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805 Views
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 Aerosols, Sprays and Powder Aerosols. 第一节 气雾剂. 一、概述 Introduction. 气雾剂 Aerosols 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封容器中而制成的制剂,使用时,借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给药后药物进入呼吸道深部、腔道黏膜或皮肤体表发挥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 喷雾剂 Sprays 不含抛射剂,借助于手动泵的压力将药液喷成雾状的制剂。 吸入粉雾剂 Powder aerosols
E N D
一、概述 Introduction 气雾剂 Aerosols • 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封容器中而制成的制剂,使用时,借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给药后药物进入呼吸道深部、腔道黏膜或皮肤体表发挥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 喷雾剂 Sprays • 不含抛射剂,借助于手动泵的压力将药液喷成雾状的制剂。 吸入粉雾剂 Powder aerosols • 微粉化药物与载体以胶囊、泡囊或高剂量储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人装置,由患者主动吸人雾化药物的制剂。
二、气雾剂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aerosols 优点 • 使用方便,药物直达作用部位,速效; • 无首过作用及胃肠道破坏; • 药物以雾状喷出,可减少对创面的刺激性; • 稳定(无菌容器密闭、避光); • 可以用定量阀门准确控制剂量。
二、气雾剂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aerosols 缺 点: • 成本较高(耐压容器、阀门系统和特殊生产设备); • 抛射剂有致冷效应,多次使用于受伤皮肤创面可引起不适与刺激; • 抛射剂有一定的毒性,不适宜心脏病患者吸入使用; • 易发生爆炸。
四、吸入气雾剂中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 1. 按相的组成分 二相气雾剂 溶液型 三相气雾剂 混悬型气雾剂 乳剂型气雾剂 2. 按分散系统分 溶液型、混悬型 及乳剂型(W/O、O/W型)三类 3. 按给药途径分 呼吸道 、皮肤与粘膜、空间消毒和杀虫用气雾剂
四、吸入气雾剂中药物的吸收 Absorption 1. 肺部吸收快 速效不亚于静脉注射 原因:吸收表面积大,总计70-100m2;肺血流丰富 2. 影响吸收的因素 药物的性质 小分子药物吸收快; 脂溶性药物吸收快 微粒的大小 控制在0.5~5μm范围内最适宜 太细随呼气排出,太粗沉降吸收慢
五、气雾剂的组成 Components of Aerosols 抛射剂 药物与附加剂 耐压容器 阀门系统 四部分组成
1. 抛射剂 propellants 抛射剂的作用抛射药液的动力兼溶剂 抛射剂的种类: 三类 1. 氟氯烷烃类 氟利昂(Freon)多混合使用 F11(CCl3F) F12 (CCl2F2) F114 (CClF2-CClF2) 不宜心脏疾病患者吸入,破坏的臭氧层 2. 碳氢化合物 丙烷、正丁烷 常与氟氯烷烃类合用 3. 压缩气体 液化的二氧化碳、氮气
2. 药物与附加剂 药物 可为液体、固体和半固体 不溶性药物需微粉化干燥至含水量<0.03% 潜溶剂 用于溶液型气雾剂 润湿剂 用于混悬型气雾剂 乳化剂 用于乳剂型气雾剂 抗氧剂 防腐剂
容器与阀门 3. 耐压容器玻璃容器 塑料容器、金属容器 4. 阀门系统 控制内容物喷出 可控制喷出剂量 防止泄漏
六、质量要求 • 无毒、无刺激 • 喷出物的雾滴或雾粒要细小、均匀,剂量准确 • 泄漏与爆破应符合规定,确保安全使用 • 用于烧伤、烫伤的气雾剂应无菌
七、气雾剂的制备 Preparation of Aerosols • 1. 溶液型气雾剂 • 如果药物能够溶解于抛射剂中可制成溶液型气雾剂 • 辅助性溶剂既可与抛射剂混溶,又可增加药物溶解度,这类溶剂被称为潜溶剂(cosolvent) ,潜溶剂作用是要让药物溶解得到澄明的匀相溶液 • 乙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甘油、乙酸乙酯、丙酮等可作为潜溶剂,但须要注意其毒性和刺激性 • 乙醇、甘油可用于口腔、吸人或鼻腔用气雾剂
七、气雾剂的制备 Preparation of Aerosols • 2. 混悬型气雾剂 • 当药物成分不溶于抛射剂或抛射剂与潜溶剂混合液,或潜溶剂不符合临床用药要求时,可制成混悬型气雾剂 • 这类气雾剂常需要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 • 混悬型气雾剂成功例子:镇喘药、甾体类激素、抗生素 • 制备有一定的难度:颗粒变大、聚集、结块、堵塞阀门
七、气雾剂的制备 Preparation of Aerosols 水分含量:混悬型气雾剂含水量<0.02% 微粒粒度:—般在微米的数量级 吸入: 1-5µm,<10µm。 局部: 40-50µm 药物的溶解度: 为防止药物颗粒长大,一般应选用在抛射剂中溶解度最小的衍生物(如不同的盐基);衍生物不影响药效的发挥。
七、气雾剂的制备Preparation of Aerosols 3. 乳剂型气雾剂 药物 抛射剂 表面活性剂(乳化剂) 水性/油性介质 药物可根据其性质不同溶于水性或油性介质中 抛射剂不能与水混溶,但可以与处方中的油性介质混溶,成为乳剂的内相(O/W型)或外相(W/O型)。 组成
八、气雾剂的制备工艺 避菌环境下配制,各用具、容器须清洁和消毒 (一)容器与阀门系统的处理和装配 1.玻璃瓶的搪塑 将玻璃瓶洗净、烘干,并预热到125±5℃,浸入预先配好的塑料粘液中,使瓶颈以下均匀地粘上一层塑料液,倒置后于116±10℃干燥15min,备用。 塑料粘液可由高分子材料、增塑剂(如苯二甲酸二丁酿成苯二甲酸二辛酯)、润滑剂(如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和色素等组成。
八、气雾剂的制备工艺 2.阀门系统的处理 将阀门系统中的塑料和尼龙制品洗净后用95%的乙醇浸泡、备用 不锈钢弹簧先在1%—3%的碱液中煮沸10-30min,用水洗至无油腻,然后再用95%的乙醇浸泡、备用 橡胶制品用75%的乙醇浸泡24h,干燥、装配
(二)药物的配制与分装 溶液型气雾剂 药物+附加剂 潜溶剂 分装 药物+ 抛射剂;附加剂 + 潜溶剂 混溶 分装 混悬型气雾剂 药物微粉化+ 附加剂 加入部分抛射剂混匀 分装 环境的湿度、原辅料、用具和容器的含水量 乳剂型气雾剂 药物+附加剂 乳剂 分装
(三)填充抛射剂 压灌法和冷灌法二种,压灌法较常用 1.压灌法 压灌法是在药液分装后,将阀门系统安装在耐压容器上,并用封帽扎紧,然后用压装机进行抛射剂的填充。 2.冷灌法 冷灌法需要先通过冷灌设备将药液冷却至低温(-20℃左右),并进行药液的分装,然后将冷却至低温(-30至-60℃)的液化抛射剂灌装到气雾剂的耐压容器中,封帽扎紧。
(四)气雾剂举例 溶液型气雾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处方: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2.5g 维生素C 1.0g, 乙醇 296.5g F12适量 制成1000g 制法:将盐酸异丙肾上腺素与维生索C溶于乙醇中,分装于耐压容器中,安装阀门后压入F12,即得。 用于治疗哮喘及慢性气管炎,溶液型气雾剂,乙醇作潜溶剂;维生素C作为抗氧剂。
第二节 吸入粉雾剂 一、粉雾剂的定义 吸入型粉雾剂(powder aerosol for inhalation)和非吸入型粉雾剂。 吸入型粉雾剂系指微粉化药物或药物与载体以胶囊、泡囊或多剂量贮库形式,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dry powder inhaler, DPI),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至肺部的制剂。 非吸入型粉雾剂系药物或药物与载体以胶囊或泡囊形式,采用特制干粉给药装置,将雾化药物喷至腔道粘膜的制剂。
第二节 吸入粉雾剂 二、吸入型粉雾剂与气雾剂相比的特点 1.粉雾剂不含抛射剂,无环保问题和毒副作用; 2.气雾剂受阀门系统限制,剂量较小,一般最大剂量约为1mg;粉雾剂既可用于低、高剂量的药物,如色甘酸钠(用量20mg以上),只能用粉雾剂; 3.气雾剂要求病人在用药时吸气必须与揿压阀门的动作同步,大约有30%的患者不能正确使用气雾剂、而粉雾剂大多由病人自己吸气而吸入,顺应性好。 应用:吸入型粉雾剂主要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气管炎; 非吸入型粉雾剂常见用于咽炎和喉炎等的治疗。
三、粉雾剂的质量控制 吸入型气雾剂的检查项目为: 装量差异、含量均匀度、排空率、每瓶总吸次、每吸主药含量、有效部位沉积率、微生物限度。 非吸入型粉雾剂的检查项目为: 粒径(30—150µm)、装量差异、含量均匀度、排空率和微生物限度。 胶囊型和泡囊型粉雾剂(吸入与非吸入型)应标明: 药物含量、用法(如在吸入装置中吸入,而非吞服)、有效期和贮藏条件、以确保正确使用。
第三节 喷雾剂 • 一、喷雾剂的定义与特点 • 喷雾剂系指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喷出的制剂,分为单剂量喷雾剂和多剂量喷雾剂。喷雾剂一般以局部应用为主。 • 特点: • 喷射的雾滴粒径比较大(20-60µm) • 不需加压包装 • 喷雾剂制备方便
第三节 喷雾剂 二、喷雾剂的应用 适用于溶液、乳液、混悬液或凝胶喷射给药 可用于鼻腔、口腔、喉部、眼部、耳部和体表等不同的部位,其中以鼻腔和体表的喷雾给药比较多见。 含抗菌剂、除臭剂和芳香剂的喷雾剂可用于治疗口臭、喉痛和喉炎等; 可用于运动员伤痛、浅表真菌感染等,也可以用做全身治疗,如通过鼻粘膜毛细血管使药物吸收进人体内。
第三节 喷雾剂 三、喷雾剂的装置 利用机械或电子装置制成的手动泵进行喷雾给药,专业公司可生产和销售各种不同规格与用途喷雾给药装置。 装置通常由二部分构成:手动泵 + 容器 手动泵和容器一般都是标准配件,通过螺纹门辽相密封配合,相同的容器可根据需要与不同的手动泵相连,可组合出各种不同规格的产品。
四、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典》二部附录规定喷雾剂应标明: 每瓶的装量 主药含量 总喷次 每喷主药含量和贮存条件 喷雾剂检查项目: 每瓶总喷次 每揿喷量 每喷主药含量、装量 微生物限度 对于烧伤、创伤或溃疡用喷雾剂进行无菌检查
思考题 • 简述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的区别与联系 • 掌握气雾剂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 掌握喷雾剂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 掌握粉雾剂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 了解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的研究进展