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2-3 直线的投影

C. A. a. B. D. b. H. c(d). §2-3 直线的投影. 一、直线和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1 .直线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一般仍为直线。 只有当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时,它的投影才积聚成一点。. o.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只需作出直线上两端点的投影,然后连接其同面投影 。. O. 2 .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⑴ 从属性 若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各投影必在该直线的各同面投影上,且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b . B. k . K. a . X. O. b. A. k. a. 2 .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Download Presentation

§2-3 直线的投影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 A a B D b H c(d) §2-3 直线的投影 一、直线和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1.直线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一般仍为直线。 只有当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时,它的投影才积聚成一点。

  2. o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只需作出直线上两端点的投影,然后连接其同面投影 。 O

  3. 2.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⑴从属性 若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各投影必在该直线的各同面投影上,且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4. b B k K a X O b A k a 2.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⑵ 定比性 直线上的点分割线段之比,等于该点的投影分割线段的同面投影之比 。 A K: K B = a k : k b= ak : kb = ak: k b

  5. b b V cb c ac B c a a C X A a X O c a c b b H [例1] 已知点C 在线段AB上,求点C 的正面投影。 采用定比性 O

  6. c c 解法二 Z b b 采用从属性 a a O X Y a c b Y

  7. b c a X b c a [例2] 在已知线段AB上取一点,将AB分成2:1两段,求点C 的投影。 (1)过a引一任意直线,并在其上作三等分; (2)连接bb0,再推出平行线,交ab于c; (3)由c再求出c′。 O b0

  8. 二、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分为三类: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一般位置直线;前两类又称为特殊位置直线。 1.投影面平行线 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另两个投影面的直线。 可分为: 水平线----平行于H面,倾斜于V、W面的直线; 正平线----平行于V面,倾斜于H、W面的直线; 侧平线----平行于W面,倾斜于V、H面的直线。 、、分别表示直线对H、V、W面的倾角。

  9. z a b a b Z a b a A O X Y   B b a  X O  a b b Y Y (1) 水平线 —平行于水平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特性:1、ab OX ; ab OY 2、ab =AB 3、反映、角的真实大小

  10. Z Z b b b  a B a  a b   Y X O A a X O a b b a Y Y (2)正平线—平行于正立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特性: 1、ab  OX ; a b OZ 2、a b =AB 3、反映、 角的真实大小

  11. Z Z a a a  b a A  b b  O X Y X O  a b a B b Y b Y (3)侧平线—平行于侧立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特性: 1、ab OZ ; ab  OY 2、ab= AB 3 、反映 、 角的真实大小

  12. 2.投影面垂直线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平行于另两个投影面的直线。 可分为: 铅垂线----垂直于H面,平行于V、W面的直线; 正垂线----垂直于V面,平行于H、W面的直线; 侧垂线----垂直于W面,平行于V、H面的直线。

  13. (1)铅垂线—垂直于水平投影面的直线 Z Z a a a A b b a b Y X O X O b B a(b) Y Y a(b) 投影特性:1、a(b)积聚成一点 2、a b OX ; a bOY 3、a b = a b = AB

  14. (2)正垂线—垂直于正立投影面的直线 z b (c ) c b b  (c) C c b X Y O B c c b b Y Z X O Y 投影特性: 1、b(c )积聚成一点 2、bcOX ; bcOZ 3、bc = bc =BC

  15. (3)侧垂线—垂直于侧立投影面的直线 Z Z a(b) a b a b a(b) A B Y X O X O b a Y a b Y 投影特性:1、a(b) 积聚成一点 2、ab OY ; abOZ 3、 ab = ab =AB

  16. Z   b b  a  a β γ O  X Y b a Y 3.一般位置直线 Z  V b  B b  a W O X  a A b a H Y 投影特性: 1.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其投影长度均小于AB的实长。 2.其与投影轴的夹角均不反映该直线对投影面的倾角。

  17. b b AB B zB-zA  a a ab X X O b b A a  a AB AB zB-zA  ab (1)求直线的实长及对水平投影面的倾角 zB-zA  C ZB-ZA

  18. b AB  B  YA-YB a a X X O C ab b  b A AB a a AB YA-YB  ab (2)求直线的实长及对正立投影面的倾角 b YA-YB YA-YB

  19. XA-XB Z Z b b b  b B a a Y X a O  X O b b a A Y a a Y XA-XB (3)求直线的实长及对侧立投影面的倾角

  20. b L a X b c L=BC a [例3] 已知直线AB的投影,试在AB上定出点C的投影, 使BC的实长等于已知线段L。 AB c zA-zB ab

  21. 三、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三种情况:平行、相交和交叉(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其中平行和相交属于共面直线,而交叉为异面直线。 另外,空间两直线有相交垂直和交叉垂直两种。

  22. b d d b c a D c B X a X C b d A b b c c a a (1) 平行两直线 1、若空间两直线互相平行,则其同面投影必互相平行。 2、平行两线段之比等于其投影之比。

  23. 但当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虽然a′b′∥c′d′,ab∥cd,当求出其侧面投影后,因a″b″≠c″d″,则AB≠CD。但当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虽然a′b′∥c′d′,ab∥cd,当求出其侧面投影后,因a″b″≠c″d″,则AB≠CD。

  24. b c k d a X d a k b c (2) 相交两直线 V b c k a d B C D K A O X a d b c k H 若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其同面投影必相交,且其交点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25. k k [例4] 过C点作水平线CD与AB相交,且CD长度为50mm。 b 先作正面投影 d c ● a X a d b c ● 量取CD=50

  26. z Y Y [例5] 判断两直线是否相交 c b d 两直线不相交 a o 交叉两直线 解法一:用侧面投影

  27. c b 1 d a X d a 1 b c [例5] 判断两直线是否相交 解法二:用定比性 两直线不相交 交叉两直线 1d 1c

  28. d b d 1(2) b 1(2) a B c a X 2 D c b X O A 1 2 b 2 a d C a 1 d 1 c c (3) 交叉两直线 凡不满足平行和相交条件的直线均为交叉两直线。

  29. b V ′ 1 ′ 1 ′ ′ 3(4) ′ ′ ● 3(4 ) c ′ ′ d ● ● ● ′ ● 2 ● B Ⅰ ′ Ⅳ 2 ′ ′ a b ● ● ● ● A D Ⅱ Ⅲ C ′ c ′ d a 4 a d ● 4 ● ● ● O X c 1(2) 3 ● b a H 3 d c b ′ 1(2) ● 投影特性: 1.同面投影可能相交,但“交点”不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2.“交点”是两直线上一对重影点的投影,可帮助判断两直线的空间位置。

  30. b c 1 3(4) d 2 a X b 4 c 3 d 1(2) a [例6]判断两直线重影点的可见性

  31. (4) 垂直两直线(直角投影定理) 垂直相交两直线,若其中一条直线为某投影面的平行线时,则两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必定反映直角。 已知AB⊥BC,其中AB∥H面,BC倾斜于H面。因AB⊥Bb,AB⊥BC,则AB⊥BbcC平面;又因ab∥AB,所以ab⊥BbcC平面,因此ab⊥bc,即∠abc =∠ABC = 90º

  32. [例7] 试判断下列两直线是否垂直。 如相交两直线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互相垂直,且其中有一直线为该投影面的平行线时,则这两直线在空间必定互相垂直。 当两直线是交叉垂直(即两直线垂直但不相交)时,也符合直角投影定理。

  33. [例8] 求交叉两直线AB、CD的公垂线。 分析交叉两直线的公垂线,就是与AB和CD都垂直的直线。由于AB是铅垂线,CD是一般位置直线,所以其公垂线必为一条水平线,它与CD的垂直关系在H面上反映。

  34. [例9] 已知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AC为一正平线,菱形的一边AB位于直线AM上,求该菱形的投影。 分析 菱形的两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其对边互相平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