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PM 2.5 概述

PM 2.5 概述. 2011 年 12 月 5 日北京大雾,大气污染物浓度急剧上升, PM 2.5 是罪魁祸首。. 2011 年 12 月 4 日美国驻华使馆的 PM 2.5 监测数据再次爆表 , PSI > 500 。 北京环保局监测的 API 范围为 150 — 170 , 属 轻度污染 。. 空气污染指数 API 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 自此 PM 2.5 得到广大网友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PM 2.5 也从一个专业术语迅速成为了一个普通名词, 火了一把 ,但很快又 败给了春节 。. 主要内容. 概念 来源 研究现状 健康影响 防治措施. 概念.

xinqian-jun
Download Presentation

PM 2.5 概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M2.5概述

  2. 2011年12月5日北京大雾,大气污染物浓度急剧上升,PM2.5是罪魁祸首。2011年12月5日北京大雾,大气污染物浓度急剧上升,PM2.5是罪魁祸首。 • 2011年12月4日美国驻华使馆的PM2.5监测数据再次爆表,PSI>500。 • 北京环保局监测的API范围为150 — 170,属轻度污染。

  3. 空气污染指数API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

  4. 自此PM2.5得到广大网友和媒体的广泛关注,PM2.5也从一个专业术语迅速成为了一个普通名词,火了一把,但很快又败给了春节。

  5. 主要内容 • 概念 • 来源 • 研究现状 • 健康影响 • 防治措施

  6. 概念 • 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细颗粒。 • 与TSP和PM10相比,它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更长,易于滞留在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中,其中某些组分还可以穿透肺泡进入血液;也更易于吸附各种有毒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对健康的危害极大。

  7. 来源 • 人类生产、生活使用的各种染料的燃烧: 化石燃料(煤、天然气、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桔干、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PM2.5的主要来源)。 • 公路扬尘、建筑扬尘。 •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 • 自然界的风沙尘土、森林火灾、海水喷溅等。

  8. 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欧美一些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系统的PM2.5的研究,主要涉及PM2.5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排放清单、排放特征源以及PM2.5对大气能见度和人体健康影响等方面。

  9. 研究现状-2 国内研究: 在我国,这对的PM2.5开展的研究甚少,尚未形成大规模、高层次的系统研究。 部分城市有监测,多属于短期的、个别位点监测。 对PM2.5的污染特性、对PM2.5源排放特性的调查言研究缺乏。

  10. 健康影响-1 •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等。 • 生殖系统:PM2.5上附着很多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害物,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和低体重儿。部分毒物可以越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特别是妊娠早期。

  11. 健康影响-2 • 致癌作用:颗粒物种含多种致癌剂和促癌剂。研究表明颗粒物的有机提取物有致突变性,可引起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流行病学研究调查表明,城市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与居民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相关关系。

  12. 健康影响-3 • 对健康的其他影响: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死亡率有急性影响。PM2.5浓度的升高与冠心病人的心肌梗死发作和房性期前收缩发生有关,致使非致命性心脏病、心肺病患者过早死亡。 • 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污染的敏感人群。

  13. 健康影响-4 • 美国环保局在2003年做了一个估算:“如果PM2.5达标,全美国每年可以避免数万人早死、数万人上医院就诊、上百万次的误工、上百万儿童得呼吸系统疾病。相比当前的中国,美国当时的空气质量已经相当不错了,只有很少地区存在微量超标。而中国城市的空气达标率将降为20%,且超标严重。 • 如果中国的PM2.5能达标,社会收益无疑将会是巨大的。

  14. 防治措施-1 • 控制污染-1 • 改善能源结构和燃料结构,发展水电等清洁能源。 • 改革工艺、采用新型的除尘设备进行清洁生产。 • 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特别是以柴油为燃料的机动车。

  15. 控制污染-2 • 禁止焚烧垃圾。 • 加强对工地、道路扬尘管理,对裸露的地面进行绿化和铺装。

  16. 防治措施-2 • 加强环境监测和健康影响评价 • 建立城市大气颗粒物,尤其是PM2.5污染监测网。 • 完善大气颗粒物环境质量标准,把纳入空气污染指数(API)中。 • 提出保护易感人群、防止颗粒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的预警系统。

  17. 防治措施-3 • 自我防护措施 • 当空气污染严重时,减少户外活动。 • 空调和过滤装置设置为“内循环”。 • 外出时正确佩戴防尘口罩,如N95。(注:普通医用口罩和外科口罩对PM2.5没有防护作用)。

  18. 祝大家身体身体健康!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