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24 Views
客家語教學導論. 鍾屏蘭. 鄉土語言教學概要. 1 、教誰:教學對象 2 、教什麼:教材 3 、怎麼教:教法 4 、教到哪裡:教學目標 5 、教會了嗎:教學評量 6 、運用教學資源. 鄉土語言教學概要. 教學目標. 教材. 教法. 學生. 了解教學對象(教誰). 符合兒童發展順序 考慮學生程度 適應個別差異 了解地區情況. 掌握教學目標 ---. 參考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了解學生應該達到的能力 使學生能聽○○○○○:有層次 使學生能說○○○○ 使學生能讀○○○ 使學生能寫○○ 使學生能作○○. 選擇適合教材(教什麼).
E N D
客家語教學導論 鍾屏蘭
鄉土語言教學概要 1、教誰:教學對象 2、教什麼:教材 3、怎麼教:教法 4、教到哪裡:教學目標 5、教會了嗎:教學評量 6、運用教學資源
鄉土語言教學概要 教學目標 • 教材 • 教法 學生
了解教學對象(教誰) • 符合兒童發展順序 • 考慮學生程度 • 適應個別差異 • 了解地區情況
掌握教學目標--- • 參考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了解學生應該達到的能力 • 使學生能聽○○○○○:有層次 • 使學生能說○○○○ • 使學生能讀○○○ • 使學生能寫○○ • 使學生能作○○
選擇適合教材(教什麼) • 配合學生的年級 • 切合學生的程度 • 連結實際生活內容 • 選擇相關主題內涵 • 應具備鄉土性及教育性。
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怎麼教) • 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 • 活動中學:配合主題,如過年 、各種民俗節慶、數數, 以各種活動帶入學習,如角色扮演、表演、 實作… (自我介紹)… • 遊戲中學:聽音辨詞、過關遊戲、賓果遊戲…… • 吟唱中學:用響板打節奏、配合音樂帶唱歌…… • 教學方式要生活化、趣味化,鼓勵學生勇於發表
擬定課程計劃 • 各單元教案及教學活動設計 • 教學時間 • 教學目標 • 教學重點 • 教學方法 • 活動內容 • 全學期教學活動計劃
運用教學資源 • 錄音帶、錄影帶、圖書、圖片、各地古蹟、文物館、相關教學網站、行政院客委會、相關教學研習及活動 (西勢忠義祠、客家文物館;內埔天后宮、昌黎祠、佳冬蕭家古厝)
教學評量的方法 • 盡量採用多元評量方式 • 學習單(檔案評量) • 口頭評量(問答、報告) • 動作評量(觀察、操作、表演) • 同學相互評量 • 家長評量
鄉土語言教師應有的準備(一) 1、認識當代重要的語言學理論 2、了解客家話的音韻特色,國客語的對 應關係(語音) 3、知曉客家話的語彙,語法,並熟悉國客 語的轉換應用(詞彙、語法) 4、熟稔客家的文化歷史、 民情風俗、 歌謠、俗諺、謎語、傳說故事及當代 客家文學作品:小說、詩歌(文學 文化)
鄉土語言教師應有的準備(二) 5、了解九年一貫課程鄉土語言的課程綱要基 本理念與課程目標:(教學目標與評量) (1)十大基本能力與客家語課程的關係 (2)分段能力指標:聆聽、說話、標音、閱讀、 寫作等能力 6、善用參考工具書及各種教學資源
當代重要的語言學理論 一、符號系統論 二 、結構主義 三、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理論 四、功能論
符號系統論 • 代表者是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 • 他認為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符號有所指和能指,它涉及內容與表達,事務與名稱之間的關係,由約定俗成而來。 • 可脫離物質世界,表達抽象概念、感情。 • 運用如「貨幣」 ,可以取代以物易物。 • 此一符號運用各種語言有其不同系統。
結構主義 • 代表者是美國布隆菲爾德(Bloomfield)。 • 語言這個符號系統的語言結構可以形式分析,如 語音、語法、詞彙等,應分類學習。 • 受行為主義影響,認為語言是人的一種行為, 一種習慣,語言學習可以透過刺激反應,形成習慣。因此要使學生掌握語言,一方面要分析語言結構,將語音、語法、詞彙,分類學習;一方面更要加上大量刺激反應的人為訓練,反覆練習。
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理論 • 這派理論是美國喬姆斯基(Chomsky)創立。 • 他從認知心理學出發,提出「語言」概念是從「語法」派生出來的。所謂語法,是指人類大腦認知系統中,能建立語言規則內在的體系,包括語音、詞彙、語句等語言規則體系。 • 學生經由練習,讓大腦掌握語言的規則系統,也就是「語法」,就能以簡單的語言符號,創造出無限的句子 。
語言功能論 • 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Hyms) • 他強調語言的社會溝通功能。 • 語言能力(掌握語音、詞彙語法規則系統) • 社會語言能力(說話得體,適時、適地) • 察覺掌握信息差(彼此思想交流傳遞信息,只有一方知道,則形成信息差) • 話語能力(交際時話語不是零散孤立的詞句,而是連貫有意義的話)。
鄉土語言教師應有的準備(一) 1、認識當代重要的語言學理論 2、了解客家話的音韻特色,國客語的對 應關係(語音) 3、知曉客家話的語彙,語法,並熟悉國客 語的轉換應用(詞彙、語法) 4、熟稔客家的文化歷史、 民情風俗、 歌謠、俗諺、謎語、傳說故事及當代 客家文學作品:小說、詩歌(文學 文化)
知曉客家話的語彙語法,並熟悉國客語的轉換應用知曉客家話的語彙語法,並熟悉國客語的轉換應用 一、熟悉客家語構詞特色 二、累積國客語詞彙轉換能力 三、國客語詞彙對應轉換
運用「國、閩、客語統整教學」的方法 1、聲韻調的對應 2、詞彙的轉換 3、格言俗諺對應轉換
以國語為基礎隨時融入客家語 • 國語、客家語的學習絕對是相輔相成的。也因此許多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如語音的符號,造詞的方法,造句的規律,讓小朋友在國語課中去學習,在客家話的學習上,只要強調語音的準確,並強調客家語和國語不同的地方,加強練習即可,這樣一來便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補充延伸學習 熟稔客家的文化歷史、 民情風俗、 兒歌童謠、 俗諺格言、 傳說故事、 當代客家文學作品: 小說、詩歌、童詩
結語---與全體教師共勉 • 鄉土語言教學的使命感與成就感 • 用心就是專業 • 保持赤子之心 • 向下紮根,傳承客家文化
謝謝大家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