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25 Views
第三节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 一、什么是伦理 1 、 伦理 : 它是规范人类思想、言行与社会关系的道德理想标准,目的是为人类社会能够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2 、伦理的特性: ( 1 )伦理标准含有一种内在义务的观念 ( 2 )伦理标准含有一种向善的意念 ( 3 )伦理标准是由社会文化所决定的 ( 4 )伦理标准是人们互动的道德准则 ( 5 )伦理与道德相比,前者为分别善恶之标准,后者为分别正确与错误的行为准则 ( 6 )伦理在理论上可分为绝对伦理和相对伦理.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 、迪尔凯姆将伦理分为两类:
E N D
第三节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 • 一、什么是伦理 • 1、 伦理:它是规范人类思想、言行与社会关系的道德理想标准,目的是为人类社会能够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 2、伦理的特性: • (1)伦理标准含有一种内在义务的观念 • (2)伦理标准含有一种向善的意念 • (3)伦理标准是由社会文化所决定的 • (4)伦理标准是人们互动的道德准则 • (5)伦理与道德相比,前者为分别善恶之标准,后者为分别正确与错误的行为准则 • (6)伦理在理论上可分为绝对伦理和相对伦理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 1、迪尔凯姆将伦理分为两类: • 一类是对所有人的伦理,它界定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调节全体成员之间的关系。 • 另一类是对特定的社会团体的伦理,它规范团体成员的行为。 • 2、社会工作伦理是:社会工作依其哲学信念和价值取向发展而成的一套伦理实施原则,是引导和规范社会工作活动的依据。 • 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意义: • ( 1) 引导约束功能:对社会工作者在助人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做了详细的规定,它的目的在于把社会工作者的活动引向正确的方向。
2、评价监督功能 • 规定了工作者的行为标准,这个标准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使工作者、案主以及他人来评价工作者的工作质量与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对工作者行为举止的监督。 • 3、区分认同功能 •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把社会工作者及其活动与其他人及其活动区分开来,通过区分,建立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形象和专业地位。
三、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制定 • (一)制定的原则 • 1、民主原则 • 2、价值原则 • 3、本土原则 • 4、应用原则 • 5、发展原则
(二)制定程序 • 1、依据一定的学术和政策研究成果 • 2、征询专家意见 • 3、召开社会工作者代表大会,讨论草案 • 4、颁布实行草案 • 5、社会工作者代表大会对守则草案修改 • 6、颁布正式守则
(三)守则内容 • 1、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伦理责任 • 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 3、社会工作者对机构的责任 • 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 •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 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四、美国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 1、社会工作者应有的行为举止 • (1)品格:社会工作者应保持高水平的个人行为 • (2)服务:社会工作者应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首要职责。 • (3)专业资格与职业发展:社会工作者应熟悉专业技能,执行专业功能。 • (4)操守:社会工作者要正直廉洁,恪守专业操守与职业道德。 • (5)学识与研究:应接受学术调查研究公约的指引。
2、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伦理守则 • (1)案主利益至上:首要职责是对案主负责 • (2)案主的权利与特权:培养案主高度的自我抉择能力 • (3)保守秘密与尊重隐私 • (4)服务费用:公平合理 • 3、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守则 • (1)敬重、公平、礼貌: • (2)处理同事的案主:保持谨慎的态度
4、社会工作者对雇主或被雇组织的伦理守则 • 对雇主和组织应忠诚尽职 •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职责 • (1)维护专业的完整 • (2)社区服务 • (3)知识开发 • 6、社会工作者对于社会的道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