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91 Views
3. CHAPTER. 經濟問題. 1. 2. 3. 4. 5.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利用生產可能邊界來描述經濟問題. 計算機會成本. 定義效率與描述資源的效率使用. 解釋生產可能邊界擴張的原因. 解釋人們如何受惠於專業化與交易. 3.1 生產可能. 生產可能邊界 生產可能邊界 是指在既有的生產要素與技術之下,可能與不可能被生產的貨品與服務組合間的界線。 PPF 是說明稀少性的極佳工具. 3.1 生產可能. 圖 3.1 顯示瓶裝水與 CD 的生產可能邊界.
E N D
3 CHAPTER 經濟問題
1 2 3 4 5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 利用生產可能邊界來描述經濟問題 計算機會成本 • 定義效率與描述資源的效率使用 解釋生產可能邊界擴張的原因 解釋人們如何受惠於專業化與交易
3.1生產可能 • 生產可能邊界 • 生產可能邊界 • 是指在既有的生產要素與技術之下,可能與不可能被生產的貨品與服務組合間的界線。 • PPF是說明稀少性的極佳工具
3.1 生產可能 圖 3.1 顯示瓶裝水與CD的生產可能邊界 各點代表與表格中相同的生產可能組合 連接各點而成的線即PPF.
3.1生產可能 • PPF 清楚地展現生產組合的三大特徵: • 可達成與無法達成的生產組合 • 有效率與無效率的生產 • 取捨與不勞而獲之間的關係
3.1生產可能 • 可達成與無法達成的組合 • PPF 顯示生產能力的限制,區隔可達成與無法達成的貨品組合 • 圖 3.2 顯示可達成與無法達成的組合
3.1 生產可能 PPF線上或線內的可能組合都是可達成的生產組合 PPF線外的組合則是無法達成的組合,如 G 組合 PPF區隔可達成與無法達成的生產組合
3.1生產可能 • 有效率與無效率的生產 • 生產效率 • 是除非減少某項貨品的生產,否則無法增加另一項貨品產量的情況。 • 圖 3.3 說明有效率與無效率的生產
3.1生產可能 • 取捨與不勞而獲 • 取捨:交換 —放棄一項事物以換取他項事物 • 不勞而獲:不需放棄某項事物而可獲得他項事物 • 圖 3.3 顯示取捨與不勞而獲
3.1 生產可能 當生產組合在PPF線上時,產 生取捨的情況。 假如生產組合在 PPF 線內, 產生不勞而獲。由 H 至 D 的 移動並無取捨的現象 圖 3.3 有效率與無效率的生產、取捨與不勞而獲
3.2機會成本 • 瓶裝水的機會成本 • 瓶裝水的機會成本是獲得額外一瓶水所必須放棄的 CD 數量,延著 PPF線移動 • (圖 3.4 計算瓶裝水的機會成本)
3.2機會成本 沿著PPF由A到F,瓶裝水的機會成本隨著瓶裝水產量增加而遞減 圖 3.4計算瓶裝水的機會成本
3.2機會成本 • 機會成本的遞增 • 瓶裝水的機會成本隨著瓶裝水的產量增加而遞增
3.2機會成本 • PPF的斜率與機會成本 • PPF 的斜率代表機會成本 • 圖 3.4 PPF 的斜率代表瓶裝水的機會成本 • PPF曲線向外凸,並隨著瓶裝水的產量增加而越陡峭,代表瓶裝水的機會成本遞增
3.2 機會成本 • 機會成本是比值 • 瓶裝水的機會成本是放棄 CD 的數量除以額外獲得瓶裝水的數量 • CD 的機會成本是放棄瓶裝水的數量處以額外獲得 CD 的數量 • 當瓶裝水的機會成本x片 CD 時,CD 的機會成本就是 1/x瓶的瓶裝水
3.3資源的效率使用 • 配置效率 • 發生於貨品與服務的生產最為符合人們所賦予的價值之際 • 配置效率的條件 • PPF 上的貨品皆具生產效率 • PPF 上只有其中一種組合具有配置效率,也就是被賦予最高價值的組合
3.2資源的效率使用 • PPF告訴我們具有效率的生產組合,但並無提供價值的相關資訊 • 邊際利益 • 人們為了獲得額外一單位貨品與服務所願意放棄的事物 • 瓶裝水的邊際利益是為了獲得額外一瓶所願意放棄的 CD 數量 • 邊際利益隨著瓶裝水的數量增加而遞減
3.3 資源的效率使用 邊際利益線通過 A 至 D 點
3.3資源的效率使用 • 邊際成本 • 邊際成本是生產額外一單位貨品與服務的機會成本 • 邊際成本會隨著貨品與服務的產量增加而遞增
3.3 資源的效率使用 通過 A 至 E 點的線即為邊際成本
3.3資源的效率使用 • 資源的效率使用 • 發生於貨品與服務的生產最為符合人們所賦予的價值之際 • 圖 3.8 顯示瓶裝水的效率數量
3.3 資源的效率使用 PPF線上的所有組合都具有生產 效率,但是只有其中的一種組合 具有配置效率 (1)瓶裝水的產量為150萬瓶時,因為邊際利益大於邊際成本,因此產量太少 (2)瓶裝水的產量為350萬瓶時,因為邊際利益小於邊際成本,因此產量太多 (3)瓶裝水的產量為250萬瓶時,因為邊際利益等於邊際成本,正好達成效率數量 圖 3.8效率數量
3.3 資源的效率使用 圖 3.8效率數量
3.4經濟成長 • 促進經濟成長: • 技術的創新以生產更好的貨品與服務 • 藉由教育、在職訓練及工作經驗幫助人力資本改善 • 累積更多的資本財 • 我們現在利用消費性貨品與資本財的 PPF 來說明經濟成長
3.4經濟成長 但假如減少瓶裝水產量至 300 萬瓶,如 K 點所示,可以興建 2 座裝瓶廠 資本財的增加將使隔年 PPF 曲線向外移 生產組合點將移至 PPF 線外,如 K ‘ 點
3.5專業化與交易 • 比較利益 • 比較利益 • 在一項行為上具有比較利益,代表完成該行為的機會成本低於他人 • 以下利用麗茲與喬依的快餐店為例,探討比較利益的概念
3.5 專業化與交易 麗茲的快餐店 每小時,麗茲可以生產 40 份奶昔或 40 份沙拉 麗茲生產一份奶昔的機會成本為一份沙拉 麗茲生產一份沙拉的機會成本為一份奶昔 假設麗茲平均分配生產時間,則每小時可以生產 20 份奶昔及 20 份沙拉
3.5 專業化與交易 喬依的快餐店 每小時,喬依可以生產 6 份奶昔或 30 份沙拉 喬依生產一份奶昔的機會成本為五份沙拉 喬依生產一份沙拉的機會成本為 1/5 份奶昔 假設喬依每小時生產相同數量的沙拉與奶昔,則每小時生產 5 份沙拉及 5 份奶昔
3.5專業化與交易 • 麗茲的絕對利益 • 絕對利益 • 一個人在某些活動甚至所有活動上,較另一人更具生產力 • 以每小時的產量來看,麗茲的生產力是喬依的四倍hour.
3.5專業化與交易 • 麗茲的比較利益 • 麗茲生產一份奶昔的機會成本等於一份沙拉 • 喬依生產一份奶昔的機會成本等於五份沙拉 • 麗茲在生產奶昔的機會成本低於喬依,因此麗茲在生產奶昔上具有比較利益
3.5專業化與交易 • 喬依的比較利益 • 喬依生產一份沙拉的機會成本等於 1/5 份奶昔 • 麗茲生產一份沙拉的機會成本等於一份奶昔 • 喬依在生產沙拉的機會成本低於麗茲,因此喬依在生產沙拉上具有比較利益
3.5專業化與交易 • 交易的獲利 • 麗茲與喬依專門生產本身具有比較利益的產品 • 麗茲生產 35 份奶昔與 5 份沙拉 • 喬依生產 30 份沙拉
3.5專業化與交易 • 麗茲與喬依的交易: • 麗茲賣給喬依 10份奶昔,並購買喬依 20 份沙拉 • 喬依賣給麗茲20 份沙拉,並購買麗茲 10 份奶昔 • 交易後: • 麗茲擁有 25 份奶昔,10份沙拉 • 麗茲擁有 25 份奶昔,10份沙拉
3.5專業化與交易 • 交易的獲利: • 麗茲獲得比交易前多 5 份奶昔與 5 份沙拉 • 喬依獲得比交易前多 5 份奶昔與 5 份沙拉 • 圖 3.10 說明了專業化與交易的獲利
3.5專業化與交易 1. 麗茲與喬依原先都在期 PPF上的 A 點生產 喬依在生產沙拉上具有比較利益 麗茲在生產奶昔上具有比較利益
3.5專業化與交易 麗茲與喬依專門生產本身具有比較利益的貨品 2. 喬依在其 PPF 上的 B 點生產 30 份沙拉 2.麗茲在其 PPF 上的 B 點生產 35 份奶昔與 5 份沙拉
3.5專業化與交易 兩人以 1 份奶昔等於 2 份沙拉的價格交易 喬依賣給麗茲20 份沙拉,並購買麗茲 10 份奶昔 麗茲賣給喬依 10份奶昔,並購買喬依 20 份沙拉 3.兩人現有的貨品組合皆移至其 PPF 外 C 點 圖 3.10專業化與交易的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