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走近鲁迅

走近鲁迅.

ya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走近鲁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走近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2. 众说纷纭 王蒙:“世人都成了王朔不好,但都成了鲁迅也不好——那会引发地震!”(原载1995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 林语堂:“你骂吴稚晖、蔡元培、胡适之老朽,你自己也得打算有吴稚晖、蔡元培、胡适之的地位,能不能有这样的操持。你骂袁中郎消沉,你也得自己照照镜子,做个京官,能不能像袁中郎之廉洁自守,兴利除弊。不然天下的人被你骂完了,只剩你一个人,那岂不是很悲观的现象。我问鲁迅:‘你打算怎么办呢,现在?’‘装死’便是他的回答。”(《做人与做文》,原载1935年1月16日《论语》57期) 王蒙:“我们的作家都像鲁迅一样就太好了么?完全不见得。文坛上有一个鲁迅那是非常伟大的事。如果有五十个鲁迅呢?我的天!”(原载《世纪之交的冲撞》,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

  3. 众说纷纭 梁实秋:“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为快。怨恨的对象是谁呢?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忿的对象。他是绍兴人,也许先天的有一点“刀笔吏”的素质,为文极尖酸刻薄之能事,他的国文的根底在当时一般白话文学作家里当然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他的作品(尤其是所谓杂感)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他的文字,简练而刻毒,作为零星的讽刺来看,是有其价值的。”

  4. 众说纷纭 柏杨:“我认为鲁迅是可以批评的。如果变的不能批评,鲁迅也就丧失了生命。鲁迅的价值如果用不许批评来维护,那就会变的没有价值。我们应该在批评中发掘出一个真正的鲁迅,有价值的鲁迅!”(原载1991年第5期《鲁迅研究月刊》) 我们看鲁迅 …… 用一个比喻来说,鲁迅就相当于我现在的新闻记者,他要做的就是让人们知道生活的环境,让别人了解社会的真实一面。当然他终究不是个记者而是个作家。但是他也是个写实的作家。至于别的许多人对他的批判,大概是怕了鲁迅了,他的笔锋犹如一把匕首——太锐利了,直刺现实的心脏。

  5. 探讨鲁迅是一个永久的话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