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鹿野苑藝文學會會長吳文成編輯 圖片選自 《 中國美術全集雲岡石窟 》

雲岡石窟. 鹿野苑藝文學會會長吳文成編輯 圖片選自 《 中國美術全集雲岡石窟 》. 雲 岡 石 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依山開鑿,主要開鑿是在北魏文成帝 ( 西元四六 0 年 ) 時,由 曇曜禪師 來主持興建,直到北魏遷都洛陽 (494 年 ) 為止。 雲岡石窟 東西綿延約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有四十五個,共計一千一百多個佛龕,大小造像五萬一千餘尊,是我國古代最大的石窟群之一。. 雲岡石窟第一時期 北魏文成帝主政約 460--465 年,主要從 16~20 洞窟,稱為曇曜五窟。 石窟形制:平面作馬蹄形,穹隆頂,主容一尊大佛像,形體雄偉高大。

wino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鹿野苑藝文學會會長吳文成編輯 圖片選自 《 中國美術全集雲岡石窟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雲岡石窟 鹿野苑藝文學會會長吳文成編輯圖片選自《中國美術全集雲岡石窟》

  2. 雲 岡 石 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依山開鑿,主要開鑿是在北魏文成帝(西元四六0年)時,由曇曜禪師來主持興建,直到北魏遷都洛陽(494年)為止。雲岡石窟東西綿延約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有四十五個,共計一千一百多個佛龕,大小造像五萬一千餘尊,是我國古代最大的石窟群之一。

  3. 雲岡石窟第一時期 北魏文成帝主政約460--465年,主要從16~20洞窟,稱為曇曜五窟。 石窟形制:平面作馬蹄形,穹隆頂,主容一尊大佛像,形體雄偉高大。 (一)為皇室祈福:造五窟的功德迴向北魏歷來五個皇帝(二)為弘揚佛教:安定民心是北魏的國教。

  4. 北魏雲岡石窟20窟

  5. 北魏佛坐像 第20窟 高13.7 公尺 佛面相豐圓,寬肩挺胸,身軀壯碩。內著僧祇支,外穿偏袒右肩式袈裟,手作禪定印,結跏趺坐於窟中央。莊嚴雄偉之姿,令人肅然崇敬。

  6. 佛坐像第19窟 高16.8公尺 着袒右肩式袈裟形體雄偉,是雲岡石窟第二大佛。

  7. 佛立像 雲岡十八窟 高1550公分身著偏袒右肩式千佛袈裟,有頂天立地崇高雄偉之姿

  8. 第十八窟東壁菩薩弟子像

  9. 菩薩像 第17窟南壁面容豐圓慈祥,戴三珠寶冠,冠繒飛揚,裸上身,斜披絡腋,佩項圈、短瓔珞和蛇形飾物,下穿輕薄貼體長裙,顯示出北魏早期的風格。

  10. 雲岡第二時期: 孝文帝主政到遷都洛陽前約(465~494年) ,主要洞窟:7、8;9、10;5、6;1、2;11、12、13等五組窟。 石窟形制:平面多為方形,具有前、後室。 佛菩薩面相豐瘦適宜,表情溫和恬靜。佛像出現褒衣博帶式佛裝。菩薩戴花鬘冠身披帔帛,長裙下擺飛揚。 第9窟前室東壁

  11. 第9窟前室西壁

  12. 中區石窟群有 7、8,9、10,5、6,11、12、13,等窟

  13. 北魏盛行崇拜未來佛—彌勒菩薩 第13窟主尊彌勒菩薩交脚像 高13公尺

  14. 11窟 交脚彌勒菩薩 戴高冠,容貌清秀,胸飾瓔珞和蛇形飾物,交脚而坐。前有供養菩薩;下為供養人行列;龕上方為飛天。

  15. 第6窟是雲岡石窟中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兩層方形塔柱,高14.4公尺。並有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窟。第6窟是雲岡石窟中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兩層方形塔柱,高14.4公尺。並有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窟。 第6窟後室南壁及東壁高

  16. 第6窟後室南壁及東壁高14.4公尺

  17. 第六窟南壁佛龕左方為文殊菩薩、中央釋迦牟尼佛、右方為維摩詰居士第六窟南壁佛龕左方為文殊菩薩、中央釋迦牟尼佛、右方為維摩詰居士

  18. 第6窟中心塔柱上層 佛面相豐瘦適宜,髮紋呈波浪狀,表情溫雅恬靜。身穿褒衣博帶式佛裝下擺飛揚。右手施無畏印,左手與願印,赤足立於蓮座上。

  19. 樹下誕生 太子回宮 仙人占相 出遊四門 踰城出家

  20. 第5窟後室主佛高17公尺 舉辦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在佛窟內觀佛、想佛、念佛,彷彿置身佛國世界中。

  21. 第5窟主佛 高17公尺 雲岡最大佛像

  22. 為什麼佛像在微笑 ? 佛像 5窟上層 佛像 8窟 佛像長眉細目,嘴角上翹做會心微笑的表情,整個面容散發沉思之美,令觀者自然而然產生禮敬之情。

  23. 交脚彌勒菩薩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24. 第三時期: 孝文帝遷都洛陽後至北魏亡,約(494~524年) 。 主要洞窟:有20窟以西小窟,及4,14,15等窟。多為中小型洞窟。 佛菩薩面相清瘦,長頸削肩是為「秀骨清像」。佛像穿褒衣博帶式佛裝。 菩薩亦為清瘦型,上身穿短衫,帔帛交叉於胸腹間,長裙下擺向外飛揚。 第11--14窟高136公分

  25. 交脚彌勒菩薩第11--18窟高146公分 菩薩眉目細長,面相清秀,帔帛交叉於腹間,下穿貼身長裙,交脚而坐。

  26. 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洞窟,史稱靈巖寺。中間為阿彌陀佛,著通肩袈裟,呈倚坐式,體態穩重、豐滿。兩側分別為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是雲岡石窟僅存的唐代造像。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洞窟,史稱靈巖寺。中間為阿彌陀佛,著通肩袈裟,呈倚坐式,體態穩重、豐滿。兩側分別為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是雲岡石窟僅存的唐代造像。 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