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487 Views
全国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规划主要内容及生态需水保障.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09 年 9 月. 汇报提纲. 一. 规划进展及主要内容. 二. 关于生态需水及其保障. 一、规划进展及主要内容. 1 、规划编制进展. 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时期治水思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基本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 2008 年底,水利部以办规计 [2008]562 号文批复 《 全国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任务书 》 。该规划由水利部水规总院技术总负责,各流域机构负责本流域的规划编制工作。.
E N D
全国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规划主要内容及生态需水保障全国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规划主要内容及生态需水保障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09年9月
汇报提纲 一 规划进展及主要内容 二 关于生态需水及其保障 www.themegallery.com
一、规划进展及主要内容 1、规划编制进展 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时期治水思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基本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底,水利部以办规计 [2008]562号文批复《全国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任务书》。该规划由水利部水规总院技术总负责,各流域机构负责本流域的规划编制工作。 www.themegallery.com
一、规划进展及主要内容 1、规划编制进展 2009年4月,水利部水规总院,编制完成了《全国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技术大纲》,召开了多次专家技术研讨会。经修改完善后,于2009年6月以水总环移[2009]583号文印发。 2009年8月,召开了调查评价阶段初步汇总工作会议。 www.themegallery.com
一、规划进展及主要内容 2、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时期治水新思路,遵循人水和谐的理念和要求,以维护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核心,根据水资源布局和配置条件,针对我国主要河流、湖泊水生态状况、问题和发展趋势,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提出全国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原则、总体规划以及试点项目,为全面开展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www.themegallery.com
一、规划进展及主要内容 2、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保护优先 合理修复 规划 原则 科学评估 系统规划 统筹协调 综合措施 注重基础 强化指导 www.themegallery.com
一、规划进展及主要内容 3、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2020年):规划范围内主要江河湖泊水生态系统得到基本保护;主要河湖生态水量得到初步保证;重要水域的水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受损的重要水生态系统得到基本修复;将生态保护纳入水量调度的重要目标,选择典型水工程实施生态调度试点;初步建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体系。 远期目标(2030年):规划范围内的江河湖泊水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河湖生态水量得到基本保证;受损的水生态系统基本得到修复;对水生态作用显著的重点水工程实施生态调度;基本建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体系。 www.themegallery.com
一、规划进展及主要内容 4、规划主要任务 • 在规划河段划分基础上,对全国主要河湖水生态现状进行调查评价,分析识别区域典型水生态问题。 • 明确流域及各规划河段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目标,提出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的总体布局。 • 制定生态需水配置、保障方案及各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 • 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根据流域水生态特点,筛选试点区域,等提出试点规划方案。 www.themegallery.com
一、规划进展及主要内容 5、关于规划单元 • 根据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的特点,本规划总体分为流域层面、河段层面和试点项目等三个层面。流域层面规划单元根据流域实际情况划分,除黄河、长江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外,其他河流可按流域整体进行规划。 • 河段规划单元在流域层面规划单元基础上,根据河流上下游不同敏感生态问题及重要控制结点的分布状况,结合省区边界、水资源二级区边界及水生态分区进行合理划分。 • 目前,各流域主要河湖规划范围和规划河段划分工作已经完成。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1、三条红线 • 中国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划定水资源的三条红线。三条红线是: • 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水总量控制; • 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 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讨论:三条红线主要对经济社会用水提出的限制要求,都与水生态和水环境有关,是否能够满足水生态要求?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2、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控制指标 (1)水资源可利用量 指以流域为单元,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在预见的未来,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供河道外经济社会系统开发利用消耗的最大水量(按不重复水量计),是一个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控制上限。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2、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控制指标 水资源可利用量可采取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相加再扣除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两者之间重复计算量的办法估算。 北方水资源短缺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南方水资源丰沛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主要控制因素是人工对河川径流的调控能力。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2、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控制指标 (2)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综合考虑河道内外用水要求,满足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需求,统筹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地表水可利用量即为地表水资源总量扣除河道内生态环境基本用水量和汛期难以控制的洪水。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2、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控制指标 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包括河道内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河道内生产需水量。 河道内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有:①维持河道基本生态功能的最小需水量;②维持通河湖泊湿地生态功能的最小需水量;③维系河口生态环境的最小需水量等。 河道内生产需水量主要包括航运、水利发电、旅游、水产养殖等用水,河道内生产用水一般不消耗水利,但要通过在河道中预留一定的水量给予保证。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2、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控制指标 汛期难以控制利用的洪水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不能被工程措施控制利用的汛期洪水量。根据流域最下游控制节点以上总的调蓄能力和水量耗用程度综合分析计算而得。 对于支流而言是指支流泄入干流的水量,对于入海河流是指最终排入海的水量。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2、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控制指标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2、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控制指标 (3)地下水可开采量 地下水可开采量受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很大,尤其受含水层岩性特征、厚度和单位涌水量的制约。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的原则是:以水均衡理论为准则,以含水层开采条件为基础,以维护地下水系统和相关联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前提,以不可夺取和不能夺取的地下水量作为约束,以实际调查为重要手段,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可采用实际开采量调查法,可开采系数法,或采用多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后确定。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2、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控制指标 (4)可供水量 可供水量是根据各地区水资源和来水条件、需水情况以及供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在满足河道内和地下水系统生态环境用水要求的前提下,可供河道外使用的水量。可供水量主要包括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外流域调水和其他水源的可供水量。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2、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控制指标 (5)水资源消耗量 水资源消耗量是指毛用水量在输水、用水工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多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2、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控制指标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2、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控制指标 水资源综合规划中的有关成果,除了部分断面的最小流量外水量外,其他均是水资源分区基础上的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并不具体涉及生态需水目标或对象。 由于汛期下泄洪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当年际或年内水资源分配变化较大时,生态需水无法有效保障。特别针对北方缺水地区,生态需水保障问题尤为严峻。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3、本规划生态需水指标 (1)生态基流 指为考虑河流生态保护目标要求,维持河流基本形态和基本生态功能,即防止河道断流,避免河流水生生物群落不致遭受到无法恢复破坏的河道内最小流量。生态基流是满足各类生态需水共性基本要求的水量红线。生态基流可通过代表断面进行表达。 在基础数据满足的情况下,可采用多种方法计算生态基流。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3、本规划生态需水指标 (2)敏感生态需水 某些生态系统类型和水生生物易受到水文、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影响,对生态需水敏感。敏感生态需水是指维持河道内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敏感期内正常生态功能的最小生态需水;在多沙河流,还要同时考虑输沙水量。敏感生态需水包含了对水量、流速、水位、水质、水温和水域的综合需求。 根据各类生态敏感区域在敏感期对水量、流速、水位等要求,通过水库、闸坝等的优化调度,保证敏感时段的生态用水过程。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3、本规划生态需水指标 根据河湖水生态特征,生态需水敏感区划分为四类:Ⅰ—有重要保护意义的河流湿地(如河流洪漫滩和背河湿地保护区)及由河水为主要补给源的河谷林、草;Ⅱ—河流直接连通的湖泊;Ⅲ—河口;Ⅳ—土著、特有、珍稀濒危,或者重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 可以看出,针对具体断面的生态基流和敏感生态需水都应具有可控制、可管理和可调度的要求。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4、生态需水保障 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核心是维护和保障河湖生态用水需求。针对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各流域和各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生态特点,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需求。 河湖生态需水需求及保障措施一般结合重要控制断面提出。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4、生态需水保障 (1)控制断面的选定 需考虑其水量代表性和水文观测资料的获取程度,合理选取。选取原则为:①水资源量发生急剧变化、现状生态基流保证程度较低,且其下泄流量对下游生态影响较大的断面;②大型水库下游断面,以保证水库下泄生态流量;③断面下游分布有重要鱼类“三场一道”以及水力联系密切的重要湿地的控制性节点。为方便获取水文径流资料,在选择控制断面时应可能与水文测站相一致。 实际选取时,可首先采用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节点,收集借用或采用已有规划或者工程设计文件、环评报告确定的成果。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4、生态需水保障 (2)流域层次 参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内容包括对规划河湖所在水资源二级区地表、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表中需要补充);以及重要湿地的保留程度等。 评价不同水平年的开发利用程度以及生态需水满足程度。规划中提出不同保证率下生态需水的年总量如大于综合规划中相应的计算成果,应对规划方案的调整建议做出说明。对于规划水平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有两种: ① 本地供水量/水资源总量(本规划调查表 3-21) ② 本地耗水量/水资源可利用量(结合综合规划控制指标,需补充?)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4、生态需水保障 (3)河段层面 分析河湖各类敏感生态需水要求,考虑生态基流的要求,取各类生态需水过程线的外包,评价现状及规划水平年河湖生态需水满足程度。 结合规划河段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指标和生态保护目标生态需水特点,进一步提出主要控制断面生态需水要求及保障措施。 生态需水保障措施主要包括生态用水配置、生态基流保障、湖泊生态水位保障、特殊生态需水保障、闸坝生态调度以及生态补水措施等。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4、生态需水保障 (4)在北方及西北缺水地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部分河道甚至出现断流现象,同时如果流域已建或者规划大型控制枢纽工程消峰补枯,以及梯级工程联合调度的累积影响,下泄的汛期洪水量大为减少。 首先要针对具体断面,确定生态基流。 其次,根据生态保护目标需水要求,分析水资源综合规划及流域开发总体布局,合理配置“三生”用水,实施生态调度等对策保障措施。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4、生态需水保障 案例分析: 1)老哈河中游的洪山水库是以是一以灌溉为主,辅以防洪、发电、养鱼的大型水库,总库容25.6亿,死库容5.1亿,供水库容3.14,今年现已降至死水位以下。辽河流域的西辽河,未来二十年断流问题如何解决? 2)辽宁某水库工程 坝址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51亿立方米,水库总库容6.63亿立方米,兴利库容3.06亿。生态基流0.79立方米每秒,其下游有鱼类产卵场如何保证? 3)新疆某河,主要支流均建有控制性枢纽,干流下游河谷林草湿地,由于没有洪水淹灌,将面临萎缩。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4、生态需水保障 敏感生态需水? 生态基流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4、生态需水保障 (5)在南方地区,除引水式电站引起的脱水段外,生态基流基本可以保障,但由于梯级开发引起的水文情势改变,天然洪水减少,将对河湖湿地需水及水生生物栖息繁殖等敏感生态需水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河湖连通性改变、引调水工程等也将对生态需水产生重要影响。 在规划中应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明确生态保护目标的生态需水要求,重点针对敏感生态需水提出具体保障措施。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4、生态需水保障 特殊生态需水 生态基流 www.themegallery.com
二、关于生态需水 4、生态需水保障 针对重要湿地或者敏感水域提出生态补水措施时,在明确生态补水目标及需求基础上,结合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河道内、外水资源配置,明确补水水源,研究确定补水时机及补水水量要求。 www.themegallery.com
感谢各位,敬请指正! www.themegall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