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1k Views
第 12 章 离子交换. 12.1 离子交换基本原理 12.2 离子交换软化方法与系统 12.3 离子交换软化设备及其计算 12.4 离子交换除盐方法与系统. 12.1 离子交换基本原理 12.1.1 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及命名 12.1.1.1 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 2 . 离子交换树脂 1 ) 分类. 2 ) 结构 3 . 磺化煤:兼有强酸性和弱酸性两种活性基团的阳离子交换剂 分类名称 12.1.1.2 命名. 12.1.2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性能 1 . 外观
E N D
第12章 离子交换 12.1 离子交换基本原理 12.2 离子交换软化方法与系统 12.3 离子交换软化设备及其计算 12.4 离子交换除盐方法与系统
12.1 离子交换基本原理 12.1.1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及命名 12.1.1.1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 2. 离子交换树脂 1) 分类
2) 结构 3. 磺化煤:兼有强酸性和弱酸性两种活性基团的阳离子交换剂 分类名称 12.1.1.2 命名
12.1.2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性能 1. 外观 粒径0.3~1.2mm 乳白、淡黄、棕褐色等 不透明或半透明球状颗粒 2.交联度:以7~10%为宜 3.含水率 树脂的含水率以每克树脂(在水中充分膨胀)所含水分的百分比(约50%) 树脂的含水率相应地反映了树脂网架中的孔隙率 4.溶胀性 干树脂+水→湿树脂 体积胀大 绝对溶胀度
6.有效PH值范围 由于树脂活性基团分为强酸、强碱、弱酸、弱碱性,水的pH值势必对其交换容量产生影响。 表12.1 各种类型树脂有效pH值范围
12.1.3离子交换平衡 选择系数大于1,说明该树脂对B+的亲合力大与对A+的亲合力,即有利于进行离子交换反应。 选择系数用离子浓度分率表示:
膜扩散和孔道扩散何者影响最大?何者为控制步?膜扩散和孔道扩散何者影响最大?何者为控制步? 慢者控制离子交换反应的速度. (1)浓度:浓度大于0.1mol/l时,孔道扩散为控制步. 浓度小于0.003mol/l时,膜扩散成为控制步 介于中间则取决于具体情况. (2)流速或搅拌速率: 大,则水膜薄.膜扩散快. 但孔隙扩散基本不受影响. (3)树脂粒径:膜扩散,速度与粒径成反比. 孔道扩散,速度与粒径2次方成反比. (4)交联度: 交联度对于孔道扩散影响比对膜扩散更为显 著.
12.1.6树脂的再生 再生液与水流方向相同 1.顺流再生 特点:⑴ 上部再生程度高,下部差,越是下部越差 ⑵ 再生剂耗量大,2~3倍理论值时,效果仍不理想 ⑶ 出水剩余硬度高 ⑷ 交换器失效早,降低工作效率,工作交换容量降低 ⑸ 适合于硬度较低的场合 2.逆流再生 再生液饱和程度 特点:⑴ 再生效果好,耗量可降低20%以上 低 ⑵ 出水水质明显提高 ↓ ⑶ 原水水质适应范围扩大,对硬度较高原水仍能保 证出水水质 中 ⑷ 再生废液中再生剂有效浓度低 ↓ ⑸ 工作交换容量提高 高 ⑹ 操作较复杂从而使底部再生效果好及剂量低等
3.移动床:再生液向下流,水流向上流的方式适用:处理水量稳定,且不间断运行3.移动床:再生液向下流,水流向上流的方式适用:处理水量稳定,且不间断运行
12.2 离子交换软化方法与系统 12.2.1离子交换软化系统选择 1.Na+离子交换软化法
3.H-Na串联及并联: ⑴ 并联:
12.2.2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 1.交换容量: 1)全交换容量 (1)定义:一定量的树脂所具有的活性基团或可交换离子的总量 代表交换能力的大小 (2)测定方法:滴定测定与理论上计算
12.3离子交换软化设备及其计算 12.3.1逆流再生固定床 再生液饱和程度 特点:⑴ 再生效果好,耗量可降低20%以上 低 ⑵ 出水水质明显提高 ↓ ⑶ 原水水质适应范围扩大,对硬度较高原水仍能保证出 水水质 中 ⑷ 再生废液中再生剂有效浓度低 ↓ ⑸ 工作交换容量提高 高 ⑹ 操作较复杂 从而使底部再生效果好及剂量低等 为何能降低出水硬度 (以H型树脂与含钠盐进行交换为例,即能降低钠的泄漏)
逆流再生操作步骤: ⑴ 小反洗 ⑵ 放水 ⑶ 顶压 → 使床不乱 (为何需顶压,顺流时是否需顶压) ⑷ 进再生液 ⑸ 逆向冲洗 (软化水,流速5~7m/h) ⑹ 正洗 为何需软化水逆向冲洗: 逆流再生要用软化水清洗,否则底层已再生好的树脂在清洗过程中又被消耗,导致出水质量下降,失去了逆流再生的特点。
逆流再生固定床的再生剂耗量与再生液浓度 钠离子交换器顺流、逆流再生盐耗量和出水水质
12.3.2再生附属设备 1.食盐系统
3.再生剂用量计算: 再生剂用量G表示单位体积树脂所消耗的纯再生剂量(g / L,kg / m3) 比耗:n mol / mol (再生剂 / 工作交换容量) 再生1mol所需质量:R=n·MB 再生剂摩尔质量 G=q·R=q·n·MB(g / L) q: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每台离子交换器再生一次所需要再生剂的总量等于: 式中α——工业用酸或盐的浓度或纯度,%
12.3.3除二氧化碳器 1 .原理: CO2具有腐蚀性,并增加强碱树脂负荷,且一般为H床后 : 2.构造和计算: 1) 构造:
2) 填料:常用瓷环 204 m2 / m3 空隙率 74% 3) 计算: G=KF△C kg/h G——单位时间能够去除CO2的量(能力) K——解吸系数 单位时间、单位接触面积、单位推动力下去除的CO2的数量瓷环面积
求F——瓷环面积 (1)求体积V V=F/E 单位时间需去除量 : (3)风量 20~30 m3/ m3(水) 瓷环阻力0.3~0.5 KPa/m, 据风量,风压选风机 其它局部阻力0.4 KPa 结论:⑴ K——解析系数,温度高则其值大,CO2溶解度低,冬天鼓热风 ⑵ 水封高度大于风压 ⑶ 进风口高于水面距离>25cm,伸入内壁,防止水溅入风口 ⑷ 通风管有一定坡向水面的坡度 ⑸ 防止出水管不通,使水漫入鼓风机 ⑹ 设备防腐
12.3.4固定床软化系统的设计计算 物料平衡关系式: Fh·q=QT·Ht Q=ηqo = {ηr-(1-ηs)}qo η:树脂实际利用率 ηr:树脂再生程度,再生度 ηs:树脂饱和程度,饱和度
12.4离子交换除盐方法与系统 12.4.1水的纯度概念 电阻率:1cm×1cm×1cm体积的水所测得的电阻(Ω·cm) 1 .淡化水:生活及生产用的淡水 2. 脱盐水:含盐量为1~5mg/l,强电解质大部分被去除 (普通蒸馏水) 25 0C 电阻率 0.1~1.0×106Ω·cm 3 .纯水:去离子水,含盐量为<0.1mg/L,强电解质绝大部分被去除,弱电解质也去除到一定程度 25 0C,0.1~1.0×106Ω·cm。 4.高纯水:超纯水,导电介质几乎已全部被去除,水中胶粒,微生物,溶解气体和有机物等亦去除到最低的程度。 含盐量<0.1mg/L, 250C ,>10×106Ω·cm
12.4.2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特性 1. 强碱性阴树脂的工业特性(ROH ) ROH+H2SO4→RHSO4+H2O ① 2ROH+ H2SO4→R2SO4+2 H2O ② ROH+HCl→RCl+ H2O ROH +H2CO3→RHCO3+ H2O ROH+H2SiO3→RHSiO3+ H2O 式①和式②一般同时进行,但当[H2SO4]>[ROH]中OH-浓度时,①占优势,低浓度时②占优势。R2SO4+H2SO4→2RHSO4-可以进行,树脂由R2SO4变成RHSO4型。 1) 强碱性阳树脂对水中各种阴离子的交换选者性也是不同的,一般顺序为: PO43—>SO42—>NO3—>Cl—>OH—>F—>HCO3—>HSIO3— (1)电荷愈多,选择性愈好 (2)相同电荷时,原子序数愈高,水合半径愈小,则选者性愈好 (3)还与离子交换基团的性质有关 (4)强酸性选择性好
2) 强碱性阳树脂对水中各种阴离子的交换顺序如上,从而可得: ROH+NaSiO3→RHSiO3+NaOH (几乎不能进行) 除盐系统相应通过强酸性阳树脂,而不应通过Na床,且通过H型树脂应减少漏钠量 ROH+H2SiO3→RHSiO3+H2O H2O电离度极小 3) 阴树脂的化学稳定性一般要比阳树脂差,(600C~800C),易受氧化剂的影响而变质 如水中存在氧化剂时,则会使:
4)强碱性树脂抗有机物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凝胶型强碱性阴树脂,由于孔道分布4)强碱性树脂抗有机物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凝胶型强碱性阴树脂,由于孔道分布 强碱性树脂被有机物污染后,交换容量下降,正洗水量增加,出水导电率增加。 树脂孔道大小不一,水中的一些有机物(如腐殖酸等)在树脂颗粒内交联紧密部位会被卡住,时间一长,把该部分交换基团遮盖住,从而该部分基团不能进行反应。同时卡住有机酸后,相当于在树脂的骨架上引入了弱酸基团(-COOH)。 用碱再生时: R-COOH+NaOH→ RCOONa+H2O 正洗和反应时: R-COONa+H2O→ RCOOH+NaOH 从而正洗水量大大增加,同时由于正洗时阴离子与ROH发生交换,从而使运行时交换容量低。
5)强碱性阴树脂的运行过程 ①.当清洗水排水溶解固体等于进水总溶解固体时,将清洗水循环回收。 ②.清洗水回收,刚洗好,就是因为树脂受到污染 RCOONa+ H2O→RCOOH+NaOH (刚开始出水时,电导率会增加,所以需连续清洗,知道出水达到要求,这就是清洗水回收阶段) 6)除Si求: ①出水呈酸性; ②进水漏钠量低; ③再生条件高,提高温度至(40-500C)有利于再生的进行。
2.弱.碱树脂的工艺特性: R=NH2-OH R-NH3OH 仲胺型 伯胺型 1).交换能力差,不能吸附弱酸阴离子。 只能吸附强酸阴离子: 2R-NH3OH+H2SO4→(R-NH3)2SO4+2H2O PH值(0~ 7) R-NH3OH+HCI→R-NH3Cl+H2O PH值(0~ 7) 2R-NH3-OH+Na2SO4→2(R-NH3)2SO4+2NaOH (不能进行) 因为PO43->SO42->NO3->Cl->F->HCO3->HSiO3- 2).生容易:NaOH,NaHCO3,Na2CO3,NH4OH都可,实际值是理论值的1.2~1.4倍。
3).交换容量大 可做强碱阴床前的预处理 4).抗有机污染强,吸附后容易洗脱 可做强碱阴床前的预处理 5).出水呈碱性,NaHCO3,Na HSiO3存在,漏SO42-、Cl-后出水呈酸性. Cl- ,首先泄漏。
1.复床除盐:(复床系指阴、阳离子交换器串联使用,达到水的除盐目的)1.复床除盐:(复床系指阴、阳离子交换器串联使用,达到水的除盐目的) 1)一级复床除盐 强酸——脱气——强碱系统
一级复床出水的特点: ①.呈弱碱性 PH= 8 ~9.5 (阳床微量Na泄漏) ②. 出水电阻率 0.1 ~1.0×106 Ω*CM脱盐水(普通蒸馏水) ③. 如果阳床泄漏Na过量的话,电导率会升高。 因而关键是控制阳床的Na泄露,另外除硅时,可采用热碱液再生。 阴床设在阳床之后(为什么?):
2)强碱——弱碱——脱气系统 事实上脱气放在后面是因为采用NaCO3,NaHCO3再生时会产生CO2气体,否则采用NaOH再生时可放在前面后面都行。 ①.出水呈酸性 6~6.8 ②. 不能除Si ③. 电阻率 5×104达不到脱盐的标准
3)强酸——脱气——弱碱——强碱系统 适合于原水强酸阴离子含量较大 H2SO4 弱碱用于去除强酸阴离子 HCl 强碱用于去除Si SiO32- 采用串联再生法,用NaOH再生,可适当提高温度。
2.混合床除盐 1)原理与特点: 阴阳离子装在一个床内,使用时均匀混合,构成无数微型复床,反复脱盐,故其出水电率可达5~10×106Ω·Cm。 RH + ROH + NaCl → RNa + RCL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