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690 Views
我們共同的過去與未來. 共同的過去與未來 國際環保歷史關鍵事件 地球面對的問題 環保 與 經濟 有衝突嗎 ? 永續發展 合作 Q&A. 共同的過去與未來. 過去將影響現在 過去的錯誤,已流失很多很難再恢復的環境資產 連螢火蟲都差點消失 過去的錯誤,已變成全球性的共同問題 過去由於很多事不知道 , 所以錯誤還情有可原 現在很多事已知是錯的 , 但仍再犯 , 就不可原諒. 新竹縣橫山鄉南寮北窩. Ref: 竹掃把聯盟訪視調查資料. 共同的過去與未來. 現在必須面對未來,尤其是已知的未來 過度開發 環境資源 溫室效應 過度競爭
E N D
我們共同的過去與未來 • 共同的過去與未來 • 國際環保歷史關鍵事件 • 地球面對的問題 • 環保 與 經濟 有衝突嗎? • 永續發展 • 合作 • Q&A
共同的過去與未來 • 過去將影響現在 • 過去的錯誤,已流失很多很難再恢復的環境資產 • 連螢火蟲都差點消失 • 過去的錯誤,已變成全球性的共同問題 • 過去由於很多事不知道,所以錯誤還情有可原 • 現在很多事已知是錯的,但仍再犯,就不可原諒 新竹縣橫山鄉南寮北窩 Ref: 竹掃把聯盟訪視調查資料
共同的過去與未來 • 現在必須面對未來,尤其是已知的未來 • 過度開發 • 環境資源 • 溫室效應 • 過度競爭 • 全球化- 前三名富豪的財富>後48個國家的總體經濟 (富可敵國 已是事實) • 快速少子化
共同的過去與未來 • 我們共同的未來 • 其實我們仍將與下一代一起渡過他們的未來 • 已不再是代工的時代 • 再恢復[寶島]之名? 巴黎 vs. 台灣
國際環保的關鍵事件西雅圖酋長: 西雅圖的天空 (1854) • 十九世紀印地安人 我的人民問我,白人所要買的究竟是什麼?這個念頭是我們不能懂得的。 你們怎麼能夠買賣天空、土地的的溫柔、羚羊的奔馳? 這些東西我們怎麼能夠賣給你們?而你們又如何能夠購買? 難道你們僅憑紅人的一紙簽約,就能對這個土地為所欲為? 設若空氣的清新與水的漣漪並不屬於我們所有,我們如何賣給你們? 當野牛已經死盡,你們還能再把牠們買回來嗎? … Ref: 西雅圖的天空
DDT (1939) • 1874 德國化學家 Othmar Zeidler 合成(沒有任何目的). • 1939 Paul Müller 博士生產DDT, 用於毒死蚊蠅 • 1948 得諾貝爾獎
DDT gets praise from an advertisement in the June 30, 1947, issue of Time.摘自鄭先佑教授的投影片
WHO對婆羅洲的[降貓][軍事行動] DDT→ • 毒死蟲→ • 壁虎吃→ • 貓吃致死→ • 老鼠多→ • 斑疹傷寒/鼠疫→ • 降貓 無屋可住 DDT →殺死小黃峰→毛蟲多(破壞生物鍵) → 吃茅草→屋頂倒 (蝴碟效應) 綠色資本主義
1962 瑞秋卡森的 寧靜的春天 Silent Spring (1962) By Rachel Carson • 人類從出生至死亡都曝露在危險的化學品中… • 促成美國成立環保署 Welford (1995)
1970 4. 22 第一個世界地球日 • 美國頒佈二個重要法令 • 保護頻臨絕種生物法 • 安全飲用水法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1972 發展的限制 (The Limits of Growth) 羅馬俱樂部(The Club of Rome, 由25個國家的經濟學家、科學家及企業領袖所組成) 預言若依當時的成長率,100年後地球將超過其可負荷的限制 離2072還有?年…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1974 發現臭氧層會被CFC 破壞(by Rowland & Molina) • 化學家 Sherwood Rowland 及Mario Molina 發現 chlorofluorocarbons (CFCs) 會破壞臭氧層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1979 三浬島事件 Three Mile Island Event • 核電廠洩露,導致臨近地區的輻射污染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1984 印度農藥廠洩漏 Union Carbide Leakage, Bhopal, India(1984) • 洩漏40噸methyl isocyanate gas • 至少一萬人死亡 • 前300大的世界級企業因此單一事件而消失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1985 發現臭氧層破洞 • 臭氧濃度比前一年少10%. • 因此促成1987年訂定蒙特婁公約 (The Montreal Protocol): 逐步禁用及禁止生產會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1987 我們的共同未來 Our Common Future • Brundtland commission’s report 滿足當代發展的需求必須以不影響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為前提 “…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WCED, 1987, Our Common Future.) • 這可能是所有[永續發展]學者唯一一致認同的定義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1989 油輪洩漏Exxon Valdez Tanker • 在阿拉斯加 Prince William 灣漏了 76,000 噸原油.造成5100公里海岸受影響,25萬隻鳥死亡.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1989 巴塞爾公約 Basel Convention • 限制有害廢棄物傳送至發展中國家 • 國內某企業的汞污泥事件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1992 巴西里約地球高峰會議 • 117個領袖 • 21世紀議程(Agenda 21) •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藍圖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1992 京都議定書 • 希望能在2008-2012 年間減少CO2排放至1990年時的6-8%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1998 南極臭氧層破洞達2千5百萬平方公里 • 1993只有 3百萬平方公里 • 由於禁用一些會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有減緩 • 但西藏上方也發現新的稀薄臭氧層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2000 九種毒性物質禁用 • 禁用9種持續性有機污染物(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包括戴奧辛(無毒無味)/PCB等(注意: 有的毒物是有香味)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2001 證實核事故造成癌症 (1986->2001) • 研究證實1986 車諾比(Chernobyl)核電事件致癌(依2000個甲狀腺癌案例)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2003 森林消失迅速 • 亞馬遜森林是地球最重要的森林資源(物種也非常多),更是主要碳匯區. • 消失的速度比2001年增加40% • 一位在巴西30年的天主教修女遭地主買兇暗殺 • Deforestation rate正減少中, 但已比1970減少至少18.2%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2005 京都議定書生效 • 2005.2.16 • 很難達成,但又不得不努力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台灣溫室氣體減量的壓力…我國CO2 排放指標與全球排序 • 根據IEA(2002)統計資料,台灣200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15Mt(約佔全球總排放配比0.92%),全球排名21位。 • 人均排放量為9.69CO2,全球排名第24位 • 2005年上升至11噸多,已是全球第4名,目前更超過12噸 資料來源:IEA (2002). 黃宗煌 (2005) and …
台灣受溫室效應的影響 • 廿世紀全球上升 0.6度,但台灣上升1.1度. (熱島效應) • 水患及旱災將更頻繁(天下雜誌) • 本世紀末,台南巿將泡水,高雄巿將只剩壽山島. • 納莉颱風的第二年石門水庫嚴重乾旱 • 對溫度最敏感的不是北極熊,是蚊子(天下雜誌) • 氣溫上升一度,埃及班蚊就會[北伐](登革熱) • 冬天點蚊香
2005 公佈ESI第二次評比 • 世界經濟論壇與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合作所作的評比 • 台灣是146個國家中倒數第二 • 芬蘭二次得第一 (2002 and 2005) (以後若有機會再與大家談談芬蘭的教育) Environmental Milestones
地球面對的問題 • 西元前 2000年 人口2千7百萬 • 西元開始時 1億 • 1000 →3.5億 • 1825 →10億 • 1999 → 60億 • 2002 → 6.2億 • 現在→69.7億 • 2050 →90億 State of the World (1999); and Global Population Profile: 2002 (2004)
地球溫度一再上升 王作台教授投影片
CO2濃度一再上升 王作台教授投影片
冰山溶化 Kilimanjaro 1970 王作台教授投影片
Kilimanjaro 2000 王作台教授投影片
極端化 ●數千年來, 去年最熱。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表示,去年是地球表面溫度最高的一年,而且北極異常溫暖。根據太空總署哥達德太空研究所的分析,自1890年代開始記錄現代溫度以來,全球平均年溫最高的五年依次為2005年、1998年、2002年、2003年、2004年,都是在最近十年內。該研究所的辛德爾表示:「我們可以這麼說,自從我們擁有現代氣象紀錄以來,2005年是最熱的一年。假如使用可追溯更久遠時日的間接計算法,甚至可說2005年是數千年來最熱的一年。」研究員指出,過去異常溫暖的時日短暫,現在卻已成常態。(2006/1/26, ref. udn) ●北極寒風西吹到歐陸, 近三百人凍死。 由俄羅斯向西吹向歐洲大陸的北極酷寒空氣,累計已造成近三百人死亡,其中以波蘭的一百六十一人最為嚴重,刺骨的寒風使許多學校停課,鐵軌斷裂,陸上與空中交通中斷。英國「泰晤士報」報導,這波冷風最遠吹到法國西部,連希臘雅典的衛城都因為下雪結冰而關閉。寒風使天然氣的需求飆升,氣溫在攝氏零度以下的俄羅斯由於國內使用大量天然氣,因此減少輸往東歐的天然氣。包括煤炭、燃油甚至木炭等,在歐洲都開始短缺。報導說,極低溫也對核電廠造成問題,捷克特梅林(Temelin)核電廠,因為主要的設備都凍結,被迫關閉。(2006/1/25, ref. 中央社) ●尼泊爾加德滿都63年來第一次降雪(2007/2/16, 路透社) Ayo
極端化 • 災害愈來愈嚴重,海嘯/颶風/水災/旱災… • 20年後將有40億人口缺水 Ayo
以地質時間看地球 • 活著的星球很稀罕… • 地球的45億年 => 聖經創世紀的6天(7.5億年/天 ) • 週一: 太陽噴出岩漿形成地球,進行地質組合 • 週二上午8am前,地球沒有生命; 在海洋某處,第一個自主形成的細胞出現(令人驚歎之迷); 原核細菌出現及增殖; 藍綠藻開始為後來創造石油儲量, • 數以百萬物種來來去去 綠色資本家(2006)
以地質時間看地球 • 週四上午,週二開始的光合作用逐漸蓄積氧氣及臭氧層,週四凌晨出現真核細胞. • 週六早上,創世的最後一天,大氣有了足夠的氧氣,兩棲動物登上陸地,製造足夠的CO2給森林及其他陸生植物,開始形成煤儲量 • 週六下午四點,巨型爬蟲出現了(恐龍),直到下午9:55才消失(約6小時) • 週六下午10點,在恐龍消失沒多久,靈長類出現了 綠色資本家(2006)
以地質時間看地球 • 人類的老祖宗南猿(Australopithecus)11:53分在非洲出現 • 11:59:54 出現了智人(就是我們); 人類出現在最後的6秒 • 1.2秒後我們定居下來成為農人 • 午夜前 • 1/3 秒佛祖誕生 • 1/4 秒耶穌誕生 • 1/40秒工業革命 • 1/80秒我們發現石油/煤炭儲量加速消失 • 1/200秒我們學會分裂原子 綠色資本家(2006)
救地球? • 人類在地球的地質時間是如此的短暫.但破壞力是如此強. 恐龍活了將近6小時(快2億年),沒有物種存活那麼久; 不知人類能存活多久? • 須要救地球嗎? 或是我們有能力救地球嗎?人類不在時,地球還在嗎? • 其實不是[救地球],我們只不過是在[救自己]. 綠色資本家(2006)
石油的用量 • 1990: 全球每天只有數千桶 • 1997: 已是七千二百萬桶 • 2005: 八千七百萬桶… • 現在… • 當油價變成40元/升或更高時怎麼辦? • (好像已頗接近的了,) State of the World (1999)
原以為…但… • 原以為石油還可用25年(至數百年…也許對,但…)… • 原以為100年左右溫室氣體才會造成災害…但 • 10-20年內永凍層若消失,會加速釋出CO2… • … • 記錄片電影: 不願面對的真相 State of the World (1999)
還有什麼問題… • 漁場耗竭 • 地下水位下降 • 森林面積縮減 • 珊瑚礁大片死亡 • 物種消失 • 沙塵暴 State of the World (1999)
還有什麼問題… (商業週刊1013) • 沙漠擴大(大陸沙漠每年長大的面積>3個台北巿) • 水源消失(黃河在上個世紀常有水災,但在山東已有200天斷流) • 大陸災害的損失已超過教育金額 • 深圳[節能防污]的企業搬家:其中約800家是台商 • 澳洲連三年乾旱 • 台灣耕地比1961年少四萬公頃,但農作的捐失更大,2005損失182億 State of the World (1999)
環保 與 經濟 有衝突嗎? • 如果有→ • 環保愈好 經濟愈差 • 但世界上幾乎找不到經濟比我們好,但環保作得比我們差的國家 • 就算過去真的有些衝突,現在及未來都將改觀 • 環保是目前國際間唯一認可的貿易障礙 • 生態旅遊的效益極高. • 愈是環保的企業,不但能更成長,也會顯著提昇企業形象 • 執行環保的利益有很多與企業利益是一致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節能/省油)
三大面向共榮: 環境+ 社會 + 經濟 三大支柱: 教育 + 科技 + 機構 丹麥/不丹 /芬蘭 永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系統化決策 • Why? • 交通阻塞->拓寬道路->更亂(用車人更多)->不安全 • 犯罪->監獄->罪犯研究更複雜的犯罪技巧 • 之前的DDT • 系統化全面的解決問題,不要製造新的問題(甚至更嚴重的問題) 綠色資本主義
Case: Curitiba, Brazil Jaime Lerner 公交導向 很容易逃票的tube,但… 關閉市中心 反對者 小孩繪圖 Leitmann (1999);綠色資本主義
Case: Curitiba, Brazil 生態公園(配合土地利用政策)→解決洪水→大雨只是讓鴨子浮高一點 25年人口增加2.4倍,但每人平均Open space增加100倍以上(5平方英呎→581) 資源回收與社會福利(也照顧農民) 多面向共榮:拿回收物換食物 Leitmann (1999)
合作 is the key • 中小企業 vs. 跨國企業 • 時代不同,需求也不同(教改的經驗) • 真心關懷合作共創美好的共同未來 • 合作會一起笑,不合作一起哭(工時第一,學時第一,壓力,憂鬱症15-20%)
龜兔賽跑永續發展版 (網路版改寫) • 第一集 • 從小聽到大的故事 • 第二集:兔子不睡了 • 敏捷且持續前進的人會跑在前面 • 第三集: 過河 • 找到自己的長處,您將是第一名,即使是從最後一名開始 • 精益求精, Yamaha, Microsoft, AGNPS, 木偶書法… • 不要去追求熱門,我以前去讀ENSYS是找不到人問的冷門 • 完結篇:合作 • 永續發展 • 合作,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