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214 Views
第 八 章 遥感应用. 本章提要 ( …). §1 植被遥感 §2 水体遥感 §3 地质地貌遥感 §4 土壤遥感. 本章以地表主要的覆盖类型为主,介绍了遥感提取这些覆盖类型信息的原理和方法。. 返回. §1 植被遥感. 植被调查是遥感的重要应用领域。 以确定植被的分布、类型、长势为主。 植被判读的原理是植物的光谱特性。 不同的植物由于结构和叶绿素含量不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特别是近红外波段有较大的差别。 利用植物的物候差异也可区分植物类型,如冬季落叶树和常绿树很好区别。
E N D
第八章 遥感应用 本章提要(…) §1 植被遥感 §2 水体遥感 §3 地质地貌遥感 §4 土壤遥感 本章以地表主要的覆盖类型为主,介绍了遥感提取这些覆盖类型信息的原理和方法。 返回
§1 植被遥感 • 植被调查是遥感的重要应用领域。 • 以确定植被的分布、类型、长势为主。 • 植被判读的原理是植物的光谱特性。 • 不同的植物由于结构和叶绿素含量不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特别是近红外波段有较大的差别。 • 利用植物的物候差异也可区分植物类型,如冬季落叶树和常绿树很好区别。 • 利用植物的生态条件区别植物类型。如地形上的阴坡和阳坡,不同高度的地形部位,都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型。 To be continued…
常用的植被指数有: 比值:RVI= 近红外/红 如TM4/TM2 归一化:RVI=(近红外-红)/(近红外+红) 差值:DVI= 近红外-红 正交植被指数(对NOAA数据和LANDSAT数据分别为): NOAA数据:PVI=1.622 5(NIR)-2.297 8(R)+11.065 6 LANDSAT数据:PVI=0.939(NIR)-0.344(R)+0.09 • 受病虫害的植物,结构和叶绿素含量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红外波段与健康植物区别最为明显。 • 作物的长势主要用植被指数(…)来监测。 • 植被指数可用来建立农作物的估产模型。 本节结束 返回 下一节
§2 水体遥感 • 水体是地表重要的覆盖类型,遥感可获得水体的分布、泥沙、有机质、水深、水温等。 • 水体的反射率很低,特别是红外波段,色调为均匀的暗色,加之水体的特殊形状,在图像上很好识别。 • 水体的水面性质、悬浮物的性质和含量、水深、水温能影响水体的反射光谱特性,所形成的光谱差异,成为遥感探测水体性状的基础。 • 随着悬浮泥沙浓度的加大,水体的反射能力加强,而透射能力减弱,遥感图像上的色调就浅。 • 蓝波段对水体有较大的透射能力,因此该波段的色调可反映水深和浅水区的水下地形。 To be continued…
§2 水体遥感 • 水体的热容量大,在热红外波段的昼夜图像上有明显的色调差异。根据该波段传感器的温度标定,可推算出水温。 • 遥感探测水体的污染很有效,污染物改变了水体的性质,图像上的光谱特性会有很大的差异,而易于区别。 本节结束 返回 下一节
§3 地质地貌遥感 • 遥感图像上可判读出地貌类型、大型的地质构造、岩石性质。 • TM5,TM7为区分岩石性质最好波段,各种岩石的光谱差异最明显。 • 地貌类型的外形差异在影像上很好区别,如流水地貌的冲积平原、风沙地貌的沙丘、火山地貌的火山锥、冰川地貌的冰川和角峰等。 • 遥感图像上可识别构造的类型和岩层倾向,分析构造的运动。 本节结束 下一节 返回
§4 土壤遥感 • 不同土壤类型之间的光谱差异不明显,而且土壤的性状主要表现在剖面,而光谱反映的是表面,因此直接判读困难。 • 一般用间接判读法,根据其上生长的植被类型、地区的气候条件等分析,推断出土壤的类型。 本节结束 本章结束 返回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