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蒋防的《霍小玉传》是如何刻画人物的?

蒋防的《霍小玉传》是如何刻画人物的?. 制作:阮莎莎 汉语言文学101班. 《霍小玉传》. 1、作者:蒋防,字子徽,义兴人。

yeo-diaz
Download Presentation

蒋防的《霍小玉传》是如何刻画人物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蒋防的《霍小玉传》是如何刻画人物的? 制作:阮莎莎 汉语言文学101班

  2. 《霍小玉传》 • 1、作者:蒋防,字子徽,义兴人。 • 2、《霍小玉传》是继《莺莺传》之后的又一部爱情悲剧,也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蒋防善诗文,但他之所以留名于文学史,却主要缘于《霍小玉传》这篇杰作。小说中的霍小玉是作者描写最生动、最有光彩的人物形象,她原为霍王之女,只因其母是霍王侍婢,地位低下,小玉终被众兄弟赶出王府,沦为妓女。她与出身名门望族的陇西才子李益欢会之初,即已从以往的遭遇预感到自己“一旦色衰,恩移情替”的命运,因此“极欢之际,不觉悲至”,只求与李益共度八年幸福生活,而后任他“妙选高门,以谐秦晋”,自己则甘愿出家为尼。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她的幻想,使她连这样一点微小的希望也难以实现。 • 3、广为称道:“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唐传奇的压轴之作”。

  3. 文章简析 • 小说共分六段: • 第一段是媒婆介绍,道出小玉的身世、才貌和人品,造成读者强烈的悬念; • 第二段是见面和结合,于欢爱之中,显露出悲剧的先兆; • 第三段是离别之际,小玉提出自己的夙愿,突出小玉的善良,预示悲剧即将到来; • 第四段写她从等待、寻访到绝望,以李益的冷酷,和小玉的痴情,形成鲜明对照; • 第五段是诀别,在悲剧的高潮中,揭示出小玉性格的另一方面——刚烈倔强,从而完成了这一形象的塑造; • 第六段是复仇,这是悲剧的尾声,也是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心愿的形象体现。

  4. 人物刻画艺术 • 一、善于运用细节描写 • 二、擅长铺垫和陪衬 • 三、采用烘托、对比手法 • 四、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不加粉饰的描写 • 五、严谨完整、波澜起伏的艺术结构

  5. 善于运用细节描写 • 如写小玉和李益的诀别:“玉沉绵日久,转侧须人。忽闻生来,欻然自起,更衣而出,恍若有神。遂与生相见,含怒凝视,不复有言,羸质娇姿,如不胜致,时复掩袂,返顾李生。感物伤人,坐皆欷歔。”入席之后,“玉乃侧身转面,斜视生良久,遂举杯酒”,怒斥李生。 • 作者通过一系列无言的动作,揭示了小玉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刚强义烈的性格。 • “欻然自起,更衣而出”、“含怒凝视,不复有言”显然,诉不完的悲苦,说不尽的愤恨,都凝聚在这无言的怒视之中。接着是“时复掩袂,返顾李生”。 • 这里,作者的描绘,可谓细微入神。最后,小玉终于从极度的激动中平静下来,强烈的自尊心,使她对李益的愤恨,逐渐化为鄙夷;而刚烈的性格,要求她积蓄最大的力量,对那负心的男子和吃人的世道,作最后的一击。因此,她又“侧身转面,斜视生良久”,然后慷慨陈词。这样,通过怒视、返顾、斜视这三个动作,小玉复杂而急遽变化的内心世界,便跃然纸上。

  6. 擅长铺垫和陪衬 • 在《霍小玉传》中,女主角的出场,是颇具匠心的:先是鲍十一娘的介绍,誉为谪在下界的“仙人”,称颂其“姿质浓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这样,不仅李益“唯惧不谐”,连读者也急于一睹芳容。接着写李益求见:始则青衣候门,继以鲍氏引入,鹦鹉报客,然后是霍母下阶相迎,最后才是小玉款款而出。 • 可见,作者写这位女主角的出场,真是用墨如泼,层层铺垫。显然,这并非为了抬高小玉的身价,而是先声夺人,激起读者对女主角越来越强烈的关注。 • 作品在描写小玉寻访和召请李益的过程中,陆续引出了侍婢浣沙、老玉工、延先公主、崔允明、韦夏卿和黄衫豪士等六个人物。这些人身份各异,地位悬殊,但他们都一致同小玉:或为之奔走,或为之悲泣,或慷慨解囊,或通风报信,或斥责李益,或挟持李益入霍家。这些人,代表着公正的社会舆论。特别是那位见义勇为的黄衫豪士,更是作者所期待的正义力量的化身。 • 从艺术上来看,这些形象,都只是女主角的陪衬人物;他们的出现,是为了突出小玉的善良多情,谴责李益的寡情负义。

  7. 采用烘托、对比手法 • 以小玉的纯情、痴情与李益的凉薄、忍苛形成强烈的对比,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氛围;其中霍小玉的痴情与李益的负心,其对比尤为强烈,也烘托出李益负心郎的形象。这种对比、烘托,对于塑造两个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8. 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不加粉饰的描写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不加粉饰的描写 • 本文对霍小玉形象的塑造,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作者通过对人物生活环境个性化的语言、行动、神态描写,真实地塑造了霍小玉这一温婉美丽、受尽封建社会压迫凌辱而不肯屈服的悲剧形象。她本是霍王死后以庶出被逐,沦落为娼。这种不幸的经历,使她深刻地认识到封建家族的冷酷无情。因此,即使在李益最迷恋她的时候,霍小玉也总是涕泪盈眶,相信被弃的命运是必然的。然而现实比想象还冷酷,连她那希望欢爱八年之后,即永遁空门的最低要求也终归破灭。她不甘心就此罢休,连年变卖服饰,嘱托亲友,到处探寻李益。此时,一个受尽封建社会压迫而不甘屈服的形象已跃然纸上。进而,又通过韦夏卿对李益的规劝,黄衫客的打抱不平,极其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爱与憎的思想倾向。当霍小玉的希望一旦幻灭,缠绵的爱便立刻转化为强烈的恨。

  9. 以严谨完整、波澜起伏的艺术结构塑造形象 • 唐传奇篇幅一般较短,但结构严谨完整,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富于悬念,颇具长篇小说的规模。结构颇具匠心,全文以霍小玉临终前与李益相会为悲剧冲突的高潮,“在高潮前有层层烘托,高潮后余波尾声,使故事波澜起伏,曲折有致。作品对人物描写也层次井然,极为出色。”

  10. 文章小结 • 第一、进步深刻的主题,批判了礼教的爱情。 • 第二、暴露社会黑暗现象的作品 ,封建社会都主张门当户对。 • 建议:结婚有风险,选夫需谨慎!!!

  11. 谢谢 观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