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 likes | 1.18k Views
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三).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 吕涛 lvtao@sdu.edu.cn. 前牙深覆盖 / 深覆合. 深覆盖. 概念: 上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最大水平距离超过 3mm 者 是一种症状 典型的安氏 Ⅱ 类 1 分类,常伴前牙深覆合、磨牙多为远中关系). 深覆盖分度 Ⅰ 度 3-5mm Ⅱ 度 5-8mm Ⅲ 度> 8mm. 概念 : 深覆合是指上前牙切缘盖过下前牙牙冠长度 1/3 或下前牙咬合于上前牙舌侧切 1/3 以上者。 *垂直向异常. 深覆合. 临床表现为牙弓与颌骨高度的异常:
E N D
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三)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 吕涛 lvtao@sdu.edu.cn
深覆盖 概念: 上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最大水平距离超过3mm者 是一种症状 典型的安氏Ⅱ类1分类,常伴前牙深覆合、磨牙多为远中关系)
深覆盖分度 Ⅰ度3-5mm Ⅱ度5-8mm Ⅲ度>8mm
概念 : 深覆合是指上前牙切缘盖过下前牙牙冠长度1/3或下前牙咬合于上前牙舌侧切1/3以上者。 *垂直向异常 深覆合
临床表现为牙弓与颌骨高度的异常: *前牙区牙及牙槽的过高,后牙及后牙槽高度不足;
上切牙切缘在垂直方向上覆盖下切牙唇面长度1/3以上,或下切牙切缘咬合于上切牙舌面切1/3以上者上切牙切缘在垂直方向上覆盖下切牙唇面长度1/3以上,或下切牙切缘咬合于上切牙舌面切1/3以上者 I度 1/3-1/2 II度 1/2-2/3 III 度>2/3
深覆盖、深覆合 : 在临床治疗中密不可分,是安氏II类患者重要临床表现,在正畸治疗中占最重要的地位。
深覆盖 (一)病因上下颌骨(牙弓)矢状关系不调 1. 遗传因素: ①上颌牙齿相对大于下颌牙齿; ②上前牙区多生牙、下切牙先天缺失; ③下颌骨发育过小、上颌骨发育过大等严 重骨骼畸形。
牙齿大小(Bolton指数)及牙数异常: -上前牙区多生牙
严重的骨骼畸形: -下颌发育过小 -上颌发育过度
2. 环境因素: (1)全身因素:口呼吸、佝偻病 (2)局部因素: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
局部因素:口腔不良习惯; • 吮拇指
下乳磨牙早失 ﹡替牙障碍
﹡萌牙顺序异常: • 过早萌出的上颌第一、第二磨牙形成远中合,前牙深覆盖; 上颌:6→1→2→4→5→3→7 下颌:6→1→2→3→4→5→7
全身疾病:如佝偻病、 Ca、P代谢异常等 上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和后牙远中关系
2.前压深覆盖的病因机制分类、鉴别诊断 (1)牙型:由于局部因素(上下前牙的位置或数目异常)造成的前牙深覆盖,没有骨骼面形的明显不调。
(2)功能型:由于神经肌肉或合因素引起的下颌功能性后缩。此型的前牙深覆盖,当前牙前伸至Ⅰ类磨牙关系时面形就会明显改善,预后良好。(2)功能型:由于神经肌肉或合因素引起的下颌功能性后缩。此型的前牙深覆盖,当前牙前伸至Ⅰ类磨牙关系时面形就会明显改善,预后良好。 (3)骨型:由于上下颌骨发育异常导致的上下颌骨矢状方向上的关系异常,ANB>5°
分类与诊断 根据病因机制分为牙型、肌型、骨型 其鉴别诊断特点:
鉴别诊断特点: 一、牙型 A.机制: 牙、牙槽位置或牙数目异常
B.诊断 • 混合牙列后期及恒牙列期 • 颌骨大小及位置正常 • X线头侧位片: • 切牙位置异常: • 上颌1-SN增大; • 下颌1-MP减小, • 可伴牙槽高度异常: • 1-PP/MP增大, • 6-PP/MP减小
二、肌型(功能型) 异常神经肌肉反射--下颌功能性后缩 A.机制
B.诊断 • 多见于乳牙列期及混合牙列期 • 颌骨大小正常,下颌位置PP位正常,ICP位后缩 • X线头侧位片: • SNB减小,ANB增大,S-Pcd增大
三、骨型 A.机制 • 颌骨发育异常 B. 诊断 • 多见于混合牙列期及恒牙列期; • 颌骨大小及位置异常; • 骨性深覆盖的颌骨关系类型:
1.上颌过大/前移,下颌位置/大小正常: SNA角增大,ANB角增大,Ptm-A增加, Ptm-S增大
2.上颌位置/大小正常,下颌发育不足: • 多见SNB角减小,ANB角增大,Go-Pg减小,S-Pcd增大;
3.上颌过大/前移,下颌不足/后移: • SNA角增大 ; • SNB角减小; • ANB角增大等; 上下颌骨均存在畸形表现
(三)深覆盖的矫治 1.早期矫治——尽早去出病因 2.恒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的矫治目标 (1)排齐整平; (2)纠正前牙的深覆合 (3)纠正前牙深覆盖; (4)矫正磨牙远中关系; (5)改善侧貌。
一、早期矫治 原则 • 去除病因:建立有利于牙/合/面正常发育的生理环境; • 对能导致深覆盖的牙/合的畸形进行矫治; • 对安氏II类1分类深覆盖患者进行矫形治疗;
牙型: • 拔除上颌多生牙,矫正深覆盖,关闭间隙; B. 上前牙前突合并牙间隙者关闭间隙: C. 下前牙舌倾合并拥挤者开展排齐
2.肌型 去除咬合障碍 治疗鼻咽部疾患 戒除不良唇舌习惯 矫治可采用活动/功能矫治器
3.骨型 矫形或生长改建治疗 (Orthopedics/Growth Modification treatment)
1)下颌后缩: • 功能矫治器导下颌向前,促进下颌骨生长。 • 下颌骨是人体骨中生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女20岁、男23岁 • 时机--青春快速生长期前1-2年最佳,青春快速生长期、青春快速生长末期; • 矫治器:斜面导板、Activator、Bionator、Twinblock、Activator+headgear、FR、Herbst
2)轻度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口外弓+功能矫治器2)轻度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口外弓+功能矫治器
3)上颌前突: 口外弓推上颌骨。远中移上颌难度较大,仅能抑制其发育,利用下颌差异性生长来达到协调颌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