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514 Views
第二节 RNA 的生物合成. 1. 转录的反应. n 1 d ATP. n 2 d CTP. RNA 聚合酶. RNA. + ( n 1 +n 2 +n 3 +n 4 ) PPi. n 3 d GTP. DNA 模板. n 4 d UTP. 定义:从 DNA 区段(基因)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在 RNA 聚合酶的催化下,以四种核苷酸为原料,按照 A-U,G-C 配对原则合成 RNA. 2. 转录的方式. 特点: 不对称转录-- 我们将用作 RNA 合成的模板的链叫做 反义链 ;另一条不做模板的链叫 有义链 。 RNA 为全保留 转录
E N D
1. 转录的反应 n1d ATP n2d CTP RNA聚合酶 RNA +(n1+n2+n3+n4)PPi n3d GTP DNA模板 n4d UTP 定义:从DNA区段(基因)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四种核苷酸为原料,按照A-U,G-C配对原则合成RNA
2. 转录的方式 • 特点: • 不对称转录--我们将用作RNA合成的模板的链叫做反义链;另一条不做模板的链叫有义链。RNA为全保留转录 • 转录开始不需要引物,链的延长方向也是 5′→ 3′ • RNA聚合酶对利福平敏感
2. 转录的方式 对于整个DNA双链,每条链上有的区段用作有义链,有的区段用作反义链。
——RNA聚合酶 3. 原核生物参与转录的酶 亚基组成:a2bb'ws = a2bb'w + s 全酶 核心酶 a亚基—— 解开前方的DNA双螺旋、恢复后面的DNA双螺旋 b亚基—— 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b'亚基—— 与DNA的非模板链结合
——RNA聚合酶 3. 原核生物参与转录的酶 亚基组成:a2bb'ws = a2bb'w + s 全酶 核心酶 s亚基:识别DNA上转录的起始部位,从而引导全酶结合上去 核心酶:解开前方的DNA双螺旋、RNA链的延伸、恢复后面的DNA双螺旋 此外,每个RNA聚合酶还含有2个Zn离子。
(1) 转录的启动 4. 转录的过程 DNA上存在着转录的起始信号,它是特殊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启动子。转录是由RNA聚合酶全酶结合于启动子而被启动的。
(1) 转录的启动 4. 转录的过程 聚合酶全酶上的s因子能识别启动子,并识别有义链,从而使全酶定位到启动子部位。
(2) 转录的起始 4. 转录的过程 由全酶在启动子附近将DNA局部解链,约解开17个碱基对。(酶与启动子结合的部位是AT富集区,有利于解链) 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常常是GTP或ATP)结合到全酶上,形成“启动子-全酶-核苷三磷酸”三元起始复合物。 第二个核苷酸参入,连结到第一个核苷酸的3'羟基上,形成了第一个磷酸二酯键。 s因子从全酶上掉下,又去结合其它的核心酶。
(3) 链的延伸 4. 转录的过程 当s因子从核心酶上脱落后,核心酶与DNA链的结合变得疏松(依靠其蛋白质的碱性与酸性核酸之间的非特异性的静电引力),可以在模板链上滑动,方向为DNA模板链的 3′→ 5′,同时将核苷酸逐个加到RNA链的3'-OH端,使RNA链以 5′→ 3′方向延伸。
(3) 链的延伸 4. 转录的过程 DNA上的解螺旋区:在RNA链延伸的同时,RNA聚合酶继续解开它前方的DNA双螺旋,暴露出新的模板链,而后面被解开的两条DNA单链又重新形成双螺旋,DNA上的解螺旋区保持约17个碱基对的长度。
(3) 链的延伸 4. 转录的过程 RNA-DNA杂交区:刚合成出来的RNA链与解开的DNA模板链之间可形成一小段RNA-DNA杂交区。随着核心酶的移动,RNA链不断地延伸,杂交区也往前延伸,但后面的杂交区随着DNA双螺旋的回复,RNA链逐渐被置换出来,因此,杂交区也保持着固定一小段。
(4) 转录的终止 4. 转录的过程 DNA分子上有终止转录的特殊信号,也是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称为终止子。 • 核心酶能识别终止子,停止转录。 • 这一过程有时需要一种蛋白质 ——因子的帮助(当终止信号较弱时);有时不需要(当终止信号较强时)。 • 核心酶释放出RNA,自己也离开DNA。 • DNA上的解链区重新形成双螺旋。
(4) 转录的终止 4. 转录的过程
一、mRNA加工 a 帽子结构 5. 转录后加工
5. 转录后加工 b 帽子结构功能 有利于核糖体对mRNA的识别,Cap0是必需的,而Cap1和Cap2并非需要的; 增加mRNA的稳定性,避免核酸酶的作用。
5. 转录后加工 c Poly A 尾巴 是mRNA的一个特怔,A的数量为200 b Poly A 尾巴不是由DNA编码,而是mRNA合成后由一个300-KDa, RNA末端腺苷酸转移酶(RNA terminal ribodenylate transferase)催化下加上去,但不是在mRNA 3末端直接加上去。
5. 转录后加工 二、rRNA 原核生物 E.coli, 已知有三种rRNA: 5S, 16S, 23S, 120 b, 1541 b, 2904 b E.coli有7个这样的操纵子。
5. 转录后加工 二、rRNA 真核生物 E.coli, 已知有三种rRNA: 18S、5.8S、28S及5S rRNA
5. 总 结 复制与转录比较
六、名词解释 • 中心法则:描述从一个基因到相应蛋白质的信息流的途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DNA被复制传给子代细胞,信息被拷贝或由DNA转录成RNA,然后RNA翻译成多肽链。由于逆转录酶的发现,也可以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 转录(transcription):在由RNA聚合酶和辅助因子组成的转录复合物的催化下,从双链DNA分子中拷贝生物信息生成一条RNA链的过程。
六、名词解释 3.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或反义链:可作为模板转录为RNA的那条链,该链与转录的RNA碱基互补(A-U,G-C)。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与模板链结合,并沿着模板链的3’5’方向移动,按照5’3’方向催化RNA的合成。 4.编码链(codingstrand)或有义链:双链DNA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条DNA链,该链的核苷酸序列与转录生成的RNA的序列一致(在RNA中是以U取代了DNA中的T)。
六、名词解释 5. 核心酶(core-enzyme):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由5个亚基组成(a2),没有亚基的酶叫核心酶。核心酶只能使已开始合成的RNA链延长,但不具有起始合成RNA的能力,必须加入亚基才表现出全部聚合酶的活性。 6. RNA聚合酶(RNApolymerase):以一条DNA链或RNA为模板催化由核苷-5-三磷酸合成RNA的酶。
六、名词解释 7. 启动子(promoter):在DNA分子中,RNA聚合酶能够结合并导致转录起始的序列。 8.内含子(intron):在转录后的加工中,从最初的转录产物除去的内部的核苷酸序列。内含子也指编码相应RNA内含子的DNA中的区域。 9.外显子(extron):既存在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也存在于成熟的R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外显子也指编码相应RNA外显子的DNA中的区域。
六、名词解释 10. RNA加工过程(RNA processing):将一个RNA原初转录产物转换成成熟RNA分子的反应过程。加工包括从原初转录产物中删除一些核苷酸,添加一些基因没有编码的核苷酸和对某些碱基进行共价修饰。 11. RNA剪接(RNA splicing);从DNA模板链转录出的最初转录产物中除去内含子,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RNA分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