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592 Views
项目二 电动机单向点动 —— 连续运行 PLC 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1 、理解 PLC 的 AND 、 OR 、 ADI 和 ORI 指令; 2 、能利用 AND 、 OR 、 ADI 和 ORI 指令实现简单的 PLC 控制; 3 、会熟练使用“划线输入”和“划线删除”; 4 、理解电路“保持”的工作原理,能实现电路的“保持”; 5 、能设计电动机单向 — 连续运行 PLC 控制电路; 6 、能安装和调试电动机单向点动 — 连续运行 PLC 控制电路; # 7 、了解连接导线指令,能用连接导线指令进行梯形图的编辑; # 8 、能转换梯形图和指令表。. 项目目标.
E N D
项目二 电动机单向点动——连续运行PLC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1、理解PLC的AND、OR、ADI和ORI指令; 2、能利用AND、OR、ADI和ORI指令实现简单的PLC控制; 3、会熟练使用“划线输入”和“划线删除”; 4、理解电路“保持”的工作原理,能实现电路的“保持”; 5、能设计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行PLC控制电路; 6、能安装和调试电动机单向点动—连续运行PLC控制电路; # 7、了解连接导线指令,能用连接导线指令进行梯形图的编辑; # 8、能转换梯形图和指令表。 项目目标
本项目将以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点动—连续运行PLC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为载体,认识与体验AND、OR、ADI和ORI指令,学会使用AND、OR、ADI和ORI指令来实现简单的PLC控制。本项目将以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点动—连续运行PLC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为载体,认识与体验AND、OR、ADI和ORI指令,学会使用AND、OR、ADI和ORI指令来实现简单的PLC控制。 项目描述
一、认识AND、OR、ADI和ORI指令 (1)认识AND、OR、ADI和ORI指令 试一试 画出电机单向连接运行继电接触控制电路 项目准备
试一试 画出电机单向连接运行PLC控制梯形图 若SB1接PLC的输入端口X0与公共端COM之间,SB2接PLC的输入端口X1公共端COM之间,接触器KM的线圈接于输出端口Y0与220V电源之间。请画出能完成以上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行控制的PLC的梯形图和相应的PLC接线图。
(2)认识输出电路块 且读且思: 由起始指令(LD、LDI、LDP、LDF)开始,由逻辑线圈指令或功能指令结束的梯形图称为一个输出电路块。 一个完整的梯形图往往由多个输出电路块组成。 两个输出电路块 一个输出电路块 一个输出电路块 一个输出电路块
试一试 分析以下各图有几个输出电路块 1 1 2 3 1
二、体验AND、OR、ADI和ORI指令 (1)体验并联接点指令OR和ORI 试一试 分析并联接点指令的功能
了解一下: 对于有分支的并联接点,有两种编辑方法: 一种是用LD和LDI指令结合划线输入来完成 另一种是用OR和ORI指令来直接完成 试一试:编辑梯形图 ①启动PLC设计/维护工具软件GX Developer。 ②根据前面项目所学习的方法创建一个新工程。 ③在编辑界面中写入LD X0指令。 ④在图2.5基础上写入指令OUT Y0。 ⑤写入OR X1和ORI X2。
试一试:测试并联接点指令 (1)对完成输入的梯形图进行变换。 (2)起动“梯形图逻辑功能测试起动/停止”。 (3)起动“软元件测试”,观察Y0的输出状态。 (4)使X2“强制ON”,观察Y0的输出状态的变化。 (5)使对X0“强制ON”,观察Y0的输出状态的变化。 (6)使对X0“强制OFF”,观察Y0的输出状态的变化。 (5)使对X1“强制ON”,观察Y0的输出状态的变化。 (6)使对X1“强制OFF”,观察Y0的输出状态的变化。 (7)使对X2“强制OFF”,观察Y0的输出状态的变化。 (8)退出“软元件测试”。 (9)退出梯形图逻辑功能测试。
(2)体验串联接点指令AND和ANI 试一试 分析串联接点指令的功能 试画出与之相对应的继电接触控制电路图,并分析该梯形图的功能。
了解一下: 对于串联接点,有两种编辑方法,一种是用LD和LDI指令来完成,另一种是用OR和ORI指令来完成。 试一试:编辑串联接点指令 ①创建一个新工程 ②在编辑界面中写入LD X0指令 ③写入LDI X1或ANI X1 ④写入LD X2和AND X2指令 ⑤写入OUT Y0指令,即完成此梯形图程序的全部写入 ⑥对完成输入的梯形图进行变换。即点击变换按钮“ ”或由下拉菜单“变换”启动变换。 ⑦对交变换后的程序进行逻辑功能测试,体验接点X0、X1和X2对Y0的逻辑关系
三、认识与体验划线输入和划线删除 了解一下: 点击点击划线输入按钮“ ”后编辑界面就进行入划线 输入状态,要退出只要再次点击该按钮,该按钮图标会呈现弹 出形式“”,即表示已经退出。 若出现划线错误,则可启用划线删除按钮“ ”,点击按下此按钮,使用之呈现按下状态“ ”,界面进行划线删除状态,在相应连线上拖曳鼠标,就会删除相应的连线。若再次点击该按钮,使其弹出,则界面就会退出划线删除状态。
试一试:体验划线输入和划线删除 (1)点击“ ”,在相应的编辑界面中划线。 (2)点击“ ”,再次拖曳鼠标,体验一下是否已经退出划线输入状态。 (3)点击“ ”,在刚才所划的连线上拖曳,体验是否能删除划线。 (4)点击“ ”,再次拖曳鼠标,体验一下是否已经退出划线删除状态。
四、体验电路的“保持” 基本的控制环节有三个,一是启动,二是保持,三是停止 试一试:画出继电接触控制电路 若用SB1作启动按钮,用SB2作停止按钮,则请画出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行控制电路。
想一想:该梯形图能实现相应功能吗? (1)若SB1接输入端口X11,SB2接输入端口X12,接触器KM接输出端口Y10,则该梯形图程序能实现上面所设计的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行控制功能吗? (2)这里所设计的继电接触控制电路和相应的PLC控制的梯形图程序与前面的单向点动控制电路有什么不同? 一是多了用于停止的动断接点X12,二是用于保持的动合接点Y10。
试一试:体验保持功能 (1)新建一个工程界面。 (2)编译图示的梯形图程序。 (3)对交变换后的程序进行逻辑功能测试,体验接点X11动合接点的功能、X12动断接点的功能和动断接点Y10的功能。 (4)删除Y10的动合接点,体验一下电路是否能够保持。
任务1:设计电动机单向点动—连续运行 PLC控制电路 步骤1:设计电动机单向点动—连续运行继电接触控制电路 项目实施 按钮SB1用于实现单向点动,按钮SB2用于实现单向连续运行,按钮SB3用于实现停止。
(1)该电机运行由交流接触器直接控制,并且有热保护功能,请在主电路的虚线框和括号中填写适当电路符号和文字符号。(1)该电机运行由交流接触器直接控制,并且有热保护功能,请在主电路的虚线框和括号中填写适当电路符号和文字符号。 (4)该电路中电机具有过载保护功能,请在图中的适当位置填写上能实现过载保护功能的元器件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2)根据设计思路,按钮SB2用于实现单向连续运行,请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写SB2以及接触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步骤2:体验具有点动—保持功能的梯形图程序步骤2:体验具有点动—保持功能的梯形图程序 (1)启动PLC设计/维护工具软件GX Developer。 (2)新建一个工程界面。 (3)编辑图2.20所示的梯形图程序。 (4)对编辑好的梯形图程序进行变换。 (5)起动“梯形图逻辑功能测试”。 (6)起动“软元件测试”。 (7)使X12“强制ON”后再“强制OFF”,观察输出状态的变化。 (8)使X11“强制ON”后再“强制OFF”,观察输出状态的变化。 (9)使X13“强制ON”后再“强制OFF”,观察输出状态的变化。
步骤3:设计电动机单向点动—连续运行PLC接线图和步骤3:设计电动机单向点动—连续运行PLC接线图和 梯形图程序 方案1:用硬件电路实现过载保护 (2)按钮SB1接输入端口X0,用于点动,按钮SB2按输入端口X1,用于单向连续运行,按钮SB3接输入端口X2,用于停止,接触器KM线圈接输出端口Y0。根据以上端口分配方案,请在图中括号中标出相应的端口标号和按钮的图形符号及其文字符号。 (3)与前面的继电接触控制电路比较一下,分析图中与线圈KM相串联的应是什么,在相应的虚线框和括号中分别填写相应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1)设计主电路。请在图中主电路的两个虚线框中画出所缺的两个图形符号,并在两个括号中标出相应的文字符号。
(4)请根据端口分配方案及相应的功能要求,在梯形图的各括号中填写适当的输入输出继电器符号或指令符号。(4)请根据端口分配方案及相应的功能要求,在梯形图的各括号中填写适当的输入输出继电器符号或指令符号。
方案2:用梯形图程序实现过载保护 在相应的虚线框和括号中分别填写相应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步骤4:测试梯形图程序 (1)启动PLC设计/维护工具软件GX Developer,并新建一个工程界面。 (2)在新建的工种界面中编辑上面所设计的、如图2.24所示的梯形图程序。 (3)对编辑好的梯形图程序进行变换。 (4)起动逻辑功能测试和软元件测试。 (5)对X0“强制ON”,观察界面中Y0的变化。 (6)对X0“强制OFF”,再观察界面中Y0的变化。 (7)对X1“强制ON”,观察界面中Y0的变化。 (8)对X1“强制OFF”,再观察界面中Y0的变化。 (9)对X2“强制ON”,观察界面中Y0的变化。 (10)对X2“强制OFF”,再观察界面中Y0的变化。 (11)在(7)、(8)基础上对X3“强制ON”,观察界面中Y0的变化。 (12)对X3“强制OFF”,再观察界面中Y0的变化。
任务2:安装与调试电动机单向点动—连续运行任务2:安装与调试电动机单向点动—连续运行 PLC控制电路 步骤1:安装器件 (1)用万用表检查各器件的质量。 包括开关是否通断正常、熔断器的熔体是否导通、接触器的各接点是否通断正常、热继电器主端子是否相通、热继电器的热保护触点是否通断正常、按钮是否接触点好、接触器的线圈阻值是否正常。 (2)根据实际基板的尺寸,并参照图2.25,布置各器件的安装位置。 (3)将各器件安装在基板上。
步骤1:安装电路 (1)填写正确的端口标号
(2)根据各器件的安装位置,结合上面给出的接线参考图,绘制相应的安装接线图,并为各节点标上相应的节点号。(2)根据各器件的安装位置,结合上面给出的接线参考图,绘制相应的安装接线图,并为各节点标上相应的节点号。 (3)检查电源是否已经切断, PLC的“STOP/RUN”开关是否置“STOP”。 (4)对照所设计的PLC安装接线图安装电路。注意用电安全和电路安装规范。 (5)完成安装后,对电路进行检测。一是用万用表检查同节点的接线端子之间是否完全导通,二是检查各接线端子是否有差错。
步骤3:联机调试 (1)检测无误后,将PLC与计算机相连接。 (2)再次检查PLC的“STOP/RUN”开关是否置“STOP”,然后接通电源。 (3)检查计算机与PLC的连接是否正常。 (4)点击“在线”,选择“PLC写入”,将测试好的梯形图程序按照前面学习的方法写入PLC。 (5)将PLC的“STOP/RUN”开关置“RUN” ,观察电机的反应。 (6)操作按钮SB1,观察电机的反应,检测是否能实现“点动”。 (7)操作按钮SB2,观察电机的反应,检测是否能实现“连续运行”。 (8)电机连续运行后,操作按钮SB3,观察电机的反应,检测是否能“停止”。 (9)操作按钮SB2,使电机连续运行后,拨动热继电器的动作机构,观察电机是否会失电停转,检测电路的过载保护功能。
请同学们在项目准备与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每一分项的完成情况,开展自评和互评,同时接受老师的监督与测评,并将评价结果与相应的问题和反思,填入相应评价表中。请同学们在项目准备与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每一分项的完成情况,开展自评和互评,同时接受老师的监督与测评,并将评价结果与相应的问题和反思,填入相应评价表中。 总结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