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4

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策略

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策略. 阜阳师范学院 张淑娟. 时代. 人类进入 21 世纪,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科技更是日新月异,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技术,已经蔓延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这种新型的沟通方式,让信息处理更加的快捷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快速化。同时,也让每位社会人要有选择的、合理的接收到这些信息。 而在这一时代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了解外界的手段和渠道已经不局限于家长和老师,网络的出现,让这些孩子无论是生活,还是心理,都出现了和以往不同的特征。这是新时代赋予他们的先天优势,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教育重点和难点。. 农村.

yah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策略 阜阳师范学院 张淑娟

  2. 时代 •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科技更是日新月异,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技术,已经蔓延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这种新型的沟通方式,让信息处理更加的快捷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快速化。同时,也让每位社会人要有选择的、合理的接收到这些信息。 • 而在这一时代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了解外界的手段和渠道已经不局限于家长和老师,网络的出现,让这些孩子无论是生活,还是心理,都出现了和以往不同的特征。这是新时代赋予他们的先天优势,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教育重点和难点。

  3. 农村 •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多了,腰包鼓了,对外界的了解欲望更强了。同时,农村人也逐步的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质量了。一些有卓识的农民,已经觉察到,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开始追求信息渠道的畅通。为了更好的发展,他们选择了暂时的离开农村,离开这片淳朴的土地,试着到外地闯荡,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4. 留守儿童 • 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进程打工,留守在农村老家的未成年人。早在2006年,我国就有1.2亿农民工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的留守儿童就达到2000万,其中,14岁及以下的占80%以上。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在20%左右。可以说,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去关注的一个重要、庞大的群体。

  5. 专家预测 • 截止2011年底,中国网民人数?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比例?我国5%-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依赖倾向,其中青少年中网络依赖倾向约占7%。 • 第一,网络成瘾人数会以很快的速度增加。 • 第二,网络成瘾的发生年龄,会逐渐的向低年龄段扩展。 • 第三,在“农村是网络发展的巨大空间”的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注意到,网络成瘾的人群中,农村的孩子将更容易受到影响,更容易染上网瘾。

  6. 为什么农村孩子容易染上网瘾? • 因为,无论是从家庭教育的引导、监管、情感的交流,还是个体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农村学校教育对网瘾的认识和做法不足上来看,农村的留守儿童是更容易受网络影响的,更容易染上网瘾。

  7. 什么是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简称I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

  8. 网络成瘾的定义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网络成瘾是指由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地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耐受性提高、出现戒断反应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9. 网络成瘾的定义(Goldberg,1995) • 耐受性 • 戒断症状 • 上网时间与频率超过自己预期 • 努力控制自己上网行为却失败 • 花很多时间在网络相关的活动上 • 因为网络而放弃或减少日常生活上重要的社交、工作或休闲娱乐 • 即使重复发生上述问题仍继续使用网络

  10. 案例1 13岁网瘾少年自杀 四页遗书都留给游戏人物 当时目睹这一惨剧的一位清洁工,事后这样向记者感叹:“我从来没看见过这样一种奇怪的自杀,设计好那么标准的飞天姿势,而且带着笑脸,毫无痛苦!” 一名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世界的13岁张潇艺 ,根据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写了一篇8万字的网游笔记《守望者传》选择一种特别造型告别了现实世界:站在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外滩一栋24层高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英雄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

  11. 案例2:北京蓝疾速网吧事件 • 2002年6月16日那个凌晨,蓝极速窗口蹿出火舌时,陈晓丽正在隔壁的晓蕾网吧等她两个一起玩的“弟弟”。几分钟前,他们在OICQ上说:“姐,我们去烧网吧了,等我们吧。”网名“女神候补生”的陈晓丽回了句:“小心点。”两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带着陈晓丽给的5块钱买的一升汽油,点燃了网吧门口的红地毯,结果,大火吞噬了25条年轻生命,半数以上是学院路上八大院校的在校生。 • 4名纵火者均是北京的中学生,13岁至17岁,刘某某(男,14岁)、宋某某(男,14岁)、张某某(女,17岁)及张某(男,13岁)。其中男孩张某和宋某某因父母离异后缺少家庭管教,经常逃学,一逃学就去网吧玩。有一次4人去“蓝极速”网吧,与管理人员发生了摩擦,在刘某某的提议下,决定对“蓝极速”实施报复。

  12. 2002年6月15日晚23时许,4人准备了一个雪碧饮料瓶,刘某某提供了5元钱,宋某某和张某出面到附近加油站购买了1.8升汽油。然后,4人一起来到现场。16日凌晨2时许,宋某某、张某经刘某某同意后,携带汽油、打火机等作案工具,来到网吧楼梯中间平台至一楼入口处,由宋某某将汽油点燃。 归案后,4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他们交代,当夜幕降临之后,网吧的门被锁上了,他们不知道,认为网吧内无人,才实施纵火。其本意是烧掉网吧,不想烧死人。 那个亲手点燃汽油的宋某某,放火时是个留着鸡冠头、两侧各染几缕白道的问题少年,后来在少年犯管教所里已经留起了小平头。他回忆起伤天害理的那一幕,痛心不已,他说:“在管教所里,我晚上经常会想起放火那件事,睡不着觉。”

  13. 蓝疾速网吧熊熊大火

  14. 儿子与妈妈的战争

  15. 老师的绝招

  16. 病得不轻

  17. 挡不住的诱惑

  18. 网吧不得接受未成年人?

  19. 少年现身说法

  20. 网瘾何时戒掉?

  21. 网络成瘾诊断标准 • 1、吃过饭就直奔电脑,严重时甚至在吃饭时还在网上“厮杀”和“通关”。 • 2、干什么都没有兴趣,一提到网络马上来精神。 • 3、经常把自己关在有电脑的房间,而且时间越来越长。 • 4、迷恋网吧,经常没有正当理由而回家很晚甚至夜不归宿。 • 5、上网时间不断增加。 • 6、如果一段时间(从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明显焦躁不安。 • 7、上网的次数比事先计划的要多,上网的时间比计划的时间长。 • 8、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努力总以失败告终。 • 9、上网已经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周围人的交往。 • 10、能够认识到上网时间太长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花大量的时间上网。 以上标准超过3条就符合诊断,若每周上网时间超过四十小时,则更加符合诊断确定性。

  22. 谁为“网瘾”孩子提供良药? 观点一:心理治疗无需吃药   网瘾其实既不是心理疾病更不是生理疾病,而是一种比较偏激的爱好。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瘾,只是心理偏差,只要适当矫正,完全可以引导戒除网瘾。 观点二: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   网络成瘾不只是一种心理疾病,准确地说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的精神类疾病。患有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的患者,与酒瘾、毒瘾、洁癖等患者一样,其心理都是病态的,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心理障碍。

  23. 导语:做网络的主人而非奴隶 网络,亲近世界的窗口。网络承载着我们巡视九天、翱翔环宇。驾驭着小小的鼠标,我们在网络的海洋里获取信息,和远在天边的人深入交流……。网络,既可以是一个冰冷的媒介,也可以是一个传递爱和温暖的桥梁;既可以像毒品一样让人丢魂失魄,也可以像忠实的仆人一样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这完全要看人们如何善用这个科技工具。

  24. 您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孩子一上网简直就停不下来?您的孩子是否一离开电脑就烦躁不安、暴躁易怒?他是否除了上网就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如果是这样,那么您要注意了,您的孩子很可能就是一名网络成瘾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瘾与染上吸毒、酗酒或是赌博等恶习没有什么区别。您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孩子一上网简直就停不下来?您的孩子是否一离开电脑就烦躁不安、暴躁易怒?他是否除了上网就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如果是这样,那么您要注意了,您的孩子很可能就是一名网络成瘾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瘾与染上吸毒、酗酒或是赌博等恶习没有什么区别。

  25. 网络成瘾类型之一电脑游戏成瘾 指强迫性地沉溺于电脑游戏或编写游戏程序。例如沉溺于网络游戏。

  26. 电脑游戏成瘾 • 调查发现,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上网首选目的,比例在四成以上。网络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模糊道德认识,淡化虚拟与现实的差异,误认为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27. 网络成瘾类型之二网络关系成瘾 指沉溺于通过网络聊天来结 识朋友。例如沉溺于QQ、MSN等聊天工具。

  28. 网络成瘾类型之四网络交易成瘾 指以一种难以抵抗的冲动,着迷于在线赌博、网上贸易或者拍卖、购物等而不能自拔。例如过分使用当当、卓越、淘宝等网上购物场所。

  29. 网络成瘾类型之三信息收集成瘾 指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收集信息。例如无法控制地通过百度、Google等搜索工具收集大量无效信息。

  30. 网络成瘾类型之五网络色情成瘾 指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和色情网站,或沉迷于网上虚拟性爱等,导致精神萎靡,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能进行。

  31. 网络成瘾的危害 • 网络成瘾危害青少年的学业 • 网络成瘾容易使青少年受到不良诱导 • 网络成瘾容易引发青少年的越轨行为 • 网络成瘾容易损坏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 网络成瘾将使青少年难以适应社会 • 网络成瘾将严重损害身体甚至引发猝死

  32. 网络成瘾危害青少年的学业 青少年一旦网络成瘾,学习便丢在脑后,上课开小差,作业随便应付,放学后便泡在网吧,甚至逃课逃学到网吧上网,从而严重影响正常的学校学习。

  33. 网络成瘾容易使青少年受到不良诱导 人的道德观念和处世准则是通过人与人的相处和交流形成的,电脑不能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不善于与人交流只会与电脑相处的孩子,不仅在人际关系上有缺陷,而且也不利于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网上色情内容对青少年的毒害尤为严重。

  34. 网络成瘾容易引发青少年的越轨行为 在网络世界中,人的身份、姓名、性格,甚至性别和年龄等都是可以虚构的。长期在虚拟世界里聊天、玩游戏很容易使不成熟的青少年将虚拟行为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在网络中习惯了打杀、欺骗、玩弄、凌辱的青少年们,一旦面临现实问题时,他们会做出什么反应呢?

  35. 网络成瘾容易损害父母与子女关系 在网络和电脑中成长起来的下一辈会患上“情感冷漠症”,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此时如果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更会激起孩子和父母严重的对立冲突,从而加剧矛盾,损害家庭亲子关系。

  36. 网络成瘾将使青少年难以适应社会 由于遨游在网络中的人不需要真实的姓名和真实的身份,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与人交往,没有责任没有义务,对于终日限于高负荷运转的当代人来说确实是一种身与心的解脱。但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下一辈人,你能指望他有责任心、有义务、有亲情、有爱心吗? 

  37. 网络成瘾将严重损害身体并可能引发猝死 新西兰科学家近日指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就如同乘坐远距离航班一样可能导致血栓,进而危及生命。科学家们将这种病命名为“E血栓”。据科学家介绍,他们是在对一个猝死的32岁男子的死因进行研究时得出这一结论的。死者血液里有凝块,而且已聚集到肺部。他平均每天要在电脑前连续工作18小时,长期缺乏运动使他的血液很容易凝结。”

  38. 网络成瘾原因之一现实与理想差距 身体一天天长大,心理却很幼稚;心中的梦想很多,现实的压力却很大…….。成绩不如人意,老师家长训斥,屡挫屡败的心灵亟需慰藉,网络里环环相扣、悬念迭生、稍加努力就能不断得到成功体验的各类游戏恰好可以填补这颗躁动的心灵……。

  39. 网络成瘾原因之二学业压力过大 做不完的作业,解不完的习题,家长的叮咛,老师的训导,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肩膀却如此稚嫩。何处是可以解脱的世外桃源?

  40. 网络成瘾原因之三课余生活枯燥 音体美等课程被大量挤占,素质教育推进缓慢,选修课程走走形式,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也往往被家长赶着参加各类特长班……。几乎所有的爱好都被功利化为考证工具,生命的热情就这样被消耗,五彩缤纷的网络于是成为避难之所。

  41. 网络成瘾原因之四社会交往困难 高楼林立,人群熙攘。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心灵距离却日益疏远。同一个楼面,却互不相识,邻居之间极少往来,孩子们少有机会和同龄人交往;每个家庭一个子女,没有了过去兄弟姐妹间的其乐融融,导致孩子们缺乏归属感,只有到虚拟空间找朋友。

  42. 预防网络成瘾的对策 之一 网络成瘾是可怕的,治愈也是较为困难的,但预防网络成瘾还是有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的。 和孩子们多交流、多谈心,了解他们心中的想法,及时和他们沟通,平等对待他们,多和他们分享自己成长的经验。

  43. 预防网络成瘾的对策 之二 不要给孩子们施加过大的压力,要尊重孩子,多鼓励,多引导,不责骂,少训斥,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 网路时代,孩子成功的渠道从未像现在这样呈现多元化状态,学业不好的孩子未必就不能成才,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绩……

  44. 预防网络成瘾的对策 之三 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把爱好和特长结合起来。即使孩子们心情愉悦,同时也能从中体验到成就感。当孩子们沉醉于良好的兴趣爱好中,自然而然就会摆脱网络的影响。 月光下的散步,小溪边的垂钓,家庭音乐会,手工制作,厨艺小试……

  45. 预防网络成瘾的对策 之四 鼓励孩子们和同龄人多交往,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小朋友们玩,不要将孩子关在家里,双休日和假期要大胆让孩子和同学一起出去参加有益的集体游戏,父母要创造机会搭设一些舞台,例如帮助孩子筹划生日Party,像朋友一样参与孩子的活动。

  46. 网络不当使用的预防 (一)个人预防 (二)家庭和学校预防 (三)社会预防

  47. (一)个人预防 1.遵守网络规则,保护自身安全 2.学会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提高上网效率 3.积极应对生活挫折,不在网络中逃避。

  48. (二)家庭和学校预防 1.构建全面的评价标准,促进未成年人的身体、智力和心理平衡协调发展。 2.丰富学校课余活动。 3.家长应关注和陪伴未成年人成长。 4.教师和家长要了解网络,关注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增加未成年人对教师、家长的信任感。

  49. 网络成瘾 – 协助办法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政策保障三者结合形成的社会效应 1、和孩子平等对话 2、培养孩子爱好,转移兴趣点 3、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流 4、心理咨询专家建议

  50. 网瘾治疗机构的弊病 • 行走学校、戒网瘾夏令营,还是网瘾治疗中心,强制改造的“监狱”,而非育人育才的“学校” • 如果家长们幻想在几个月内就能把十几年来积累下来的教育问题统统解决掉,幻想着只要舍得掏钱、舍得让孩子吃苦,孩子就能脱胎换骨,自己就能轻轻松松推卸掉肩上的监护责任,最后只能是陷入更深更隐蔽的泥沼之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