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3

第二章 直線與圓

第二章 直線與圓. 2 - 3 圓與直線的關係. 目錄. 2-3圓與直線的關係 甲 ﹑ 圓的標準式 乙 ﹑ 圓的一般式 丙 ﹑ 圓與直線的相交 丁 ﹑ 圓的切線方程式. 請看課本 p.121.   首先我們來觀察下表中的幾何圖形與代數方程式之間的關係:. 下一主題. 例 1. 隨 1. 例 2. 隨 2. 例 3. 隨 3. 例 4. 隨 4. 例 5. 隨 5. 請看課本 p.121.

yah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直線與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直線與圓 2-3圓與直線的關係

  2. 目錄 • 2-3圓與直線的關係 • 甲﹑圓的標準式 • 乙﹑圓的一般式 • 丙﹑圓與直線的相交 • 丁﹑圓的切線方程式

  3. 請看課本p.121 •   首先我們來觀察下表中的幾何圖形與代數方程式之間的關係: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4. 請看課本p.121 •   我們學過坐標平面, 並利用它建立起幾何圖形與代數方程式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 例如:坐標平面上的直線, 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式 ax+by+c=0來表示, 反之, 二元一次方程式ax+by+c=0在坐標平面上的圖形為一條直線. •   本節我們繼續利用坐標平面來探討圓的代數方程式的表示法.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5. (a) 甲﹑圓的標準式 請看課本p.121 •   在平面上, 與一定點的距離為一定數的所有點所成的圖形稱為圓, 該定點稱為圓心, 該定數稱為半徑. 如圖(a)所示.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6. 兩點距離公式若A(x1,y1), B(x2,y2),則 (b) 請看課本p.121 •   依上述圓的定義, 若坐標平面上有一圓是以C(h, k)為圓心, r為半徑, P(x, y)為圓上一點, 如圖(b)所示, 則 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7. 請看課本p.122 •   因此我們有以下的結論: • 註:當圓心在O(0, 0)時, 圓的標準式為 x2 + y2 = r2. 以C(h, k)為圓心, r為半徑的圓方程式為 ( x-h )2 + ( y-k )2 = r2 (此方程式稱為圓的標準式) 方程式( x-h )2 + ( y-k )2 = r2的圖形為一圓, 其圓心坐標為(h, k), 半徑為r.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8. 例題1 請看課本p.122 試寫出以(2,-3)為圓心, 4為半徑的圓方程式. 設圓C:( x + 1 )2 + ( y–2 )2 = 9, 試求圓C的圓心坐標與半徑. • 解: • 依題意可知圓的方程式為 • (x-2)2+[y-(-3)]2=42, • 即 (x-2)2+(y+3)2=16. • 因為圓C:(x+1)2+(y-2)2=9, • 即 [x-(-1)]2+(y-2)2=32, • 所以圓C的圓心坐標為(-1,2), 半徑為3.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9. 隨堂練習1 請看課本p.122 試寫出圓心在(0, 0), 半徑為1的圓方程式. 若P(x, y)滿足          試問所有P點所形成的圖形是否為一圓? 若是, 請寫出此圓的圓心坐標與半徑. • 解: • 由圓的標準式知( x  0)2+( y  0)2=12, • 所以圓方程式為 x2 + y2 = 1 . • 兩邊平方得(x-3)2+(y+4)2=52, • 所以 • 的圖形為一圓,其圓心坐標為(3,  4), 半徑為5.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10. 例題2 請看課本p.123 設圓C的圓心在Q(2,-1)且通過P(5, 3), 試求圓C的方程式.  試判斷D(-1, 2), E(-1, 4),F(5, 5)三點與圓C的位置關係.(在圓上﹑圓內或圓外). • 解: • 因為圓的半徑 • 所以圓C的方程式為 • (x-2)2+[y-(-1)]2=25, • 即(x-2)2+(y+1)2=25.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11. 例題2 請看課本p.123 設圓C的圓心在Q(2,-1)且通過P(5, 3),  試求圓C的方程式. 試判斷D(-1, 2), E(-1, 4),F(5, -5)三點與圓C的位置關係.(在圓上﹑圓內或圓外). • 解: • (a) 因為 • 所以點D(-1,2)在圓內. • (b) 因為 • 所以點E(-1,4)在圓外. • (c) 因為 • 所以點F(5,-5)在圓上. 若P點與圓心Q的距離小於半徑, 則點P在圓內; 等於半徑, 則點P在圓上;大於半徑, 則點P在圓外. 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12. 隨堂練習2 請看課本p.123 設圓C的圓心在Q(-1, 3)且通過原點. 試求圓C的方程式. 試判斷D(1, 1), E(2, 4), F(-4, 5)三點與圓C的位置關係.(在圓上﹑圓內或圓外). • 解: • 半徑 • 由圓標準式得圓C的方程式為(x+1)2+(y-3)2=10. • 因為 • 所以D(1, 1)在圓內.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13. 隨堂練習2 請看課本p.123 設圓C的圓心在Q(-1, 3)且通過原點.  試求圓C的方程式. 試判斷D(1, 1), E(2, 4), F(-4, 5)三點與圓C的位置關係.(在圓上﹑圓內或圓外). • 解: • 因為 • 所以E(2, 4)在圓上. • 因為 • 所以F(-4, 5)在圓外.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14. 例題3 請看課本p.124 若某圓直徑的兩個端點為A(-3,5)和B(5,-1), 試求此圓的方程式. • 解: • 設圓心坐標為C(h, k),半徑為r. • 因為圓心為直徑  的中點, • 所以 • 即圓心坐標為C(1, 2).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15. 例題3 請看課本p.124 若某圓直徑的兩個端點為A(-3, 5)和B(5,-1), 試求此圓的方程式. • 解: • 因為半徑 • 所以 • 故此圓的方程式為(x-1)2+(y-2)2=25.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16. 隨堂練習3 請看課本p.124 若  為圓C的直徑, 且A(1,-1), B(5, 1), 試求圓C的方程式. • 解: • 設Q(h, k)為圓心, r為半徑. • 因為圓心為直徑的中點, 所以 • 即圓心為Q(3, 0). • 所以圓方程式為(x-3)2+y2=5.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17. 例題4 請看課本p.124 試求圓心在直線x + y = 1上, 且過A(1,-2), B(3, 4) 兩點的圓方程式. • 解: • 由於一圓的圓心必在此圓的弦之中垂線上, • 因此作弦  的中垂線L, • 因為直線AB的斜率為 • 故L的斜率為 • 又直線L過  的中點(2, 1),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18. 例題4 請看課本p.124 試求圓心在直線x + y = 1上, 且過A(1,-2), B(3, 4) 兩點的圓方程式. • 解: • 故得  的中垂線 • 即x + 3y = 5 .因圓心在L上, 且在直線x + y = 1上, • 解聯立方程式 • 得x =-1, y = 2, 所以圓心坐標為C(-1, 2), • 又半徑 • 故圓的方程式為(x+1)2+(y-2)2=20.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19. 隨堂練習4 請看課本p.125 設圓C通過P(1,3), Q(1,-7), R(-k, 2), S(k+6, 2)四點, 其中k>0 , 試求圓心坐標﹑半徑與圓方程式. • 解: • 因為圓C通過P(1, 3), Q(1,-7), • R(-k, 2), S(k + 6, 2)四點, • 所以弦  的中垂線與弦  的中垂線必通過圓心,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20. 隨堂練習4 請看課本p.125 設圓C通過P(1, 3), Q(1,-7), R(-k, 2), S(k+6, 2)四點, 其中k>0 , 試求圓心坐標﹑半徑與圓方程式. • 解: • 又  的中垂線為y =-2,  的中垂線為x = 3, • 所以圓C的圓心坐標為(3, −2). • 圓C的半徑 • 故圓C的標準式為(x-3)2+(y+2)2=29.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21. 例題5 請看課本p.125 試求通過P(4, 6), Q(-2,-2), R(6, 2)三點的圓心﹑半徑與圓的方程式. • 解: • 方法一:令圓心為C(h, k), 則 • 由兩點距離公式得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22. 例題5 請看課本p.125 試求通過P(4, 6), Q(-2,-2), R(6, 2)三點的圓心﹑半徑與圓的方程式. • 解: • 整理得 • 由+2解得h=1, 代入得k=2, • 所以圓心坐標為C(1, 2), • 半徑 • 故此圓的方程式為(x–1)2+(y–2)2=25,  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23. 例題5 請看課本p.125 試求通過P(4, 6), Q(-2,-2), R(6, 2)三點的圓心﹑半徑與圓的方程式. • 解: • 方法二:三角形三邊中垂線的交點即為此三角形外接圓的圓心. • (a)因為直線PQ的斜率為 • 所以   的中垂線的斜率為   • 且過  的中點(1, 2), • 由點斜式知: • 整理得3x + 4y = 11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24. 例題5 請看課本p.125 試求通過P(4, 6), Q(-2,-2), R(6, 2)三點的圓心﹑半徑與圓的方程式. • 解: • (b)因為直線PR的斜率為 • 所以  中垂線的斜率為  且過  的中點(5,4), • 由點斜式知:       整理得 x-2y =-3 • 由+2得x = 1, 代入(1)得y = 2,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25. 例題5 請看課本p.125 試求通過P(4, 6), Q(-2,-2), R(6, 2)三點的圓心﹑半徑與圓的方程式. • 解: • (b) 所以圓心坐標為C(1, 2), • 半徑 • 故此圓的方程式為(x-1)2+(y-2)2=25.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26. 隨堂練習5 請看課本p.126 試求通過P(5, 3), Q(-2, 2), R(-1,-5)三點的圓心﹑半徑與圓方程式. • 解: • 設圓心坐標為(h, k), 則 • 即 • 解得h = 2, k = –1, 所以圓心坐標為(2, –1), 半徑為5. • 故圓方程式為(x – 2)2 + (y + 1)2 = 25. 返回 下一主題 例1 隨1 例2 隨2 例3 隨3 例4 隨4 例5 隨5

  27. 乙﹑圓的一般式 •   我們將圓的標準式(x–h)2+(y–k)2=r2展開, • 整理得 x2+y2-2hk-2ky+h2+k2-r2=0, • 若令D=-2h, E=-2k, F=h2+k2-r2, • 則圓的方程式可以表示成二元二次方程式    x2+y2+Dx+Ey+F=0的形式, • 此形式的方程式我們稱為圓的一般式. • 例如:例題3圓的標準式(x-1)2+(y-2)2=25可化為 一般式x2+y2-2x–4y–20=0. • 反之, 二元二次方程式x2+y2+Dx+Ey+F=0的圖形是否都是圓呢?我們先來看底下的例子. 前一主題 例題6 下一主題

  28. 例題6 請看課本p.127 試利用配方法將下列二元二次方程式化成 (x-h)2+(y-k)2=a的形式, 並說明其圖形為何?  x2+y2+4x-8y+11=0.  x2+y2+4x-8y+20=0.  x2+y2+4x-8y+25=0. • 解: • 由配方法得 • (x2+ 4x +22) + (y2-8y +42) =-11 + 4 + 16 , • 即 (x+2)2+(y-4)2=32,所以x2+y2+4x-8y+11=0 • 的圖形為一圓,其圓心為(-2, 4), 半徑為3. 前一主題 例題6 返回 下一主題

  29. 例題6 請看課本p.127 試利用配方法將下列二元二次方程式化成 (x-h)2+(y-k)2=a的形式, 並說明其圖形為何?  x2+y2+4x-8y+11=0.  x2+y2+4x-8y+20=0.  x2+y2+4x-8y+25=0. • 解: •  由配方法得 • (x2+ 4x +22) + (y2-8y +42) =-20 + 4 + 16 , • 即 (x+2)2+(y-4)2=0, 得 x =-2, y = 4. • 所以x2+ y2+ 4x-8y+20=0的圖形為一點, • 即為點(-2, 4). 前一主題 例題6 返回 下一主題

  30. 例題6 請看課本p.127 試利用配方法將下列二元二次方程式化成 (x-h)2+(y-k)2=a的形式, 並說明其圖形為何?  x2+y2+4x-8y+11=0.  x2+y2+4x-8y+20=0.  x2+y2+4x-8y+25=0. • 解: • 由配方法得 • (x2+ 4x +22) + (y2-8y +42) =-25 + 4 + 16 , •  即 (x+2)2+(y-4)2= –5, • 由於在坐標平面上找不到點(x,y)滿足此方程式, •  所以x2+ y2+ 4x-8y+25=0的圖形不存在. 前一主題 例題6 返回 下一主題

  31. 當a > 0時, 其圖形為一圓, 圓心為 半徑為 當a = 0時, 其圖形為一點, 該點為 當a < 0時, 其圖形不存在. •   一般而言, 欲判斷二元二次方程式x2 + y2 + Dx + Ey + F = 0的圖形, 我們可先利用配方法將其化成(x-h)2+(y-k)2=a, • 其中               的形式, 此時, 前一主題 隨堂練習6 例題7 隨堂練習7 下一主題

  32. 隨堂練習6 請看課本p.128 試利用配方法將下列二元二次方程式化成 (x-h)2+(y-k)2=a的形式, 並說明其圖形為何? x2+y2-8x+2y-1=0.  x2+y2+2x-6y+12=0.  x2+y2+12x-4y+40=0. • 解: • 將x2+y2-8x+2y–1=0配方得(x–4)2+(y+1)2=18, • 所以x2+y2-8x+2y-1=0的圖形為一圓, • 其圓心坐標為(4,-1), 半徑為 前一主題 隨堂練習6 例題7 隨堂練習7 返回 下一主題

  33. 隨堂練習6 請看課本p.128 試利用配方法將下列二元二次方程式化成 (x-h)2+(y-k)2=a的形式, 並說明其圖形為何?  x2+y2-8x+2y-1=0. x2+y2+2x-6y+12=0.  x2+y2+12x-4y+40=0. • 解: • 將x2+y2+2x-6y+12=0 配方得 (x+1)2+(y-3)2=2, • 由於在坐標平面上找不到點(x, y)滿足上面的式 • 子, 所以x2+y2+2x-6y+12=0的圖形不存在. 前一主題 隨堂練習6 例題7 隨堂練習7 返回 下一主題

  34. 隨堂練習6 請看課本p.128 試利用配方法將下列二元二次方程式化成 (x-h)2+(y-k)2=a的形式, 並說明其圖形為何?  x2+y2-8x+2y-1=0.  x2+y2+2x-6y+12=0. x2+y2+12x-4y+40=0. • 解: • 將x2+y2+12x-4y+40=0 配方得 (x+6)2+(y-2)2=0, • 所以x2+y2+12x-4y+40=0的圖形為一點, • 即為點(-6, 2). 前一主題 隨堂練習6 例題7 隨堂練習7 返回 下一主題

  35. 例題7 請看課本p.128 試就實數k值的範圍討論x2+y2+2kx–4y+k+6=0配方的圖形. • 解: • 由配方法得 • (x2+ 2kx +k2) + (y2-4y +22) =-k-6+ k2+ 4, • 即(x+k)2+(y-2)2= k2-k-2, • 由於k2-k-2= (k+1) (k-2), 所以 • (a)當(k+1) (k-2)>0, 即k <-1或k > 2, • 則此方程式的圖形為一圓. • 圓心為(-k, 2), 半徑為 前一主題 隨堂練習6 例題7 隨堂練習7 返回 下一主題

  36. 例題7 請看課本p.128 試就實數k值的範圍討論x2+y2+2kx–4y+k+6=0配方的圖形. • 解: • (b)當時(k + 1) (k-2) = 0, 即k =-1或k = 2, • 則此方程式的圖形為一點. • 當k =-1時, 圖形為點(1, 2). • 當k = 2時, 圖形為點(-2, 2). • (c)當(k+1) (k-2) < 0, 即-1< k <2, • 則此方程式的圖形不存在. 前一主題 隨堂練習6 例題7 隨堂練習7 返回 下一主題

  37. 隨堂練習7 請看課本p.128 試就實數k值的範圍討論x2+y2+x-6y-k+6=0的圖形. • 解: • 由配方法得 • 即 • (a)當     即 • 則此方程式的圖形為一圓. 前一主題 隨堂練習6 例題7 隨堂練習7 返回 下一主題

  38. 隨堂練習7 請看課本p.128 試就實數k值的範圍討論x2+y2+x-6y-k+6=0的圖形. • 解: • 圓心為    半徑為 • (b) 當     即 • 則此方程式的圖形為一點. 即為點 • (c) 當     即     • 則此方程式的圖形不存在. 前一主題 隨堂練習6 例題7 隨堂練習7 返回 下一主題

  39. 請看課本p.128 •   已知地震發生時, 會產生兩種波: • 縱波(又稱P波): • 縱波傳播時, 振動的方向與傳播的方向一致, 傳播速度快. • 橫波(又稱S波): • 橫波傳播時, 振動的方向與傳播的方向垂直, 傳播速度慢. 前一主題 例題8 隨堂練習8 下一主題

  40. 請看課本p.129 •   由於縱波速度比橫波快, 所以, 當地震發生時, 我們會先感覺到地面上下振動, 再感覺到左右搖晃. 一般當橫波到達時, 振動較為劇烈, 破壞力也較大. 前一主題 例題8 隨堂練習8 下一主題

  41. 請看課本p.129 •   測站在地震發生時, 它接收到的第一個訊號為縱波, 而後才是橫波, 利用兩者的時間差, 可估算出測站與震央的距離. 說明如下: • 設 d:震央與測站的距離(公里) • ∆T:P波與S波到達測站的時間差(秒) • VS:S波速率(公里/秒)  • VP:P波速率(公里/秒) • 則由(S波到達測站時間)-(P波到達測站時間)=∆T, • 可得關係式      即可求得d值. 震源:地底下發生地震的位置. 震央:球心和震源之連線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 前一主題 例題8 隨堂練習8 下一主題

  42. 請看課本p.129 •   因此, 當地震發生時, 若有甲﹑乙﹑丙三個測站測得該測站與震央的距離, 就可分別以測站為圓心, 測站與震央的距離為半徑作三圓, 則此三圓的交點即為震央, 如圖所示. 民國88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發生了芮氏7.3級地震,震央位於南投縣集集鎮,因此又名「集集大地震」,這是一百年來,台灣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 前一主題 例題8 隨堂練習8 下一主題

  43. 例題8 請看課本p.130 • 設某一地震發生時, 在甲﹑乙﹑丙 • 三個測站測得P波與S波到達該測站 • 的時間差分別為5秒﹑10秒﹑13秒. • 若此地區的P波速率為6公里/秒,S波速率為4公里/秒, • 試求震央至甲﹑乙﹑丙三個測站的距離. • 若坐標平面上的1單位長為12公里, 且甲﹑乙﹑丙三測站在坐標平面上的位置分別為O(0, 0), A(-3, 12), B(8, 16), 試求震央在坐標平面上的位置. 前一主題 例題8 隨堂練習8 返回 下一主題

  44. 例題8 請看課本p.130 • 解: • 因為P波與S波到達測站的時間差與距離的關係 • 式為 • 所以此次地震的關係式為 • 整理得d=12∆T, • 因此 震央至甲測站的距離為 125 = 60公里, • 震央至乙測站的距離為 1210 = 120公里, • 震央至丙測站的距離為 1213 = 156公里. 前一主題 例題8 隨堂練習8 返回 下一主題

  45. 例題8 請看課本p.130 • 解: • 坐標平面上的1單位長定為12公里, 所以甲﹑乙﹑丙三個測站與震央的距離分別為5單位長, 10單位長, 13單位長. • 今分別以O, A, B為圓心, 5單位長, 10單位長, 13單位長為半徑作三圓, • 得此三圓的方程式為 前一主題 例題8 隨堂練習8 返回 下一主題

  46. 例題8 請看課本p.130    • 解: • 即 • 由-得x-4y =-13由-得x+2y =11 • 再由-得 y = 4, 代入得 x =3. • 檢驗聯立方程組的解x=3, y=4, • 都滿足三圓的方程式, • 所以此三圓的共同交點為(3, 4), • 即震央在坐標平面上的位置在(3, 4). 事實上, 測站與震央的位置是以經緯度表示.  前一主題 例題8 隨堂練習8 返回 下一主題

  47. 隨堂練習8 請看課本p.131 某一軍火庫發生爆炸時, 甲﹑乙﹑丙三人分別在看到閃光後的 5秒 10秒﹑13秒才聽到爆炸聲, 若甲﹑乙﹑丙三人在坐標平面上的位置分別為O (0, 0) , A(2 , 5) , B(8 , 2), 且當時的氣溫為15℃, 試求軍火庫在坐標平面上的的位置. (已知15℃時的音速約為340公尺/秒, 且坐標平面上的1單位長為340公尺.) • 解: • 因為甲﹑乙﹑丙三人分別在看到閃光後5秒﹑10秒﹑13秒才聽到爆炸聲. • 所以甲﹑乙﹑丙三人與爆炸的位置距離分別為5單位﹑10單位﹑13單位. • 分別以O, A, B為圓心, 5單位長﹑10單位長﹑13單位長為半徑作三個圓, 前一主題 例題8 隨堂練習8 返回 下一主題

  48. 隨堂練習8 請看課本p.131 • 解: • 此三圓的方程式為 • 即 前一主題 例題8 隨堂練習8 返回 下一主題

  49. 隨堂練習8 請看課本p.131 • 解: • 將-得2x + 5y = 23  • 將-得4x + y = 19  • 解和得x = 4, y = 3. • 檢驗聯立方程組的解x = 4, y = 3都滿足三圓的方程式, 所以三圓的共同交點為(4, 3), • 即爆炸的位置為(4, 3). 前一主題 例題8 隨堂練習8 返回 下一主題

  50. 丙﹑圓與直線的相交 請看課本p.131 •   我們知道平面上圓與直線的位置關係有下列三種情形: • 直線L與圓交於相異兩點, 我們稱直線L為圓的割線, • 如下圖(a)所示. 前一主題 例題9 隨堂練習9 例題10 隨堂練習10 下一主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