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625 Views
生物化学实验. 血浆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一、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报告要求 四、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 一、实验 操作. 分组: 2 人 / 组:点样血清 1 .安置电泳槽 2 .薄膜预处理 3 .点样 4 .电泳 5 .染色 6 .漂洗 7 .定量. 1 .安置电泳槽 ( 1 )于两侧电泳槽穴中各倒入 缓冲液 约 800ml 。 ( 2 )平衡两侧电泳槽穴的缓冲液。 ( 3 )搭建盐桥。. 2 .薄膜预处理. 洗净手,在醋酸纤维素膜的粗面(无光泽)上,于图示位置即 2.0cm 处轻轻用铅笔划一直线,另一端上写上姓名。
E N D
生物化学实验 血浆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一、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报告要求 四、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
一、实验操作 分组:2人/组:点样血清 1.安置电泳槽 2.薄膜预处理 3.点样 4.电泳 5.染色 6.漂洗 7.定量
1.安置电泳槽 (1)于两侧电泳槽穴中各倒入缓冲液约800ml。 (2)平衡两侧电泳槽穴的缓冲液。 (3)搭建盐桥。
2.薄膜预处理 洗净手,在醋酸纤维素膜的粗面(无光泽)上,于图示位置即2.0cm处轻轻用铅笔划一直线,另一端上写上姓名。 将作好标记的醋酸纤维素膜浸于培养皿缓冲液中,待完全浸透10min后,取出夹于滤纸中,轻轻吸去膜上多余缓冲液。
注意:样品易太多 3.点样 分别用6mm宽载玻片边缘蘸5ul血清蛋白,点样于10cm×5cm醋酸纤维素膜的点样线上。见图2。
4.电泳 (1)将薄膜上的点样面向下,点样端置阴极,并贴于盐桥上,密闭电泳槽。 (2)用导线与电泳仪相连接,注意电泳仪电源负极接电泳槽的阴极,正极接电泳槽的阳极,不要接错。 (3)接通整流器电源,打开整流器电源开关。调节电泳仪输出电压为130V之间,电流为0.4~0.6mA/cm,通电60分钟后关闭电源。
5.染色 关闭电源后,将薄膜取出,置于染液3~5分钟。 6.漂洗 从染液中取出薄膜,用自来水冲去多余染料后,置于脱色摇床中漂洗,直到薄膜本底呈白色,蛋白质色带清晰,最后再清水中漂洗1次。凉干。
2 清蛋白 透明 前清蛋白 1 扫描、定量 兔血清蛋白电泳
二、基本原理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电性相反的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电泳过程中带电粒子的动力为电场力,其大小与粒子所带的电荷(Q)和电场强度(X)成正比。 一球形粒子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可由stoke氏定律描述,即:
当二者平衡时即F=f,粒子在介质中恒速运动,若将单位电场强度下粒子的运动速度(V/X)定义为迁移率(mobility),以u表示,则:当二者平衡时即F=f,粒子在介质中恒速运动,若将单位电场强度下粒子的运动速度(V/X)定义为迁移率(mobility),以u表示,则: 式中,r:球形粒子半径,η:介质粘度,V:粒子运动速度。 由上式可见,粒子的迁移率在一定条件下取决于其本身的性质,即电荷、大小、形状。在具体实验中,一定的电压和电泳时间下,各种粒子在介质中的迁移率不同(泳动速度不同)而被分离。
130V,60min 血浆蛋白-/pH8.6 γ、β、α2、α1、白蛋白 染色、洗脱 +五条区带
电泳方向 电泳方向 电渗方向 (+) (-) 支持物 固体液相 ++++++++++++++++++++++++ 影响电泳的主要因素 1.电渗作用在电场中,液体对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称为电渗。 即固体支持物吸附水中离子使其表面溶液相对带电荷,在电场作用下,溶液就向一定方向移动,并带动着物质移动。由于电渗与电泳同时存在,其方向可与电泳相同或相反,则会影响粒子的本身的迁移率。
2.介质的pH 介质的pH可决定带电粒子解离程度,所带电量、电荷性质,为保持介质pH的稳定,常采用一定的缓冲液。 介质的pH与待电泳物的等电点相差越远,其所带的净电荷越多,则泳动速度越快。
3.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计算公式: 式中,Ci:离子摩尔浓度,Zi:离子价数 离子强度过低,则缓冲液容量小,难以维持pH恒定; 离子强度过高,则降低蛋白质的带电量,使电泳速度减慢。最适离子强度一般在0.02~0.2之间。
4.电场强度 即单位距离的电位差,与电泳的速度成正比,在介质一定时,其取决于电压的大小,电压越高电泳速度越快,但产生热量增加,可致缓冲液蒸发,介质离子强度增加,引起虹吸现象,其致使蛋白质变性而不能分离,因而在高压电泳(>50伏特/cm)时,需加冷却装置。
清蛋白 1 2 三、实验报告要求 ⒈实验名称 ⒉原理:文字简式或反应结构式表示 ⒊操作流程:列表 ⒋结果要求:区带标识
四、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 1、移液枪如何使用? (1)固定式移液枪如何使用? (2)可调式移液枪如何使用? 2.刻度吸管如何使用? 3、玻璃器皿如何清洁? 4、试剂瓶用后如何使用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