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373 Views
如何取得,"個人"無法到達的高度。. 回歸教育 本質 共 構台北 “大” 聯盟 時間 : 102 年 2 月 26 日 地點:成德國中 主講:余霖. 我來說個故事. 大聯盟 的前世. 大聯盟的前世 ----. 白雪公主和 7 +1 個 小 矮人 的故事 純 係 自發 !. 成果 之 1 : 大聯盟的 誕生. 成果 之 2 : 排定 全市統一 課表. 我們 來 檢視現況! 玩真的?. 大聯盟 的今生. 「群組中心學校聯盟」目標 與 策略. 目標 1. 掌握 實況:研擬可行對策。 2. 整合 資源:提供各校所需資源及協助。
E N D
回歸教育本質 共構台北“大”聯盟 時間:102年2月26日 地點:成德國中 主講:余霖
我來說個故事 大聯盟的前世
大聯盟的前世---- 白雪公主和7+1個小矮人 的故事 純係自發!
我們來檢視現況! • 玩真的? 大聯盟的今生
「群組中心學校聯盟」目標與策略 • 目標 1.掌握實況:研擬可行對策。 2.整合資源:提供各校所需資源及協助。 3.與時俱進:心得分享形塑學習型組織。 4.上下交融:讓溝通順暢、問題解決。 • 策略 1.以群組為問題蒐集的核心 2.以學校需求為規劃基準
目標的檢視策略的檢視 • 1.實況是什麼?誰知道 『實』 況? • 2.資源透明嗎?有排擠現象嗎? • 3.與時俱進量的監控[看] ? 質的評估? • 4.上下交融後,聯盟解決了 多少問題?教育局解決了 多少問題? • 1.以群組為核心,[聯盟] 蒐集了多少問題? • 2以學校需求, [聯盟]規劃 或建議了多少課程與活動?
大聯盟的形象 • 訊息平台?收發轉達… • 聯誼平台?交誼取暖… • 資訊平台?傳播分享… • 研發平台?研發引擎… 或可兼而有之
我們共同的抉擇 大聯盟的明天?
我們的抉擇是… • 依然故我的大聯盟 沒啥不好! • 名符其實的"大"聯盟 也沒啥不好!
腦力激盪前,先分析兩點… 大聯盟的問題?
結構分析1:部.局.聯盟.各校.之定位 • 部:督導考核縣市 ~作好政策制定~ • 局:核撥經費、媒合群組、督導學校 ~營造有利環境~ • 聯盟:轉化政策、運作平台 ~整合專業與行政的界面~ • 各校:經營教學專業~創造營運成效~
結構分析2:聯盟組織分工的特性 1.介於正式組織与非正式組織之間 需要教育局正式行政力量的支持 2.存在複雜的競合關係 需要在合作中競爭,才能水漲船高 3.矩陣式組織:以聯盟為X軸,專案為Y軸進行運作 需要生態論[專業取向的研發] 取代 原子論[交差取向的認養]
最感困擾的問題-來個腦力激盪 • 1. • 2. • 3. • 4. • 5. 還有沒找出的問題嗎?
誰來解決? • 方案在哪? • 來個學習共同體。 如何解決問題
問題解決的程序:正.反.合. • 正:閱讀与理解問題 • 反:發掘与釐清問題 • 合:徹底討論与解決問題 完全解決--辛苦您啦! 部分解決--敬佩您! 無解-- 恭喜您!
問題解決的迷思與釐清 • 1.欲速卻不達。要弄懂效果曲線。 • 2.對問題見樹不見林。掌握問題脈絡,跨越 系統,突破侷限。 • 3.有用資訊不足,垃圾資訊充斥。確定問題定 義,掌握各變項是相關或是因果關係。 • 4.一廂情願的高估或低估問題的難度。勿畫地 自限,認清夥伴和自己真正在意的需求。
1.趨勢:學習領導是主流 • 2.政策:十二年國教 • 3.局長:重視教學與學習 當前教改的利基
趨勢:新一波的學校領導 [潘慧玲] 以行政領導、課程領導、教學領導、評鑑領導 落實學習領導 轉型領導 分享性領導
政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落實適性發展 確保學校品質 提升教學成效
局長:進入教改核心的領導者 臺北市教育局101年施政重點 把每個孩子帶上來-給孩子更好、更有效的學習 教改的成果不只看投入多少政府資源, 變革多少法律規章運作制度, 提高多少老師的學歷或進修時數, 須看學生提升了多少學習成效!
學習領導的精神 • 學習者中心[並非學生中心] • 學習的再體驗[喚回遺忘的學習歷程] • 學習中發現創意
結語:未來怎麼做? • 善用政策實踐教育理想。回歸教育本質 • 不只是做了,而是徹底做好。作業vs作品 • 反求諸己培養當責[accountability]器度 為解決問題找解法,而非為卸責找理由 • 不可能--只是諸多可能之一。
成為一個轉化型知識份子[修改自潘慧玲] • 自己先探究,再帶著教師進行探究 • 自己創造故事,再帶著教師敘說故事 成為一個有擴散力、滲透力的人 當一個人的活動含涉了行動和反省, 這樣的活動便是一種實踐,而這樣的 實踐是一種改變生活世界的契機 ~P. Freire
"大"聯盟的真義: 居現職,影響台北 [台灣]教育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