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237 Views
爱我家乡. —— 亲情河南 1101030133 张玉飞. 美丽家园呈现. 河南的渊源历史 河南的博大文化 河南的迅猛经济 河南的发展进程 河南的丰硕成果. 深厚历史积淀.
E N D
爱我家乡 ——亲情河南 1101030133 张玉飞
美丽家园呈现 河南的渊源历史 河南的博大文化 河南的迅猛经济 河南的发展进程 河南的丰硕成果
深厚历史积淀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十万年以前,南召云阳镇发现的猿人臼齿化石,年代大致与北京猿人相当。自远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中原大地上,创造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令世人赞叹的史前文化。相传伏羲女娲就是在中原一带奠定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础,至今淮阳仍保存着规模庞大的太昊陵。被称为“中华第一大帝”的轩辕黄帝,据说就诞生在今天郑州的新郑市,并在这里建立都城。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曾几度达到鼎盛,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就有3个,即: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程颐、程灏,政治家和军事家李斯、刘秀、岳飞,科学家和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和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吴道子,以及近现代的李季、冯友兰、姚雪垠、李准等。河南还是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堪称中国功夫的故乡。
文化盛世摇篮 在这块古老的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先后创造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令世人赞叹的史前文化。相传人的始祖伏羲氏就诞生在河南淮阳,华夏的祖先炎、黄二帝在河南新郑市。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七大古都河南有三个,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河南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处,中华第一笛、第一龙、第一剑都在河南出土。为了使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1991年,国务院决定由国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资建设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于1997年底建成。主展馆造型新颖,气势恢宏,具有独特的现代化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特征。
经济快速腾飞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1978年—200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从1992年开始连续8年实现了 “一高一低”的战略目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3 个千分点。国内生产总值于1994年提前6年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01年达到5645.02亿元,居全国第5位,居中西部各省市区之首。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居全国第2位,第二产业增加值居全国第6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居全国第8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7.76亿元,居全国第7位;地方财政收入267.7亿元,居全国第9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79.8亿元,居全国第6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于1996年提前4年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01年达到5929元,在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25位上升到第18位。
瞩目的发展脚步 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河南发展进程中新的里程碑。其里程碑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标志”上。 标志着河南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标志着河南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标志着中原崛起的思路更加清晰、平台更加宽广。 标志着河南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硕果累累 60年来,河南科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国初期,全省科技战线从社会主义建设总任务出发,以解决工作业成产中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重点,先后研制出我国最早的喷气纺机、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大型轴承和第一台液压支架。在农业上提出的异地培育玉米自交系,开创了我国南北穿梭育种的先河。开展中国角膜移植术的早期探索,进行“眼角膜移植术研究”获得成果;研制成功食管细胞采取器,解决了食管癌早期诊断及癌前病变研究中的重大难题。1978年以来,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全省共取得省级奖励的科技成果9342项。国家级奖励成果534项。2008年,全省专利申请量18411件(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专利制度,当年我省申请293件),专利授权量为9133件(1985年我省为2件)。先后培育的“豫麦21号”、 “豫谷1号”、 “豫芝9号”、“百农3217”、郑麦9023、郑单958等农作物优良品种,其品性和产量居当时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04交换机的诞生,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被朱镕基同志誉为一股春风。王码五笔字型被称为汉字信息化的革命。“神七”出舱宇航服面窗、建筑结构用高强度钢板、钢化异型玻璃等成果应用在北京奥运会、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