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优化教育生态环境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优化教育生态环境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 边志学 2003 年 11 月 19 日. 一、倡导反思文化. 问题:你认为教师职后培训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1 、选择理论总结法的占 36% ; 2 、选择专题讲座法的占 44% ; 3 、选择经验介绍法的占 31% ; 4 、选择反思研究法的占 30% 。. 教师成长≠经验传递 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 专家知识的三个特征:. 1 、专家知识是专门化的,限于特定领域的; 2 、专家知识是有组织的;

xen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优化教育生态环境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优化教育生态环境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 边志学 2003年11月19日

  2. 一、倡导反思文化 问题:你认为教师职后培训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1、选择理论总结法的占36%; 2、选择专题讲座法的占44%; 3、选择经验介绍法的占31%; 4、选择反思研究法的占30%。

  3. 教师成长≠经验传递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4. 专家知识的三个特征: 1、专家知识是专门化的,限于特定领域的; 2、专家知识是有组织的; 3、专家知识大部分是缄默知识,这种缄默知识是“智力行为的隐性基础”,是“难以形式化和通过他人直接教学的”,“只能由当事人在实践中经过反思去构建和创造”,“这种知识是由实践者自己的语言去表述”。

  5. 反思性教学: • 与自己原有的经验对话 • 与同事的经历对话 • 与学生的发展状况对话 • 与自己现有的理念和行为对话 教师

  6. 反思性教学: 反思日记 课堂录像 访谈记录 学生评议 同行观摩 专家点评 利用

  7. 反思性教学: 教师行动研究 教育质的研究 专项课题研究 进行

  8. 反思性教学: • 技术层面的反思 • 观念层面的反思 • 解释层面的反思 • 解放层面的反思 • 宏观背景层面的反思 达到

  9. 反思性教学: • 对自己教育对象的观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 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 对教育意义的实现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实现

  10. 反思性教学: • 反思性教学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意志的方式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 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已经不是教育科研中的局外人,在这里,反思和研究成为零距离。 • 反思性教学中,“反思”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化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11. 成翠格老师在反思日志中写道: • 我是一个有着20年教龄的教师,按理说,对教育应当是轻车熟路、满腹经验了。以往,面对教育困惑,更多的时候我是在凭经验解决问题。自从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进入了研究的状态后,不断的反思自我,使我认识到二十年积累的经验已不是我的资本,都成了我的工作教训,不!也不仅仅是教训,更是我发展的宝贵资源。 • 教师行为的研究是教师发展的最佳途径,而缺乏反思精神的教师就像上战场没带枪的士兵一样危险。 • 反思性教学,就是我们每位教师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而且还要改变我们天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育方式、教育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我们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谁反思的深、转变的大,谁就发展的快。

  12. 张宏老师在反思日志中写道: • 前些年,校长对我的课是这样评价:讲的有板有眼,学生听得认真,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我的评价是:我们老师很厉害,说一不二,但总是批评我们多,表扬我们少。当时我认为老师讲的很清楚,学生听得认真,这就是向优秀课迈进。我还以为学生惧我、怕我,这是老师的威力,既然老师说的一是一,二是二,学生应无条件的接纳老师的观点和做法,而现在,我敢说,这样的课在28中肯定是不合格的。非常庆幸的是我掌握了反思性教学,使我懂得了在课堂上如何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首创、尊重学生的思维,我在课堂上学会了“等待”学生,课上我讲的少了,学生思维活了,这种“等待”显示了奇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行为的研究,促使了我的发展和变化。

  13. 邢璞老师在反思日志中写道: • 过去讲物理课,我可以用3W概括,即:“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样做)”就可以了。比如讲滑动变阻器,画了讲、讲了画,学生还是不会,在教学行为的反思中,我将这节课改为学生设计滑动变阻器,学生在兴奋和激动中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变阻器,这节课在知识方面,是学生自己设计,不是灌输所得,所以学生掌握的扎实、灵活;能力方面,学生设计的虽有缺陷,但他们想方设法的去改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方面,由于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学生有了充分的情感、毅力、意志的体验。这节课,不仅学生的收获大,我的收获更大。

  14. 李静老师在反思日志中写道: • 期中考试结束了,考试的结果,真的让我难过了好多天,这几天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曾经认为当老师只要认真备课,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就行了,更何况我从事的是我自己喜欢的英语专业,所以每天我都是看书、听读写作,一味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很少去研究学生。一旦学生发生了什么不配合我教学的事情,我就很委屈,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自己认真备课了,怎么就有人不买账呢? 这几天的反思后,我渐渐体会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这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要研究学生的需要、研究学生的困惑、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研究学生在想什么、研究学生缺什么,只有对学生更多的关注,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15. 反思性教学: • 当我们远离教科研时,我们滋生的是神秘; • 当我们走近教科研时,我们感到的是喜悦; • 当我们进入教科研时,我们体察的是澄明。 体会

  16. 二、致力健康文化

  17. 教育生态链: 教师 心理健康 学生 心理健康 健康班级 健康课堂

  18. 现代人学素质理念将教师心理素质界定为: 教师在从事教育实践中生成和积淀的文化素养、教育才能和人格品质的合金。

  19.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把教师心理素质界定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把教师心理素质界定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进而把教师的素质结构建构为一个由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育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以及教学行为和策略等要素互动同构的操作模型。

  20. 根据当代教育学科群的科学主义,一些教育学者又认为:教师心理素质的理想模型由职业功能和素质结构两个维度互动而构成根据当代教育学科群的科学主义,一些教育学者又认为:教师心理素质的理想模型由职业功能和素质结构两个维度互动而构成

  21. 实践生成性原则结构整体性原则主体构建性原则实践生成性原则结构整体性原则主体构建性原则

  22. 一是立项了省级重点课题《构建人本管理机制,优化教师心理品质》一是立项了省级重点课题《构建人本管理机制,优化教师心理品质》 ①学习机制与目标机制并存,以学习机制为主 ②激励机制与责任机制并存,以激励机制为主 ③发展机制与竞争机制并存,以发展机制为主 ④评价机制与考核机制并存,以评价机制为主 ⑤自律机制与制约机制并存,以自律机制为主 ⑥反馈机制与监督机制并存,以反馈机制为主

  23. 被接纳的需要 • 被重视的需要 • 被认为有能力的需要 • 有安全感的需要 教师 要满足 学生 二是营造健康课堂

  24. 或因认知基础不同而出错 或因思维方式不同而出错 或因情感影响不同而出错 或因实践感受不同而出错 学生 在二十八中 “教室”是出错的地方,错误也是一笔资源 • 接纳学生的差异、接纳学生的错误、接纳学生的个性

  25. 要蹲下来与学生说话 要把学生看作是人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是有能动性的人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是有情感的人 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 是未成年的人 尊重学生的首创 是有潜力的人 尊重学生提出古怪问题 是有创造力的人 尊重学生想象或别出心 是能长大的人 裁的念头 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 意志和行为方式 尊重学生的差异 尊重学生

  26. 不在于教师讲授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讲授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为什么。 不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是否大量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 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学生质疑和评判了多少。 不在于老师布置了多少课外作业,而在于学生能否展开想象的翅膀。 • 健康课堂

  27. 从一致走向差异 从共性走向个性 从集体走向个人 从外部走向心灵 从理智走向情感 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引导走向自主 从“人治”走向“法制” 从教育走向文化 从班级走向社会 从生之师走向生之友 从心灵的园丁走向园丁的心灵 从自我设计到社会认同 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三是创设健康班级

  28. 三、构建合作文化

  29. 1、资源论 教师在合作中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资源场”,教师是诸多资源的载体。只有在教育生态环境中,这些资源才能被不断的分析、设计、重组和优化,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

  30. 2、团体论 教师的个人发展,必须是一个合作的过程,教师的近身环境、教研组、年级组就是教师专业化生活、学习、工作的一个重要团体,团体的集体水平,会对个人的整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给于最大的补充。教师之间的相互启发、帮助、切磋和奉献都将对个人发展发生深刻的影响。

  31. 3、认知论 教师团体协作,是教师脑力资源共享的过程,实际是教师对彼此资源认识的再认识,即“元认知”。这种“元认知”就是教师教育教学知识、能力的建构过程。

  32. 交流平台 “教育论坛”“教学心语”“教育在线” “3.15警戒日”“头脑风暴”“创新之窗”

  33. 教师发展日 “探究课”“研究课”“展示课” “观摩课”“汇报课”“健康课”

  34. 教师发展卷宗

  35. 教师发展卷宗 • 内容 1、必备材料 a、教师基本情况简表 b、个人发展规划。教师根据自身情况,依据《教师发展评价目标(试行稿)》,编制本人发展规划,即发展性评价的自我定位和发展目标。 c、阶段性评价报告

  36. 教师发展卷宗 • 内容 2、创新材料 这部分主要是教师本人在某一阶段从事职业活动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要体现创新途径,体现个性发展。

  37. 教师发展卷宗 • 内容 3、叙述材料 主要是大量的实物材料,包括教育随笔、教学随笔(教师日志)、班主任手册、对学校工作的建议,教育教学软件、调查问卷、同行评议等。

  38. 教师发展卷宗 • 内容 4、外部材料 包括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反馈意见、获奖证书复印件、报刊发表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论文、论著复印件等。

  39. 重新理解教育重新发现教师重新认识学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