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381 Views
第六章 棉花枯黄萎病抗病育种. 本章主要内容. 枯、黄萎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枯萎病抗性的遗传 黄萎病抗性的遗传 黄萎病的抗源及抗性的鉴定方法 枯、黄萎病抗病育种方法及经验. 第一节 枯、黄萎病抗病育种进展概况. 70-80 年代中期,枯萎病危害严重, 80 年代末已被基本控制 90 年代初,棉花黄萎病逐年加重 近年来,我国棉花黄萎病不断蔓延,危害逐年加重 加速培育丰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的新品种,已成为生产上的当务之急。. 前苏联 60 年代,育成塔什干 1 、 2 、 3 号。 80 年代又育成安吉盐 6 、安吉盐 60 等
E N D
本章主要内容 • 枯、黄萎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 枯萎病抗性的遗传 • 黄萎病抗性的遗传 • 黄萎病的抗源及抗性的鉴定方法 • 枯、黄萎病抗病育种方法及经验
第一节 枯、黄萎病抗病育种进展概况 • 70-80年代中期,枯萎病危害严重,80年代末已被基本控制 • 90年代初,棉花黄萎病逐年加重 • 近年来,我国棉花黄萎病不断蔓延,危害逐年加重 • 加速培育丰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的新品种,已成为生产上的当务之急。
前苏联60年代,育成塔什干1、2、3号。80年代又育成安吉盐6、安吉盐60等前苏联60年代,育成塔什干1、2、3号。80年代又育成安吉盐6、安吉盐60等 • 美国Bird70年代育成多抗品种SP21、SP37等品种 • 澳大利亚90年代初育成Sicola V2、SicolaV3等品种
我国50年代枯萎病抗源52-128及耐黄萎品种辽棉1号我国50年代枯萎病抗源52-128及耐黄萎品种辽棉1号 • 60年代育成抗枯萎陕棉4号、中棉所9号等 • 80年代育成兼抗的中棉12等 • 90年代初抗黄萎提高的86-6,淮910等 • 我国棉花生产上还缺乏高抗黄萎病,以及兼抗枯黄萎病而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Why?
抗黄萎病育种进展较慢的原因 • 抗源缺乏 • 育种方法单一 • 抗性遗传规律不清 • 抗性鉴定方法不规范
第二节 枯萎病抗性遗传 • 棉花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结论不完全一致 • 多数学者认为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 • 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的基因效应主要是加性效应
棉花品种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高度正相关 • 抗枯萎病的品种,也能抗苗病 • 枯萎病越重,对皮棉产量和多数纤维品质的损失越大。
第三节 黄萎病抗性遗传 • 黄萎病遗传试验 • 黄萎病抗性与其它性状的遗传相关性
一、黄萎病抗性遗传试验 • 国内外不少学者进行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出十分确切的结论。 •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结果表明: • 1.试验棉花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系显性单基因遗传 • 2.黄萎病抗性遗传不受细胞质的影响; • 3.不同品种对不同菌株的抗性可能不同 • 4.菌株间的相互干扰,基因间的互作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得混合菌株接种时,抗性表现得特别复杂。
二、黄萎病抗性与其它性状的遗传相关性 • 早熟类型杂种抗萎性低,迟熟类型抗萎性较强 • 耐黄萎与腺体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 凡是使棉株生长幼嫩和生长发育延缓的条件,都能导致棉株抗萎性降低。 • 抗性基因和芽黄基因V11可能存在连锁。 • 抗黄萎性常与结铃少、多年生、短日性、开花结铃晚等习性相关联
可以作为抗黄萎病抗源的有 • 野生棉种:Ⅰ、Ⅱ • 亚洲棉和非洲棉种:Ⅱ • 海岛棉种 • 陆地棉种
二、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方法 • 1.田间病圃鉴定 • 2.纸钵湿底蘸根鉴定 • 3.黄萎病菌毒素鉴定 • 86-1感病品种1989.8.20三地黄萎病指分别为39.2,20.0,3.1,分别被划为感病、耐病和高抗
规范化鉴定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1.设置感黄萎病品种为对照,鄂荆1号等 • 2.鉴定用的病圃,感病对照病指45-55为适宜 • 3.应确定2-3个技术力量强,有抗性鉴定经验的单位,作为新育成品系的权威性鉴定单位 • 4.改用抗病效果(抗效)来划分抗性反应型。
第五节 枯、黄病抗病育种方法及经验 • 育种方法 • 中12选育的主要经验 • 泗棉3号选育的主要经验
一、育种方法 • 枯萎病抗病育种方法 • 1.50年代-天然重病地系选阶段 • 2.60年代-人工病圃抗病杂交育种阶段 • 3.70年代-杂交育成结合系统选择 • 4.高永成棉枯萎病定向培育法。
棉枯萎病定向培育法 • 1.原来高度感染的品种,播种在高度感染的病床中 • 2.保留叶面没有病斑的幼苗 • 3.在严重感染的病床中,继续进行抗性及综合性状的选择。选20-30株混合收获 • 4.连续选择5年
黄萎病抗病育种法 • 陆地棉品种间杂交 • 远缘杂交育种 • 利用生物技术,外源基因导入陆地棉品种
二、中棉所12选育的主要经验 • 乌干达4号和邢台6871两品种杂交,杂种后代在枯萎、黄萎混生病圃及人工接种的病钵中连续定向选育而成
1.枯黄萎病混生病圃连续筛选,枯黄萎病抗性同步提高1.枯黄萎病混生病圃连续筛选,枯黄萎病抗性同步提高 • 2.选择单株的标准,根据外部病害症状 • 3.多系混合互补,协调抗病、产量和品质间的关系
三、泗棉3号选育的主要经验 • 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育成的集高产、多抗、优质。早熟与一体的棉花优良品种 • 1.注重丰富的遗传基础 • 2.注重理想株型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