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260 Views
國民中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之研究. 桃園縣立福豐國民中學 報告人鍾禮章. 壹、前言. 近年來西方國家的教育改革,在中小學方面有中央化與學校自主管理化的趨勢;即中央的教育行政單位對中小學教育事務有逐漸加強關注的跡象與作為,而學校方面則有授予更大的自主管理空間與權限。. 貳、學校本位管理制度產生的背景. 美國實施學校本位管理的背景因素(張德銳民,84): 一、由下而上的教育改革呼聲: 二、教師專業化運動: 三、績效責任之要求: 四、家長教育參與權:. 叁、學校本位管理的意義.
E N D
國民中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之研究 桃園縣立福豐國民中學 報告人鍾禮章
壹、前言 • 近年來西方國家的教育改革,在中小學方面有中央化與學校自主管理化的趨勢;即中央的教育行政單位對中小學教育事務有逐漸加強關注的跡象與作為,而學校方面則有授予更大的自主管理空間與權限。
貳、學校本位管理制度產生的背景 • 美國實施學校本位管理的背景因素(張德銳民,84): • 一、由下而上的教育改革呼聲: • 二、教師專業化運動: • 三、績效責任之要求: • 四、家長教育參與權:
叁、學校本位管理的意義 • 「係指教育行政權威體系將跟學校運作和發展有直接關係的預算、人事、課程與教學等事務,授權由學校層級的校長和教職員、家長、社區人士、甚至學生等之代表所組成的高度參與式決定權威做決定,而學校須負擔績效責任的一種教育行政管理方式。」黃嘉雄(民90)
肆、學校本位管理的內涵 • 1分權管理 • 2分享決策 • 3自主自治 • 4績效責任 • 5教育革新(張明輝,民87)
伍、學校本位管理的模式 • 學校本位管理的模式,依其權力結構的歸屬取向,大體可分為五種基本的模式: • 一、行政取向:SBM的行政取向模式,教師和家長則是提供諮詢與服務的角色。分權化的結果,校長仍是學校經營的主角,並以其權責引領學校團隊推展校務。 • 二、專業取向:SBM的專業取向模式,是將校長的行政決策權轉移至教師或決策小組,賦予教師參與主導學校行政決策。 • 三、社區取向:SBM的社區取向模式,是將學校決策權威轉移至社區家長,並負責學校的成敗與績效(吳宗立,民88)。
四、均衡取向:SBM的均衡取向,是將學校的權力組織,採均衡化的權力分配原則,力求各類群體均有相當比例代表。四、均衡取向:SBM的均衡取向,是將學校的權力組織,採均衡化的權力分配原則,力求各類群體均有相當比例代表。 • 五、約定取向:SBM的約定取向模式,是讓教師和家長們可以向政府申請辦理有別於一般公立學校而能展現其所信奉的教育理念之學校。此種信託學校,係高度自主管理的學校,唯自主管理的範圍和做決定的權力結構型態,視合同的規範而定(黃嘉雄,民88)。
陸、學校本位管理優缺點: • 一、學校本位管理優點: • Kanthleen(1989)指出學校本位管理具有下列優點:1.正式認可學校教育人員從事有關教學改進之決定。2.提供教職員和社區人士參與決定之機會。3.能提高教師士氣。4.強調學校決定的績效責任。5.配合學校發展目標並予以經費和指導的支援。6.有效培育學校各層級的領導者。7.增進溝通的質與量及行政的彈性,以配合學生學習需求,並引發學生更多的創意(引自張明輝,民88)
二、學校本位管理限制:1.SBM採民主參與決定方式,行政效率可能會二、學校本位管理限制:1.SBM採民主參與決定方式,行政效率可能會 • 降低。2.學校組織過於鬆散,整體目標就不易達成。3.各校的課程內容易流於不一致,而造成各校 • 學生知識水準的差異。4.學區內的教育資源無法有效統籌運用。5.缺乏SBM實施後的效能評估指標,執行後的 • 優劣得失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張明輝,民 • 88)。
柒、台灣實施學校本位管理的概況困境、與展望柒、台灣實施學校本位管理的概況困境、與展望 一、實施學校本位管理的概況 • 以台灣的現況而言,近年來有關中小學學校本位管理的改革簡要分述如下: (一)行政運作上的自主 • 1.校務會議為學校的最高權力機構,在不違背教育 • 法令之下,得議決校務重大事項(國民教育法, • 民88)。 • 2.學校依法得成立教師評審委員會,審查教師解 • 聘、停聘或不續聘案件之評議(高級中等以下學 • 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民88)。 • 3.學生所用教科書,由學校校務會議訂定辦法選用(國民教育法,民88)。
4.學校得成立校內教職員工考績委員會,辦理 • 平時考核及評定年終考績事務(公立學校教 • 師成績考核辦法,民94)。 • 5.學校得建立以學校為本位的教師進修制度, • 並核予研習時數(教師進修獎勵辦法,民 • 85;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在職進 • 修辦法,民85)。 • 6.其他如學校空白時間活動的安排、學生服裝儀容標 • 準、學校校務發展計畫及學期行事曆等的訂定,學 • 校得自行做主決定。
(二)課程與教學的自主 1學校得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規劃學校總體課程,審查自編教科書及設計教學主題與教學活動,並負責課程與教學評鑑,(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民91)。 2教師得依據學校學期行事曆、節令及教材內容等編訂該科學期教學與學生作業預定進度表。 3學校得依學生及家長需求,辦理學期間之課後輔導(補救教學)及寒暑假學藝活動(國民中學學生編班實施要點,民88)。
4學校得視需要辦理校內教師進修活動,舉辦教學演示觀摩活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辦法,民85)。4學校得視需要辦理校內教師進修活動,舉辦教學演示觀摩活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辦法,民85)。 5教師得視學生身心發展與個別差異,選擇不同之方式考查學生成績(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民88)。
(三)經費與人事自主 • 1.目前國中之預算採單位預算編列,而學校得依 • 實際需要在規範內編列預算,至於國小之預算 • 大都採分預算,由縣府統編,自主管理之經費 • 微不足道。 • 2.依據教師法之規定,學校得設教師評審委員會審 • 查教師之進用及解聘、停聘或不續聘案件。 • 3.學校得依規模大小,酌設各處室,並就專任教師 • 中遴聘主任及組長﹝國民教育法,民88﹞。 • 4.對於校內之幹事或工友之遴聘,學校得依法定程 • 序逕自遴聘。
﹝四﹞選擇與管教學生的自主 • 1.家長對其子女負有管教之責任,並得為子女之最 • 佳福祉,依法律選擇受教育之方式、內容及參與 • 學校事務之權利﹝教育基本法,民88﹞。 • 2.高中職校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學校得依學生意願 • 輔導選擇進入符合其興趣、專長及程度等之學校 • 就讀。 • 3.學校得視師資、空間及設備等條件,申請設立音 • 樂、體育、美術及舞蹈班等,以發掘及培養學生 • 特殊才能﹝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 • 準,民88﹞。 • 4.校得依社區背景及學生身心狀況等,訂定學校輔 • 導與管教學生辦法、設立學生獎懲委員會及學生 • 申訴評議委員會。
二、台灣實施學校本位管理的困境 • 1.中央教育機關訂法,只著重在對地方政府的分權, • 而未進一步規劃對學校的授權。 • 2.校內組織成員的專業知能不足及對組織的承諾欠 • 缺,恐對校務的發展產生負面的影響。 • 3.行政人員在觀念與作為上必須有所調適,否則無法 • 有效推展校務工作。 • 4.組織成員的工作負荷應予減輕,否則無法激起組織 • 成員對校務工作熱烈參與的意願。 • 5.未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考績制度,是以造成部 • 份校長或教師怠惰不長進。
三、中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制度的展望 • (一)調整權力結構授予學校更多的自主權。 • (二)學校行政組織權力結構的調整 。 • (三)授權學校自主管理的經費。 • (四)授權學校自主的人事。 • (五)授權學校自主的課程與教學。 • (六)授權學校自主的輔導管教。 • (七)授權學校自主的進修與獎懲 。 • (八)建立健全的績效責任制度。
捌、結論 • 學校本位管理之推動,其主要目的是在透過行政的運作、決定的分享及課程、教學、輔導、人事及經費等自主的管理,以營造有利的教學環境,進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與學生的學習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