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現代文學導讀

現代文學導讀. 散文的地域風情 中台灣. 《 我們地方的故事 》. 作者:賴和 賴和紀念館網站 台灣新文學之父。 賴和,一八九四年五月二十八日生於 彰化 ,本名 賴癸河 ,一名 賴河 。筆名有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浪、孔乙己 … 等。幼年習漢文,舊文學根柢深厚,十六歲考進總督府醫學校,一九一七年六月在彰化建立「 賴和醫院 」,開始懸壺濟世的生涯。. 賴合足跡. 1918 年─前往廈門,供職於鼓浪嶼租界的博愛醫院; 1919 年 7 月─從博愛醫院退職歸台;在廈門期間已感受到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對於文化、社會的影響力;

xenos-lov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現代文學導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現代文學導讀 散文的地域風情 中台灣

  2. 《我們地方的故事》 • 作者:賴和 • 賴和紀念館網站 • 台灣新文學之父。 • 賴和,一八九四年五月二十八日生於彰化,本名賴癸河,一名賴河。筆名有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浪、孔乙己…等。幼年習漢文,舊文學根柢深厚,十六歲考進總督府醫學校,一九一七年六月在彰化建立「賴和醫院」,開始懸壺濟世的生涯。

  3. 賴合足跡 • 1918年─前往廈門,供職於鼓浪嶼租界的博愛醫院; • 1919年7月─從博愛醫院退職歸台;在廈門期間已感受到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對於文化、社會的影響力; • 1921年10月─加入台灣文化協會,被選為理事; • 1923年12月─因「治警事件」第一次入獄;

  4. 賴合足跡 • 1925年12月─發表第一首新詩〈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的同志〉自此積極投入台灣新文學的創作。 •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變當天,再度被拘入獄,約五十日,在獄中以草紙撰述〈獄中日記〉,反映了殖民地被統治者無可奈何的沉重心情,後因病重出獄, • 1943年1月31日逝世,行年五十。後世咸尊其為「台灣新文學之父」。

  5. 《我們地方的故事》 • 有來到敝地的人,我敢信一百個之中有九十九,無有人無去到公園。所以大家都知道公園的所在,公園是東門外沿太極山腳一帶地域。 • 賴和從公園→一座城樓,巍巍然聳立著→好亂的彰化?→四城門,總理造北門歷史→聖廟「雷起大成殿、鬼哭明倫堂」夭異之說(彰化孔廟) Q:談談文中所寓含的政治想法。

  6. 《我們地方的故事》 • 「雷起大成殿」所預兆的禍害,一定會較重大的危懼來,雖然有了轟廢的一聲紙上砲響,大家都以為不足應這預兆,猶抱著不安的心,在等待變異的到來。 • 彰化舊名為「半線」,原來是巴布薩平埔族半線社的範圍,清領時期改稱「彰化」,取其彰顯皇化之意。

  7. 《我們地方的故事》 彰化縣城 • 東門—樂耕門(今中華路口與中山路交會點,即今縣議會所在地) • 北門—共辰門(位於今光復路與和平路之間:和平路84巷口,國光車站附近) • 西門—慶豐門(今中正路、陳陵路與吉祥街之間) • 南門—宣平門(位於今華山路、民生路與南瑤路之間:華山路42巷附近)

  8. 彰化縣城─築城 • 彰化設縣之初並無城牆,曾遭原住民起事圍攻,於是1734年知縣秦士望在街道周圍種植莿竹作為城垣,並建四方城門,故彰化也素有「竹城」或「竹邑」之雅稱。 • 1786年,漳州人天地會眾林爽文起事,佔據彰化縣署為作為盟主府,與福康安在八卦山會戰,史稱「林爽文事件」。1795年,陳周全藉天地會餘勢起事,再佔彰化縣城,後被攻破。經歷兩次戰亂,城周莿竹也遭砍伐殆盡,直到兩年後(1797年),知縣胡應魁才再行復植,又於四門增建城樓。

  9. 彰化縣城─拆牆 • 1895年,清朝因甲午戰爭失利,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日軍從台灣北部澳底登陸,受到台灣民眾武力抵抗,8月26日,日軍與台灣南北聯軍在八卦山大會戰發生,戰況激烈,兩日後彰化城淪陷。1897年,日本政府修改台灣行政區,彰化街隸屬台中縣彰化支廳管轄[21],並以「城堡阻擋了現代化的建設」為由,陸續拆除城樓。

  10. 《我的閤平居》 • 楊錦郁,1958.02.10生,台灣彰化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現就讀淡江大學中文所博士班,曾任出版社編譯,現任聯合報副刊編輯,從事散文和報導寫作並翻譯,曾獲中興文藝獎章、中山文藝創作獎。

  11. 《我的閤平居》 • 著有報導文集《嚴肅的遊戲》、《用心演出人生》;散文集《深情》(與李瑞騰合著);《遠方有光》、《記憶雪花》、《溫馨家庭快樂多》及翻譯作品。

  12. 課文賞析 • 本文詠情的對象包括三部分,一是「閤平居」,二是母親,三是友情。 • 「閤平居」寄託了作者的童年記趣,如應考時老師問她的,「你叫什麼名字?」「你家的住址?」作者多次強調這兩個發問,也意味著「閤平居」是她的家,也是她成長中不可或缺的名字。

  13. 《我的閤平居》 • 閤平居位在彰化市內著名的二級古蹟孔廟旁,是一處新開的茶藝館,知道它開張時,從台北回去彰化的我,央求已經不太願意外出走動的母親一定要陪我去看看。

  14. 《我的閤平居》 • 我和媽媽緩緩走過市區,踏入過往我們經常路過的荒廢建築,坐在閤平居的屋裡,只見幾位外地來的遊客,好奇地向經營者詢問閤平居的歷史。 • 我們氣定神閒的坐著,甚麼也不必多問,因為再也沒有人像我對它那麼熟悉,因為這裡是我的「閤平居」。 Q:那些地方,您會有「這是我的」的感受?

  15. 《我的閤平居》 • 「閤平居」由我五歲就讀大成幼稚園時的教室改建成,四十年多年前的大成幼稚園可是遠近馳名,主因是這個幼稚園是公立的,當時,公立幼稚園在全縣僅只一所,它學費低廉,教學優良。 • 這樣一所好的幼稚園是所有家有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們,心中的明星學校。 Q:作者1958年生,也就是1963年的大成幼稚園又是什麼模樣? Q:您的幼稚園是什麼模樣?

  16. 《我的閤平居》 Q:回到您的幼稚園,坐在當年您的椅子上,當年那位教您的老師還在嗎?當年和您吵架友好的她,現在在那裏?

  17. 《我的閤平居》 • 我記得老師們用國語問我兩個問題,一個是我的名字;一個是家裡的地址。 • ……我就這樣繼哥哥姊姊之後,順利考上了「大成」。

  18. 《我的閤平居》 • 再次進入我的幼稚園,竟已四十年後,閤平居承租的一方空間,正好是我當時讀第八班的教室。「大成」一年招收八班的幼童,幼童的班別用圍兜上的鈕扣區分,譬如八班的扣子是紅色的,一班是白色,六班是綠色的。 • 四十年之後重新進入自己當年的教室,難免心情雀躍,屋裡屋外四處探望,試坐一下閒置在戶外,以前上課的小椅子,感覺學校不似記憶中那般寬敞。

  19. 《我的閤平居》 • 她的三個孩子都順利考取公立的幼稚園,不知當時猶是少婦的她,是否感到喜悅,我無從窺探她年輕的心情。只知道姊姊一直掛記一件和「大成」相關的事,並深深遺憾著。 • 作者想起母親的三個子女都讀大成幼稚園,是件光榮的事。 Q:是什麼事呢?您是否曾面對相同的情況?

  20. 《我的閤平居》 • 媽媽在閤平居坐了一下,開始擔心等一下沒有體力走回家,因為體力日衰,她其實對四處走動視為畏途,若非情感上和「大成」還有些牽繫,怕她更是沒意願來。我攙著她離開閤平居。 • 那也是我們母女最後一次攜手走過彰化市區,走過我們的記憶。

  21. 《我的閤平居》 • 兩個月後,母親過世了。 • 我的舊家 Q:您有過和家人對某地的回憶嗎?是那裏?

  22. 《我的閤平居》 • 母親走後,幾個知心的朋友也陸續離開我的城市,在寂寞的心情中,我想著,應該會有新的朋友出現吧,人生不就這樣嗎?絕處總會有另一個契機。 Q:作者沒想到竟然在她身邊出現幼稚園的同學。看著自己童年的幼稚園畢業的團體照,什麼感覺? • 我懷著又期待又複雜的心情打開那張照片檔,因為年代久矣,黑白的照片已殘缺一角,團體照的下方標識著一行字:「彰化縣立大成幼稚園第十七屆畢業留念」。

  23. 《我的閤平居》 • 我想著年輕的母親每日清晨費勁把我們叫起床,然後再仔細幫我和姊姊綁頭髮。 • 我和母親一樣,髮絲很細,滑溜不易成型,橡皮筋紮太緊,細嫩的頭皮又會受傷,母親在手勁的拿捏上要費一番心。

  24. 《我的閤平居》 • 在操持大家庭的繁重家務時,母親必然感覺到為兩個女兒綁頭髮的精神是一種耗損,所以我進了小學之後,她幫我和姊姊剪成短髮,一直到我讀大學,才有機會留長髮。但不愛劉海,喜歡短髮,也成了我的習性。 • 我們這年代才有的護髮運動。猶記當年母親幫我梳髮的記憶,呵呵,這可是男生沒有的權利。

  25. 《我的閤平居》 • 我仔細端詳照片中的諸位老師,除了園長的面貌外,其它幾位我已不復記憶,但照片中的她們,不約而同露出微笑,每一位的衣著也都清爽典雅,四十多年前的老師們,應是當時的女性知識分子; • 四十多年後的今天,照片中的老師們也都屆古稀之年了吧!

  26. 《我的閤平居》 • 照片中的同學呢?竟然有人在四十多年之後,又和我在同一辦公室,世界雖大,但人與人之間情分的牽引,又何其微妙。 Q:難得可見的緣份,十年修得同船渡,您我同在這間教室,18週36小時,又是什麼緣份呢?您和同組的同學還得走讀文學地景,哇!可是十年修得同車遊哩!

  27. 《我的閤平居》 • 每次回彰化,經過閤平居時,我總不免會憶起幼稚園入學考試的那天,在一間大教室裡,老師用國語考我,「你叫甚麼名字?」「你家的住址?」 • 當時的景象一幕幕清晰浮現,恍如昨日。然後又似乎看到我攙著母親走出閤平居,那是我們母女最後一次攜手走過彰化市區。 Q: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總是以為有下次,殊不知這次很有可能就是最後一次。不要留下遺憾!

  28. 《清水岩》 • 蕭蕭,本名蕭水順,1947年出生,彰化縣社頭鄉人。 • 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現為明道管理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曾獲《創世紀》創刊二十週年詩評論獎、青年文學獎、新詩協會詩教獎等。

  29. 《清水岩》 • 作品領域涵蓋現代詩、散文、詩學評論,並致力於現代文學教育及推廣工作。著有《凝神》、《父王扁擔來時路》、《台灣詩學》、《台灣新詩美學》等五十七種,編有各類選集三十餘種。

  30. 課文賞析 • 清水岩位於彰化縣社頭鄉許厝寮,主要景點包含清水岩寺、清水岩森林遊憩區、露營區及長青自行車道,是中部三大名岩之一,亦是彰化縣著名的觀光景點。 • 作者筆下的〈清水岩〉如同一份細密詳盡的旅遊指南,充滿一種在地的親和。將清水岩的歷史、地理、物景、人情進行有效的組織結合,讓本文跳脫名勝導覽的框架,成為極具地方人文視野的佳構。

  31. 《清水岩》─歷史 • 地屬「許厝寮」。有人說「許」應是「苦」才對,因為這裡幾乎沒見過姓許的居民,居民大部分姓陳,小部分姓康,光復後此地即劃分為兩個村莊,北面靠近朝興村的稱為山湖村,南邊環繞清水岩的即是清水村,兩村迎神廟會,大都合併舉行,老一輩的人仍然襲稱許厝寮,不加細別。 • Q:彰化人看清水岩和蕭蕭的清水岩有沒有不同的部分。

  32. 《清水岩》─地理 • 從山腳路轉入向山的小徑,不用十分鐘就會發現「清水春光」四字,敦厚的筆畫勒在一塊古拙的碑石上,不必懷疑,這正是彰化八景之一──「清水春光」

  33. 《清水岩》─地理 • 到處尋春未見春,原來春在此藏身, • 山都獻笑齊描黛,溪但浣花不著塵。 • 竹響又喧歸浣女,桃開慣引捕魚人。 • 仙岩清水傳名字,果有香泉似白銀。 • 但作者頗有己見,認為: • 我們從小叩訪清水岩,清水岩的山景一直讓人覺得平實而又親切,就像母親的懷抱。當你傷心時,最想投入母親的懷裡訴說。

  34. 《清水岩》─物景 • 山寺前面一片廣場,足夠追逐喧鬧,寺後是山,山側一彎蜿蜒的小徑,可以踏著厚厚的落葉隨山升高,也可以沿著小徑循鳥聲入幽。 • 稍遠處,自南而北,一道堤防依山迤邐,這是八七水災後所建,洋灰已蒼黑,青苔、蔓藤逐漸攀爬其上,隱然化入山勢而不覺!

  35. 《清水岩》─物景 • 沿途綠樹成蔭,最多的,常見的鳥類有白頭翁、繡眼畫眉、紅是相思樹、樟樹、楓樹、楠木、梧桐、龍眼、荔枝、楊桃等等。還有清脆悅耳的鳥叫聲,不絕於耳嘴黑鵯、小彎嘴、竹雞、山紅頭、斑鳩、樹雀綠繡眼、五色鳥。 圖;五色鳥

  36. 《清水岩》─人情 • 一樣的樹木,一樣的人情。你只要輕輕告訴司機:我到清水岩,就可以放心欣賞窗外隨時變換的景致,有時紅樓,有時灰瓦,轉彎後往往可見三、四隻閒蕩的土雞,過橋時則是乾涸的山溪,也有砂土,也有大石,無所事事。 • 路的兩旁不外乎綠樹與人家,斷斷續續,連成一體。

  37. 《清水岩》─人情 • 從小,我們喜歡來這裡徜徉,樸實的山,樸實的古剎,自自然然,忘記人間多少虞詐,彷彿我們也隱然化為山勢而不覺,不覺隨著山呼吸。 • 隨著山呼吸,好像隨著母親牙牙學語。清水岩,不是金碧輝煌的觀光名剎,沒有潔淨的大理石地板,亦乏聳天的龍柱、高啄的簷牙,更少金箔、亮片,他只是一座古廟,不會積極勸人改過、向善,只是穩穩實實坐在山村裡,坐在我們內心深處,

  38. 《清水岩》─人情 • 隨時在我們落淚時給我們安寧,給我們撫慰,偶爾也重播我們在清水岩跑進跑出,自幼及長,幾次不同的笑聲,總讓我們想起母親和溫暖。 Q:作者將清水岩喻為母親形象,有何相似處?

  39. 《清水岩》─人情 • 清境異常走馬來時春滿客/水天一樣拈花溪處佛如生 • 清不沾塵景色晶瑩/水能益智神機活潑 • 清比壺冰纖塵不染/水融鏡月滿眼增光 • 清靜無囂陶情淑淨/水流不息往過來追 Q:下次您去的時候,看看可不可以把這幾句對聯拍下來?

  40. 《清水岩》─人情 • 作者還快寫了附近景點: • 觀音山五峰 • 長青自行車車道 • 清水岩童軍營地 Q:您怎麼寫家鄉的觀光景點。

  41. 十八彎古道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