纽约林肯中心的纽约州剧院(1964)等。70年代同J·伯吉合作开设事务所,合作设计了一系列建筑,较重要的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1973)、休斯顿的潘索尔大厦(1976)、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等。这几幢建筑一扫他的折衷风格,颇有清新气息。这是约翰逊富有成就的时期。但在1983年建成的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设计中,约翰逊又把历史上古老的建筑构件进行变形,加到现代化的大楼上,有意造成暧昧的隐喻和不协调的尺度。这座建筑已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同样的作品不有: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大厦、耶鲁微生物学楼、休斯顿银行大厦等。
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大厦 休斯顿银行大厦 耶鲁微生物学楼
宗旨是明确的、不同于传统 • 约翰逊说现代建筑有“七根支柱”:历史、绘图、实用、舒适、廉价、委托人、结构。这七个方面虽然看似投机,但直到现在,也正是这七点对建筑设计起着或大或小却都不可获缺的作用。 • 由于约翰逊善于建造高楼和公共场所等大型建筑,因此他的作品遍及各个领域,他的设计经常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审美观。约翰逊总是离奇地将一幢建筑到另一种建筑的风格完全改变,这也是他在工商界大受欢迎的缘故。约翰逊一直注重变幻建建筑物的外形,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从来没必要照搬我们自己的东西,而是应该跟这些完全不同”。由于过多的关注建筑背景(比如环境和位置等),约翰逊的设计不时显得相当折中。约翰逊认为建筑中唯一最重要的错误就是无聊。
没人会忘记菲利普-约翰逊 • 2005年1月25日,菲利普·约翰逊去世,享年98岁。他活得太久,经历太过丰富:他曾经支持法西斯排犹而后来又帮助犹太建筑师,设计柏林犹太博物馆的美籍波兰人丹尼尔·里伯斯金在知道约翰逊去世后说:“这个世界失去了一个在20世纪指导艺术与建筑实践的中流砥柱”;他是第一位获得普利茨建筑奖的建筑师,也是他说:“建筑师就像妓女一样” ;他几乎亲眼见证了世界建筑最跌宕起伏的一个世纪,被奉为美国建筑界的“教父”,
没人会忘记菲利普-约翰逊 • 可纵观约翰逊的设计经历,他更像一个建筑设计的学生,模仿别人的设计手法,没有自己的固定风格,任何风格和设计方式他都饶有兴味的自己尝试一下。他涉足的设计风格包括国际式、后现代、反后现代等等,没有一定之规,不固执于某一种哲学观念或自我逻辑。正是这种不固执,使得他在美国工商业界的甲方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换句话说,约翰逊是可以按照甲方意愿提供设计“服务”的建筑师。在他的生活中,几乎所有“原则”都遭其颠覆。他太复杂了,以致令人无法预测他下一步的行为,更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对他和他的设计下判断。
评价 • 综观菲利普 约翰逊的一生,他的理论及其建筑实践,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约翰逊的一生跨越了从现代主义诞生、发展以致衰弱,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崛起这半个多世纪的整个历史过程,这是建筑历史上派别纷呈、风云突变的特殊与复杂的时期;再则,菲利普 约翰逊本身在这一时期中的地位独特,又不停地改变着某些理论主张与设计手法,也许还没有一位美国建筑师像他那样各种褒贬于一身、始终引起美国以致全世界建筑界的瞩目。有人高度评价他,认为他始终站在建筑运动的前沿,探寻方向,充满着以急剧变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求新精神和创造力;也有很多人寄希望于他,认为他“总是比别人先走一步”,并确信他能重新联合当代建筑师,以元老身份引导他们走向新的、世界范围的建筑文化。也有人极力贬低他,说他随机应变、自相矛盾,是个猜不透的谜。 • 褒贬暂且不论,但处于建筑界舆论注目中心达半个多世界之久的约翰逊,他对当代建筑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先锋,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一面旗帜。
班级:科院0501/0502班指导:朱和平成员:唐津津 黄雅琴 徐力 魏贤 刘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