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电突触. 电信号. —— 缝隙连接. 闰盘. 细胞间信号. 水溶性:如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 化学信号. 脂溶性:如类固醇激素等. 跨膜信号转导方式大体有以下三类:. ① 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 ② 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③ 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一、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 化学性胞外信号 ( 如递质 Ach ). 递质与膜受体结合. 膜受体耦联的离子通道开放. 离子( Na + )内流. 产生局部电位. 总和后细胞兴奋或抑制. 效 应. 分 布. ( 只能引起局部反应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电突触 电信号 ——缝隙连接 闰盘 细胞间信号 水溶性:如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 化学信号 脂溶性:如类固醇激素等

  2. 跨膜信号转导方式大体有以下三类: ① 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 ②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③ 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 一、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 化学性胞外信号(如递质Ach) 递质与膜受体结合 膜受体耦联的离子通道开放 离子(Na+)内流 产生局部电位 总和后细胞兴奋或抑制

  4. 效 应 分 布 (只能引起局部反应) 骨骼肌细胞终板膜(N2受体) 终板电位 神经细胞的突触后膜(N1受体) 突触后电位 感受器电位 某些嗅、味觉感受细胞的膜中

  5. 二、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一) cAMP信号通路 神经递质、激素等(第一信使) 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 激活G蛋白 兴奋性G蛋白(GS)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 cAMP(第二信使) ATP ATP 激活蛋白激酶A 细胞内生物效应

  6. (二) 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激素(第一信使) 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 激活G蛋白 兴奋性G蛋白(GS) 激活磷脂酶C(PLC) (第二信使) IP3 和 DG PIP2 内质网 释放Ca2+ 激 活 蛋白激酶C 细胞内生物效应

  7. 三、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膜受体与酶是同一蛋白分子,受体本身具有酶的活性,又称受体酪氨酸激酶。 生长因子、胰岛素等 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结合 膜外N端:识别、结合第一信使 膜内C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细胞内生物效应

  8.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概 述 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指出:“地球上几乎没有一种变化发生而不同时显示出电的变化”。人体及生物体活细胞在安静和活动时都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bioelectricity)。

  9. 一、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阴极射线示波器:

  10. (二)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膜电位:生物细胞以膜为界,膜内外的电位 差简称跨膜电位。 (membrane potential) 生物电现象的两种表现: 安静状态——静息电位(RP) 兴奋状态——动作电位(AP)

  11. 1.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静息电位: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两侧 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的范围: -10 ~ -100mV之间 极 化: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外正内负)的状态。

  12. 证明RP的实验 (甲)当A、B电极都位于细胞膜外,无电位改变,证明膜外无电位差。 (乙)当A电极位于细胞膜外, B电极插入膜内时,有电位改变,证明膜内、外间有电位差。 (丙)当A、B电极都位于细胞膜内,无电位改变,证明膜内无电位差。

  13. 2.细胞的动作电位:(AP) 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细胞产生可传布的电位变化,是细胞兴奋的指标。

  14. AP的图形 去极化       上升支 反极化或超射 锋电位 下降支 —复极化 AP   后电位 负后电位—后去极化       正后电位—后超极化 去极相 复极相

  15. 与AP相关的概念 极 化:膜外正内负的状态。 去极化:以RP为标准,电位差减小。(-70mv —— -55mv) 超极化:以RP为标准,电位差增加。(-70mv —— -90mv) 反极化:由极化状态变为内正外负的极性反转过程。 复极化: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 后电位: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RP水平以前,一种 时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过程。

  16.  单一神经或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性: 1.“全或无” :要么不产生(无),要么一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全) ;  2.不衰减传导 ; 3.脉冲式:在描记的图形上表现为一次短促而尖锐的脉冲样变化 。(由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能重合在一起,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的间隔而形成脉冲式图形。)

  17. (三)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 通透膜 两个条件: ①膜两侧的离子分布不均,存在浓度差; ②不同状态下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选择性通透膜

  18. 1.静息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1)静息电位的产生条件 ①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 ②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19. ①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 细胞膜外的主要是Na+、Cl- 细胞膜内的主要是K+、 A- 膜内: 膜外:

  20. ②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②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通透性:K+ > Cl- > Na+ > A-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21. (2)RP产生机制的学说 ①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均(胞内高K+胞外高Na+); ②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只对K+的通透高,K+顺浓度差外流,逐渐造成膜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 ③当促使K+外流的动力(浓度差)=阻止K+外流的阻力(电场力), K+的净外流停止此时形成K+平衡电位即RP。  结论: RP的产生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接近K+平衡电位

  22. K+平衡电位(EK)可用Nernst公式计算: EK=RT/ZF·ln[K+]o/[K+]i =59.5 log[K+]o/[K+]i (mv) 实际上,K+平衡电位的实测值较理论计算值略小。这是因为构成静息电位除K+外流外,可能还有其他离子的少量流动有关。

  23. 其大小主要受细胞外液中K+浓度的影响 其维持的关键因素是钠泵 膜对Na+和K+的相对通透性也可影响RP的大小 (3)RP的影响因素

  24. 2.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1)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 ①膜两侧存在[Na+]的浓度差: [Na+]i<[Na+]O ≈ 1∶10; 即细胞膜外Na+浓度比细胞膜内高10倍左右。 ②膜受到刺激时,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加: 即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激活开放。

  25. 细胞膜电压门控性Na+通道激活开放,Na+内流 内向电流:正电荷流入膜内,使膜电位差值减小,引起膜去极化 外向电流:正电荷流出膜外,使膜电位差值增大,引起膜超或复极化

  26. AP上升支的产生机制 ——Na+快速内流 Na+内流的动力:膜外的高Na+势能+膜内负电吸引 (顺电-化学梯度) Na+内流的条件: Na+通道大量开放 当膜内正电产生的电场力足以阻止Na+内流时,即达ENa 实验证据 ① ENa计算值 ≈ 实测的AP超射值 ② 膜内、外的Na+浓度之比决定锋电位的高度 (人工改变细胞外液的Na+浓度,AP的幅度随之改变) ③ 用Na+通道的阻断剂河豚毒处理后,细胞不能再产生AP

  27. AP的下降支的产生机制 ——K+外流 在Na+通道失活的同时,膜的去极化电位 会激活膜结构中的K+通道(电压门控式), 使之开放,产生K+外流,膜复极化。 复极的产生 K+外流的动力:顺电-化学梯度 K+外流的条件:K+通道的大量开放 证 据 使用K+通道的阻断剂四乙胺后,AP的 复极相延长,很难下降。

  28. (3) 后电位 ①负后电位: 复极时迅速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侧附近, 暂时阻碍了K+的外流,使复极减慢。 ②正后电位: 生电性钠泵活动的结果。 ( Na+: K+为 3:2) 外出的正电荷多,膜超极化。 综上所述,AP的产生及形态特征是由膜中的离子通道决定的。不同的细胞因为有不同的离子通道存在而使其AP的形态及产生机制有所不同。 (如: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

  29. (2)AP的产生机制 细胞受到刺激时 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开放 Na+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 当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Na+大量内流 膜发生去极化和反极化(AP上升支) 达Na+平衡电位→Na+通道关→ Na+内流停止 K+通道开放→K+外流 膜发生复极化(AP下降支) ∵ [Na+]i↑、[K+]O↑→激活Na+-K+泵 Na+泵出、K+泵回,离子恢复到兴奋前水平→后电位

  30. 结论: ①AP的去极相:由Na+快速内流形成 Na+通道阻断剂:河豚毒(TTX)  ②AP的复极相:是Na+内流停止、 K+外流形成 K+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A) ③复极后:Na+-K+泵加速活动,排Na+摄K+

  31. 3. AP的引起 刺激: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前二者能使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引发AP;后者只能引起局部电位。 即产生AP的条件是①刺激达到阈刺激 ②电位达到阈电位

  32. 阈电位(TP):能触发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阈电位(TP):能触发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阈刺激: 是从外部加给细胞的刺激强度,是膜被动去极化到阈电位的外部条件。 阈电位: 是从细胞膜本身膜电位的数值来考虑,是膜自动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的膜本身条件。

  33. 简而言之,外部给细胞一个阈刺激,使细胞的膜电位到达阈电位因而爆发动作电位。简而言之,外部给细胞一个阈刺激,使细胞的膜电位到达阈电位因而爆发动作电位。 阈刺激和阈电位的概念不同,但对于导致细胞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结果相同,故都能反映细胞的兴奋性 。 阈电位一般比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mV, 如:神经和肌肉细胞,阈电位为-50~-70mV。

  34. 局部电位 概念:细胞受到单个阈下刺激时,细胞膜通道部分开放,使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

  35. 局部反应的特点: ①不具有“全或无”现象。其幅值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依电紧张方式扩布。其幅值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③没有不应期,具有总和效应。即可产生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和。。

  36. 时间性总和 空间性总和

  37. 跨膜信号转导方式大体有以下三类: ① 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 ②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③ 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8. 生物电现象的两种表现: 安静状态——静息电位(RP) 兴奋状态——动作电位(AP) RP的产生主要是K+外流的结果。

  39. ①AP的去极相:由Na+快速内流形成   ②AP的复极相:是Na+内流停止、 K+外流形成 ③复极后:Na+-K+泵加速活动,排Na+摄K+

  40. 4、AP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 ①传导机制:局部电流

  41. ②传导方式: 无髓鞘神经纤维:依次传导(为近距离局部电流)

  42. 有髓鞘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为远距离局部电流)有髓鞘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为远距离局部电流)

  43. (四)可兴奋细胞及其兴奋性 兴奋性(excitability):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可感受的内、外环境变化如:温 度、压力、 电、化学刺激 机体内部代谢过程及外部活动的改变 机体、组织、细胞等 刺 激(stimulus) 反 应(reaction)

  44. 兴奋:产生AP的过程(AP的同义语)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能产生AP的细胞 可兴奋细胞 肌细胞——收缩 神经细胞——产生冲动 腺细胞——分泌

  45. 刺激能否引起反应的三要素: 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刺激强度的表示方法: 阈强度或阈值: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 兴奋性∝1/阈值

  46. 组织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在单个阈上刺激引起组织一次兴奋后,组织兴奋性变化相继经历四个时期: 绝对不应期 兴奋性降低到零,任何刺激都不能引起反应。 相对不应期兴奋性开始恢复但仍低于正常,需要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兴奋。   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水平,施予阈下刺激即可引起第二次兴奋。 低常期 组织的兴奋性又开始降低,只有用阈上刺激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