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第八章 青年期青年的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八章 青年期青年的行为与社会环境. 本章教学目标 1 、了解:青年期社会环境对青年行为的影 响。 2 、理解:青年期青年的社会性发展特点。 3 、掌握:青年期青年的不良行为与矫治方 法。. 第一节 社会环境对青年期青年行为的影响. 一、生理发展对青年行为的影响:黄金期 1 、身体发展:健康 2 、神经系统:健全 3 、生育能力:旺盛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期望时期,好像早晨八六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 毛泽东.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青年期青年的行为与社会环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青年期青年的行为与社会环境 • 本章教学目标 • 1、了解:青年期社会环境对青年行为的影 • 响。 • 2、理解:青年期青年的社会性发展特点。 • 3、掌握:青年期青年的不良行为与矫治方 • 法。

  2. 第一节 社会环境对青年期青年行为的影响 一、生理发展对青年行为的影响:黄金期 1、身体发展:健康 2、神经系统:健全 3、生育能力:旺盛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期望时期,好像早晨八六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

  3. 二、心理发展对青年行为的影响:最佳期 • 在认知、情感与意志几种心理因素中,认知能力支配着情感与意志的发展,对行为发展影响最大。青年在认知能力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自我观、学习观、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审美观、幸福观。这些观念直接影响到青年的日常行为表现。

  4. 三、社会角色对青年行为的影响:加速社会化 • ■从学生到职员 • ■从单身到配偶 • ■从子女到父母 • ■从非公民到公民 • ■从职业向往到职业成功

  5. 第二节 青年期青年的社会适应性发展 • 一、自我观与自我行为的社会性

  6. 个体发展需求 • 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7. 1、社会归属、社会权利与义务 • “我属于那个国家、民族、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我具有那些社会或集体的权利与义务?我具有哪些民族、阶级和团体的心理特点?” • 2、社会地位与社会威信 • “我是否为社会所需要和重视?我是否为别人所喜爱和尊重?” • 3、人生观与世界观 • “宇宙是怎样构成的,个人在宇宙中处于什么地位?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我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

  8. 二、恋爱观与恋爱行为的道德性 2007年3月,中国计量学院零点调查协会校园文化部开展了《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 。这次调查针对在杭九大高校,通过入室调查,采取分层抽样以及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300份,其中有效问卷1173份(占总问卷的90.23%)。通过运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0.0对这1173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下述结论:

  9. 你正在恋爱吗? 还没有恋爱 正在恋爱 正在恋爱

  10. “那你渴望再谈一次恋爱吗?”

  11. “你的初恋是什么时候?” 17。4% 31。8% 23% 7。7% 20%

  12. 你选择男(女)朋友的依据是什么? 其他 11。2% 31。8% 36。2% 8。5%

  13. 假如让你选择,你会选择?

  14. 你在大学里谈恋爱最初动机是?

  15. “你怎么看大学生谈恋爱对自身的影响?”

  16. 恋爱失败对学习生活影响?

  17. “你对恋爱的态度是?” 顺其自然 坚持到底 有好就换

  18. “你觉得大学里谈恋爱与婚姻挂钩?” 顺其自然 随便玩玩 精心挑选

  19. “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们的未来是什么?”“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们的未来是什么?”

  20. “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认识你的恋人的?”

  21. “你怎样看待恋爱中的大学生同居或婚前性行为?”“你怎样看待恋爱中的大学生同居或婚前性行为?” 15。5% 15。4% 无所谓 21% 48%

  22. “你在与恋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接触是?”

  23. 三、职业观与职业行为的现实性

  24. 上海交通大学就业中心于2004年12月至2005年9月对2005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上海交通大学2005届毕业生调查问卷》L。调查在网上进行,3948名2005届就业的毕业生(升学的除外)填写问卷,有效率100%;被调查的毕业生,涉及全校21个院系,230个专业,其中男生2922人,占74%,女生1026人,占 26%。

  25. 1、择业动机: • 优先考虑能否发挥自己的才能(选择自 • 我实现需要的占48.2%;选择生存需要 • 的人占30.5%;选择“经济收入”的人占24.9%。) • 2、择业地点: • 优先考虑大城市与沿海开放城市 • 3、择业主体: • 自主性更强

  26. 四、婚姻观与婚姻行为的开放性

  27. 【爱人标准:人品最重要】 • 人品、经济收入、外表、文化水平、性格、健康、贞操和有共同语言这八个择偶标准中,调查结果表明,人品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性格和有共同语言。贞操在择偶标准中排在最后一位,成为最不重要的择偶因素。男生更看中外表和贞操,而女生则比男生更重视人品和经济收入。有趣的是,理性的男生比感性的女生更强调有共同语言。大约90%的学生能接受与未来伴侣的年龄差距在5岁以内。 • (女人更具社会性、男人更多动物性)

  28. 【性关系:令人惊讶的数字】 • 68%的同学表示会主动追求自己所爱的人。其中男生绝大部分都会采取主动,女生中只有一半的人有主动追求男子的勇气。 • 13%的人坦言有过性行为,其中以男生居多。62%的学生同意只要是和相爱的人,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85%的学生认为,已经发生性关系的男女不一定非得结婚,对此男生、女生意见一致。 • 62%的同学认为珍视贞操是对人性的压抑,其中女生所占的比例大于男生的比例。 • 71%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得知未来伴侣曾和他人发生过性关系后,仍会与之结婚。 • 62%的同学认为应该在校园里设立出售避孕工具的机器。 • 60%左右的同学认为同性恋应该被允许。

  29. 【婚姻:将爱情进行到底】 • 大部分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升华,美好的婚姻对人生是一种促进。他们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同时婚姻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物质基础在婚姻中也必不可少。 【婚外情:不愿充当第三者】 • 13%的被调查者表示完全理解婚外情这一社会现象,63%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充当第三者的角色,他们表示如果在单身状况下爱上了有夫(妇)之妇(夫)会克制自己的情感,不当第三者。 • 既然婚姻是将爱情进行到底,87%的学生认为已婚男女没有权利自由地拥有情人。

  30. 据报道,2005年8月份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在近一个月时间里收到有效问卷1803份。受访者中57.6%为男性,35岁以下的占84.4%,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86.6%。

  31. 五、家庭观与家庭行为的责任感 • ■青年期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也是获得 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阶段。 • ■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 ■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32. 2002年有人对京、沪、穗三市20-45岁的城市居民就婚姻、家庭观念进行了电话访问。结果如下:2002年有人对京、沪、穗三市20-45岁的城市居民就婚姻、家庭观念进行了电话访问。结果如下: • ■“结婚就是白头到老?” • 76.6%的受访者赞成;70%以上居民表示不会为了孩子维持没有感情的家庭; • ■“如何对待家庭财产?” • 56.7%的被访者赞同婚前财产公证;两成被访者赞同夫妻AA制。 • ■“经济条件允许时,可以放弃工作回归家庭?” • ——41.3%的居民表示赞成,52.6%的人表示不赞成,6%的人不置可否; • ——经过生活历练的中年人对回归家庭更多地持否定态度,比青年人不赞成的比例高出5.9个百分点; • ——北京和广州居民不赞成回归家庭的比例分别为59.2%和54.6%,高于上海居民46.2%的不赞成比例。

  33. 六、社会观与社会行为的多元化 • 一项有关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 • 1、政治价值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 • 2、利益价值观—“高效,公正,互利”;其主要价值追求是“敏锐,乐 • 观且理智地把握成才与择业"; • 3、消费价值观—“求新,求变,求质量”;但其价值行为表现是“身 • 心失范以更复杂的方式表现出来 • 4、金钱价值观—“金钱是生存资本,也是生活目标”、“富裕才是 • 美德". • 5、生存价值观—“物质至上与拜金主义不是批判性的词汇,而是 • 实实在在的生存哲学"; • 6、成就价值观—"比尔.盖茨是人生的成功典范"; • 7、物质价值观—"名牌产品是青年一代为之疯狂的物质清单"; • 8、人生处境观—“由于感性的主宰,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

  34. 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我国青年价值观的状况.反映了这一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多样化,个性化,体现自我追求,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自我意识比较强,他们较多地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需要,较少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他们常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我国青年价值观的状况.反映了这一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多样化,个性化,体现自我追求,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自我意识比较强,他们较多地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需要,较少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他们常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 • 但是他们在行为方式上,力求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他们选择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空间,追求享乐生活,但这种逃避无法彻底,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边缘主义"价值观,这种边缘主义价值观既是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的反映,由于注重自我感觉,在人生处境上受到感性的主宰,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

  35. 第三节 青年期青年的社会不适应性与调适 • 一、自我认同危机与调适 • 1、自我认同危机

  36. 角色转变: ■从少年到青年 ■从非公民到公民 ■从学生到职员 ■从下属到领导 ■从单身到配偶 ■从子女到父母 角色冲突: ■年龄角色:少年、青年、中年 ■社会角色:学生、公民、职员 ■职场角色:领导、下属、同事 ■性别角色:男性、女性、中性 ■家庭角色:子女、夫妻、父母 ■人际角色:朋友、情人、同学 (1)角色转变与角色冲突

  37. 自我认同问题: 我现在想要什么? 我有何身体特征? 父母如何期望我? 以往成败经验如何? 现在有何问题? 希望将来如何? 这六个方面问题回答归为“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 两大问题如果完成得较好,大学生就能够适应与化解危机,达到自我同一性;否则,容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个人方向迷失,与自己的角色不相适应,最后出现退缩、自卑等不良人格特征 (2)自我认同危机

  38. 案例:角色认同危机 • 1、电影“克莱默夫妇” • 2、上海青年离婚案件 • 案件涉及的夫妻双方九成以上为独生子女,该群体中许多人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淡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啃老族’,婚后不但在双方父母家蹭饭,甚至每月还需父母接济,生活基础很不稳定。 • 由于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孩子的心智,兴趣爱好、朋友等往往很容易使他们分心,因此在婚姻生活中难以担当好一个丈夫或妻子的角色。”

  39. 校园管理“监狱化” • 时代在进步,大学生的自由意识越来越浓重,而校园却依然延续着老套的管理模式——统一关灯睡觉、统一吃饭时间、统一考勤、统一不允许结婚等等。作为校园管理必须规范化,可是在追求自由的大学生眼里这些规定却成了剥夺自由的监狱条规。因此,大学生们纷纷逃离管理严格的集体宿舍,在附近的居民区去寻找个性的自由家园。 • 虽然出了无数的问题,可是大学生们还是坚持寻找自由的信念,还是以同居、合租等形式纷纷逃离“监狱化”的管理。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往往是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或许学校真的应该考虑改变校园管理模式了.

  40. 校园语言“流氓化” • 男生开口我cao,女生张嘴**,事无大小都他妈的。在校园里,俨然是置身流氓、混混聚居的地方,谁也不知道大学生们流氓化了,还是流氓们大学生化了。张扬个性,标榜豪爽原来也是可以用流氓形象实现的,太多的不理解.

  41. 校园接吻“公开化” • 也许是自由的一部分,也许是受了西方激情的冲击,现在的大学生们接吻、拥抱甚至是相互抚摩都不需要考虑场合,只要有情绪就来一把。做的人不觉得难为情,倒是看的人像偷窥了别人隐私,什么世道啊。我看谁也不用不好意思,反正人家也乐意当众表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