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81 Views
探討運用網路自學來實施 大一英文補救教學. 東吳大學英文系 余綺芳. 演講包括五個部分. 緣起 混成式教學 介紹網路補救自學 教材 助教 任課教師 網路學園 網路補救自學成效 統一考試成績 教室問卷結果 線上問卷結果 結論. 緣起. 由於大一英文課程採能力分班,但實施統一教材、統一會考的方式。因而希望利用補救教學,幫助低程度班級同學通過統一考試的檢驗。 城鄉差距造成學生英文能力懸殊,但是學生的學習習慣與策略也是主因。 東吳大學的「網路學園」平台建置多年,提供電子教室,方便同學隨時、隨地、隨機上網學習。 卓越教學計畫的經費. 網路學習.
E N D
探討運用網路自學來實施大一英文補救教學 東吳大學英文系 余綺芳
演講包括五個部分 緣起 混成式教學 介紹網路補救自學 教材 助教 任課教師 網路學園 網路補救自學成效 統一考試成績 教室問卷結果 線上問卷結果 結論
緣起 • 由於大一英文課程採能力分班,但實施統一教材、統一會考的方式。因而希望利用補救教學,幫助低程度班級同學通過統一考試的檢驗。 • 城鄉差距造成學生英文能力懸殊,但是學生的學習習慣與策略也是主因。 • 東吳大學的「網路學園」平台建置多年,提供電子教室,方便同學隨時、隨地、隨機上網學習。 • 卓越教學計畫的經費
網路學習 • 第一種是「純網路教學」(所有教學都是透過網路),這種教學類似函授課程或空中大學,只是原本郵寄的函授教材透過網路來傳遞,當然網路的互動性與即時性也是明顯不同。但這類教學模式最為人詬病的是師生缺乏面對面的雙向溝通與互動,學生必須有相當自主學習的能力。 • 第二種是「混成式教學」(整合傳統與網路,網路教學是用來輔助課堂教學)(Ko & Rossen, 2001),亦即結合傳統與網路教學的方式,是利用兩種不同的教學模式/學習環境(課堂上老師面對面授課+網路教學平台輔導學習)。這類教學模式保持了傳統的教室教學,但是輔以網路的學習活動,例如教室教學後,老師讓同學利用網站資源做練習或延伸學習,或是正規教室教學外,另在學習平台設置電子教室/線上教室,備有自主學習教材,以及各種互動機制讓同學提問、討論、測驗,甚或繳交作業等,讓教師可追蹤同學的學習情況。
相關研究 • Mary Driscoll (2002) 提出「混成式教學/學習」的特點包括「融入網路科技以達到教學目標」、「面對面授課之外加入任何形式的科技教學」等。 • Valiathan (2002) 指出「混成式教學/學習」模式的概念是「強調自主學習,由教師從旁協助以獲得知識與技巧」以及「透過不同活動及媒體來養成某些態度與行為」等。
研究結果 • 多項研究顯示「混成式教學」能增進教學功效。「Shneiderman 等人(1998)研究指出,在電子教室的學習比傳統教室學習更為有效,尤其在認知、技巧發展、自我報告學習、及教室經驗之獲得更為明顯。」(轉引自蘇碧瓊、許繼德、黃佩玲,民93) • Alavi & Leidner (2001) 指出網路學習對於學習者而言,能彈性運用時間與空間、節省成本與時間、自己調整學習步調、以及利於合作學習的環境等。 • 美國政府更分析250餘項研究結果推論:「經由電腦網路輔助學習的學生其學習時間可節省25%」(壽大偉,民90)。 • 「許繼德(民91)之研究顯示接受網路輔助教學的學生,其英語學習成就顯著優於未接受輔助教學的學生。」(轉引自蘇碧瓊、許繼德、黃佩玲,民93)
Vaughan (2007) • Vaughan (2007) 研究有混成式教學經驗的大學學生、教師及行政人員。 • 學生反應這樣學習模式讓他們更彈性運用時間,而且也改進他們的學習成效,但剛開始時,他們面臨時間管理、肩負更多學習的責任、以及使用複雜新科技的壓力。 • 教師指出混成式的課程讓老師與同學有更多互動的機會、讓同學更參與學習、讓教與學的環境彈性更大,但是要開設這樣的課程也面臨下列挑戰:缺乏時間、支援及資源來學習運用新科技教學的技巧以便重新設計課程。
線上自學課程概要 • 自九十四學年度起,分班進入大一英文低程度班級487名大學部學生,除每週教室上課外,必須從事線上補救自習。修習成績納入大一英文成績百分之三十。 • 線上課程利用東吳大學「智慧大師」網路學習平台 http://elearn.scu.edu.tw進行,每週提供定量教學材料,任課教師負責批改作業,學生之學習情況由助教嚴格督導並紀錄評分,以確保學生每週定量之線上學習。 • 課程內容以目前大一英文讀本、聽力授課內容為主,讓低程度同學於課後有更多複習、測驗的機會,以便在大一英文期中、期末統一會考時有更好的成績表現,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
線上自學教材 (1) 文法學習單元及測驗(對應統一教材內之文法重點)(2) 統一聽力教材每課聽力測驗、克漏字練習、及考古題練習(3) 統一閱讀教材每課困難句型分析(4) 統一閱讀教材每課字彙解說及測驗(5) 統一閱讀教材每課造句練習(6) 課外閱讀測驗
網路學園平台 • 網路學園平台提共了一個教室外的虛擬教室,讓教、學互動更密切。 • 每週教材、作業、測驗皆妥善建置網站,學生查詢教材目錄即可清楚明瞭每週進度工作,安排空餘時間上網完成,如果教材一次看不懂可重覆播放。 • 在線上繳交的作業老師批改完後,完整存放網站,可供同學觀摩,所有測驗完成後,皆開放複習,學生可以瞭解自己所犯錯誤。 • 老師、助教並可隨時上網利用「學生學習統計」「教材使用統計」的功能督導學生學習,如果發現某些同學太久未上網學習,即可發簡訊提醒。 • 每班大一英文平均有四、五十位同學修習,任課教師很難個別輔導有問題同學。補救教學在網路平台進行,不受時、空限制,學生有問題可立刻在討論區提出,老師及線上助教一、兩天即回覆。有些老師、助教甚而在課餘上網與同學進行線上互動。
學習平台其他功能 • 教材目錄:明訂每週的學習課程、測驗與完成時間,幫助學生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 • 教材研讀:提供各類教材語音講解內容,幫助學生掌握教材。 • 線上作業繳交區:學生必須於期限前完成繳交,教師可於線上批改。 • 線上測驗區:學生必須於期限內完成,助教檢核系統批改成績是否有誤。 • 線上討論區:可進行即時多人線上討論。 • 課程討論區:學生可表達學習需要、回饋,並與同儕互動。 • 課程公告區:任課教師、助教可寄信全班學生,並公告課程相關訊息。 • 作業展示與評分公佈:讓學生比較其他同儕的作業,增加彼此競賽的心理。 • 各種網路行為的統計與排行公佈:展列測驗成績排行、討論發言篇數排行、作業繳交篇數排行、進站累積次數與排行等。 • 測驗成績統計、查詢與公佈:學生的測驗成績及時更新並做統計。 • 問卷設計:瞭解學生的學習策略以及對於線上學習的回饋 • 系統自動計算學生作業或測驗成績以及系統自動寄送學生作業或測驗成績。
實體輔導 • 除了線上學習教材,教學助理更針對部分有特殊需求同學進行每週定期實體輔導,給予學習成就低的同學關懷與協助,培養正確的學習策略,建立學習自信心。實體輔導為每週舉行一至二次,每次一至兩個小時,於課餘時間進行。輔導形式採小班制,期望能夠提供個人化的適性輔導。 • 助教每月報告
實施英文補救教學,低程度班級同學成績進步幅度20%實施英文補救教學,低程度班級同學成績進步幅度20% • 下學期低程度班級同學在統一考試的平均成績為60 • 大一英文低程度班級學生於大二英文重新分班時被分發到中、高程度班之人數94
線上問卷調查補救教學學生學習滿意度 • 統計95年1月(214份有效問卷)及95年6月(191份有效問卷)針對大一英文補救同學實施線上問卷。 • 兩次問卷施測裡有八題內容相近,檢驗比對答案之後發現,學生在第二次施測時對於網路自學課程的滿意度明顯提升。
兩次施測明顯差異 • 第一次施測時52%的同學滿意線上學習的機制與評估,第二次施測時有79%的同學覺得滿意。 • 第一次施測時43%的同學滿意助教對其線上學習的幫助,第二次施測時有69%的同學覺得滿意。 • 第一次施測時58%的同學認為任課教師對其學習有助益,第二次施測時有72%的同學覺得滿意。 • 不過,同學使用線上自學教材的時間有減少的趨勢,這可能是同學們適應了「網路學園」平台的使用方式,因而能夠更有效運用自己的時間。 • 有關對於聽、說、讀、字彙等教材的重視程度,前、後兩度施測結果顯現同學們重視文法,也亟需改進聽力技巧。
問卷調查全體大一英文學生學習滿意度 • 95年5月問卷施測所有大一英文學生,比較分析接受補救教學的低程度學生與未接受補救教學的中、高程度學生的學習滿意度。問卷共發出2,217份,回收1,576份,回收率71.1%。 (1)在學習認知態度上,低程度學生皆明顯高於中、高程度者; 64%低程度學生對自我的學習態度滿意,中、高程度學生為60%; 65%低程度學生認同課程有助於未來學習英文,中、高程度學生則只有58%;63%低程度學生認為修課過程中自己是認真用功的高於60%中、高程度者。(2)在學習情意態度上,低程度學生的上課心情比中高程度愉悅,低程度學生為65%,中高程度為59%;低程度學生認為修習課程後會提升英文興趣者高於中、高程度學生,低程度學生有65%,中、高程度學生為60%。(3)對於教學卓越計畫的措施及資源有助於英文學習的認同感,低程度學生顯著高於中高程度者,低程度學生為71%,中、高程度學生為64%。(4)低程度學生對課程安排滿意度明顯高於中、高程度者,低程度為66%,中、高程度學生為61%。
問卷調查全體大一英文學生學習滿意度 • (5) 低程度學生對於教師製作之網頁的滿意度極顯著高於中、高程度學生,低程度學生為72%,中、高程度學生為61%。(6)低程度學生比中、高程度學生更顯著認同學校提供的英文學習資源,低程度學生認為豐富者有77%,中、高程度學生為70%。(7)認同學校培養學生英文能力上亦有顯著差異,低程度學生有70%,中高程度為63%。(8)低程度學生認同數位化設施有助於學習明顯高於中、高程度者,低程度學生為73%,中、高程度學生為69%。(9)低程度學生認為「大一英文課程」有提升其英文程度者明顯高於中、高程度者,低程度學生有62%,中、高程度學生只有55%。
有關補救教學部分 • 95年5月問卷裡特別詢問參與補救教學同學對於補救教學的的學習滿意度。結果發現低程度學生之總滿意度為70%,顯示其對線上補救教學持肯定態度。 • (1) 75%學生推薦大一英文課程繼續提供線上補救教學,顯示其亟需補救教學機制協助銜接課程。(2) 71%學生認同教學助理的制度,認為教學助理能提供適當的線上學習協助。(3) 71%學生認為線上補救教學,可以有更多反覆學習課程內容的機會。(4) 70%學生認為「大一英文線上補救教學」對學習大一英文課程有幫助。
結論 • 分析全體大一英文學生學習滿意度,發現補救教學措施已有實質的成效,低程度學生對補救教學的滿意度達到70%,可以看出其對補救教學持肯定態度,且在「對課程看法」、「本身學習態度」、「對學校看法」、「學校硬體資源」以及「學習成效」五個面向上,對英文的學習滿意度在都比中高程度學生高。 • 但是由於大一英文課程「混成式」補救教學措施僅一年,仍有許多需改進之處。由於線上自學教材是統一製作完成後複製給所有低程度班級使用,無法顧及個別學生或班級的特殊需求,如果能訓練補救教學的助教及任課教師對於掌握新科技的能力,並鼓勵他們自行編製適用的補救教學教材,以反應個別差異的需求,提供多元而適宜的課程類型組合,這樣才能讓「混成式」補救教學真正發揮效益,幫助低程度同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