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情况及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情况及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楼宏青. 1.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观念 2.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 2.1 澳大利亚网络资源档案数据库 2.2 澳大利亚图像数字图书馆 2.3 澳洲舞蹈 2.4 其它共建共享项目 3 . 澳大利亚馆际资源共享规则 4. 澳大利亚资源共建共享中 web2.0 技术中应用 5.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6. 中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对策.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共享重要的一环 一方面促进了信息资源共享发展

xerx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情况及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情况及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楼宏青

  2. 1.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观念 2.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 2.1 澳大利亚网络资源档案数据库 2.2 澳大利亚图像数字图书馆 2.3 澳洲舞蹈 2.4 其它共建共享项目 3. 澳大利亚馆际资源共享规则 4. 澳大利亚资源共建共享中web2.0技术中应用 5.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6. 中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对策

  3.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共享重要的一环 一方面促进了信息资源共享发展 一方面图书馆也依赖于信息资源共享而发展 1.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观念 1996年,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副馆长(Eric Wainwright)在日本东京召开的题为“21世纪的国家图书馆”国际讨论会的发言中提到: 1 2 3 图书馆管理的核心工作已经从大量采购、扩大馆藏转移到与其他图书馆和信息源相连接。 任何一个保存知识文献的机构的目的都是随时随地方便读者获取信息。找到研究者所需的特殊信息和资料。 在澳大利亚,从未有任何一家图书馆能够获得购买文献资料的足够的经费。

  4. 1.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观念 在澳大利亚,图书馆被认为是保存国家和民族记忆的地方,发扬 光大澳大利亚文化与传统是其重要任务。 重点目标: “打破障碍,迅捷、方便地利用沉睡在图书馆和文化机构里的大 量信息资源”。 1995年起致力于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由国家图书馆牵头的图书 馆合作工作开展得也十分有效,合作不局限在公共图书馆范围,还包 括高校图书馆、科学图书馆等其他类型的图书馆。

  5. 2.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 2.1 澳大利亚网络资源档案数据库(PANDORA:Preserving and Accessing Networked Documentary Resources of Australia)

  6. 2.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 2.1 澳大利亚网络资源档案数据库 PANDORA 简介 PANDORA是一个对澳大利亚在线出版物不断收藏和保存的数据库,由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于1996年开始建设,目前与澳大利亚其它九个图书馆及文化收藏机构共同建设。 有选择地对网上出版物及网站进行收集并提供长期访问。这些网上出版物及网站内容是关于澳大利亚的有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科学或经济意义的作品,或被公认为权威和对国际知识作出贡献的澳大利亚作者的出版物。 PANDORA 目的 PANDORA的内容分为15大类:艺术与人文,健康,新闻与媒体,工商经济,历史与地理,政府与政治,电脑与互连网,土著居民,科技,教育,少年,社会与文化,环境,法律与犯罪,体育与娱乐。 PANDORA 内容

  7. 1995年 1996年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2.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 2.1 澳大利亚网络资源档案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注意到澳大利亚网上信息发行量日益增长,认为有责任搜集、保存任何格式的澳大利亚出版物。 历 史 与 成 就 1月,成立了澳大利亚电子出版物遴选委员会,制定了遴选准则。 8月,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成为首位合作馆参加这项活动。 6月发布了PANDORA数字归档系统PANDAS(PANDORA Digital Archiving System),2002年8月发布2版。 3月总共10个参加单位 所有大陆州立图书馆、北领地图书馆(Northern Territory Library)、国家电影挡案馆(National Film and Sound Archive)、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Australian War Memorial)以及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studies)。

  8. 2.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 2.1 澳大利亚网络资源档案数据库 遵守法律协议 提供当前访问 历 史 与 成 就 确保长期收藏 承担保存职责 研制保存政策 制定保存原则 对其数字收藏开展了详细的风险评估,制定了一个逐步发展的数字保存行动计划(Digital Preservation Action Plan)以区分优先次序和指导数字保存工作。 PANDORA已实现了建设目标: 一个有选择的澳大利亚电子出版物,如电子期刊、政府出版物、有研究或文化意义网站的世界级档案馆。

  9. 2.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 2.2 澳大利亚图像数字图书馆(PictureAustralia) PictureAustralia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服务系统,可以同时检索到所有参加单位许多重要的在线图片收藏。它于2000年9月由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昆士兰大学图书馆启动,目前参加单位有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Australian War Memorial)、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新南威尔士州、塔斯马利亚(Tasmania)州、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

  10. 2.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 2.3 澳洲舞蹈(Australia Dancing) Australia Dancing项目为用户提供有关澳大利亚舞蹈历史及其现状的各方面信息。 Australia Dancing提供了一个分享读者关于澳大利亚舞蹈和舞蹈者的知识、理念和新闻的空间。

  11. 2. 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 2.4 其它共建共享项目 1、澳大利亚图书馆资源共享系统(Libraries Australia) • Libraries Australia检索服务子系统(Libraries Australia Search Service) • Libraries Australia编目子系统(Libraries Australia Cataloguing) • Libraries Australia文献传递子系统(Libraries Australia Document Delivery ) 2、澳大利亚图书馆门户(ALG:Australian Libraries Gateway) 3、澳大利亚网络期刊库(AJOL:Australian Journals Online) 4、澳洲虚拟参考服务系统(AskNow)

  12. 3. 澳大利亚馆际资源共享规则(Australian ILRS Code:Australian Interlibrary Resource Sharing Code) 澳大利亚馆际资源共享规则,2006年5月版,取代了图书馆界2001年采用的规则(2004曾进行少量修订)。该馆际资源共享规则已获澳大利亚图书馆和信息协会(ALIA:Australi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Association)、澳大利亚州立图书馆理事会(CASL:Council of Australian State Libraries)、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理事会(CAUL:Council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Librarians)和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认可。 三个级别的服务 Express 核心(Core)服务是必须做的。在提供最高级别的特快(Express)服务之前,各级必须提供核心(Core)和紧急(Rush)级别的服务。每一级别的服务推荐了最高价格,当一个供应图书馆不能达到周转时间的要求,收费的水平要相应下降。 Rush Core

  13. 1 利用用户协作模式帮助图书馆发现和采集资源 3 为用户提供创造和传播知识的渠道 4 4. 澳大利亚资源共建共享中web2.0技术中应用 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具有交互性(参与性)、个性化、相关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向“用户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 图书馆应用web2.0技术来改善图书馆的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工作, 主要目标在于: 为用户与图书馆之间、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思想交流提供空间

  14. 4. 澳大利亚资源共建共享中web2.0技术中应用 澳大利亚图像数字图书馆PictureAustralia服务系统与flickr网站合作。 PictureAustralia可加入读者的图像收藏,有兴趣的读者可阅读为贡献者(For Contributors)一栏的概述以了解如何将自己的收藏包括进来。读者点击按纽flickr可以看到别人已加入了什么。

  15. 4. 澳大利亚资源共建共享中web2.0技术中应用 澳洲舞蹈(Australia Dancing)项目的网站是基于维基(wiki)软件技术建设的。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任何人都可以申请注册并依有关原则向网站提供信息和数据,可以对共同的主体进行扩展和探讨,对其他人提供的资源进行评价甚至修改。Wiki对于共建共享知识库有重要意义。

  16. 5.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我国图书馆之间共建共享的模式 我国全国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项目有: (1)由教育部牵头组织实施的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 (2)由科技部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 (3)由文化部和财政部牵头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NDCN:National Digital Culture Network.) (4)由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Chinese National Science Digital Library) 区域性跨系统共建共享 全国性跨系 统共建共享 区域性系统 内共建共享 全国性系统内共建共享

  17. 5.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广州石牌六高校图书馆馆际协作项目 六校(按笔画排列):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 自1994年6月开始,石牌六校陆续建设了: 广州石牌高校图书馆中、外期刊联合目录” “广州石牌高校图书馆免费电子全文数据库” “广州石牌地区高校图书馆报纸馆藏联合目录” “广州石牌高校创新参考数据库” 2007年1月1日起正式使用石牌六校图书馆通用借还管理系统。

  18. 5.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存在的问题: • 网络资源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宏观控制机制不健全。 • 资源共享的意识比较淡薄。 (1)资源共享的组织与协调不利,认识上存在差距 (2)信息资源共享的规模不足 与澳大利亚相比,我国大多联机编目中心成员馆数量相当有限。就CALIS而言,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CALIS联机合作编目成员馆619个(包括高校和从事图书业务的公司等),2006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867所,成员馆数量也仅占高校图书馆总量的30%左右。我国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全国性的跨系统联机编目网络。其它数据库、特色资源共建共享的范围还很有限。 (3)信息资源共享缺乏有效的技术和管理规范 高校数字图书馆联合建设数据库的统一标准规范问题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 共享网络组织中缺少激励和惩罚机制,缺少对责、权、利的明确规定和管理办法。

  19. 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校图书馆有限资金的效益最大化,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馆际间的分工协作,共同发展信息资源,以更好地促进图书馆自身的持续发展,为读者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校图书馆有限资金的效益最大化,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馆际间的分工协作,共同发展信息资源,以更好地促进图书馆自身的持续发展,为读者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结 语

  20. Thank You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