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大学生的自杀行为、抑郁和治疗 情况: 2000 年春全国大学生健康 评估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自杀行为、抑郁和治疗 情况: 2000 年春全国大学生健康 评估调查结果. 背景. 对青少年和成年早期自杀行为及相关因素的关注. 15-24 岁人群前三位死因:意外伤害、他杀、自杀,皆为伤害相关,其风险的增加可能与自杀意念有关 自杀在青少年阶段开始成为显著的公共卫生问题,成年早期继续增长,此后的 20 年里略有增高 15-19 岁: 7.95/10 万; 20-24 岁: 11.97/10 万; 25-44 岁: 13.8/10 万. 高中生中,约会暴力、物质滥用和同性性取向是自杀危险因素,而很多这类因素会贯穿大学年代

yair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大学生的自杀行为、抑郁和治疗 情况: 2000 年春全国大学生健康 评估调查结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学生的自杀行为、抑郁和治疗情况:2000年春全国大学生健康评估调查结果大学生的自杀行为、抑郁和治疗情况:2000年春全国大学生健康评估调查结果

  2. 背景

  3. 对青少年和成年早期自杀行为及相关因素的关注对青少年和成年早期自杀行为及相关因素的关注 • 15-24岁人群前三位死因:意外伤害、他杀、自杀,皆为伤害相关,其风险的增加可能与自杀意念有关 • 自杀在青少年阶段开始成为显著的公共卫生问题,成年早期继续增长,此后的20年里略有增高 • 15-19岁:7.95/10万;20-24岁:11.97/10万;25-44岁:13.8/10万

  4. 高中生中,约会暴力、物质滥用和同性性取向是自杀危险因素,而很多这类因素会贯穿大学年代高中生中,约会暴力、物质滥用和同性性取向是自杀危险因素,而很多这类因素会贯穿大学年代 • 在一些人身上,从自杀意念到自杀尝试,到最终自杀完成是一个连续体 • 统计学结果表明自杀未遂史增加了进一步自杀尝试及最终自杀死亡的风险 • 美国18-24岁人群中四分之一在大学就读,提示可以通过大学自杀干预措施惠及这一人群

  5. 大学生自杀问题 • 1980-1990年10大院校联合统计: • 大学生自杀率7.5/10万,约为同龄人的一半(15.0/10万) • 学校本身的选择性、竞争性和名望不影响自杀率的异同 •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关于大学校园确切自杀数据的流行学资料相当有限 • 1995年全国大学生健康危害行为调查:自杀意念10%,自杀尝试1.5% • Marryland大学1999-2000年一学年:自杀率9.4/10万

  6. 大学咨询中心调查1999-2000学年: • 76.1%的中心认为校园内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数目令人担忧 • 56.9%的中心报告有需求的增长和资源不足 • 一项对中西部大学的调查: • 13年的时间里(1989-2001):每学年所见抑郁症学生增长了2倍;自杀学生增长了3倍 • 29.1%的学校报告每学年至少1名注册学生自杀 • 10.3%的中心报告每学年至少1名咨客自杀

  7. 2003年全国咨询中心调查: • 81.4%报告其就诊的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多于过去的五年 • 2002-2003年度40.7%的就诊学生有严重心理问题 • 共报告自杀学生160例,其中仅31例死时或既往曾于中心就诊——提示大部分死于自杀的注册学生未曾在学校咨询中心求治

  8. 自杀现象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特殊问题 • 有人认为自杀尝试和自杀完成不是一类现象 • 回顾性研究存在特殊的方法学问题,如使用校方记录作为回顾性数据资源 • 通过自我报告获得调查信息被做为统计与自杀尝试、自杀意念及相关危险行为的一个策略

  9. 研究目的 • 回答下列问题 • 目前美国大学生中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发生的频率如何? • 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与抑郁感受及其他可识别的风险因素关系如何? • 易感学生中有多少接受了精神卫生服务?

  10. 研究方法

  11. 工具 • 使用NCHA(国家大学生健康评估表):约300道题,涵盖7方面内容。为自评问卷 • 本研究共使用了问卷中35个题目所得数据,涵盖人口学、精神卫生及可能的自杀意念及行为 • 其中第40条目下的7道题为本研究的核心内容,确认无望、伤感和自杀情绪。每道题7级评分

  12. 样本 • 时间:2000年春施测,调查1999-2000年一学年内的情况 • 入选学校:采用随机选样法进行调查的28所学校 • 学校本身的特点:公私立、学制、地理位置、学生数等 • 样本:15977份回收问卷,不一定为资料完整 • 男女比例:38.2% vs. 61.8%

  13. 施测过程 • 13所学校在随机入选的教室发放问卷,回收完成的问卷 • 14所学校向随机入选的学生邮寄问卷,对方填好后放入预付邮资的信封中寄回 • 1所学校同时采用了上述两种方法 ——(具体回收率未报告)

  14. 结果

  15. 自杀行为及其他相关问题患病率 • 与1995年国家大学生健康危害行为调查结果相比: • 自杀尝试患病率相同:1.5% • 自杀意念患病率略低于1995年:9.5% vs. 10.0% • 一学年里有自杀尝试者中三次及以上的占33.3% • 无望感:感到无望的比例相当高,1学年里至少有过一次的超过了50%,三次以上的还有33.4%,更多见于女性 • 抑郁:感到抑郁而难以维系正常功能,1学年里至少有过1次的44.5%,三次以上的22.1%

  16. 自杀意念危险因素

  17. 抑郁与自杀风险 • 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和尝试的联系较无望感更密切 • 不是所有报告SDDF的学生都有自杀意念,但是: • 94.9%报告有自杀意念的学生有过至少一次SDDF(抑郁到难以维系正常功能),78.3%有过三次以上SDDF • 92.8%报告有自杀尝试的学生有过至少一次SDDF • 推论:对SDDF的肯定回答可以视为自杀意念的预警信号

  18. 自杀与干预 • 报告自杀意念的学生中 • 接受心理治疗者13.4%,接受药物治疗者15%,总计18.3% • 报告自杀尝试的学生中 • 接受心理治疗者19%,接受药物治疗者20.7%,总计23.8% • 报告接受心理治疗的学生中 • 有自杀意念者46.6%,有自杀尝试者10.2% • 报告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学生中 • 有自杀意念者40.7%,有自杀尝试者8.7%

  19. 仅一小部分有自杀意念的人会采取行动:15.5% • 没接受治疗,有自杀意念进而自杀尝试:14.5% • 有自杀意念的学生中,接受药物和心理双重治疗者有自杀尝试的比例明显高于接受单一治疗者 • 提示接受治疗的确实是高危个体 • 但是治疗是否有降低风险的作用还需随访研究

  20. 讨论

  21. 研究的提示性 • 2000年调查和1995年调查结果的高度一致性支持了两次调查结果的效度和所得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患病率 • 种族差异:亚裔自杀意念高于白人,OR值1.59 • 年龄:自杀尝试的风险在大学前几年里更高 • 性别:本研究女性占多数,是否为选择性偏倚不能确定

  22. 有自杀尝试的学生多数经过严肃的思考,少有不加思索行动的有自杀尝试的学生多数经过严肃的思考,少有不加思索行动的 • 自杀尝试者中近三分之一反复尝试,其中男性多于女性 • 报告自杀行为及抑郁症状者少于接受治疗的 ——提示在校园内建立和实施扩展式服务,进行有关抑郁和自杀症状、征兆及求助于精神机构的去耻辱化教育,尤其在男生中大有可为

  23. 无望和抑郁的发生率如此之高,使区分一过性的感受、状态和需要临床干预的情况成为必要无望和抑郁的发生率如此之高,使区分一过性的感受、状态和需要临床干预的情况成为必要 • 临床经验显示,很多症状可自发缓解,不总是需要专业干预 • 但是提供必要的资源,保证服务充分的可及性仍是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24. 研究的局限性 • 没有明确自杀行为与开始治疗的时间关系,各个事件都没有明确的时间说明 • 混淆了因果效应 • 没有关于抑郁严重程度的指标 • 没有接受治疗的学生有可能是一过性反应,很快恢复,而不是回避接受帮助或无法得到适当的服务 • 问卷评分的指导语主观性强,操作性差;有些重复问题,评分方法有出入,有待完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