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战争中常用的武器和装备

战争中常用的武器和装备. 陆战装备. 机枪. 坦克. 装甲车. 反坦克炮. next. 机枪. 机枪是带有枪架或枪座,能实现连发射击的自动枪械。加特林多管式机关枪──多管式机枪起源于 15 世纪、 16 世纪的多管式机枪以及后来的的多管炮。美国著名机械师理查德 · 杰丹 · 加特林于 1862 年发明了手摇式多管重机枪。. 轻机枪──最早的机枪都很笨重,仅适用于阵地战和防御作战,在运动作战和进攻时使用不方便。各国军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的轻便机枪。.

yann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战争中常用的武器和装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战争中常用的武器和装备

  2. 陆战装备 机枪 坦克 装甲车 反坦克炮 next

  3. 机枪 机枪是带有枪架或枪座,能实现连发射击的自动枪械。加特林多管式机关枪──多管式机枪起源于15世纪、16世纪的多管式机枪以及后来的的多管炮。美国著名机械师理查德·杰丹·加特林于1862年发明了手摇式多管重机枪。 轻机枪──最早的机枪都很笨重,仅适用于阵地战和防御作战,在运动作战和进攻时使用不方便。各国军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的轻便机枪。

  4. 轻重两用机枪─轻重两用机枪又称通用机枪,它既可以成为轻机枪,因便灵活,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又可以成为重机枪,发挥射程远,连续射击时间长的威力。 机枪 马克沁重机枪──美国工程师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出身贫寒,通过勤奋自学而成为知名的发明家。马克沁正是从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后坐现象中,为武器的自动连续射击找到了理想的动力。马克沁在1883年首先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后来,他根据从步枪上得来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枪管短后坐自动射击原理。他还改变了传统的供弹方式,制作了一条长达6米的帆布弹链。为机枪连续供弹。为给因连续高速射击而发热的枪管降温冷却,马克沁还采用水冷方式。马克沁在1884年制造 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射速达每分钟600发以上。 Back

  5. 坦克 喷火坦克──喷火坦克就是有喷火装置的坦克,它用燃烧喷火油料杀伤敌有生力量和军事技术装备。世界上第一辆喷火坦克是由意大利有在20世纪30年代发明的,当时意大利军队装备了由M─33型和M─35型轻型坦克改装的喷火坦克,并在1935─1936年入侵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首次实战应用。) 天炮塔坦克──最初发明的坦克本是无炮塔的,自从法国的 “雷诺”FT17型坦克问世之后,后来的坦克都采用了可旋转360度的炮塔。实战证明,坦克越高,被击中的可能性越大。于是50年代后各国都研究使车身更低矮的新型坦克。而炮塔是坦克的最高部位,又是降低坦克高度的最大障碍。 Back

  6. 装甲车 装甲车是装甲汽车、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等的统称,它是装有武器和防护装甲的军用车辆。1855年,英国J·科恩在蒸汽拖拉机的底盘上安装机枪和装甲,制成了一辆轮式装甲车,并获得专利权。但这种装甲车未能实际应用。1899年,英国人西姆斯在四轮汽车上安装了装甲和一挺机枪。1900年,英国把装甲汽车投入到了正在南非进行的英-布战争中。 Back 1954年,法国利用AMX-13轻型坦克底盘改制了一种装甲车辆,该车载舱两侧及后门上开有射击孔,步兵可乘车射击。最初车上安装一挺7。62毫米机枪,所以仍称为装甲输送车。后改装了12。7毫米高射机枪或“陶”式反坦克导弹,改称为AMX-13型步兵战车。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步兵战车。继法国之后,苏联60年代装备了BMII-1型步兵战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步兵战车之一。这种步兵战车反装甲目标能力较强,装有一门73毫米滑膛炮和一枚反坦克导弹。

  7. 进入7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用反坦克导弹取代了反坦克炮,还有一些国家则用自行反坦克炮机动性和防护性较差的牵引式反坦克炮。后者是坦克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由于安装在轮工装甲车辆底盘上的自行反坦克炮的成本只有坦克的1/3左右。其机动性又远胜过其他反坦克兵器,所以它又有东山再起之势。自行反坦克炮外形与坦克很相似,但不象坦克那样注重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持的能力,而强调反坦克策力,因而在某些国家里它又被称作 “歼击坦克”。 反坦克炮 反坦克炮是主要用于打击坦克和其它装甲目标的火炮。它的炮身长、初速大、直射距离远,发射速度快。穿甲效力强,大多属加农炮或无后坐力炮类型。反坦克炮的弹道弧度很小,一般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和射击。 Back

  8. 海战装备 鱼雷 巡洋舰 战列舰 驱逐舰 潜艇 导弹艇 航空母舰 next

  9. 鱼雷是一种能在水中自航,自控和自导,以水中爆炸毁伤目标的水中武器。现代鱼雷具有速度快、航程远、隐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坏威力大等特点,可以说是 “水中导弹”。鱼雷的前身是一种诞生于19世纪初的 “撑杆雷”,撑杆雷用一根长杆固定在小艇艇艏,海战时小艇冲向敌舰,用撑杆雷撞击爆炸敌舰。1864年,奥匈帝国海军的卢庇乌斯舰长把发动机装在撑杆雷上,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工作,带动螺旋桨使雷体在水中艇行攻击敌舰。但由于艇速低、艇程短、控制不灵,卢庇乌斯的发明未策投入使用。 鱼雷 Back 70年代后、鱼雷采用了微型电脑,改进了自导装置的功能,协强了抗干扰和识别目标的能力。雷的航速已提高到90─100公里/小时,航程达4.6万米,尽管由于反舰导弹的出现,使鱼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海军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在攻击型潜艇上,鱼雷是最主要的攻击武器。

  10. 战列舰又称主力舰,战斗舰,它是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武器,具有很强的装甲防护和突击威力,能在远洋作战的大型水面军舰。战列舰又称主力舰,战斗舰,它是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武器,具有很强的装甲防护和突击威力,能在远洋作战的大型水面军舰。 战列舰名称是随着1655—1667年英国-荷兰战争中海军战术的改变而出现的。当时火力最强的战船不进行接舷格斗,而是排成一线纵队的战列,与敌舰队平行行驶,利用本舰队一侧的舷炮对敌集中火力齐射,因而得名“战列舰”。1638年建成的英舰“海上群王”号便是这种战舰的第一艘,它有3层舷炮甲板,102门火炮。这时的战列舰都是木制的帆船。 战列舰 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是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水的“大和”和“武藏”号战列舰,满载排水量为72 800吨,最高航速为50公里/小时,舰上装有3联457毫米主炮9门,炮弹重达1460公斤,还有12门3联装155毫米副炮和12门双联装128毫米平高两用炮。“武藏”号在1944年10月24日,“大和”号在1945年月月初日,先后被美军飞机击沉,这标志着战列舰的没落,它在海战中的地位被航空母舰所取代。 Back

  11. 潜艇是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又称潜水艇,它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潜艇按战斗使命区分,有普通鱼雷攻击潜艇和战略导弹潜艇;按动力区分,有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潜艇是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又称潜水艇,它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潜艇按战斗使命区分,有普通鱼雷攻击潜艇和战略导弹潜艇;按动力区分,有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 核动力潜艇-简称核潜艇。核潜艇与常规动力潜艇相比,发动机功率和水下航速都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核潜艇水下续航时间和距离几乎不受限制,而普通潜艇在水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就必须浮上水面。 潜艇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由美国科学家海曼·里科弗积极倡议并研制和建造的。他被称为“核潜艇之父”,1946年,以里科弗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开始研究舰艇用原子能反应堆。第二年,里科弗向美国海军和政府建议制造核动力潜艇。1951年,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制造第一艘核潜艇的决议。“鹦鹉螺”号核潜艇于1952年6月开工制造,1855年1月开始试般。到1957年4月止,“鹦鹉螺”号有没有补充燃料的情况下边疆航行11万余公里,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下航行。

  12. 潜艇 Back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探索能在水下行驶的船只。有确切记载,并得到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艘能在水下航行的船只由荷兰人C·德雷贝尔于1620年发明的。德雷贝尔是名物理学家,他在英国制作了一艘木制框架,外包有皮革的小艇,艇峰外涂油,艇内有羊皮囊。向囊内注水,艇就下潜,可潜3-5米的深度把囊内水排出艇外,艇就能浮上水面。艇身有桨孔,由12名水手划桨行进。这是世界上第一艘人力潜艇,也是现代潜艇的雏形,它曾在泰晤士河成功地潜航了2个小时。

  13. 巡洋舰是在排水量,火炮,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多用途大中型水面战舰,它具有较高的航速和远洋机动作战能力。巡洋舰是在排水量,火炮,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多用途大中型水面战舰,它具有较高的航速和远洋机动作战能力。 中世纪帆船时代的巡航舰是现代巡洋舰的起源,它最早可追溯到英国于1514年下水,1593年改建的“亨利”号战船。巡航舰火炮较少(约50门),但航速较快。它通常不参加舰队的战列线炮战,主要用于侦察,巡逻,护航或对敌商船的作战。 巡洋舰 Back   核动力巡洋舰-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巡洋舰是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于1957年12月开工,1960年下水的“长滩”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核动力巡洋舰的最大特点就是续航能力强,它可连续航行几年,绕地球数周而无需补充燃料。“长滩”号满载排水量为1.8万吨,装备有巡航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和反潜导弹。此后,美国又建造了4种型号8艘核动力巡洋舰。

  14. 驱逐舰是以导弹,鱼雷,舰炮等为主要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军舰。它是海军舰队中突击力较强的舰种之一,用于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船,舰队防空,以及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袭击岸上目标等。驱逐舰是以导弹,鱼雷,舰炮等为主要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军舰。它是海军舰队中突击力较强的舰种之一,用于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船,舰队防空,以及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袭击岸上目标等。 驱逐舰 导弹驱逐舰-世界上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是美国于1953年建造的“米切尔”号驱逐舰,它的排水量为5200吨,装备“鞑靼人”防空导弹。最早装备反舰和反潜导弹的驱逐舰是美国于1958年下水的“孔茨”号导弹驱逐舰。 Back

  15. 导弹艇是以舰对舰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导弹艇的性能特点与鱼雷艇基本相同,但由于导弹在攻击距离,攻击准确性和突然性等方面远优于鱼雷,所以导弹艇具有更强的战斗力。导弹艇是以舰对舰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导弹艇的性能特点与鱼雷艇基本相同,但由于导弹在攻击距离,攻击准确性和突然性等方面远优于鱼雷,所以导弹艇具有更强的战斗力。 1959年,苏联首先将“冥河”式舰对舰导弹安装在拆除了鱼雷发射管的P6级鱼雷艇上,改制成“蚊子”级导弹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导弹艇。它的满载排水量为75吨,航速70公里/小时,装有2枚导弹。   导弹艇诞生后,由于具有造价低,威力大的特点,一些中,小发展中国家纷纷装备使用导弹艇。而一些西方国家曾嘲笑它是“穷国的武器”。1967年10月21日,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埃及海军用苏制“蚊子”级导弹艇一举击沉了以色列2500吨级的“埃拉特”号驱逐舰。这海战史上首次导弹艇击沉军舰的战例,它也显示了导弹艇具有小艇打大舰的作战效能。从此,那些曾轻视导弹艇的人也不得不重新认识它的作用了。这些海战的经验引起了各国海军的重视,于是竞相发展导弹艇,增强它的电子干扰和反电子干扰能力。到80年代初,已有约50个国家拥有各型导弹艇约750艘。 导弹艇 Back

  16. 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一驾“冠蒂斯”双翼机首次从前甲板铺有25米木制跑道的“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翌年1月8日,伊利又驾同一飞机在后甲板铺有36米跑道和22根阻拦索的“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首次降落成功。1912年和1917年,英国的萨姆逊中尉和邓宁中校又分别驾机从行驶的军舰上完成了起飞和降落。这些勇敢者的试验,孕育了航空母舰的诞生。 1917年6月,英国将一艘巡洋舰改装为世界上最早的航空母舰“暴怒”号,它载机20架,但是原巡洋舰中部的建筑未拆除,甲板分别前后两块,飞机起落既不方便又很危险。1918年英国又将建造中的“卡吉士”号邮船改建为航空母舰,更名为“百眼巨人”。它是第一艘有直通甲板的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长168米。甲板下是机库,有多部升降机可将飞机升至甲板上,可载机20架。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以舰载飞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舰载飞机编队的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军舰,它是现代海军水面战斗舰艇中最大,也是作战能力最强的舰种。

  17. 50年代,英国研制和采用了斜角飞行甲板和蒸汽弹射器,对航母的发展各国海军中现役航母数量虽然减少了,但性能和攻击能力大幅度提高,排水量越来越大,舰载机数量越来越多,飞机性能越来越好。在80年代后发生的英-阿马岛战争、美军空袭利比亚和海湾战争中,航空母舰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动力航空母舰-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是美国于1958年2月刊日开工建造,1961年11月25日建成服役的“企业”号。航母采用核动力的最大好处是提高续航能力。目前常规动力航母的续航能力一般为1.5-2.7毫米万公里,而核动力航母可50倍于此,这极大地增强了远洋作战和连续值勤的能力。继“企业”号之后,美国于70年代后又建造了7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企业”和“尼米兹”的满载排水量均为9万余吨,可载机90架,后者外形稍大,续航能力为前者的2倍。“尼米兹”级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也是当今最大的军舰。 Back

  18. 空战装备 战斗机 攻击机 轰炸机 空中加油机 next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14年10月5日,法国飞行员约瑟夫·弗朗茨和路易·凯诺驾驶瓦赞式双翼飞机从前线侦察归来,途中遭遇德军飞机,法机上安有哈奇开斯机枪,而德机上只有一枝来复步枪。凯诺用机枪击中德机,起火坠落。这是首次飞机与飞机之间的空战,所使用的是执行侦察任务的飞机,机上的枪械也不是专为空战而设计安装的,使用不方便,所以还不能称为是战斗机。 法国于1915年初制造的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飞机,装有一挺霍奇斯基步兵用机枪,并装有一种由雷蒙·索尔尼埃发明的叫作偏转片的装置。这个装置可使沿飞机纵轴安装的机枪射出的子弹在碰到螺旋桨叶时会被偏转过去。正是偏转片系统使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飞机真正具有了空战的能力,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战斗机。 战斗机 战斗机又称歼击机,旧称驱逐机。其特点是机动性好、速度快,空中战斗力强。它们首要任务是与敌战斗机进行空战,夺取空中优势(制空权),其次拦截敌方轰炸机、攻击机和巡航导弹。

  20. 喷气式战斗机──世界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是由德国于1939年首先研制出的。安装有德国的科学家冯·奥亨研制的喷气发动机的He─178型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该机于1939年8月27日首次试飞。最早投入批量生产并转变被部队的喷气式战斗机是英国的‘流星“式战斗机和德国的梅塞施密特ME-262型战斗机。Me-262首次试飞在11942年7月18日,时速达850公里,这比当时所有活塞式战斗机要快得多。   超音速战斗机──由美国北美航空公司于1949年研制成功的F─100是世界上第一种具有超音速平飞能力的战斗机,最高时速为音速的1.3倍。此后,苏联米格─19战斗机也在1953年的试飞中突破音障,最高时速为音速的1.36倍。60年代,美、苏、法等国又研制了最大的时速为音速2倍以上的战斗机。 隐身战斗机── “隐身”战斗机并不是肉眼看不见的飞机,而是在飞机的外形、涂料等方面作了特殊处理,使用于对空警戒的雷达、红外等现代探测装置难以发现的飞机,这种战斗机可隐蔽接近敌人,达到出其不意攻击敌机的目的。目前许多先进的战斗机已采用了一些抑制雷达波反射和自身红外波辐射的技术,实现了部分的 “隐身”效果,而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隐身战斗机是美国目前正在研制的F─22型战斗机,它将在下个世纪初装备美国空军。 战斗机

  21. 战斗机 Back

  22. 攻击机 攻击机又称强击机,它主要用于从低空、超低空攻击敌地面(水面)中小型目标,对己方部队实施直接火力支援。强击机要求具有良好的低空操纵性和安全性,在飞机的要害部位一般有装甲保护。所谓 “强击”,即是能够不畏敌人的地面炮火强行实施攻击。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纳粹德国为准备新的大战,在30年代又发展了新的攻击机容克─87和亨舍尔─123。在当时,它们又称为 “俯冲轰炸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和美国,日本也研制了本国的攻击机。苏联攻击机强调对地面装甲防护性能,美、日则是发展对舰艇进行 鱼雷攻击和俯冲轰炸的攻击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攻击机又有了新的进步。60年代后,虽然由于战斗轰炸机的发展,取代了一部分攻击机的作用,但仍出现了多种有代表性并在实战中显示了独特的作用的攻击机,如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任期且的空袭利比亚和海湾战争使用的A─6、A─7和A─10,前阿富汗战争 中使用的苏─25型攻击机等。现代攻击机的飞行速度并不快,时速一般在700─1000公里,它更强调超低空突防和攻击能力。它们一般都装备有机关炮和火箭弹,可挂载精确制导炸弹和空地导弹,具备夜间攻击能力和一定的电子对抗能力。

  23. 攻击机 Back

  24. 轰炸机 在飞机用于军事后不久,人们就开始用飞机轰炸地面目标的试验。1911年10月,意大利和土耳其为争夺北非利比亚的殖民利益而爆发战争。11月1日,意大利的加福蒂中尉驾一架 “朗派乐”─道比”单翼机向土耳其军队投掷了4枚重约2公斤的榴弹,虽然战果甚微,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空中轰炸。 超音速轰炸机──超音速轰炸机是由美国研制出来的50年代,美国为了与苏联相对抗,研制了以高空高速突防、深入苏联纵深地带投掷核弹、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58型轰炸机。B─58于1956年11月首次试飞,它的最高时速达2100公里,为音速人2倍,可载弹5000公斤以上。 战斗轰炸机──战斗轰炸机又称歼击轰炸机。它是既能执行轰炸任务,又能执行空战任务的飞机。第一种专门设计的战斗轰炸机,是美国于1955年首次试飞的F─105 “雷公式战斗轰炸机。它最多可载5900公斤炸弹,还可携带核弹。F─105在越南战场上大量执行轰炸和空战任务。 70年代后,美、苏、法等国战斗轰炸机,其载弹量和航程相当于轻型或中型轰炸机,它们装有先进的电子设备和空对空导弹,飞行性能提高,其空战能力也远高于以前的专用战斗机。

  25. 轰炸机 Back

  26. 空中加油机 Back 空中加油机是专门用来在飞行中为其它飞机补充燃油的飞机。加油机多由大型运输机、战略轰炸机改装而成。空中加油机可使受油机增大航程,延长续航时间,增加有效载重,以提高航空兵的作战能力。 1986年,美国空袭利比亚时,载满炸弹的F─111战斗轰炸机从位于英伦三岛的基是起飞轰炸利比亚,往返不着陆飞行达1万多公里,途中曾由KC─10A空中加油机多次补加燃油。1982年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时,英国 “火神”式战略轰炸机从本土起飞,横跨赤道纵贯大西洋,轰炸了南半球的阿根廷。往返不着陆飞行约3万公里,创造航空史上最远距离空袭的记录,这全靠途中有加油机多次补加油料。

  27. 综合装备 导弹 红外夜视仪 火箭筒 next

  28. 空对空导弹──它是从飞行器发射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是现代作战飞机的主要空战武器,空出特点是命中率高。世界上最早的空空导弹是德国1944年4月研制出的X─4型有线制导空空导弹,但它未及投入使用德国就战败了。美国的 “猎鹰”AIM─9B空空导弹于1953年首次发射试验成功。它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动式红外线制导空空导弹。 1982年马岛战争的空战中,英国空军发射了27枚新型的美制 “响尾蛇”AIM─9L型空空导弹,击落阿根廷空军飞机24架。在同年黎巴嫩的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空军用F─16战斗机落叙利亚飞机44架,其中半数是被AIM─9L击落的。 导弹 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向目标的武器。导弹战斗部(即婵头)可是普通装药、核装药,或是化学、生物战剂。其中装普通装药的称常规导弹,装核装药的称核导弹。导弹按发射点和目标可分为地地导弹、空地导弹、地空导弹、反舰导弹、反坦克导弹、反弹道导弹导弹等;按飞行方式分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还可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和战术导弹。

  29. 导弹 V─2的主要设计师是著名的火箭专家冯·布劳恩。V─2于1942年10月3日试飞成功,1944年9月6日首次实战使用,轰炸法国首都巴黎。V─2装有单级液体火箭发动机,装有800公斤普通炸药,射程为320公里,采用无线电遥控制导方式。   弹道导弹──它是从地面、海面或海下发射,打击地面固定目标的导弹。它由火箭发动机推送到预定高度和达到预定速度后,发动机关闭,然后导弹由于惯性作用沿弹道曲线飞向目标,大部分弹道处于稀薄大气层或外大气层中。弹道导弹属地(潜)对地导弹的一种。 德国V─2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弹道导弹。现代弹道导弹的射程可达1万公里以上,多采用2─3级液体或固体火箭发动机,命中精度可达0.1公里之内。而当年V─2能落在预定目标直径10公里以内的只有50%左右。现代战略弹道导弹的核弹头威力可达数百万吨梯恩当量,有的还装有多个弹头可同时打击多个目标,并且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在飞行了上万公里后,其命中圆周概率可达100米以内。80年代两伊战争和19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使用的苏制“飞毛腿”战术地对地导弹就是一种弹道导弹。

  30.   巡航导弹──它是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主要以巡航状态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曾被称为飞航式导弹。它可从地面、水面或水下发射,攻击地面,水面固定目标或移动目标。70年代后,诞生了以美国的 “战斧”式为赌注高性能新型巡航导弹,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雷达波有效反射面小,可超低空机动飞行,不易被发现和拦截,既能在地面、空中发射,又可从水面、水下发射,命中精度高,既能核装药又可常规装药。1991年渡海湾战争中,美国向伊拉克的重要目标发射了数百枚 “战斧”式导弹,大都准确击中了目标。 导弹 空地导弹──它是从飞行器上发射攻击地(水)面目标的导弹,是现代航空兵进行空中突击的主要武器之一。 空地导弹最初是航空火箭与航空制导炸弹相结合而诞生的。德国首先研制出世界第一枚空地导弹,它的主要设计者是赫伯特·A·瓦格纳博士。于1940年12月7日发射试验成功。50年代后,空地导弹有了迅速发展,在此后的多次局部战争中,空地导弹取得显著战线。

  31. 反坦克导弹──它是用于击毁坦克和其它装甲目标的导弹,与反坦克火炮相近,它具有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重量轻等特点。 1943年,纳粹德国陆军为了抵挡苏联红军军强大的坦克优势,在空军X─4型有线制导空空导弹方案的基础上,研制了专门打坦克的X─7型导弹。1944年9月,X─7基本研制成功,但未及投入使用就战败投降了。 1946年,法国的诺德─阿维什公司开始研制反坦克导弹,1953年前后研制成功SS─10型反坦克导弹,并在1956年的阿尔利亚战场上使用。SS─10型是世界上最早装备部队,最早实战使用的反坦克导弹。此后,反坦克导弹发展很快,目前已发展到第三代。在70年代后的多次局部战争中,特别是在中东战场上,反坦克导弹以其辉煌的战绩,证明它是当今坦克等装甲车辆的最大克星之一。 地对空导弹───又称防空导弹,它是从地(水)面发射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世界上最早的地空导弹,是德国在第二次大战后期研制的 “莱茵女儿”、 “龙胆草”、 “蝴蝶”、 “瀑布”、 等导弹,但均未投入使用。战后,美、苏、英等国在德国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于50年代后研制出第一代实用地空导弹。 导弹

  32. 火箭筒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打击坦克、装甲车辆和摧毁工事等目标。早在1598年,中国明朝人赵士桢就曾发明过一种叫 “火箭溜”的火箭发射装置,它可赋予火箭一定的射向和射角,堪称是现代军用火箭发射装置的原始雏形。这种反坦克武器的意外出现,使为发展坦克武器而焦虑的巴巴斯将军喜出望外,当场其立即投入小批量生产,并迅速装备部队。而那两位青年军官则更是欣喜若狂,他们没料到,在经历了长期冷遇后,他们的梦想竟会如此奇迹般地得以实现。   这种新型武器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火箭筒,这两个青年军官就是它的发明人,陆军上校斯克纳和他的助手中尉厄尔。   火箭筒由发射筒和火筒弹两部分组成,发射筒上装有瞄准具和击发机构。射击时,火箭弹飞行,火箭弹后部多半装有稳定尾翼,弹头多为穿甲弹或破甲弹。火箭筒的有效射程一般为100─400米。70年代以后,尽管反坦克导弹得到迅速发展和普遍使用,但火箭仍是近距离主要反坦克武器之一。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使用火箭筒和其他反坦克武器相配合,曾给以色列的装甲部队以沉重打击,取得颇为可观的战果。 火箭筒

  33. 火箭筒 Back

  34. 红外夜视仪 1945年夏,美军登陆进攻冲绳岛,隐藏在岩洞坑道里的日军利用复杂的地形,夜晚出来偷袭美军。于是美军将一批刚刚制造出来的红外夜仪紧急运往冲绳,把安有红外夜视仪的枪炮架在岩洞附近,当日军趁黑夜刚爬出洞口,立即被一阵准确的枪炮击倒。洞内的日军不明其因,继续往外冲,又糊里糊涂地送了命。红外夜视仪初上战场,就为肃清冲绳岛上顽抗的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具有成像清晰、制作简单等特点,但它的致命弱点是红外按照灯的红外光会被敌人的红外探测装置发现。60年代,美国首先研制出被动式的热像仪,它不发射红外光,不易被敌发现,并具有透过雾、雨等进行观察的能力。 红外夜视仪是利用光电转换技术的军用夜视仪器。它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前者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后者不发射红外线,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 “热图像”,故又称为“热像仪”。夜间可见光很微弱,但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却很丰富。红外线视仪可以帮助人们在夜间进行观察、搜索、瞄准和驾驶车辆。

  35. 红外夜视仪 Back

  36. 核武器 原子弹 中子弹 氢弹

  37. 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到美国的科学家西拉德等人为防止德国人抢先造出原子弹,动员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信中阐述了研制原子弹对美国安全的重要性,但是起初罗斯福总统对此并不重视,直到1941年12月6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一天,才批准了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全力进行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步伐。1942年8月美国制订了研制原子 弹的“曼哈顿计划”随后任命格罗斯将军为负责人。   制造原子弹的材料是铀235,它在天然铀中只占0.7%,其余的占99.3%的是铀238是制作原子弹的关键。1945年3月美国成立合并秘密的原子能委员会,奥本海默、费米、劳伦斯、康普顿四位物理学家为该委员会人员。当时,除奥本海默尚未获诺贝尔奖外,其他三人均已获得过诺贝尔奖。 1945年7月16日凌晨在新墨西哥州 的阿拉莫可德沙漠中进行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实验,使用的是劳伦斯法制取的铀235。在30米高的铁塔上安放着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清晨,5点30分按动引爆装置。瞬间,好象无数的太阳同时放射 出耀眼的光芒,立时出现了一个直径为2公里的巨大火球向空中升腾,转眼之间变成高达10 000米的庞大蘑菇云,由于爆炸引起了飓风,并象地震一样震撼着沙漠的大地。安放原子弹的铁塔,已被几百万度的温度蒸发得无形无踪,留下了巨大的深坑,估计原子弹的爆炸当量约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

  38.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弹重4082公斤,弹长305米,弹径0.711米,装料为10公斤铀235,当量1.25万吨,因为该弹细长,被称为 “小男孩”。原子弹造成死亡7.1万人,伤6.8万人,遭到破坏的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破坏建筑物5万余所,紧接着,美国又在长崎扔下名为 “胖子”的第二颗原子弹。这颗原子弹是用60公斤钚239制作的,弹长3.25米、弹径1.52米,当量2.2万号。该原子弹造成的死亡人数约3.5万,伤约6万,毁坏房屋19 587所,破坏面积4.7平方公里。   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但是核武器从此开始威胁全人类。   苏联于1949年研制成功了原子弹,英国、法国分别于1952年和1960年爆炸了自己研制的原子弹,1964年中国也拥有了原子弹。 原子弹 Back

  39. 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目的是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相对较少,带来的长期放射性污染较为低,尽管从来未曾在实战中使用过,但军事家仍将之称为战场上的“战神”——一种具有核武威力而又可用的战术武器。中子是一种电中性的粒子,具有与质子大约相同的质量。中子属于重子类,由两个底夸克和一个顶夸克构成。 绝大多数的原子核都由中子和质子组成(仅有一种氢原子的同位素例外,它由一个质子构成)。在原子核外,中子性质不稳定,半衰期为15分钟。中子衰变时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而成为质子。同样的衰变过程在一些原子核中也存在。原子核中的中子和质子可以通过吸收和释放π介子互相转换。中子是由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英国物理学家乍得威克于1932年发现的。中子和其它常见的次原子粒子最大的分别在于本身不带电荷。但其实只是因为底夸克和顶夸克的电荷互相抵消。 这分别使得它在较后期才被发现,令它穿透性强,无法直接进行观察,也令它在核转变中成为非常重要的媒介物。 中子弹 Back

  40. 1949年9月苏联的原子弹爆炸实验成功,使美国大为震惊,从便于战略考虑必须制造出威 力更大的炸弹。 1950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研制氢弹。氢弹的研究工作由匈牙利籍的科学家泰勒领导,利用原子弹促进爆炸时产生的高温,使氘发生聚变反应。1951年5月 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就序,试验弹代号 “乔治”,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岛试验场进行。达62吨的极其笨重的试验装置放在60余米的钢架上,装置以液态氘作为核聚变装料,并有冷却系统使氘处于极低温。试验证明爆炸威力大大起过原子弹。 氢弹

  41.   氢弹原理试验的成功,大大推进了制造真正氢弹的工作。1952年11月1日又一个氢弹试验装置 “迈克”在太平洋的恩尼威托克岛上爆炸。该装置高6米,直径为1.8米,重达65吨,看上去像个大暖瓶,爆炸威力达1000万吨梯恩当量。相当于广岛型原子弹的500倍。 “迈克”体积比一辆载重汽车还大,它必须装有苯重的制冷系统,这样的装置飞机、导弹都无法运载,没有什么实战价值。后来人们采用锂的一种同位素锂─6和氘的化合物──氘化锂作核燃料。氘化锂是固体,不需冷却压缩,制作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载。这种氢弹称为 “干式”氢弹。1954年,美国的第一颗实用型氢弹在比基发岛试验成功。 1953年8月,苏联宣布氢弹试验成功。随后英国(1957年5月),法国(1858年8月)也拥有了氢弹。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9月17日由飞机空投的300万吨氢弹试验获得成功。 氢弹 Back

  42. 谢 谢 编辑整理 延安中学6年级4班 张雨松 2005年9月11日 谨此纪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