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4

§3.3 拉普拉斯反变换

为. 的有理函数时,一般形式可表示为. §3.3 拉普拉斯反变换. 拉普拉斯反变换是将象函数. 变换为原函数. 的运. 算。可以利用复变函数理论中的围线积分和留数定理求. 反变换。但当象函数为有理函数时,更简便的是代数方. 法,这种方法称为“部分分式法”。. 式中. 为正整数。. 为实常数,. 部分分式法的实质是利用拉氏变换的线性特性,即先将. 分解为若干如表 3-1 所示的简单函数之和,再分别对. 这些简单象函数求原函数。. 将分母多项式表示为便于分解的形式. 式中. 是. 的根,也称. 的极点。. 同样分子多项式也可以表示为. 式中. 是.

wino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3.3 拉普拉斯反变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的有理函数时,一般形式可表示为 §3.3 拉普拉斯反变换 拉普拉斯反变换是将象函数 变换为原函数 的运 算。可以利用复变函数理论中的围线积分和留数定理求 反变换。但当象函数为有理函数时,更简便的是代数方 法,这种方法称为“部分分式法”。 式中 为正整数。 为实常数,

  2. 部分分式法的实质是利用拉氏变换的线性特性,即先将部分分式法的实质是利用拉氏变换的线性特性,即先将 分解为若干如表3-1所示的简单函数之和,再分别对 这些简单象函数求原函数。 将分母多项式表示为便于分解的形式 式中 是 的根,也称 的极点。 同样分子多项式也可以表示为 式中 是 的根,也称 的零点。

  3. 既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单极点,也可能出现 有相同的极点即有重极点;分母多项式的阶次一般高于 ,但也有可能 分子多项式 。下面分 几种具体情况讨论 分解的不同形式。 1. 均为单极点 式中 为不同数值的单极点。

  4. 可分解为 (3-32) 则 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快速、准确地确定系数 在(3-32)式两边乘以 (3-34)

  5. 再令 ,则(3-34)式右边除 外,其余各项均为 零,由此得到第一个系数 同样,在(3-34)式两边同乘 ,然后令 可得第二个系数 以此类推,任一极点 对应的系数 为

  6. 例3-9:已知象函数 ,求原函数。 解

  7. 均为单极点 2. 当 时,利用长除法将分子多项式的高次项提出, 对余下的 部分处理同上。对提取的 部分 ( ),利用微分性质: …

  8. 例3-10已知象函数 ,求原函数。 解

  9. 例3-11 已知象函数 ,求原函数 。 解: 一般共轭复根可将分母配成二次项的平方,作为 整体考虑。

  10. 有重极点 3. 可展开为 式中 是展开式中与极点 无关的部分。 设: 是 其中 的 阶极点。

  11. 与前面求系数的方法相同,先在 等式两边同乘 当 项,其余各项为零。所以 时,右边只剩 面对(3.3-13)式,现在的任务是如何确定系数 ,有

  12. 个系 个系数不能再用此法,为了求解剩下的 其余各项系数是否还能如法炮制?例如我们求 当 ,所以剩下的 时,等式右边第一项 数,引入函数

  13. 对上式两边求导 再令 ,上式右边除了第一项外,其余各项均为0, 所以: 同理对上式再求导,可得

  14. 再令上式的 得: 类推一般项系数 无关的 与极点 若均为单极点,用前面单极点 的处理方法展开,如还有重极点可用上面的方法处理。

  15. 重极点反变换式中一般项为 L 所以最后 L + L

  16. ,求原函数 例3.3-4已知 。 解:

  17. 利用MATLAB程序可以减少计算,例3-10MATLAB程序 及结果为 b=[1 5 9 7];%分子系数 a=[0 1 3 2];%分母系数 [r,p,k]=residue(b,a)%r是系数,p是极点,k是直接项 答案 r =-1 2 p =-2 -1 k =1 2

  18. 例3-12 MATLAB程序及结果为 b=[0 0 0 1 -2]; %分子系数 a=[1 3 3 1 0]; %分母系数 [r,p,k]=residue(b,a) %r是系数,p是极点,k是直接项 答案 r = 2.0000 2.0000 3.0000 -2.0000 p =-1.0000 -1.0000 -1.0000 0

  19. §3.4线性系统的拉氏变换分析法 一、用拉氏变换求解线性微分方程 用拉氏变换求解线性微分方程,可以把对时域求解微分 方程的过程,转变为在复频域中求解代数方程的过程, 再经拉氏反变换得到响应的时域解。 ,求 。 例3-13:已知 , 解:对方程两边取L (注意单边的),且

  20. 代入 值,合并同类项 其中: L

  21. 4) 求出 L 由解此题过程可见 (1)时域中的微分方程求解在复频域中为代数方程求解。 (2)初始条件在变换中自动引入,其解为微分方程的完全解。 用拉氏变换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的具体步骤: 1) 由具体电路列出微积分方程(组); 2) 对微积分方程(组)取拉氏变换; ; 或 3) 用代数方法解出

  22. 例3-14:已知 求响应 、 。 且 , , , 解:

  23. 所以

  24. 或:

  25. 2、S域的网路模型——运算电路法 根据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列写电路系统的微,积分 方程,然后对方程取拉氏变换的方法,在分析电路响应时 有许多优点,但是对比较复杂的网络(多网孔、节点),以 及对初始条件的处理(需要标准化或等效)还有许多 不便之处,我们可以用类似频域电路的方法,简化获得 网络拉氏变换方程的过程, 并且将初始条件“自动”引入, 充分体现拉氏变换优越性,这种方法称为S域的网路模 型法或运算电路法。

  26. (1) 元件的域模型 首先讨论无初始条件电阻、电感、电容的域模型。此时 元件的时域电压电流关系为 (3.4-4) (3.4-5) 分别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得到

  27. 由上三式可见,如果认为 是复频域阻抗, 的电压电流关系满足复频域 则在 域对 + - + + - - (广义)的欧姆定律。这样就可以将原来的微、积分运 算关系变为代数运算关系。以上三式所表示的电压电流 关系,可以用如图3-7所示的s域网络模型表示。

  28. 再考虑电感、电容具有初始条件的s域模型,此时时域再考虑电感、电容具有初始条件的s域模型,此时时域 模型如图3-8所示。 + - - - + + 其电压电流关系为 分别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得到

  29. 分别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得到 上式所表示的电压电流关系,可以用如图3.4-3所示的s 域网络模型表示。 - - + + - - + +

  30. 由上两式还可解出: 所对应的s域网络模型如图3.4-4所示 - + - +

  31. 2、网络域等效模型及其响应求解 将网络中激励、响应以及所有元件用以上s域等效模型表 示后,得到网络s域等效模型 (运算电路)。利用网络的s 域等效模型,可以用与解直流电路相似的方法求解s域的 响应问题,最后再经反变换得到所需的时域结果。举例 说明用s域等效模型求解系统响应的方法。

  32. ,响应为 例3-15电路如图3-11所示,激励为 , 求s域等效模型及响应的s域方程。 + + - -

  33. 解: s域等效模型(运算等效电路)如图3-12所示。 - + + + - - 列网孔方程:

  34. 其中: 为s域等效阻抗 解出 由此例可见, 应用广义电路定律,列s域电路方程与直流 电路类似,使得求解响应的过程大大简化。尤其是与 用微分方程求解相比,初始条件自动引入,不必再将 初始条件标准化。

  35. + - + - 例3-16已知电路如图3-13所示,求 。 其中:

  36. 解s域等效模型如图3-14所示。 - + + + - - 列网孔方程式:

  37. 由行列式求解 为 当激励为零时 等于此时的 ,所以

  38. 例3-17电路如图3-15,已知 , 。 求 ; + - + -

  39. 解:例3-17电路的s域等效模型如图3-16所示。 - + + + - - 列网孔方程式:

  40. 是全响应

  41. 若要分别计算零状态、零输入响应,可以分别绘出与输若要分别计算零状态、零输入响应,可以分别绘出与输 入及初始状态有关的s域等效模型如图3-17a、b所示, 由图列出方程。 (1)零状态情况如图3-17a所示。 + - a

  42. (2)零输入情况如图3-17b所示。 + - + - b

  43. §3.5系统函数与零极点分析法 输入、输出关系是系统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函数 体现的正是这种关系。在s域分析中,系统函数的作用 举足轻重,由它确定的零、极点集中的反映了系统的时 域与频域特性;它除了可以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划分 自然、受迫、瞬态、稳态响应分量外;还可以分析系统 的频率响应特性、系统稳定等实际问题以及作系统模拟 (仿真)。

  44. 1、系统函数 系统函数在零状态下定义为 系统函数也称转移函数、传输函数、传递函数。 由上式可得系统零状态响应象函数为 得到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L =L

  45. 特别的,激励为 时,系统零状态响应是单位冲激响应 是一对拉氏变换对。 上式表明系统函数与单位冲激响应 除了由 可以求得系统函数外,由系统的不同表示形 式,也可以得到系统函数。

  46. 系统为零状态且为 因果信号时,对方程两边取变换, 1、由微分方程 n阶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可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