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第七章 货币一体化理论与实践

第七章 货币一体化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货币一体化相关理论综述. 定义 货币一体化指的是区域间各国在货币政策执行中的协调与合作。 区域货币合作,指有关国家在货币问题上实行的协商、协调乃至共同行动,它在合作形式、时间和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区域货币联盟,这是区域货币合作形式的深入发展,指通过法律文件(共同遵守的国际协议)就货币金融某些重大问题进行的合作。 货币区,它是货币一体化的最高级的表现形式,突出表现是有关国家取消原有的本国货币,统一使用由区域内共同中央银行发行的统一货币,并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相关的经济政策。. 货币一体化.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货币一体化理论与实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货币一体化理论与实践

  2. 第一节 货币一体化相关理论综述

  3. 定义 货币一体化指的是区域间各国在货币政策执行中的协调与合作。 区域货币合作,指有关国家在货币问题上实行的协商、协调乃至共同行动,它在合作形式、时间和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区域货币联盟,这是区域货币合作形式的深入发展,指通过法律文件(共同遵守的国际协议)就货币金融某些重大问题进行的合作。 货币区,它是货币一体化的最高级的表现形式,突出表现是有关国家取消原有的本国货币,统一使用由区域内共同中央银行发行的统一货币,并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相关的经济政策。 货币一体化

  4. 货币合作理论 福利博弈模型(滨田宏一,1985),通过货币合作实现帕雷托最优

  5. 货币合作失效理论 • 解释现实世界货币合作失效原因 1.不确定性理论 Jeffery.Frankel:计量模型的不准确,合作者政策很难达成一致 Ghosh & Masson : 宏观经济是个“噪音”系统,存在很多干扰因素 2.联盟博弈理论 D.Levine和滨田宏一:合作中存在搭便车行为 合作的持续性和可置信程度低 3.市场理性预期理论 Kenneth. Rogoff:借鉴了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认为市场主体的理性预期会导致政府制定的政策趋于无效

  6. 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 • 单一指标法 • 蒙代尔的要素流动性分析 • 麦金农的经济开放性分析 • 彼得·凯南的低程度产品多样性分析 • 伊格拉姆的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分析 • 爱德华·托尔和托马斯·威来特的政策一体化程度分析 • 哈勃勒和弗莱明提出的通货膨胀率相似性分析

  7. 综合分析法GG-LL模型:克鲁格曼,1980 • “一个市场、一种货币”思想:爱默生和格罗斯 (1992) 货币选择根本上应由市场状况决定,而不仅仅是国土疆界

  8. 最优货币区理论新进展 1.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最优货币区价值分析 (1)价格刚性条件下的最优货币区模型 (2)对资产市场完全性的探讨 2.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假说 Frankel&Rose(1996)指出:一国 即使事先不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标 准,加入货币区之后也可能使之 事后满足标准 3.经济冲击相关性研究 Bayoumi&Eichengreen(1992):如果两国需求和供给的冲击具有对称性 那么适宜成立货币联盟 用VAR模型分别对需求和供给冲击进行分析

  9. 第二节 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介绍

  10. 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 • 跛行货币区(1960—1971年) • 联合浮动(1972—1978年) • 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和《马约》的签订(1979-1999年) • 欧元启动(1999-)

  11. 欧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欧盟的财政政策 : 由《马约》和《公约》给出限制,在遵守欧盟赤字和债务规定下,有权自主自主制定实施本国的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是欧盟货币政策的辅助手段 (2)各成员国在遵守欧盟赤字和债务规定的前提下有权自主制定和实施本国的财政政策 (3)各国降低赤字率和债务率的主要手段是减少开支 • 欧盟的货币政策 • 中央银行制度:由欧盟中央银行和各国央行组成,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 • 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 、存贷款便利、最低存款准备金 • 中介目标:M3

  12. 欧洲货币一体化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 欧洲货币一体化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欧元来体现的 • 欧元的权力效应:欧元改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权力地位 • 示范效应:使世界其他地区有可能模仿欧元的成功而尝试进行地区的货币合作 • 亚洲货币合作是对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补充,将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最终为全球货币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13. 第三节 非洲货币合作概况

  14. 非洲货币合作概况 一、非洲经济合作情况 二、非洲货币合作模式与动因 殖民地时期钉住英镑和钉住法郎 独立后成立西非货币联盟,钉住法郎 三、汇率合作机制 钉住法郎:1994年发生法郎危机 钉住欧元:1999年欧元流通之后 四、非洲货币合作组织管理机构 独立前:1901年 西非银行 1955年 西部非洲和多哥货币发行银行 独立后:1962年 西非国家银行(西非货币联盟建立) 1964年 中部非洲国家银行(中非关税和经济联盟) 1975年 中部非洲国家发展银行

  15. 第四节 东亚货币合作展望

  16. 东亚货币合作背景分析 • 东亚各国经贸联系紧密 • 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欧洲货币一体化是重要推动力量

  17. 东亚货币合作现状 1.清迈倡议(CMI) 2000年5月6日(右图) 2.亚洲债券基金(ABF) 2003年6月2日 3.亚元的启动(ACU) 2006年3月

  18. 东亚货币合作的制约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2.政治因素:政治多元化,缺乏政治核心 3.制度因素:货币合作组织松散无效 目前的合作组织多为论坛形式,缺乏约束力

  19. 东亚货币合作展望:汇率合作 1.东亚各国的汇率选择困境 浮动恐惧和美元本位回归 2.如何建立合适东亚的稳定汇率机制? “东亚美元本位”方案? “BBC规则”方案? “亚洲汇率机制(AREM)”方案? 钉住混合货币篮方案? 平行货币? 次货币区? ……

  20. 第五节 中国的货币合作与货币统一

  21. 中国的货币合作与货币统一 • 建立香港、澳门、珠海经济合作区 香港、澳门与珠三角地理位置紧密相连,经济发展相互依存,广东即融入出售地庞大的市场,又与国际市场保持着紧密联系;香港既是国际贸易、金融及货运中心,也是外资进入内地的“桥头堡”;澳门则享受欧盟给子的诸多市场优惠,是进入欧洲市场的良好纽带。统计资料显示,港澳珠三角的GDP达2747亿美元,名列世界第19位,超过长三角25%,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港澳与珠三角已经有了紧密的经济合作,并且得到了互惠互利,因此进一步加强三地合作不仅有良好的基础,而且官方之间也早已达成共识。 但是迄今为止,港澳与珠三角的经济合作形式较为松散,内容也较单一,尤其市场一体化程度很低,难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需要寻求更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合作,建立香港、澳门、珠三角经济合作不失为加深两地合作的一种较好形式。

  22. 实现港币澳门元一体化 在中国四个经济区域中,香港与澳门经济金融已经有了较好的融合,最先具备形成单一货币的条件。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虽然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大陆实行“一国两制”,各自保持原有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变,但共同的历史文化、经济制度及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使两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市场融合及生产要素流动加剧,这既为两区货币融合提出了客观要求,又为两区货币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首先实现港元一一澳门元一体化,不仅符合香港和澳门共同利益和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潮流,有利于两区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而且可以为港币一一人民币一体化创造条件和提供有益经验。

  23. 实现人民币港币一体化 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贸易、投资往来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合作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融合为两地的货币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港币——人民币一体化的第一步是要建立两地以稳定货币和汇率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货币联盟。香港与内地现行的汇率制度分别为联系汇率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其实质均为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所不同的是人民币与美元的关系较之港币与美元的关系要松散些,例如利率并不追随美国变化,货币供应晕不受美元储备晕的硬约束,只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影响。近年来美元汇率波动不定,前两年的坚挺和近一年来的疲软,使香港和内地为了维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如果人民币和港币由钉住美元改为钉住一篮子货币,既可使其摆脱美元汇率及美国经济波动的不良影响,又可以保持汇率相对稳定。

  24. 中元的诞生 由于香港和内地的主要贸易伙伴和资金往来比较相似,可以考虑选择相同或相近的货币篮子,但是要根据货币篮子中的各种货币在各自贸易和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来确定其在各自货币篮子中的权数。人民币和港币汇率制度经过上述改革,可以克服其运行中暴露出来的日益严重的问题,还可为人民币和港币的进一步融合创造条件。当人民币和港币的波动幅度相同,钉住的货币篮子及其权数也相同时,两币的融合便可考虑进入汇率联盟阶段。以汇率联盟为主要内容的货币联盟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向货币联盟的高级形式——单一货币进军。具体工作包括:香港与内地共同协商,通过规范程序建立统一货币的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应的实施细则;筹建共同中央银行,规定其主要职能;做好单一货币的印刷、保管、发行及其正常运作的技术准备工作,如现金发行、金融资产转换、清算,支付系统更新,金融市场运行等等。这些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可以水到渠成的推出单一货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