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高等院校项目管理学位教育系列规划教材 北京市立项精品教材

高等院校项目管理学位教育系列规划教材 北京市立项精品教材. IT 项目管理 IT Project Management 蒋国瑞 等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蒋国瑞博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 中国软科学学会理事 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理事. 第 7 章  IT 项目后评价. Tel: 010-67392160, 64712318 Emails: jianggr@bjut.edu.cn , jiangguoruibjut@126.com. 本章目录. 1 项目后评价历史沿革 2 项目后评价特点

xar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等院校项目管理学位教育系列规划教材 北京市立项精品教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等院校项目管理学位教育系列规划教材北京市立项精品教材高等院校项目管理学位教育系列规划教材北京市立项精品教材 IT项目管理 IT Project Management 蒋国瑞 等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蒋国瑞博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 中国软科学学会理事 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理事 第7章 IT项目后评价 Tel: 010-67392160, 64712318 Emails: jianggr@bjut.edu.cn, jiangguoruibjut@126.com

  3. 本章目录 • 1 项目后评价历史沿革 • 2 项目后评价特点 • 3 项目后评价内容 • 4 项目后评价方法 • 5案例讨论

  4. 1 项目后评价历史沿革 • 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第一次有目的地开始对项目进行后评价以来已有近60年的历史。然而,直到70年代中期,后评价才引起许多国家以及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双边和多边援助组织的重视,并在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评价其世界范围的资助活动结果中得到广泛使用。 • 中国的投资项目后评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8年国家计委正式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第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后评价。中国项目后评价主要在投资建设项目中运用。但是对于经常忙碌于眼前项目工作的项目经理而言,项目后评价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回顾、反思和总结自己工作的机会,所以IT项目也应借鉴已有的经验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

  5. 2 项目后评价特点 • 后评价是一个学习过程 • 后评价又是增强投资活动工作者责任心的重要手段 • 后评价主要是为投资决策服务的

  6. 3 项目后评价内容 • 确定后评价的内容主要依靠关键成功因素(CSF)和关键绩效指标(KPl)建立绩效基准。 • 一般来讲,在IT项目管理中主要包括5个指标: • 项目管理目标 • 项目技术和方案 • 项目执行过程 • 项目成本效益 • 项目管理影响

  7. 4 项目后评价方法 国际上通用的后评价方法有: • 统计预测法 • 有无对较法 • 逻辑框架法(LFA)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法

  8. 4.1 统计预测的原理和方法 1. 统计原理和方法及其应用 • 统计是一种从数量方面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统计工作包括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三个紧密联系的阶段。 • 统计资料的搜集 • 统计资料整理 • 统计分析

  9. 4.1 统计预测的原理和方法 2. 预测原则和方法 • 惯性原则 • 类推原则 • 相关原则 • 概率推断原则

  10. 4.1 统计预测的原理和方法 3. 预测步骤 • 预测因素分析 • 搜集和审核资料 • 绘制散点图 • 选择数学模型和预测方法 • 检验预测技术的适用性 • 预测并选定预测值

  11. 4.2 有无对比法 • “有无对比”(with and without comparison)是指将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若五项目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项目作用的影响与项目以外作用的影响。 • 后评价中的效益评价任务就是要剔除那些非项目因素,对归因于项目的效果加以正确的定义和度量。由于无项目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往往无法确定地描述,项目后评价中只能用一些方法去近似地度量项目的作用。理想的做法是在该受益范围之外找一个类似的“对照区(control area)”,进行比较和评价。

  12. 4.2 有无对比法 通常项目后评价的效益和影响评价要分析的数据和资料包括: • 项目前的情况 • 项目前预测的效果 • 项目实际实现的效果 • 无项目时可能实现的效果 • 无项目时——的实际效果等

  13. 4.3 逻辑框架法 •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LFA)是一种概念化论述项目的方法,即用一张简单的框图来清晰地分析一个复杂项目的内涵和关系,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通过分析其中的关系,从设计、策划到目的、目标等角度来评价一项活动或工作。 • LFA的核心概念是事物的因果逻辑关系,即“如果”提供了某种条件,“那么”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条件包括事物内在的因素和事物所需要的外部因素。LFA为项目计划者和评价者提供一种分析框架,用以确定工作的范围和任务,并通过对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的手段进行逻辑关系的分析。

  14. 4.3 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 层次划分 • 垂直逻辑关系 • 水平逻辑关系 • 问题树和目标树

  15. 4.3 逻辑框架法 • 采用逻辑框架法进行项目后评价时,可根据后评价的特点和项目特征在格式和内容上作一些调整,以适应不同评价的要求。LFA一般可用来进行目标评价、项目成败的原因分析、项目可持续评价等。 • 建立项目后评价的LFA目的是依据其中的资料,确立目标层次间的逻辑关系,用以分析项目的效率、效果、影响和持续性。

  16. 5案例讨论 ResNet项目后评价 P185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