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74 Views
无机化 学 实验 多 媒 体 教 学. 多媒体课堂.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室制作. 多媒体课堂. 实验三、一种钴( Ⅲ )配合物的制备. 实 验 用品. 实 验 目 的. 实 验 原理. 实验内 容. 实 验 习题. 多媒体课堂. 1.实验目的. 掌握制备金属配合物最常用的方法 —— 水溶液中的取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对配合物组成进行初步推断。 学习使用电导率仪。 某些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见实验书 P261 ,附录 9 。. 返回. 多媒体课堂. 实验原理1..
E N D
无机化 学 实验 多 媒 体 教 学 多媒体课堂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室制作
多媒体课堂 实验三、一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 实 验 用品 实 验 目 的 实 验 原理 实验内 容 实 验 习题
多媒体课堂 1.实验目的 • 掌握制备金属配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水溶液中的取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 对配合物组成进行初步推断。 • 学习使用电导率仪。 • 某些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见实验书P261,附录9。 返回
多媒体课堂 实验原理1. • 运用水溶液中的取代反应来制取金属配合物,是在水溶液中的一种金属盐和一种配体之间的反应。 • 实际上是适当的配体来取代水合配离子中的水分子。 • 氧化还原反应是将不同氧化态的金属化合物,在配体存在下使其适当地氧化或还原以制得该金属配合物。
多媒体课堂 实验原理2.组成推断 • 游离的Co2+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可与硫氰化钾作用生成蓝色配合物[Co(NCS)4]2-。并加入戊醇和乙醚以提高其稳定性。由此可用来鉴定Co2+离子的存在。其反应如下: • Co2+ + 4SCN- ====[[Co(NCS)4]2- • 蓝色 • 游离的NH4+离子可由奈氏试剂来检定,其反应如下: • Hg • NH4++2[HgI4]2-+4OH- =[O NH2]I+7I-+3H2O • Hg • (奈氏试剂) (红褐色) 返回
多媒体课堂 实验用品 仪 器 固体药品 液体药品
多媒体课堂 1 .仪器 • 台称、烧杯、锥形瓶、量筒、 • 研钵、三角漏斗、漏斗架、 • 滴管、药勺、小试管、试管夹、 • 温度计、电导率仪等 返回
多媒体课堂 2.固体药品和材料 • 氯化铵、氯化钴、硫氰化钾 • 滤纸、pH试纸 返回
多媒体课堂 3.液体药品 • 浓氨水、浓硝酸、HCl(6mol·L-1、浓)、H2O2(30%)、AgNO3(2mol·L-1)、SnCl2(0.5mol·L-1)、奈氏试剂、乙醚、戊醇等 返回
多媒体课堂 实验内容 基本操作 课堂练习
多媒体课堂 电导率仪的使用1.前面板 表头 温度补偿 量程开关 常数补偿 校准
多媒体课堂 电导率仪的使用1.后面板 保险丝座 输出插口 电极插座 电源开关 电源插座
电导率仪的使用3.电极 电极夹 电极 电极支架
多媒体课堂 电导率仪的使用4.量程开关1 电表指示满度 • 放在检查位置,调节校正使电表指示满度. 量程 校正
多媒体课堂 电导率仪的使用4.量程开关2 • 放在所需的测量档.如预先不知被测介质电导率的大小,应先把其板在最大电导率档,然后逐档下降,以防表针打坏. 红点 黑点 最大量程
多媒体课堂 电导率仪的使用4.量程开关3 • 开关放在黑点的档,读表面上行刻度(0~1)板在红点的档,读表面下行刻度(0~3). 读黑色数值 读红色数值
多媒体课堂 电导率仪的使用5.调节温度旋钮 • 把温度旋钮置于相应介质温度的刻度上.(注:25℃无温度补偿方式)。 温度旋钮
多媒体课堂 电导率仪的使用6.调节常数旋钮 • 参照电极说明,把旋钮置于与使用电极的常数相一致的位置上. 常数旋钮
多媒体课堂 电导率仪的使用7. • 插入电极:使插头凹槽1、2、3对准插座凸槽1、2、3,然后用食指按一下插头之顶部,即可插入.(拔出时捏住插头之下部,往上一拔即可). 1、2、3 1、2、3
多媒体课堂 电导率仪的使用8. • 然后把电极浸入介质. 返回 电极浸入介质
实验内容一.制备Co (Ⅲ)配合物 锥形瓶中将1.0g氯化铵溶于6mL浓氨水中,完全溶解后手持锥形瓶颈不断振摇均匀。 分5~6次加入2.0g氯化钴,边加边摇动,加完后继续摇动使溶液成棕色稀浆。 滴加2~3 mL30% H2O2,边加边摇动,加完后再摇动。 完全溶解溶液中停止起泡时,慢慢加入6mL浓盐酸,边加边摇动,水浴上微热(<85℃),边摇边加热10~15min,然后室温下冷却并摇动,完全冷却后过滤。 用5mL冷水和冷的6 mol·L-1 盐酸洗涤,产物在105℃左右烘干并称重。
实验内容二.组成的初步推断 2.用烧杯取15 mL实验1混合液,慢慢滴加2 mol·L-1 AgNO3溶液并搅动,直至加一滴AgNO3溶液后上部清液没有↓生成。过滤,滤液中加1~2mL浓硝酸并搅动,再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看有无↓,若有,比较与前面↓量的多少。 1.取0.3g产物,加入35 mL蒸馏水,溶解混匀后检验其酸碱性。 3.取2~3mL实验1混合液于试管中,加几滴SnCl2溶液振荡后加入一粒绿豆大小的硫氰化钾固体,振摇后再加入1mL戊醇、1mL乙醚,振荡后观察上层溶液中的颜色。 4.取2 mL实验1混合液于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得清亮溶液后,加几滴奈氏试剂并观察变化。 5.将实验1混合液加热,直至其完全变成棕黑色后停止加热,冷却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然后过滤(用双层滤纸)。取所得清液,分别再作一次3和4实验。观察现象与原来的有什么不同。
多媒体课堂 实验内容三.电导率仪测定 • 6.由上述自己初步推断的化学式来配制100 mL0.01mol·L-1该配合物的溶液,用电导仪测量其电导率,然后稀释10倍后再测其电导率并与书中表中数据对比,来确定其化学式中所含离子数。 返回
多媒体课堂 实验习题 • 实验书中P193.
多媒体课堂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