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21 Views
汽車檢修實務分組報告 汽車的發展史與現況 — 奧迪 A4. 班級 : 車輛三 乙 姓名 : 陳冠廷 學號 :4A015918 指導老師 : 吳宗霖. 前言.
E N D
汽車檢修實務分組報告汽車的發展史與現況—奧迪A4汽車檢修實務分組報告汽車的發展史與現況—奧迪A4 班級:車輛三乙 姓名:陳冠廷 學號:4A015918 指導老師:吳宗霖
前言 奧迪以A命名車系的起始於1994年,之前A8的原型為Audi V8L或Audi 200等改用以A命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現代汽車工業變以平台為基礎,原用編號體係不利於消費者分辨。 2.A其實就是Audi和Automobile的首字母縮寫,也是Audi最主力的車系即賦予了Alpha(首要)的涵義在裡面。A1系列是小型車(未上市); A2系列是小型旅行車(因成本過高已停產,2011年有望復產); A3系列是緊湊型車; A4系列是中型轎車; A5系列是中大型運動車; A6系列是中大型轎車; A7系列是大型運動車(未上市); A8系列是大型豪華轎車。代表的是:公務車類型據我所知A是的AUDI縮寫就是奧迪的縮寫
奧迪公司簡介 • 奧迪汽車 (Audi AG)總部設在德國城市因戈爾施塔特,由福斯集團控股. • 1899年August Horch創立A Horch汽車公司,後來與合夥人意見不合另外又創立August Horch汽車公司,但因公司名稱雷同被控告,所以改用Horch(德文聽覺的意思)的拉丁文Audi為公司名稱。 奧迪汽車的商標「四環」系源自創立早期的四家公司,即1932年德國四大車廠Audi、DKW、Horch及Wanderer合併為"汽車聯盟"(Auto Union),並聘請斐迪南保時捷設計Auto Union V16賽車(又稱銀箭Silver Arrow),並帶領其車隊從奔馳車隊手中拿下德國代表權,之後在於歐洲大陸打敗天下無敵手。 • 1965年併入大眾汽車 (福斯集團)成為獨立子公司。1969年合併以轉子引擎著名的NSU車廠,但並沒在廠徽新加一環。1985年更名為Audi。
奧迪旗下品牌 • 奧迪(Audi)。 • 藍寶堅尼(Lamborghini),自1998年七月起、併入成為Audi AG子公司。 • 義大利設計-喬治亞羅公司(ItaldesignGiugiaro),以義大利Moncalieri為據點的設計公司,於2010年併入奧迪集團。 • 杜卡迪(Ducati),全球知名的高級摩托車製造商,在2012年正式成為奧迪集團的一份子。
A系列介紹 • 奧迪以A命名車系的起始於1994年,之前A8的原型為Audi V8L或Audi 200等改用以A命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現代汽車工業變以平台為基礎,原用編號體係不利於消費者分辨。 2.A其實就是Audi和Automobile的首字母縮寫,也是Audi最主力的車系即賦予了Alpha(首要)的涵義在裡面。A1系列是小型車(未上市); A2系列是小型旅行車(因成本過高已停產,2011年有望復產); A3系列是緊湊型車; A4系列是中型轎車; A5系列是中大型運動車; A6系列是中大型轎車; A7系列是大型運動車(未上市); A8系列是大型豪華轎車。
選 擇 A4 的 原 因 原因 1.在日常生活中,以我看到的A4系列居多。 2.擁有較完整的資料及演變。 3.奧迪在A系列中以引擎為特色的車款
第一代奧迪A4 - B5 (1994-2001) • 奧迪於1995年發表了在福斯B5平台基礎上開發的A4 (內部編號為Typ 8D);此平台與第4代 大眾帕薩特是共用的,不同的是,奧迪A4為縱置式前置引擎。奧迪A4是首先以四門房車的型態示人的,於一年後才增加發布了休旅車型 (稱為 Avant)。 • 這一代的A4是福斯集團旗下第一個使用其全新設計的1.8公升 20氣門(每缸5氣門)直列四缸引擎的車型,渦輪增壓的版本壓榨出148bhp的峰值馬力,並將峰值扭力提升到210Nm。同時,奧迪也在這一代A4中引入了當時全新開發的Tiptronic手自一體變速箱。
製造商:奧迪生產年代:1995–2001 • 引擎:1.6 公升直列四缸1.8 公升 20v 直列四缸1.8 公升 20v 渦輪增壓直列四缸2.6 公升 V6(1996-1999)2.4 公升 V630v (1998-2000)2.8 公升 V630v1.9 公升 渦輪增壓柴油直噴2.5 公升 V6 渦輪增壓柴油直噴 • 變速器:5前速手動變速器4前速自動變速器 • 5前速自動變速器軸距:2,615 毫米 (103.0 英寸) • 車長:4,520 毫米 (178.0 英寸) • 車寬:1,730 毫米 (68.2 英寸) • 車高:1,415 毫米 (55.8 英寸) • 燃料容量:62 公升
第二代奧迪A4 - B6 (2001-2005) 奧迪於2000年末發布了基於福斯B6平台開發的第2代奧迪A4,內部編號為Typ 8E/8H。受同代奧迪A6的影響,這一代的奧迪A4上市後獲得了好評。除1.6公升直列四缸引擎外,其它型號的引擎均獲得了擴缸,或調校出更高的動力輸出。這一代A4的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默認的前後扭力分佈被調校至50:50,此外博世集團開發的ESP 5.7電子穩定程序,包括ABS防鎖死剎車系統,剎車輔助以及EBD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也在這代A4中成為了標準配置。 至到2002年,奧迪又引用了其全新設計的2.0公升燃油缸內直噴直列四缸引擎,並將一款名為Multitronic的CVT無段自動變速器引入到產品線中,且在一年後發布了新款的奧迪S4。 這一代的奧迪A4通過了歐盟NCAP的碰撞測試,其對乘客的保護成績較上一代奧迪A4獲得的三星成績提高了一顆星至四星,但卻忽略了對行人的衝撞保護,從上一代A4獲得的兩星成績降至一星。
製造商:奧迪引擎:1.6 公升直列四缸2.0 公升 20v直列四缸2.0 公升 16v FSI燃油缸內直噴直列四缸1.8 公升 20v 渦輪增壓直列四缸2.4 公升 V630v (1998-2000) 3.0 公升 V630v 1.9 公升 渦輪增壓柴油直噴2.5 公升 V6 渦輪增壓柴油直噴3.0 公升 V6 渦輪增壓柴油直噴 變速器:5前速及6前速手動變速器5前速及6前速自動變速器 • 軸距:2,650 毫米 (104.3 英寸) • 車長:4,547 毫米 (179.0 英寸) • 車寬:1,766 毫米 (69.5 英寸) • 車高:1,428 毫米 (56.2 英寸) • 燃料容量:66 公升
2004年末,奧迪正式發布了此款代號B7但實際依然沿用了福斯B6平台開發的第三代奧迪A4,所以內部編號仍然是Typ 8E/8H。雖然這一代的奧迪A4仍然基於舊的福斯B6平台而開發,但此代奧迪A4較上一代奧迪A4的改進之處還是非常多。外表上,從這一代奧迪A4開始,前進氣格柵的鍍鉻外框被設計為一直延伸到接近前保險槓的底部,誇張的表現手法使之格外引人注目。基於整個懸吊系統的該進,駕駛時轉動方向盤的手感讓人更覺沉穩,加上博世集團全新的ESP 8.0電子穩定程序系統的加持,此代奧迪A4的操控性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這個時期,或許是因為福斯的燃油缸內直噴技術慢慢地趨於成熟,奧迪將此技術延伸到了幾乎奧迪A4全線的引擎型號當中,使之這一代的奧迪A4在動力輸出表現以及燃油經濟性方面都有了上佳的表現。 • 第三代奧迪A4 - B7 (2005-2008)
製造商:奧迪生產年代:2004–2008車型:4門轎車5門Avant (休旅車)2門 敞篷車汽車開發平台:福斯集團B7(PL46)平台引擎:汽油引擎:1.6 公升 直列四缸1.8 公升 20v 渦輪增壓直列四缸1.8 公升 16v 渦輪增壓燃油缸內直噴直列四缸2.0 公升 20v 直列四缸2.0 公升 16v 渦輪增壓燃油缸內直噴直列四缸3.2 公升 V624v 燃油缸內直噴柴油引擎:1.9 公升 TD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2.0 公升 TD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2.7 公升 V6TD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3.0 公升 V6TD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變速器:5前速及6前速手動變速器6前速Tiptronic手自一體變速箱7前速Multitronic CVT無段自動變速器軸距:2,648 毫米 (104.3 英寸)車長:4,586 毫米 (180.6 英寸)Cabriolet敞篷: 4,573 毫米 (180.0 英寸)車寬:1,772 毫米 (69.8 英寸)Cabriolet敞篷: 1,777 毫米 (70.0 英寸)車高:1,427 毫米 (56.2 英寸)Cabriolet敞篷: 1,518 毫米 (59.8 英寸)燃料容量:66 公升相關車型:奧迪S4B7奧迪RS4B7
未來的趨勢 以未來汽車為目標,安全、速度、高效能的能源發展
製造商:奧迪生產年代:2008–今車型:4門轎車5門Avant (休旅車)汽車開發平台:福斯B8 (MLB/MLP)平台引擎:汽油引擎:1.8 公升 渦輪增壓燃油缸內直噴直列四缸2.0 公升 渦輪增壓燃油缸內直噴直列四缸3.2 公升 V6燃油缸內直噴柴油引擎:2.0 公升 TD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2.7 公升 V6 TD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3.0 公升 V6 TD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 變速器:6前速手動變速器6前速Tiptronic手自一體變速箱7前速S tronic DSG雙離合半自動變速器8前速Multitronic CVT無段自動變速器 軸距:2,808 毫米 車長:4,703 毫米 車寬:1,826 毫米 車高:1,427 毫米 燃料容量:前置前驅: 65 公升,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 64 公升相關車型:奧迪A5奧迪S4奧迪Q5
結論 以日常最常看到的奧迪車款為出發點,找尋為何熱門原因,探討奧迪A系列的深度。
參考資料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5%A5%A7%E8%BF%AAA4&espv=2&source=lnms&tbm=isch&sa=X&ei=B6KPU6eyDcrWkAX8mIF4&ved=0CAYQ_AUoAQ&biw=1920&bih=979#facrc=_&imgrc=fYVH41MwoyrLfM%253A%3B6tZErsze_z2cmM%3Bhttp%253A%252F%252Fimg.xgo.com.cn%252F147_500x375%252F146336.jpg%3Bhttp%253A%252F%252Fbig5.cntv.cn%252Fgate%252Fbig5%252Fauto.cntv.cn%252F20120427%252F120459.shtml%3B500%3B333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7%E8%BF%AAA4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_ylt=A3eg.8oxpY9TaTgA6T7XrYlQ?qid=150903160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