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第八章 南极洲 一、概况 1. 轮廓和面积 2. 地理位置 3. 名称区别 二、自然地理特点 1. 最高的冰原大陆 2. 气候 — 寒极、旱极和风极 3. 淡水资源最丰富 4. 生物资源最贫乏

第八章 南极洲 一、概况 1. 轮廓和面积 2. 地理位置 3. 名称区别 二、自然地理特点 1. 最高的冰原大陆 2. 气候 — 寒极、旱极和风极 3. 淡水资源最丰富 4. 生物资源最贫乏 5. 矿产资源丰富 三、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 作业题: 南北极地区地理环境的异同性比较. 一、概况 1. 轮廓和面积. 南极洲卫片. Antarctica. 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10 %,与美国和墨西哥面积之和相当,是中国陆地面积的 1.45 倍,是澳大利亚陆地面积的两倍,为世界第五大陆。. 2. 地理 位置. 3500km. 南大洋. 海陆位置.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南极洲 一、概况 1. 轮廓和面积 2. 地理位置 3. 名称区别 二、自然地理特点 1. 最高的冰原大陆 2. 气候 — 寒极、旱极和风极 3. 淡水资源最丰富 4. 生物资源最贫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南极洲 一、概况 1.轮廓和面积 2.地理位置 3.名称区别 二、自然地理特点 1.最高的冰原大陆 2.气候—寒极、旱极和风极 3.淡水资源最丰富 4.生物资源最贫乏 5.矿产资源丰富 三、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

  2. 作业题: 南北极地区地理环境的异同性比较

  3. 一、概况 1.轮廓和面积 南极洲卫片 Antarctica

  4. 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与美国和墨西哥面积之和相当,是中国陆地面积的1.45倍,是澳大利亚陆地面积的两倍,为世界第五大陆。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与美国和墨西哥面积之和相当,是中国陆地面积的1.45倍,是澳大利亚陆地面积的两倍,为世界第五大陆。

  5. 2.地理 位置 3500km 南大洋 海陆位置 太平洋 罗斯海 印度洋 970km 威德尔海 南大洋 4000km 大西洋

  6. 0 经纬度位置 E W (美) 66.5 60 以0度经线为正上方

  7. 南极洲单页图的摆法: (1) 主要有两个方向:南、北 (2) 联合国规定:0 ° 指向正上方 (3) 我国的规定:90 ° 指向正上方

  8. 3.名称区别 Antarctica 即:anti 相反的 arctic北极 南极点:南纬90度的一点 南极大陆:大陆主体 南极洲:南纬60度以南的大陆和附近岛屿 南极地区: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包括大陆、 岛屿和海洋 南极地区>南极洲>南极大陆>南极点

  9. 二、自然地理特点: 1.最高的冰原大陆 世界各大洲的平均海拔高度(米) 南极洲为最高的冰原大陆,基岩海拔450米。冰雪占98%,因此又叫“白色荒漠”或“冰大陆”。 2%为基岩裸露,无长年冰雪覆盖,被称为南极冰原的绿洲。有众多的冰川,其中兰伯特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有大小不等的陆缘冰架约300个。其中西南极洲罗斯冰架和威德尔海湾的菲尔希纳冰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冰架。四周的冰障有10多座。海拔最高点为文森山5140米,海拔最低点为冰层以下-2468米。

  10. 1880

  11. 笔架冰山 冰障 冰障 冰山 南极浮冰 冰盖

  12. 海域冰山 午夜晨曦 冰盖边缘 南极冰川 雪域冰山 海中冰山

  13. 构造条件分区: (1) 35ºW-146ºE东南极洲 南极古陆 冰雪高原,平均基岩海拔为530米 (2)75ºS为界的中南极洲 拗陷区 主要有威德尔海和罗斯海及陆缘冰 (3)西南极洲 褶皱区 为冰封群岛区,基岩海拔-140米 整体逆时针旋转,多火山,以埃里 伯斯活火山最著名,火山活动较强 烈。地震少,是地球上的“安全岛”。

  14. 南极洲的地形 菲尔希纳 龙尼 东南极洲 西南极洲 拗陷区 罗斯陆缘冰

  15. 2.气候——寒极、旱极和风极 南极洲是最严寒的大陆,有世界“寒极”之称,最低温度有-94.5℃的记录,有季节性极昼和极夜现象。每年11月~次年3月为暖季,出现极昼,内陆温度-20℃ ~-35℃,平均-28℃。每年4~11月为寒季,出现极夜,温度为-40℃ ~-70 ℃。 年平均降水55mm,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是地球上的“旱极”,降水几乎全部是雪,空气非常干燥 。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 降水量较多的地方是沿海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有200-500毫米。

  16. 寒冷干旱的原因: (1)位于高纬地区,冰原气候占优势, 常年受冷高压控制,全年盛行下 沉气流 (2)地势高,为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 (3)冰雪覆盖,强烈反射太阳热辐射 (4)西风带和南极大陆沿海地区巨大 冰障常年阻碍低纬暖湿气流进入 南极大陆

  17. 风极和极光 • 南极洲是地球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区。风速很大,一般风速达17~18m/s,许多地方超过70m/s,最大风速100m/s是地球上观测到的最大风速,比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 。冬季多风暴,每次长达6-8天,是一个“风暴王国” 。 • 在极夜会出现极光,称“南极光”。

  18. 暴风雪 暴风雪 南极光

  19. 3.淡水资源最丰富 (1) 冰盖1880多米厚,有的厚度达4800m,南极冰盖的总体积为2800万立方公里,占全球总冰量的89%,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基地和固体水库,冰盖形成淡水资源占全球的70%,约相当于世界其他各洲淡水总量的200倍,但是其直接经济价值不大。 (2)如果冰盖全部溶化可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70m (3)最长的河流长30km,流量1m3 /s 最大的湖长8km,宽1.6km,水深66m 分布有众多的淡水和咸水湖池

  20. 冰盖下湖泊的分布

  21. 4.生物资源最贫乏 (1)植物800多种,主要为苔藓、地衣和淡水藻类等。绿洲上能生长苔藓、地衣等,但不能耕种。 (2)动物缺乏,内陆无哺乳动物,只有一些软体虫、低等甲壳虫和无翼昆虫,沿海有企鹅、海豹、海豚、鲸鱼、鳞虾、信天翁、 雪海燕、雪鸟等 海洋生物。其中企鹅、海豹为南极洲特有的动物。 (3)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查人员和捕鲸队,无土著居民。

  22. 企鹅 海豹 雪海燕 鳞虾 多雪海鸟 海燕 燕鸥 信天翁

  23. 5.矿产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有煤、石油、天然气、铁、金、铜、钼、镍、钴、铀、铅、银、石墨、金刚石、等220多种。还有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钍、钚和铀等稀有矿藏。主要分布在东南极洲、南极半岛和沿海岛屿地区。据估计,煤炭储量5000亿吨,有“煤海”之称,石油储量450亿桶,是南半球的“波斯湾”——世界石油资源的又一宝库,天然气储量320亿m3,铁矿可供全世界消费200年。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最大的铁矿山。

  24. 三、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 1.科学研究意义 南极洲是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大洲,是纬度位置最高、跨经度最多、平均海拔最高、冰层最厚、淡水资源最丰富、气温最低、风速最大的洲。 因此它是天然的科学研究圣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意义 :①南极洲空气清洁,大气能见度高,为环境科学家提供了监测大气污染物在全球蔓延程度的场所。②南极酷寒、烈风、干燥的气候,为动物学家提供了研究生物对极端环境条件适应性的场所。③南极洲2 000米厚的冰层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地质历史上的冰期和未来的冰期。

  25. 2.简史 1738-1739年,法国人布韦航海时发现了南极附近的一个岛屿(今布韦岛)。1772-1775年,英国人库克到达南极附近的南设得兰群岛。1820-1821年,美国人帕尔默、沙俄人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英国人布兰斯菲尔德先后发现了南极大陆。1838-1842年,英国人罗斯、法国人迪尔维尔、美国人威尔克斯等先后考察了南极大陆。1911年12月阿蒙森等四名挪威人首次到达南极极点。1928-1929年,美国人作了几次南极飞行考察,并建立了“小亚美利加基地”。

  26. 3.南极考察 1959年12月,由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废物,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等。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加入了《南极条约》。

  27. 《南极条约》,规定任何国家对南极洲不能提出领土要求,它不能作为军事基地,只能作为科学考察和平利用的基地,加强南极洲的环境保护。《南极条约》,规定任何国家对南极洲不能提出领土要求,它不能作为军事基地,只能作为科学考察和平利用的基地,加强南极洲的环境保护。 目前,南极洲上已经建立了100多个考察基地,常年的有40多个。我国已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

  28. 对南极洲的扇形领土要求

  29. 我国与南极:1984年11月20日,我国派出591人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考察船首次赴南极建站与考察。1985年2月中国南极长城站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端落成,地理坐标为南纬62°12′59″,西经58°57′52″,距北京17501.9千米。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中国东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山站地理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22′24″,距北京12553.2千米,距南极点2903千米我国与南极:1984年11月20日,我国派出591人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考察船首次赴南极建站与考察。1985年2月中国南极长城站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端落成,地理坐标为南纬62°12′59″,西经58°57′52″,距北京17501.9千米。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中国东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山站地理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22′24″,距北京12553.2千米,距南极点2903千米 4.我国与南极 1984年11月20日,我国派出591人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考察船首次赴南极建站与考察。1985年2月中国南极长城站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端落成,地理坐标为南纬62°12′59″,西经58°57′52″,距北京17501.9千米。 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中国东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山站地理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22′24″,距北京12553.2千米,距南极点2903千米 。

  30. 2004年10月25日,中国进行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实施从中山站到冰穹A内陆冰盖考察计划,并为中国今后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的选址做准备工作。

  31. “极地”号考察船 “雪龙”号考察船

  32. 阿蒙森斯科特站(美)

  33. 5.目前存在问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南极洲的环境破坏严重,大量鲸类、海豹和鳞虾等惨遭捕杀、臭氧空洞、产生了大量的垃圾等。

  34. 美科学家:全球气候变暖 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2004年09月24日 10:56:0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伦敦9月23日电(记者曹丽君)美国科学家最近公布的几项研究表明,由于大气和海水温度的升高,南极洲冰川的融化速度正在加快。如果这种现象加剧,将会造成海平面显著上升。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3日报道,美国宇航局的冰川学家2002年利用激光高度计测量了南极洲6座冰川的厚度。测量结果表明,这些冰川正在以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时两倍的速度消融,每年融化的体积为250立方千米,比它们的年积雪量还高60%。这些冰川消融成水,每年会造成海平面上升0.2毫米。     专家指出,冰川消融与极地海岸周围冰架的逐渐消失有关。海水和大气温度升高,会直接使冰架底部消融,所以冰川就更容易滑向大海,加速其消失速度。     研究者认为,造成冰架融化的“罪魁祸首”是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地球物理通讯》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卫星观测到,由于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加快,南极一个名为“拉森B”的冰架在2002年塌陷了。另外,在2000年至2003年间,南极洲有两座冰川融化的速度加快了7倍,另外两座冰川融化的速度加快了两倍。(完)

  35. 6. 南北极地区地理环境的异同性比较 (1)性质:南极大陆 “北极海” (2)面积:1400万 km2 1424万km2 (3)均高(深):2350 m 1280m (4)最高(深):5140 m 5330 m (5)轮廓:南极半岛 格陵兰海 (6)极低气温:-94 °C -60 °C(南比北平均低20 °C) (7)降水量: 55 mm 5~10 mm (8)生物:地衣400种,苔鲜75种,有花植物4种; 北极地区:地衣2000种,苔鲜500种,有花植物900种。

  36. 处于高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海拔高,随海拔升高处于高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海拔高,随海拔升高 气温降低。被厚冰层覆盖,冰对太阳光具有较强的反射作用,使照 射到的不多的光热又被冰层反射回宇宙空间,不能被地面吸收。因 而形成气候酷寒的特点。处于极地东风的控制下,全年盛行由大陆中心吹向边缘的极地东风,呈逆时针方向,风速极大,风日极多,形成气候的烈风特点。在极地高压控制下,全年盛行下沉气流,因此降水很少,形成气候干燥的特点。

  37. 附1:时区和风向 理论上,由于南极点是所有经线的交汇点之一,因此南极洲包含了地球上的全部时区。而南极点本身由于只有明确的纬度,没有明确的经度,则既无地方时,也无时区。南极洲的外围、边缘地区,可根据其经度位置采用相应的理论区时,如我国的长城站采用西4区的区时;中山站采用东5区的区时。南极点及其附近地区就不再分标准时区,而是人为规定某个时区的区时作为这里共同使用的标准时,即采用零时区或东12区的区时(时区划分的起点和地球上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 由南极点向任何方向都是向北,不论什么风向都是北风。国际上规定,从0度、东经90度、180度、西经90度吹来的风,其风向依次是0度、90度、180度、270度,余可类推。风向多为东经26度~东经54度,年最多风向为东经38度。

  38. 附2:南极洲奇观 1.冰层厚、冰山大:据观测统计南大洋中漂浮着20多万座冰山,体 积大约有1万多立方千米。 2.绿色冰山:底层冻结有海洋中的浮游植物而呈黄色,遇到暖流底 部溶化缩小,一遇风浪翻成底朝天,黄色的冰在蓝色海水的衬映 下呈现翠绿色。 3.南极冰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冬夏季节的交替,南极冰是由一层层 雪花积压而成的,记录着地球上每年气候情况。 4.四奇湖 :温水湖(水温为0℃,到水深约70米的湖底,水温高达 25℃,与温带同深度海水温度差约20℃)、不冻湖(周围气温在 -57℃时湖水也不冻结)、永冻湖(整个湖水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 冰块,即使夏天湖水也不解冰)和冰下湖(面积巨大,位于东南 极洲巨大冰盖下) 5.冰雕:西海岸接近印度洋之处发现了不少雕刻成各种动物如海豚、 鱼、狮子的巨型冰山。 6.陨石:是世界上陨石最为丰富的地区。在南极洲找到了近3万多 块陨石,占全世界陨石回收总数的90%以上。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