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likes | 752 Views
使用教材、教材特点. 王玉春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江苏省精品建设教材 《 财务管理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教材特点: 1. 我国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和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已经实施,教材与时俱进地反映了比较新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尽可能地满足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E N D
使用教材、教材特点 • 王玉春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江苏省精品建设教材《财务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教材特点: • 1.我国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和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已经实施,教材与时俱进地反映了比较新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尽可能地满足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2.每一章都精心设计了章前引言、章后小结、复习思考题、计算练习题和主要参考文献。对于教材中某些需要说明的问题,一般以脚注的形式说明。这样便于教与学,循序渐进的从主要的教与学的环节把握各章的重点和难点。章后附主要的参考文献,有利于引导读者多读专业文献,拓展和加深对各章知识点的理解。2.每一章都精心设计了章前引言、章后小结、复习思考题、计算练习题和主要参考文献。对于教材中某些需要说明的问题,一般以脚注的形式说明。这样便于教与学,循序渐进的从主要的教与学的环节把握各章的重点和难点。章后附主要的参考文献,有利于引导读者多读专业文献,拓展和加深对各章知识点的理解。
3.一般的在校学习用书与于有关的应试用书在内容体系的安排上,会因施教对象不同而有所差异。本书在内容设计上,考虑这一差异并尽可能协调专业学习用书与应试用书的差异性,使学习者既能按着专业规定的学习纲要系统地学习,也能有利于学习者在今后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和会计专业中、高级资格等诸多认证资格考试,对相应的应试教材的有关内容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3.一般的在校学习用书与于有关的应试用书在内容体系的安排上,会因施教对象不同而有所差异。本书在内容设计上,考虑这一差异并尽可能协调专业学习用书与应试用书的差异性,使学习者既能按着专业规定的学习纲要系统地学习,也能有利于学习者在今后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和会计专业中、高级资格等诸多认证资格考试,对相应的应试教材的有关内容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财务管理》内容体系(目录) •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 第二章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 • 第三章资产估价 • 第四章 融资路径与资本成本 • 第五章 权益融资 • 第六章债务融资 • 第七章杠杆作用与资本结构
内容体系(目录) • 第八章 投资决策概论 • 第九章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投资决策 • 第十章 对外投资管理 • 第十一章营运资金投资 • 第十二章收益分配管理 • 第十三章财务预算 • 第十四章 财务控制 • 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 第一节财务管理概述 • 一、财务管理学的发展 • 财务管理学是财务学或金融经济学的分支。 • 财务学由三个联系的领域构成: • 货币与资本市场(money and capital markets),即宏观财务学 • 投资学(investments) • 财务管理学(financial management)
财务管理学的发展 • 根据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财务实践和理论在不同阶段所涉及和讨论的主要问题,财务管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初期发展阶段 •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20年代,为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初期阶段。 • 重点研究筹资。中小企业在成长期如何筹集资本。 • 1897年,美国人格林(Thomas L.Greene)撰写的《公司理财》(Corporate Finance);接着米德又撰写了《信托融资》和《公司融资》; 1920年,斯通(Author Stone)出版了《公司财务政策》(Financial Policy of Corporation) • 这些著作的出现标志着理论界已把企业财务问题作为一门学问或学科单独研究。
中期发展阶段 •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财务管理发展的中期阶段。 • 重点研究资产控制分析。重点由资产负债表右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分析开始转向资产负债表左方的资产控制分析。 • 随着计量经济在管理中的应用,建立了各种复杂的现金、存货等资产定量模型,以求对资产进行严格的定量控制。 • 政府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来间接控制和规范企业的财务控制活动。 • 史蒂文森1934年撰写了《财务组织与管理》
后期发展阶段 • 20世纪60年代至今,为财务管理发展的后期阶段。 • 重点研究集团、跨国公司与国际财务管理。 • 财务管理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具有对企业进行全面管理的性质。 • 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使投融资的区域迅速扩大、交易的方式简捷,金融创新涌现出许多金融工具以及衍生金融工具,财务管理业务复杂、风险加大。
20世纪后期关注的问题 第一,通货膨胀与金融市场利率对财务管理影响 第二,形成了多样化金融服务集团和衍生金融工具及 其金融风险对财务管理学的影响 第三,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与现代管理的网 络化对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影响 第四,大企业集团的出现,尤其是跨国大型企业 集团的出现对企业财务管理学的影响
我国财务管理学的发展 •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里,随着西方殖民列强的侵入,生存在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上的企业财务管理学的模式必然受到西方的影响 。 • 新中国成立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的财务制度是由政府制定的,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和理财自主权,当然也谈不上“属于企业真正的财务管理”。 • 在80年代,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目标,这虽然初步改变了计划与市场相对立的传统认识,但仍然是以计划经济的形式和手段为主。
我国财务管理学的发展 • 90年代,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了理财专业, 1998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把理财学专业改为财务管理专业。国家正式确立了财务管理专业。 • 1993年以后的财务管理教材内容体系基本上是照搬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业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内容体系。
二 财务管理内容 • 有关概念 • 财务管理学是指人们在财务活动实践中的知识总结,是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理论知识体系,并用来指导财务实践的一门学问。
一、企业财务活动 • 企业财务:有关“钱财”的事务,涉及企业财务活动、财务关系。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统一。 • 企业财务管理: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容 • 1.筹资活动 • 2.投资活动 • 3.营运资金日常管理活动 • 4.收益分配活动
企业财务关系 • 1.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 2.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 3.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 4.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 5.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 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 • 见下图(以西方大公司为例):
董事会 总经理 销售副总经理 财务副总经理 生产副总经理 主计长 财务长 分部财务主管 财务 分析 与规 划经 理 筹资 经理 投资 经理 现金 经理 信用 与 保险 经 理 信息 处理 主任 税务 会计 师 财务 会计 师 成本 管理 会计 师
一、复合财务管理目标 • (一) 生存 • (二) 发展 • (三) 持续盈利
二、单一财务管理目标 • (一)利润最大化 • 这一财务管理目标优点是: • (1)简单明确,便于管理者理解 • (2)与市场紧密联系,面向市场 • (3)反映了增收节支的效果。
(一)利润最大化 这一财务管理目标缺点是: (1)容易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 (2)没有考虑时间价值 (3)没有考虑风险因素,利润高可能意味着分险也高 (4)没有反映出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 虽然以资本利润率最大化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上述的其他问题仍不能解决。
(二) 企业价值最大化 NCFi n • V=∑ t=0 (1+i)t V------企业价值; NCFi ----t年现金净流量; i ----年现金净流量折现率; t----取得现金净流量的具体年数; n------预计企业持续年数。
(二) 企业价值最大化 • 优点: • (一)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不同时间的现金流量的现值是不等的; • (二)考虑了风险价值; • (三)有利于避免经营者的短视行为,努力寻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使净资产增值保值; • (四)有利于企业战略财务管理,进行战略投资和资本运营; • (五)促使公司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 企业价值最大化 • 缺点: • (1)难以客观的确定企业价值; • (2)企业价值计算复杂、不够明晰,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相互协调 • (一)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协调(p12) • 监督、解聘、激励 • (二) 所有者与债权人的利益协调 • 借款合同或债券募集办法中加入限制性条款
第三节 财务管理环境 • 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部条件或因素,通常是指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外部条件或因素。企业的外部财务管理环境主要包括金融环境、财税环境、法律环境和其他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一、金融环境的影响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许多融资和投资活动需要通过一定的金融机构,运用适当的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来完成。
(一) 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 • 资金由多余方转移给不足方,具有投资价值的金融资产从供给方转让给需求方一般通过金融机构完成。金融机构包括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1.银行金融机构 • 我国的银行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 • (1)中央银行 • (2)政策性银行 • (3)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 资金来源 资金运用 国家开发银行 主要依靠向金融机构发行债券 用于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的项目;直接用于支柱产业的重大项目;高新技术在经济领域应用的重大项目;跨地区重大政策性项目等。 中国进出口 银行 财政拨款,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在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 为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提供出口信贷;办理与机电产品出口有关的各种贷款以及出口信贷保险和担保业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为主,同时发行少量的政策性金融债券 办理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和收购贷款;办理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小型农、林、水基本建设以及技术改造贷款。 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和用途
2. 非银行金融机构 • (1)财务公司 • (2)金融租赁公司 • (3)信托投资公司 • (4)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二) 金融市场 • 1.金融市场概念 •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求双方以金融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包括货币资金交易、黄金、外汇买卖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拆借等交易市场。
2.金融市场的功效 • (1)便利筹资和投资,为投资者的闲置资金找到了兼顾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投资场所和为筹资者提供了灵活多样的融资场所; • (2)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提高资源效率,使资本流动和社会生产实现均衡;
2.金融市场的功效 • (3)方便资金的灵活转换。使期限、金额、地域不同的资金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转移; • (4)提高金融体系竞争性和有效性。 • 当然,金融市场运行不当,可能引发或加剧经济危机,并使危机在国际金融市场迅速传播。
3.金融市场的要素构成 • (1)金融市场主体 • 金融市场主体主要有企业、个人、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
(2) 金融工具 • 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货币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融通货币余缺的书面证明。其最基本的要素为支付的金额与支付条件。
①金融工具特征 • 其一,具有偿还性 • 其二,具有风险性 • 其三,具有收益性
②金融工具种类 • 金融工具还可以按照发行者是否为金融机构作为标准,分为直接金融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
(3)交易价格 • ①交易价格的概念 • 金融市场货币资金的交易价格是用于表现资金的使用价值,通常用利率来表现,利率是货币资金的增值额同投入资金价值的比率。
(3)交易价格 • ② 影响因素与价格构成影响交易价格—利率 • 其一,纯利率。 • 其二,通货膨胀溢酬。 • 其三,风险溢酬。
(3)交易价格 • 利率的构成可以通过下面计算公式反映: • 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溢酬+风险溢酬 • 风险溢酬=违约风险溢酬+流动性风险溢酬+期限风险溢酬 • 金融市场资金融通及有关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2:
(3)交易价格 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 金融机构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供应者 货币资金需求者 信用工具 图1-2
(3)交易价格 • 图1-2说明了货币资金需求者通过信用工具直接和间接从货币资金供应者和金融机构融通资金。当然在资金的融通过程中,还需要大量金融市场媒体介入,具体包括货币经纪人、证券经纪人、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
4.金融市场类型 • (1)按交易的金融工具所代表的标的物不同,可区分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 • (2)按金融工具的期限差别,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 (3)按证券的发行级次,可分为证券发行市场(一级市场)、证券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4.金融市场类型 • (4)按交易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金融工具,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 (5)按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管制程度,可分为官方管制的金融市场、自由金融市场和黑市。 • (6)按交易对象所属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地方性金融市场、全国性金融市场、区域性金融市场和国际性金融市场。
二、财税环境的影响 • (一)财政总量政策对财务的影响 • 1. 宽松性财政政策对财务的影响 • 2. 紧缩性财政政策对财务的影响 • 见教材p21
(二)税收政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 1.在融、投资方面 • 2.在财务日常管理方面 • 3.在收益分配方面 • 见教材p23
第四节 财务治理结构 • 财务治理结构含义 • 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属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范畴。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按着公司建立治理结构的目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