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551 Views
以诗明志 清廉自守 ———— 谈谈古人的廉政诗词. 赵 志 超 2013 年 6 月 27 日 市委办. 赵志超同志的著作. 出版作品 20 余部,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作品 600 余件,累计达 600 余万字。 主要作品有: 长篇纪实文学、传记文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 》 、 《 毛泽东一家人 》 、 《 毛泽东十二次南巡 》 (又名 《 走出丰泽园 》 )、 《 故园行 》 ,散文集 《 飞越重霄 》 ,报告文学集 《 播种芳菲 》 ,诗联专著 《 联苑英华 》 、 《 耘斋诗草 》 、 《 耘斋联存 》 ,传记文献集 《 追梦 》 ,大型文论集 《 执著 》 等。.
E N D
以诗明志 清廉自守————谈谈古人的廉政诗词 赵 志 超 2013年6月27日 市委办
赵志超同志的著作 • 出版作品20余部,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作品600余件,累计达600余万字。 • 主要作品有: • 长篇纪实文学、传记文《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毛泽东一家人》、《毛泽东十二次南巡》(又名《走出丰泽园》)、《故园行》,散文集《飞越重霄》,报告文学集《播种芳菲》,诗联专著《联苑英华》、《耘斋诗草》、《耘斋联存》,传记文献集《追梦》,大型文论集《执著》等。
一、拒礼为开廉洁风 • 宋代包公(公元999-1062),名包拯,字希仁,今安徽合肥人。28岁考中进士。信守圣人“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在家陪伴父母。36岁时父母相继亡故。之后离开乡村,前住京城,等候授职。
包拯立志做一名好官、清官 •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宋景祐三年(1036),包拯正式出任安徽天长县知县。在知县任上,他断奇案,平冤狱,遂声名远播。38岁时他升任知州,清正廉洁,刚直不阿,受到世人称赞。后来,包拯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成为朝廷重臣。宋景祐三年(1036),包拯正式出任安徽天长县知县。在知县任上,他断奇案,平冤狱,遂声名远播。38岁时他升任知州,清正廉洁,刚直不阿,受到世人称赞。后来,包拯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成为朝廷重臣。
包拯60岁生日,皇帝宋仁宗叫太监带上厚礼去给包拯拜寿,被包拯拒之门外。太监无奈,只得写上四句诗递进去:包拯60岁生日,皇帝宋仁宗叫太监带上厚礼去给包拯拜寿,被包拯拒之门外。太监无奈,只得写上四句诗递进去: • 德高望重一品师, • 日夜操劳似魏征。 • 今日皇上把礼送, • 拒礼门外礼不通。 包公开封府审案
包公回了四句诗 • 铁面无私丹心耿,为官最忌念叨功。 • 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 太监只好打道回宫,向皇上复命。
二、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公元18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 • 明代名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墓葬于杭州西子湖畔,与岳飞墓毗邻;墓旁立祠,赐曰“旌功”。后人有诗赞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于谦墓葬于杭州西子湖畔,与岳飞墓毗邻;墓旁立祠,赐曰“旌功”。后人有诗赞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于谦既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重臣。于谦既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重臣。 • 明英宗时,瓦刺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刺。 • 英宗复位后,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 于谦死后,外敌入侵,朝中无不怀念于谦。
三、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公元1693—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化兴人。 清代廉吏,著名书画家
郑板桥生平 • 清廉熙年间,郑板桥应科举为秀才。 • 雍正元年,中举人。 • 乾隆元年,成进士。其后,官山东范县、潍县,颇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 其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的艺术成就 擅长画兰、竹、石、松、菊等,而以画兰、竹时间最长,前后达50余年,且成就甚高。其取法于徐谓、石涛、八大山人等,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工书法,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 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 诗文真挚风趣,通俗易懂。
《竹石》 •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又《竹石》 •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画》: •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雪。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 乌纱抛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 郑板桥为官清廉,绘画也多显清瘦、疏朗之风 “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日是熟时。”这是他对艺术孜孜的追求,也是他清正为官的真实写照。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是情。
四、去时还似来时清 2013年5月9日,易炼红在担任长沙市委书记之后与长沙市领导干部的首次见面会上,谈了自己的“施政纲领”——“四个务必”。
务必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钉钉子精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一任接着一任干……;务必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钉钉子精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一任接着一任干……; • 务必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相继出台的改进工作作风的规定,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以实干成就事业,以实绩赢得民心; • 务必时刻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以长沙发展的大局为重,倍加珍惜团结、维护团结、凝聚起全市人民的的智慧和力量,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 务必自觉规范从政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认真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干净干事,清白做人。
在谈到最后一个“务必”时,易炼红以明代信阳知州胡守安离任时写的一诗来“自勉”:在谈到最后一个“务必”时,易炼红以明代信阳知州胡守安离任时写的一诗来“自勉”: • 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 • 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来时清。 • 该诗末句的原文是“去时还似来时贫”。
易炼红: “我希望我自己能够像胡守安那样,当若干年后期满离任时,仍然保持和坚守了初来时的那份清醒、清白、清廉和清正。”
五、不畏人知畏已知 • 清乾隆年间,河南巡抚叶存仁,虽然在外为官十年,却依然两袖清风,家境贫寒。 河南巡抚衙门
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 • 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已知。
结尾的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 • 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张伯行,为官清正,自律甚严。他认为,官吏以薪水养家,薪俸之外,多取一文即为贪污,不仅玷污名节,而且有违法纪。为了拒贿,他曾在衙门口自悬匾额一块,上书: •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 • 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 • 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明嘉靖年间河北无极知县的座右铭)“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明嘉靖年间河北无极知县的座右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
赵志超同志简介 • 1962年9月生,湖南湘潭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中共湘潭市委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理事,岳麓诗社常务理事,政协湘潭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湘潭市作家协人名誉主席,潭州九韵文化策划团队成员。
赵志超同志简历 • 1981年8月参加工作。 • 2011年12月任湘潭市文联党组书记, • 2002年2月当选为市文联第五届主席 • 2007年3月当选为市文联第六届主席 • 2011年9月调任中共湘潭市委副秘书长 • 先后被评为: • 省“三创一争”、“四创四争”先进个人省、市“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市第四届优秀专家,荣立二等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