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 likes | 1.15k Views
豐南國中.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網站. 最新政策. 立法院院會 102.6.27 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 重要特色如下: 一、明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實質內涵及其實施 之法源依據 二、明定符合一定條件者免納學費,有效運用教育 資源. 三、明定入學方式以免試為主,且名額比率設定,兼顧學校發展現況及公私立學校良性競爭 (1) 明定 103 學年度 各就學區之免試入學總名額,應占核定招生總名額 75% 以上 ,並逐年提升,至 108 學年度 應占 85% 以上。
E N D
資料來源:教育部網站 最新政策 立法院院會102.6.27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 重要特色如下: 一、明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實質內涵及其實施 之法源依據 二、明定符合一定條件者免納學費,有效運用教育 資源
三、明定入學方式以免試為主,且名額比率設定,兼顧學校發展現況及公私立學校良性競爭三、明定入學方式以免試為主,且名額比率設定,兼顧學校發展現況及公私立學校良性競爭 (1)明定103學年度各就學區之免試入學總名額,應占核定招生總名額75%以上,並逐年提升,至108學年度應占85%以上。 (2)103學年度各校提供免試入學名額比率,不得低於該校核定招生總名額25%,其比率得逐年檢討調整之。
(3)國立高級中等學校直升不得高於國民中學部應屆畢業學生人數的35%;(3)國立高級中等學校直升不得高於國民中學部應屆畢業學生人數的35%; (4)私立高級中等學校直升名額,103學年度不得高於該校核定招生總名額之60%, 並採逐年漸進方式調整比率,至108學年度不得高於50%。
另外,爭議多日的免學費排富標準,行政院與立法院國民黨團昨達成共識,「排富線」將由原規劃家戶年所得一百一十四萬元以上調高為一百四十八萬元以上。依教育部估算,一○三學年度高中職(高一至高三)學生總數八十六.七萬人,免學費學生人數將有五十六.九萬人,免學費人數比率為六十五.六%。另外,爭議多日的免學費排富標準,行政院與立法院國民黨團昨達成共識,「排富線」將由原規劃家戶年所得一百一十四萬元以上調高為一百四十八萬元以上。依教育部估算,一○三學年度高中職(高一至高三)學生總數八十六.七萬人,免學費學生人數將有五十六.九萬人,免學費人數比率為六十五.六%。 (自103學年度入學新生實施,就讀高職者免學費,就讀高中並符合所定補助基準者,亦免學費。 )
現行的國中基測改由「國中教育會考」和「特色招生考試」接棒,全國國三生必須參加會考,考科是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及寫作測驗,明年五月十七日和十八日舉辦。現行的國中基測改由「國中教育會考」和「特色招生考試」接棒,全國國三生必須參加會考,考科是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及寫作測驗,明年五月十七日和十八日舉辦。 完全免試全國僅金門區 在升學流程上,免試入學預計將分兩次, 第一次在明年六月,免試放榜且報到後, 七月再進行特招考試及招生,特招落榜者或第一次落榜者可再參加八月份的第二次免試入學;
入學方式改革 以『考試』為主的入學 適性入學 多元入學 聯考入學 民國90年以前 103年~ 90~102年 免試入學、特色招生 聯考 基測 興趣、性向、能力 會考:確保學力品質 12年國教著重適性入學,引導國中教學正常化、活化教學
免試入學為主 少數特色招生 學生主體,適性入學 學區入學 抽籤憑運氣 聯考制度 一試定終生
適性入學 基調: 免試入學為主;特色招生為輔。 先辦免試及術科甄選, 後辦特招學科考試 ◎103學年度入學方式示意圖 高中、高職、五專多元入學管道 現行 免試入學 申請入學 (五專申請抽籤) 甄選入學 登記分發入學 特色招生(0%-25%) 免試入學(75%以上) 103學年度起 甄選入學 考試分發入學
學科考試 分發入學 術科測驗 甄選入學 免試入學 特色招生 入學方式名額比率 75% 25% 特色招生
103學年度入學管道 P.2 國中提供學生升學輔導建議 六月上旬 (可 同 時 報 名 , 但 錄 取 後 擇 一 校 報 到) 五專 免試入學 高中、高職免試入學 特色招生 甄選入學 六月中旬 Y 報到 入學 錄取 錄取 Y 報到 入學 N N 特色招生 學科測驗 特色招生 學科測驗 七月 五專 免試入學 (第二次) 高中高職免試入學 (第二次) 特色招生 分發入學 特色招生 分發入學 錄取 錄取 報到入學 報到入學
103學年度各項入學時程 P.1 特色招生-甄選入學術科測驗 4月 國中教育會考(5/17、5/18) 5月 免試入學 特色招生甄選分發入學 6月 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學科測驗 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 7月 8月 第二階段免試入學
特色招生甄選入學--藝才班 • 階段:術科測驗(3、4月)分發作業(6月) • 與第一次免試入學同時辦理。 • 免試入學及藝才班均錄取者,擇一報到入學。 • 高中高職藝術才能班甄選入學之學生,僅能向一區報名術科測驗及申請分發。
特色招生甄選入學--體育班 • 階段: 1.術科考試甄選入學(6月) 2.學校未招滿之特色招生名額,得於主管機關規定之期間內辦理續招(第二次免試入學辦理以前) 3.未錄取者參加免試入學或第二次免試入學 • 參加高中高職體育班甄選入學之學生不受免試就學區限制,學生得跨區報名。
就學區規劃2-1 • 高中高職: 1.免試就學: (1)15個高中高職免試就學區:規劃以兼顧學生選校、學校招生、地方生活圈概念及符應主管機關權責。
就學區規劃2-2 • 高中高職: 1.免試就學: (2)共同就學區:位處免試就學區交界之學校,得由兩個以上縣(市)主管機關協調規劃共同就學及招生之範圍。 2.特色招生:得跨就學區選一區參加。 • 五專: 學校分散且類科屬性特殊,採全國一區。
各縣市共同就學區規劃範圍 1020721製表
免試就學區-例外情形 非本區各公私立國民中學畢業生,但具以下四種特殊情形且未參加他區免試入學之學生,經本區高中高職免試入學委員會審核通過者得參加本區免試入學: (一)學生就讀或畢業國中學籍所在免試就學區,未設置 學生適性選擇之高中職課程群別或產業特殊需求類 科者。(備註:本市無此情形) (二)學生因搬家遷徙至本區居住者(檢附具體證明文件) (三)學生在國中階段跨區就學,但未遷移戶籍,擬申請 返回在本區戶籍所在地就讀高中職者(檢附具體證 明文件)。 (四)其他特殊因素(由本區高中高職免試入學委員會審查)
特色招生—甄選入學 24
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 25
壹、規劃理念-中投區入學方式共識與形塑 103年起採兩種方式 「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
中投區高中高職入學推動工作小組 生涯發展教育 工作執行委員 (國中適性輔導) 特色招生審查會101.9 高中高職免試入學委員會 特色招生考試入學委員會 免試入學模擬作業小組101.7 成立台中市(南投縣) 優質高中職認證審查會101.9 貳、推動措施-組織與任務
適性入學方式 高中、高職、五專多元入學方式 現行 免試入學 申請入學 (五專申請抽籤) 甄選入學 登記分發入學 免試入學(75%以上) 特色招生(0%-25%) 103學年度起 甄選入學 考試分發入學 免試入學為主;特色招生為輔。 先辦免試及甄選入學,後辦特招學科考試。
免試入學 • 中投區高中職入學方式
適性入學方式-免試入學 免試入學-無入學門檻或條件 全額 錄取 一、報名人數未超過學校招生名額 超額 比序 二、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名額 103年全國約有27萬名國中畢業生 高中、高職及五專總招生名額約有38萬 高中職五專招生名額 >國中畢業生人數 資料來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 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229
二、免試入學作業程序-1 各高中職及五專皆須辦理免試入學 採線上報名並兼採繳交書面報名表件方式 先免試再特招 第一階段免試與特招(甄選入學) 第二階段特招(考試分發) 第二階段免試登記 不訂定報名條件(門檻) 各高中職及五專不採計國中在校學科成績 學籍所在免試就學區入學 學生參加就讀或畢業之國中學籍所在免試就學區為原則 34
二、免試入學作業程序-2 未超額則全額錄取,超額則比序錄取 • 當登記人數未超過招生學校之名額時,全額錄取。 • 當登記人數超過主管機關核定學校之招生名額,依本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積分對照表進行比序。
超額比序項目 中投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積分對照表
一、志願序級分(30分) 1.第1志願序(30分)、第2志願序(29分)、 第3志願序(28分)、第4志願序(27分)、 第5志願序(26分)…依此類推 第1志願至第30志願,每志願序相差1分 第31志願至第50志願皆得0分 2.該志願序校群同分。(連續選填該校同 群者皆為同一志願序級分)
二、就近入學級分(10分) • 中投區免試就學區(10分) • 中投區共同就學區(10分) 三、扶助弱勢級分(3分) • 符合偏遠地區者(1分) • 符合中低收入戶者(1分) • 符合低收入戶者(2分)
德行表現 (上限5分) • 社團2分 • (任一學期參加一項者給1分) • 服務學習3分 • (任一學期累積服務滿6小時 • 給1分) 均衡學習 (上限12分) 無記過紀錄 (上限6分) 獎勵紀錄(上限4分) • 任一領域符合者4分 • 三領域皆符合者12分 • 藝文、健體、綜合三領域 • 五學期平均成績達60分(含) • 以上者 • 無處分記錄者及銷過後 • 無懲處紀錄者6分 • 銷過後無小過(含)以上 • 紀錄者3分 • 大功每支3分 • 小功每支1分 • 嘉獎每支0.5分 四、多元學習表現級分(27分)
五、教育會考表現級分(30分) • 「精熟」者每科得 6分 • 「基礎」者每科得 4分 • 「待加強」者每科得 2分 • (會考總積分相同時,得就寫作測驗、國文、 • 數學、英語、社會、自然依序進行比序,若仍同分時,以會考等級之標示進行排序)
比序順次 第一順次:志願序、就近入學、扶助弱勢、多元學習表現 (含均衡學習、德行表現、無記過紀錄、獎勵紀錄) 與國中教育會考之總積分進行比序。 第二順次:第一順次比序同分,依志願序,進行比序。 第三順次:第二順次比序同分,依就近入學進行比序。 第四順次:第三順次比序同分,依扶助弱勢進行比序。 第五順次:第四順次比序同分,依多元學習表現總分進行 比序。 第六順次:第五順次比序同分,依國中教育會考表現進行 比序,依序為會考總分、寫作測驗、國文、數 學、英語、社會、自然進行比序。
比序舉例: 1.甲:會考5科都精熟 + A學校填第4志願序 =30+27=57分 乙:會考4科精熟+1科基礎 + A學校填第1志願序 =4x6+1x4+30=58分 2.甲:會考5科都精熟 + B學校填第22志願序 =30+9=39分 乙:會考5科都待加強 + B學校填第1志願序 =5x2+30=40分
報名費用 國民中學應屆畢業生:一律免收報名費 非應屆國民中學畢業生及其他特殊情形考生:酌收報名費(費用標準由「國中教育會考全國試務委員會」精算後報部,核定後公布)
考試科目 • 包含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及寫作測驗 • 各考試科目之題型以選擇題為主,非選擇題為輔 • 103學年度僅調整數學科及英語科。 • 數學科增加非選擇題型的試題 • 英語科加考聽力(3選1選擇題) • 其餘科目暫維持4選1的選擇題型 • 註:英語科聽力題及數學科非選擇題,在103年不納入成績計算,104年起正式採計。
明年正式會考 「會比基測難」 2013/04/01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國中基測今年走入歷史,明年國三生升學要考國中會考。 負責出題的台師大心測中心主任宋曜廷指出,明年起正式舉辦的會考,會比基測難一點;國文文言文題幹加長,英語需閱讀的資訊增多,一○四年英聽及數學非選開始計分,學生要學會統整、思考,才能拿高分。 宋曜廷說,基測題目為「中間偏難」,題目平均通過率為六成到六成五;會考為「難易適中」,增加幾題比較難的題目,平均通過率降為五成五到六成。 心測中心收集題目進題庫後,會找一批試考生來考,判定每一題的通過率,如每一百名試考生中,有六十二人答對,該題通過率就是六成二。 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表示,基測多數題目的通過率集中在六到八成間;會考題目則簡單到通過率八成,到只有兩成通過率的難題都有。以往基測每科難題約一到兩題,會考會再增加幾題。 曾芬蘭指出,基測和會考的題目都是從簡單排到難,不過,碰到題組時,題目則有難有易,無法完全按由易而難的順序。 今年試會考加考了廿題英聽,二題數學非選,曾芬蘭表示,今年英聽非常簡單,很多題為國小程度,未來考慮增加國中教材內容。
★會考3等級加註標示:◎精熟:.A++(前25%).A+(前26~50%).A(前51~100%)◎基礎:.B++(前25%).B+(前26~50%).B(前51~100%)◎待加強:C★會考3等級加註標示:◎精熟:.A++(前25%).A+(前26~50%).A(前51~100%)◎基礎:.B++(前25%).B+(前26~50%).B(前51~100%)◎待加強: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