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42 Views
第一章 绪论 §1.1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1.2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 §1.3 流体的力学模型. §1.1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一、质量力 质量力指作用在流体全部质点上并与受作用的流体质量成比例的力。如重力、惯性力等。在流体力学中,往往不直接用质量力,而用单位质量流体上的质量力,简称单位质量力 。则: 二 . 表面力 表面力是指作用于流体表面上并与作用表面积成比例的力。 表面力按作用方向分为:法向表面力 — 压力和切向表面力 — 摩擦力。.
E N D
第一章 绪论 §1.1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1.2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 §1.3 流体的力学模型
§1.1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一、质量力 质量力指作用在流体全部质点上并与受作用的流体质量成比例的力。如重力、惯性力等。在流体力学中,往往不直接用质量力,而用单位质量流体上的质量力,简称单位质量力 。则: 二.表面力 表面力是指作用于流体表面上并与作用表面积成比例的力。 表面力按作用方向分为:法向表面力—压力和切向表面力—摩擦力。
例题:封闭容器盛水,在地面上静止时水所受单位质量力为多少?封闭容器从空中自由下落时,其单位质量力又为多少?例题:封闭容器盛水,在地面上静止时水所受单位质量力为多少?封闭容器从空中自由下落时,其单位质量力又为多少? 答:
§1.2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相对于固体,它在力学上表现出以下特点: • 流体不能承受拉力。 • 流体在宏观平衡状态下不能承受剪切力。 一、惯性 密度
二、流体的粘性 1、牛顿内摩擦定律 对于运动的流体,当流体质点间存在相对运动时,由于流体的粘性作用,在流体内部流层之间会出现成对的切力,称为内摩擦力。 17世纪牛顿通过牛顿平板实验研究了流体的粘性。下图即为牛顿平板实验装置,下板固定,上板可动,且平板面积有足够大,可以忽略边缘对流体的影响。其中
h为两平板间的距离,A为平板面积。 若对上板施加力F,并使上板以速度U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则内摩擦力T = F。通过牛顿平板实验得出: 因流体质点粘附于固体壁上,故下板上流体质点的速度为零,紧贴上板的液体质点速度为U。当h及U不太大时,板间沿法线方向的点流速可看成线性分布,即:
所以,内摩擦力为: 此式即为牛顿内摩擦定律公式。其中: 为动力粘度,表征流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它和密度的比值称为流体的运动粘度 。 在运用牛顿内摩擦定律公式时应注意: • 此式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 此式表明,流体内有相对运动时,流体内就会产生内摩擦力来抗拒此相对运动。 • 切应力τ的大小与流体的粘性以及沿运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梯度du/dy成正比。
2、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 凡遵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反之称为非牛顿流体。常见的牛顿流体有水、空气等,非牛顿流体有泥浆、油漆、油墨等。 三、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流体的体积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属性称为流体的压缩性。流体的这个特性用体积压缩率k或体积模量K来表征。 流体体积压缩率及相应的体积模量随流体种类、温度和压力而变化。通常液体的压缩性不大,而气体的压缩性则大的多。当流体的压缩性对所研究的流动影响不大,可忽略
不计时,这种流体称为不可压缩流体,反之称为可压缩流体。 流体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属性称为流体的膨胀性。流体的这个特性用体膨胀系数 来表征。 体膨胀系数也随种类、温度和压力而变化。通常液体的体膨胀系数很小,气体的体膨胀系数很大。 气体和液体不同,具有较明显的压缩性和膨胀性。对理想气体,压力p是体积和温度的函数
§1.3流体的力学模型 一、连续介质模型 流体力学中将流体假设为由连续分布的流体质点组成的连续介质。根据流体连续介质模型,表征流体性质和运动特性的物理量和力学量为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函数,可用数学中连续函数这一有力手段来分析和解决流体力学问题。二、理想流体 实际流体都具有粘性。当粘性力对流动影响很小时,假设流体没有粘度,这种无粘度的假想的流体模型称为理想流体。引入理想流体模型后,大大简化了流体力学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三、不可压缩流体 不计压缩性和热胀性而对流体物理性质的简化 液体的压缩性和热胀性均较小,密度可视为常数,通常可认为不可压缩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